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展览 | 张家湾设计小镇·规划与智慧城市_北京时间

主题展览 | 张家湾设计小镇·规划与智慧城市

设计理念延续和强化场地文脉,形成工业风的文创设计园区厂区现状结构比较清断,由建筑围合出数个大小不一的空场,存在不错的设计基础,设计延续场地文脉,保持厂区的空间结构,将其作为基础进行提升改造,在原厂区空间结构基础上,根据现状特点,梳理场...

主题展览 | 张家湾设计小镇·规划与智慧城市

新使命、新要求、新目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促进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与城市副中心承接的紧密对接、良性互动,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以中心城区优质设计资源疏解转移为契机,示范推动张家湾工业区存量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本次规划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按照建设“设计小镇、智慧小镇、活力小镇”的要求,深入开展产业研究,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示范、富有特色的设计小镇,为承接中心城区优质设计资源夯实基础;坚持高质量发展,突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充分利用周边良好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绿化水平和公共空间品质,深入挖掘现有工业遗存资源,加强城市设计和精细化引导,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设计小镇城市风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功能布局科学配置各类资源要素,推动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生活在这里的设计师和游客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问题导向,从梳理张家湾工业区现状地上物情况入手,聚焦70公顷启动区和部分重要节点,创新实施路径,完善配套政策,探索副中心国有存量用地改造的新模式,推进设计小镇规划蓝图有序落地实施。

前世今生

张家湾“因水而生”,是北京最早的水陆转运交通枢纽。张家湾古镇是历史文化走廓上的重要节点,留有多处重要的历史资源点。张家湾古镇将从“保护”到“文旅”到“文促”,打造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遗产硬核。设计小镇西邻张家湾古镇,将从水系、交通、绿化景观等方面与之加强联系,融入运河文化脉络。

作为通州第一个工业区,张家湾工业区作是改革开放的缩影,现存大量工业建筑,承载着张家湾独特的工业文化记忆。设计小镇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将延续、保留现状较好的空间尺度、建筑肌理、特色工业建筑、构筑物和场所节点,融合新设计要素,突显现代工业文化。

未来愿景

张家湾镇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南部,总面积约105.3平方公里。北侧紧邻城市绿心,西侧是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所在的文化旅游区,东侧为大运河,南侧是广阔的大尺度绿色空间,中部有京哈高速、京津高速、六环路、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穿过,还有承载了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张家湾、古城墙、通运桥、佑民观等历文化遗产,以及北运河、玉带河、萧太后河、凉水河等历史水系,总体上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本底良好。

设计小镇总占地面积约5.4平方公里,与副中心六环路创新发展轴”和大运河“生态文明带空间紧密联系由“城市绿心”向南拓展,与周边片区串联组成“环球影城张家湾古镇一设计小镇河连绵带,城市活力与历史文脉并存。依托千年清运古镇张家湾的更新发展,深入挖掘运、红学、京郊集镇等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古今交融、新老相映,突出设计特色、科技引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打造一流的特色小镇。

设计小镇·国际设计之都的示范区

承接中心城市优秀设计资源,延伸扩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重要平台。构建“一心三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一心”即大设计产业核心,包括设计小镇启动区和拓展区,是设计小镇产业发展的启动磁极区域;“三区”为设计咨询与城市科技片区、文化创意片区和现代服务片区,三者有机结合、相互带动发展。

智慧小镇·城市科技应用的样板区

基于城市科技最新技术,融合设计小镇产业发展需求,构集设计-科技-商务-运营”于一体的智慧平台体系(DSBO智慧平台体系),实现全周期、全维度的城市服务模式。形成有机复合的城市生命体,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科技融合样板。

活力小镇·24小时活力的混合街区

张家湾工业区现状老旧厂房空间尺度适宜、富有特色,依托老旧厂房的有机更新,保留有工业印记及有利用价值的厂房,延续现有空间肌理与建筑密度,坚持古今交融,加入现代元素,同时植入创新活力功能,通过公共空间与景观进行串联与融,以合理的街区密度及休闲体验商业的设置,吸引人群集聚,构建24小时活力街区。

