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吃火锅一边蹦迪,北京还是太超前了_北京时间

一边吃火锅一边蹦迪,北京还是太超前了

晚上8点,暑热未消,但簋街胡大饭馆门前已人山人海,食客们吃夜宵的热情丝毫不减。此时中桌等位数已近1000桌。

一边吃火锅一边蹦迪,北京还是太超前了

“三个人的话,前面有853桌,大概得到凌晨,等位五六个小时以上。”晚上8点,暑热未消,但簋街胡大饭馆门前已人山人海,食客们吃夜宵的热情丝毫不减。此时中桌等位数已近1000桌。

“今天下午两三点在网上取的号,6点多过来以为差不多了,没想到还要等这么久。”来自甘肃的张先生和家人慕名前来。

“夏天比较适合吃小龙虾”,张女士说,“我平时喜欢吃夜宵,每周要点两三次外卖。今天下班有时间就和朋友一块来线下聚餐”。

“每年进入五月就到了小龙虾销售的旺季,像周末的话,小龙虾最高销售量超过了万斤,客流最高达到了9000人”,北京胡大餐饮副总经理张胜滔介绍,“每天从下午五点钟开始排队,一直持续到凌晨的两点钟”。

随着气温攀升,大家开启昼伏夜出的消费模式,推动夜宵经济活力迸发,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餐饮收入4578亿元,同比增长5.9%,而夜间餐饮消费在其中占比持续提升。

在旺盛的夜间需求下,餐饮店亮灯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商户开启24小时营业模式。“胡大总店是24小时营业,一是解决大家等位太久的痛点,二是满足顾客在不同时间段的消费需求”,张胜滔介绍。

美团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超11万家餐饮门店在美团平台上“点亮”了“全天营业”标识,7月以来提供24小时餐饮服务的线上门店数同比增长48%。其中,烤肉自助、川菜、烤串等品类成为夜宵菜单上的C位担当。

“消费偏好上,北京市的夜宵市场呈现出显著的质价比趋势,通过7月以来的美团数据来看,本市餐饮到店消费中,人均61-90元不仅是订单比例最高的消费区间,占比达到31%,同时也是订单增速最快的区间”,美团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柴锐表示,这说明消费者的深夜食堂并不仅仅是追求低价,而是更看重质价比,对餐厅的口味、环境和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不少商户增设了夜宵团购套餐或者打造夜宵主题店。

晚上9点,走进位于三里屯的海底捞门店,率先冲击感官的并非预想中的火锅香气,而是动感十足的音乐声。记者看到,就餐区一角设有DJ台,两名DJ正在打碟。音乐一响,几乎全场顾客瞬间聚拢过去,他们挥舞着荧光棒,高举手机拍摄记录。为了抢到最佳视角,有人甚至站到了椅子上,现场俨然一场小型演唱会。

“我们就是冲着这个活动定的这家海底捞,很早就来排位置了,就是为了感受这种热闹的氛围”,来自广东的杨女士观看完演出后仍然沉浸其中,“可以一边吃火锅一边看表演,真的是太爽了”。

“从七月份开始,突然间就爆了,每天有好多客人都是专门过来看DJ表演的,把门店的生意一下子就拉动起来了,客流对比上个月是多了一千多桌,营业额也上升了”店长李晓鹏说,“DJ表演每天有2到3场,一场大概15分钟。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我们也进行了分区,一楼是i人区,适合想要安静吃火锅的顾客,二楼是e人区,表演、活动都在二楼进行”。

记者了解到,海底捞于今年1月在广州推出全国第一家夜宵主题店,截至6月底,已在深圳、北京、上海、苏州、杭州、郑州等城市布局了近30家夜宵主题店。一到深夜,火锅店化身为“火锅LiveHouse”。这里不仅提供烧烤等特色菜品,还有DJ打碟、花式调酒等表演助兴。

“后续还将举办荧光派对、唐风派对等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体验”,店长李晓鹏表示。

从夜市逛吃到“美食+LiveHouse”“美食+星空露营”……夜宵不只是日常生活的补充,更以多元体验成为消费市场的增长亮点。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新生代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思维、消费行为以及作息时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夜宵一定是未来拉动内需以及振兴餐饮的法宝”。

