平谷“微网格”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_北京时间

平谷“微网格”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平谷“微网格”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平谷“微网格”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近日

农业农村部开展了

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遴选

在各地推荐基础上

从4个方面优中选优

精心选取了32个典型案例

北京市平谷区:

依托“微网格”探索精细化治理新模式

成功入选

平谷区依托“微网格”

探索精细化治理新模式

平谷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总面积948.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7万人,辖2个街道、16个乡镇和320个村社区。近年来,平谷区深耕“微网格”,撬动“大治理”,通过精细划分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员、明确网格职责、优化网格运行等,把接诉即办、环境整治、政务服务等工作全部入网落格,赋予基层党组织更多整合分配资源的能力,做到“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化程度和精细化水平。

落实“三定”

搭建网格治理体系

“定格”,实现全域覆盖。区级出台了深化“微网格”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按照“切合实际、规模适度、科学合理”的原则,指导镇街、村居综合地域面积、人口分布、管理幅度、力量配置等因素,以村每45户左右、社区每130户左右为标准,将全区320个村社区划分为3170个“微网格”,19.7万户45.7万村居民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服务,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除了管理服务盲区。

“定人”,体现“一员多能”。2021年之前,平谷区下沉到乡镇街道的诸如护林员、保洁员等各类协管员就有16类,人员众多,职责单一。为破解人员冗余、工作归属感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各乡镇全面统筹在村工作力量,把下沉到村居的各类协管人员全部落到“微网格”中,指导村居从中优选网格员,承担“微网格”内各类工作事务,实现“一岗多能”。

“定责”,明确具体任务。为规范网格员工作,区级出台管理办法,明确了网格员7类基本职责、40余项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为网格员履行管理服务职能提供操作指南。网格员在村“两委”班子领导下开展工作,在承担协管员专岗专责基础上,认真落实信息采报、隐患排查、便民服务、矛盾化解等方面职责任务,成为抓好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础力量。

马昌营镇西双营村网格化管理示意图

黄松峪乡开展网格员选拔考试

规范流程

优化网格运行机制

做到即时响应。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做到有事情,第一时间知道;有困难,第一时间解决;有需求,第一时间服务。对一般性事件,网格员可现场处理,记录备案。协调性事件,网格员会向村社区汇报,经与乡镇街道沟通衔接后,及时向服务对象反馈办理进度和结果。突发性事件,网格员按程序上报反馈,全力配合处置、跟踪办理。

坚持双向处置。网格员收集、发现的问题,村(居)无法自行解决的,会及时上报乡镇街道处置解决。乡镇街道认为需区级层面协调解决的,启动“吹哨报到”机制,上报有关部门处置。各类问题处置结果做到逐级反馈,直至当事人,扣紧了问题处置的双向闭合环路。

实施分类处理。对于基层反映的社会管理问题,按各职能部门服务管理权限和执法界限厘清职责。对责任主体明确的执法管理问题,由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人员负责处置。对部门职责交叉、需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难点问题,由乡镇街道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统一协调派单,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处置。

●金海湖镇洙水村网格员协助调解村民诉求

●熊儿寨乡网格员入户走访了解村民诉求

强化保障

确保网格高效运转

推动人员下沉。将镇村干部、家庭医生、司法服务、物业管理等各类服务管理人员全部纳入网格,提升网格服务专业性和规范性。目前全区已有1300余名家庭医生,1125名政法干警落格进群,面向网格内群众提供问诊咨询、释法答疑、纠纷调解等服务,村民有诉求可@相关人员,随时响应解答。

强化科技支撑。同步组建3170个网格微信群,并依托微信群搭建了“微网格”治理体系信息化平台。网格员在群内开展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宣传,引导群众开展公共话题、热点诉求等讨论,承接问卷调查、民意收集等任务。信息化平台可在后台即时收集网格数据、实时抓取讨论热词、智能分析网格舆情等,区级也可通过平台直达群聊内部,直接连线网格员,让权威信息一键通达,政策信息及时送达,惠民信息随时直达,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

