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作为65周年纪念演出季的重头剧目——《茶馆》在首都剧场重新“开张”,这部集结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吴刚、冯远征等名家的看家戏,连演12场,场场爆满。
谦逊、儒雅、演戏喜欢琢磨角色、情绪高起来爱唱经典京剧选段《红灯记》《沙家浜》……8月29日下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杨立新做客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协办的第49期“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当合肥观众亲眼见到《我爱我家》中的“贾志国”(杨立新饰)时,全场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作为一名观众心目中的“老戏骨”,杨立新当天的表现真是可圈可点。按照惯例,当现场主持人——合肥市文联主席刘晓明邀请嘉宾上台后,会请嘉宾坐下,再接着为观众介绍嘉宾简历。在现场,当主持人请杨立新坐下时,杨立新笑着摆手说,“您站着说,我坐着听,太不合适了”,硬是坚持站着听完主持人的介绍后方才坐下。合肥观众对此报以长达约一分钟的掌声。杨立新鞠躬致谢。
演得好看才能算是一部好戏
如何评价一部戏是“好戏”?杨立新的回答通俗易懂:“首先得好看,我觉得能拿到台上的作品就是好看,不好看,它有再高深的理论,我不爱看。”
1975,18岁的杨立新考入北京人艺。于是,他有机会和于是之、林连昆等艺术大家一起演戏。杨立新说,能和老前辈们同台演出20多年,摸爬滚打,是他表演生涯最大的幸运。
“好的作品,观众爱看也想看,要外行叫坐,内行叫好。”杨立新分析说,一部好的话剧要有可看性、文化性、国际性,“不是嗓子好、身材好、台词好就一定可以演好话剧,话剧的演技在内在。”
今年6月12日,北京人艺迎来65岁生日。当晚,作为65周年纪念演出季的重头剧目——《茶馆》在首都剧场重新“开张”,这部集结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吴刚、冯远征等名家的看家戏,连演12场,场场爆满。
杨立新表示,当初他们重排经典话剧《茶馆》时,也受到过各方质疑,随着他们这一拨演员演到一定的年头,观众也逐渐认可了。
不过杨立新坦言,当下的年轻人再来出演《茶馆》这样的经典话剧,会丢失一部分东西,“于是之他们在出演《茶馆》时,老舍、焦菊隐这些大家都在,有什么问题可以当面请教。当年那些“老戏骨”不仅见过洋车、坐过洋车,甚至还拉过洋车。我们在重排时,于是之可以指导我们。新人再来演出时,只能靠多读书,靠了解和想象了。”
杨立新认为,北京人艺的《茶馆》肯定比别家的强。《茶馆》这样的经典作品,北京人艺永远不会丢。
幕后“献声”《霸王别姬》铸就荧幕经典
很多观众都是通过电视剧《我爱我家》中的“贾志国”认识杨立新的,其实,由张国荣主演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也有杨立新的“声影”。片中张国荣的每一句台词,都是杨立新所配。
当时在做《霸王别姬》后期时,遇到一个特大的难题,就是张国荣满口粤语,与角色严重不符?片中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是一名唱京剧的演员,这要求张国荣必须讲标准的普通话,无奈张国荣怎能变成“满口京片味”呢?后来,英达向剧组推荐了杨立新。就这样,杨立新“临危受命”,把录像带拿回家仔细看了两天,研究与程蝶衣搭戏角色的台词、语调、神态等,第三天就上了录音场。配音时难度很大,因为杨立新没到过拍摄现场,根本没见过张国荣本人,只能看着胶片配。为了表现张国荣沙哑的嗓音,杨立新配音时全是仰着脖子说话。“我的圈子有唱京剧的男旦朋友,所以我很清楚他们平时讲话是个什么味?这样给张国荣配音心里很有底”,杨立新自信地揭秘道。
“张国荣当年是怎么评价你的配音的?”杨立新微微一笑答道:“他说没想到自己的普通话说得这么好。”

演好戏关键在于多琢磨角色
怎样把一个角色演“活”?让观众对于他念念不忘?杨立新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创作经验。
戏好,和杨立新特别喜欢参与创作不无关系。从刚入行演小角色起,杨立新就肯用脑、肯动心,爱提为什么,爱琢磨怎么办。正是在一次次对自己的提问和“刁难”过程中,杨立新摸索到了表演艺术的窍门。他谦虚地说自己是个笨人,不属于灵气四溢的天才型演员,只不过是比别人多动了一些脑筋、多下了一番苦功。
如何演好《雷雨》中的周朴园、《茶馆》中的秦二爷、《龙须沟》中的程疯子、《蔡文姬》中的周进、《天下第一楼》里的掌柜卢孟实……?杨立新说自己学历不高,但有自己的一套笨办法。他现场讲起了所饰经典角色的解析,分析着他们的不同的心理流程,“只有把他们的心理摞顺了,逻辑搞清楚,我才能演好他们!”在他的讲解中,现场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周朴园是曾深爱过鲁侍萍的,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个万恶的资本家!
“不是嗓子好、身材好、台词好就一定可以演好话剧,话剧的演技在内在。”作为演员,杨立新无疑是成功的,荣获“梅花奖”、享受国务院津贴。
·合肥在线记者 戴小花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