一边吃火锅一边蹦迪,北京还是太超前了

晚上8点,暑热未消,但簋街胡大饭馆门前已人山人海,食客们吃夜宵的热情丝毫不减。此时中桌等位数已近1000桌。

一边吃火锅一边蹦迪,北京还是太超前了

“三个人的话,前面有853桌,大概得到凌晨,等位五六个小时以上。”晚上8点,暑热未消,但簋街胡大饭馆门前已人山人海,食客们吃夜宵的热情丝毫不减。此时中桌等位数已近1000桌。

“今天下午两三点在网上取的号,6点多过来以为差不多了,没想到还要等这么久。”来自甘肃的张先生和家人慕名前来。

“夏天比较适合吃小龙虾”,张女士说,“我平时喜欢吃夜宵,每周要点两三次外卖。今天下班有时间就和朋友一块来线下聚餐”。

“每年进入五月就到了小龙虾销售的旺季,像周末的话,小龙虾最高销售量超过了万斤,客流最高达到了9000人”,北京胡大餐饮副总经理张胜滔介绍,“每天从下午五点钟开始排队,一直持续到凌晨的两点钟”。

随着气温攀升,大家开启昼伏夜出的消费模式,推动夜宵经济活力迸发,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餐饮收入4578亿元,同比增长5.9%,而夜间餐饮消费在其中占比持续提升。

在旺盛的夜间需求下,餐饮店亮灯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商户开启24小时营业模式。“胡大总店是24小时营业,一是解决大家等位太久的痛点,二是满足顾客在不同时间段的消费需求”,张胜滔介绍。

美团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超11万家餐饮门店在美团平台上“点亮”了“全天营业”标识,7月以来提供24小时餐饮服务的线上门店数同比增长48%。其中,烤肉自助、川菜、烤串等品类成为夜宵菜单上的C位担当。

“消费偏好上,北京市的夜宵市场呈现出显著的质价比趋势,通过7月以来的美团数据来看,本市餐饮到店消费中,人均61-90元不仅是订单比例最高的消费区间,占比达到31%,同时也是订单增速最快的区间”,美团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柴锐表示,这说明消费者的深夜食堂并不仅仅是追求低价,而是更看重质价比,对餐厅的口味、环境和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不少商户增设了夜宵团购套餐或者打造夜宵主题店。

晚上9点,走进位于三里屯的海底捞门店,率先冲击感官的并非预想中的火锅香气,而是动感十足的音乐声。记者看到,就餐区一角设有DJ台,两名DJ正在打碟。音乐一响,几乎全场顾客瞬间聚拢过去,他们挥舞着荧光棒,高举手机拍摄记录。为了抢到最佳视角,有人甚至站到了椅子上,现场俨然一场小型演唱会。

“我们就是冲着这个活动定的这家海底捞,很早就来排位置了,就是为了感受这种热闹的氛围”,来自广东的杨女士观看完演出后仍然沉浸其中,“可以一边吃火锅一边看表演,真的是太爽了”。

“从七月份开始,突然间就爆了,每天有好多客人都是专门过来看DJ表演的,把门店的生意一下子就拉动起来了,客流对比上个月是多了一千多桌,营业额也上升了”店长李晓鹏说,“DJ表演每天有2到3场,一场大概15分钟。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我们也进行了分区,一楼是i人区,适合想要安静吃火锅的顾客,二楼是e人区,表演、活动都在二楼进行”。

记者了解到,海底捞于今年1月在广州推出全国第一家夜宵主题店,截至6月底,已在深圳、北京、上海、苏州、杭州、郑州等城市布局了近30家夜宵主题店。一到深夜,火锅店化身为“火锅LiveHouse”。这里不仅提供烧烤等特色菜品,还有DJ打碟、花式调酒等表演助兴。

“后续还将举办荧光派对、唐风派对等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体验”,店长李晓鹏表示。

从夜市逛吃到“美食+LiveHouse”“美食+星空露营”……夜宵不只是日常生活的补充,更以多元体验成为消费市场的增长亮点。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新生代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思维、消费行为以及作息时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夜宵一定是未来拉动内需以及振兴餐饮的法宝”。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