建强网格队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通过以考代训、以赛促训等方式,抓好网格员的教育培养。全区网格员统一着装、统一标识、持证上岗。实行网格员服务公示制度,在村居醒目位置公示网格员姓名、联系电话,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网格员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坚持注重实绩、群众满意原则,对优秀网格员在基本报酬基础上给予绩效奖励,先后将60名网格员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库,51名网格员被列为党员发展对象。

举办平谷区网格员示范培训班,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现场教学

镇罗营镇上营村网格员陪同家庭医生为村民进行入户体检

发挥作用

提升网格治理效能

上下贯通服务群众。在平谷区,“有事就找网格员”理念已深入人心,网格员已成为基层治理的灵敏“触角”。如,“微网格”运行以来,在不同镇街发生过网格爱心寻人故事,通过“微网格”,让一家子“揪心事”变成大家的“关心事”。一位村书记感慨:“找到失联人员靠的就是格格联动,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将每个小力量汇成大能量,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效果。”“找得到人”只是“微网格”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通过“微网格”采集信息20余万条、排查隐患1.5万余处、收集需求1.9万余个、提供便民服务6.5万余次、化解矛盾7000余起、响应群众诉求28万余件。

下交群评化解矛盾。“下交群评”是平谷区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对接诉即办中的一些难解诉求,经乡镇街道或部门研判后,“下交”给村社区党组织,依托“微网格”开展群评群议,根据评议结果对诉求事项进行定性定责。这一工作法强化了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如在马昌营镇,邻里纠纷引发的相互举报属于高发、难解类诉求,村里将这些难解的事儿,通过“微网格”摆到“台面上”,让大伙“评评理”,多年的邻里矛盾化解了,群众也自觉融入到了村级治理中。

同网共治赋权赋能。为更好发挥“微网格”作用,平谷区还开放了“微网格”基础底座,供区级各单位赋能,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事务纳入网格。在各类力量落格基础上,诊疗服务、法律咨询、便民代办、志愿活动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正在依托“微网格”一格一格落到底。民政、财政、统计、妇联、森林防火、科协等部门赋予网格员更多权限,借助“微网格”开展基层统计调查、创城创卫活动、公民科学素质养成、居家养老服务等,大大增强了“微网格”的功能。

●滨河街道网格员为独居老人检查水电情况

●兴谷街道乐园东社区网格员联系并协助民警帮助迷路老人寻找家人

平谷“微网格”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平谷“微网格”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平谷“微网格”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近日

农业农村部开展了

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遴选

在各地推荐基础上

从4个方面优中选优

精心选取了32个典型案例

北京市平谷区:

依托“微网格”探索精细化治理新模式

成功入选

平谷区依托“微网格”

探索精细化治理新模式

平谷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总面积948.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7万人,辖2个街道、16个乡镇和320个村社区。近年来,平谷区深耕“微网格”,撬动“大治理”,通过精细划分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员、明确网格职责、优化网格运行等,把接诉即办、环境整治、政务服务等工作全部入网落格,赋予基层党组织更多整合分配资源的能力,做到“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化程度和精细化水平。

落实“三定”

搭建网格治理体系

“定格”,实现全域覆盖。区级出台了深化“微网格”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按照“切合实际、规模适度、科学合理”的原则,指导镇街、村居综合地域面积、人口分布、管理幅度、力量配置等因素,以村每45户左右、社区每130户左右为标准,将全区320个村社区划分为3170个“微网格”,19.7万户45.7万村居民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服务,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除了管理服务盲区。

“定人”,体现“一员多能”。2021年之前,平谷区下沉到乡镇街道的诸如护林员、保洁员等各类协管员就有16类,人员众多,职责单一。为破解人员冗余、工作归属感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各乡镇全面统筹在村工作力量,把下沉到村居的各类协管人员全部落到“微网格”中,指导村居从中优选网格员,承担“微网格”内各类工作事务,实现“一岗多能”。

“定责”,明确具体任务。为规范网格员工作,区级出台管理办法,明确了网格员7类基本职责、40余项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为网格员履行管理服务职能提供操作指南。网格员在村“两委”班子领导下开展工作,在承担协管员专岗专责基础上,认真落实信息采报、隐患排查、便民服务、矛盾化解等方面职责任务,成为抓好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础力量。

马昌营镇西双营村网格化管理示意图

黄松峪乡开展网格员选拔考试

规范流程

优化网格运行机制

做到即时响应。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做到有事情,第一时间知道;有困难,第一时间解决;有需求,第一时间服务。对一般性事件,网格员可现场处理,记录备案。协调性事件,网格员会向村社区汇报,经与乡镇街道沟通衔接后,及时向服务对象反馈办理进度和结果。突发性事件,网格员按程序上报反馈,全力配合处置、跟踪办理。

坚持双向处置。网格员收集、发现的问题,村(居)无法自行解决的,会及时上报乡镇街道处置解决。乡镇街道认为需区级层面协调解决的,启动“吹哨报到”机制,上报有关部门处置。各类问题处置结果做到逐级反馈,直至当事人,扣紧了问题处置的双向闭合环路。

实施分类处理。对于基层反映的社会管理问题,按各职能部门服务管理权限和执法界限厘清职责。对责任主体明确的执法管理问题,由相关职能部门执法人员负责处置。对部门职责交叉、需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难点问题,由乡镇街道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统一协调派单,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处置。

●金海湖镇洙水村网格员协助调解村民诉求

●熊儿寨乡网格员入户走访了解村民诉求

强化保障

确保网格高效运转

推动人员下沉。将镇村干部、家庭医生、司法服务、物业管理等各类服务管理人员全部纳入网格,提升网格服务专业性和规范性。目前全区已有1300余名家庭医生,1125名政法干警落格进群,面向网格内群众提供问诊咨询、释法答疑、纠纷调解等服务,村民有诉求可@相关人员,随时响应解答。

强化科技支撑。同步组建3170个网格微信群,并依托微信群搭建了“微网格”治理体系信息化平台。网格员在群内开展政策法规、通知公告等宣传,引导群众开展公共话题、热点诉求等讨论,承接问卷调查、民意收集等任务。信息化平台可在后台即时收集网格数据、实时抓取讨论热词、智能分析网格舆情等,区级也可通过平台直达群聊内部,直接连线网格员,让权威信息一键通达,政策信息及时送达,惠民信息随时直达,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

建强网格队伍。按照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向,通过以考代训、以赛促训等方式,抓好网格员的教育培养。全区网格员统一着装、统一标识、持证上岗。实行网格员服务公示制度,在村居醒目位置公示网格员姓名、联系电话,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网格员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坚持注重实绩、群众满意原则,对优秀网格员在基本报酬基础上给予绩效奖励,先后将60名网格员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库,51名网格员被列为党员发展对象。

举办平谷区网格员示范培训班,赴四川省成都市开展现场教学

镇罗营镇上营村网格员陪同家庭医生为村民进行入户体检

发挥作用

提升网格治理效能

上下贯通服务群众。在平谷区,“有事就找网格员”理念已深入人心,网格员已成为基层治理的灵敏“触角”。如,“微网格”运行以来,在不同镇街发生过网格爱心寻人故事,通过“微网格”,让一家子“揪心事”变成大家的“关心事”。一位村书记感慨:“找到失联人员靠的就是格格联动,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将每个小力量汇成大能量,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效果。”“找得到人”只是“微网格”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通过“微网格”采集信息20余万条、排查隐患1.5万余处、收集需求1.9万余个、提供便民服务6.5万余次、化解矛盾7000余起、响应群众诉求28万余件。

下交群评化解矛盾。“下交群评”是平谷区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对接诉即办中的一些难解诉求,经乡镇街道或部门研判后,“下交”给村社区党组织,依托“微网格”开展群评群议,根据评议结果对诉求事项进行定性定责。这一工作法强化了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如在马昌营镇,邻里纠纷引发的相互举报属于高发、难解类诉求,村里将这些难解的事儿,通过“微网格”摆到“台面上”,让大伙“评评理”,多年的邻里矛盾化解了,群众也自觉融入到了村级治理中。

同网共治赋权赋能。为更好发挥“微网格”作用,平谷区还开放了“微网格”基础底座,供区级各单位赋能,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事务纳入网格。在各类力量落格基础上,诊疗服务、法律咨询、便民代办、志愿活动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正在依托“微网格”一格一格落到底。民政、财政、统计、妇联、森林防火、科协等部门赋予网格员更多权限,借助“微网格”开展基层统计调查、创城创卫活动、公民科学素质养成、居家养老服务等,大大增强了“微网格”的功能。

●滨河街道网格员为独居老人检查水电情况

●兴谷街道乐园东社区网格员联系并协助民警帮助迷路老人寻找家人

平谷“微网格”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A- A+ 2024-01-22 09:52:14  7106次浏览  作者头像 平谷组工

近日

农业农村部开展了

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遴选

在各地推荐基础上

从4个方面优中选优

精心选取了32个典型案例

北京市平谷区:

依托“微网格”探索精细化治理新模式

成功入选

平谷区依托“微网格”

探索精细化治理新模式

平谷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总面积948.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7万人,辖2个街道、16个乡镇和320个村社区。近年来,平谷区深耕“微网格”,撬动“大治理”,通过精细划分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员、明确网格职责、优化网格运行等,把接诉即办、环境整治、政务服务等工作全部入网落格,赋予基层党组织更多整合分配资源的能力,做到“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组织化程度和精细化水平。

落实“三定”

搭建网格治理体系

“定格”,实现全域覆盖。区级出台了深化“微网格”治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按照“切合实际、规模适度、科学合理”的原则,指导镇街、村居综合地域面积、人口分布、管理幅度、力量配置等因素,以村每45户左右、社区每130户左右为标准,将全区320个村社区划分为3170个“微网格”,19.7万户45.7万村居民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服务,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除了管理服务盲区。

“定人”,体现“一员多能”。2021年之前,平谷区下沉到乡镇街道的诸如护林员、保洁员等各类协管员就有16类,人员众多,职责单一。为破解人员冗余、工作归属感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各乡镇全面统筹在村工作力量,把下沉到村居的各类协管人员全部落到“微网格”中,指导村居从中优选网格员,承担“微网格”内各类工作事务,实现“一岗多能”。

“定责”,明确具体任务。为规范网格员工作,区级出台管理办法,明确了网格员7类基本职责、40余项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为网格员履行管理服务职能提供操作指南。网格员在村“两委”班子领导下开展工作,在承担协管员专岗专责基础上,认真落实信息采报、隐患排查、便民服务、矛盾化解等方面职责任务,成为抓好基层治理工作的基础力量。

马昌营镇西双营村网格化管理示意图

黄松峪乡开展网格员选拔考试

规范流程

优化网格运行机制

做到即时响应。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做到有事情,第一时间知道;有困难,第一时间解决;有需求,第一时间服务。对一般性事件,网格员可现场处理,记录备案。协调性事件,网格员会向村社区汇报,经与乡镇街道沟通衔接后,及时向服务对象反馈办理进度和结果。突发性事件,网格员按程序上报反馈,全力配合处置、跟踪办理。

坚持双向处置。网格员收集、发现的问题,村(居)无法自行解决的,会及时上报乡镇街道处置解决。乡镇街道认为需区级层面协调解决的,启动“吹哨报到”机制,上报有关部门处置。各类问题处置结果做到逐级反馈,直至当事人,扣紧了问题处置的双向闭合环路。

评论 
最新评论
158****0216
01-23 17:56
关注
2020年春节
01-23 07:04
阅读
缘爱
01-22 15:19
案例
虎芳武丽玥嘉圆梦
01-22 14:53
关注
加载中...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