新旧交融的特色风貌

在空间尺度营造上,针对园区大跨厂房的特征更新注重尺度控制,适度削减体量过于巨大的工业建筑,寻求更加怡人和谐的空间氛围。在广场空地绿化景观营造上,通过大规模的整合提升,形成自然有机的公共空间群落,以齿状绿地、毯式街区为特色,塑造友好亲和的广场空间。在存量建筑更新上,因地制宜,尽量保留原有的空间、风貌特质,让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使建筑融入绿韵,成为划设计精品。将轻工业的建筑风格与现代科技、现代设计结合,形成特色鲜明,有机和谐的建筑风格。

创意设计新平台、新地标

设计小镇是副中心规划建设的亮点所在,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同时在设计中加强整体规划和风貌控制,同周边城市融合与城市绿心相得益彰,使建筑融于绿韵。

注重保留原有工业印记凸显地域文化植入创新活力功能。在工业遗址中融入现代元素,实现工业大院华丽转身,强化单体建筑设计,形成丰富多元的建筑风貌,打造建筑博物馆。

立足打造高品质的硬空间和开放共享的软境。深化综合配套规划建设,加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着力打造智慧便捷、宜居宜业、职住平衡的优美环境,提升商业、文化、休闲、生态功能,吸引年轻人干事创业、安居乐业。发展夜间经济,构建24小时活力街区,打造“网红打卡地”的新地标。

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项目概述

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与创新发展轴和生态文明带紧密联系。北侧与城市绿心相接,距离行政办公区约5公里,西侧邻近张家湾古镇和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东侧靠近大运河,南侧毗邻广阔的大尺度绿色空间。

一期规划设计范围为厂区北侧部分,包括办楼、成衣车间、食堂3栋建筑及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

延续和强化场地文脉,形成工业风的文创设计园区

厂区现状结构比较清断,由建筑围合出数个大小不一的空场,存在不错的设计基础,设计延续场地文脉,保持厂区的空间结构,将其作为基础进行提升改造,在原厂区空间结构基础上,根据现状特点,梳理场地秩序,形成广场群,每个广场均被赋予不同的主题与功能,分别为:艺术展广场,铜牛广场,中心广场,休闲广场,入口广场,礼士文化广场。

整合厂区空间结构,形成具有活力的多样化公共空间

本项目运用花园中办公的理念,室内外空间一体设计,将厂区打造成花园式文创设计园区。从园区到室内,形成室外、半室外、室内的空间递进层次,形成有活力的多样化公共空间。

因地制改造既有建筑,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建筑综合体

本项目结合场地和既有建筑的现状,保留原有主体结构,巧妙运用多种工业元素,将三栋建筑分别改造为,具有展示功能的办公楼、在花园中办公的成衣车间和共享开放的街区食堂。

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示范项目

结合园区现状场地记忆及海绵雨水调蓄设施,营造一个健康、功能齐全、便利、生态的景观化海绵城市设计园区,打造一个海绵城市综合利用与示范展示平台。

主题展览 | 张家湾设计小镇·规划与智慧城市

设计理念延续和强化场地文脉,形成工业风的文创设计园区厂区现状结构比较清断,由建筑围合出数个大小不一的空场,存在不错的设计基础,设计延续场地文脉,保持厂区的空间结构,将其作为基础进行提升改造,在原厂区空间结构基础上,根据现状特点,梳理场...

主题展览 | 张家湾设计小镇·规划与智慧城市

新使命、新要求、新目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促进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与城市副中心承接的紧密对接、良性互动,加强对中心城区首都功能的服务保障,以中心城区优质设计资源疏解转移为契机,示范推动张家湾工业区存量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本次规划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按照建设“设计小镇、智慧小镇、活力小镇”的要求,深入开展产业研究,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创新示范、富有特色的设计小镇,为承接中心城区优质设计资源夯实基础;坚持高质量发展,突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充分利用周边良好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绿化水平和公共空间品质,深入挖掘现有工业遗存资源,加强城市设计和精细化引导,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设计小镇城市风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结合功能布局科学配置各类资源要素,推动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让生活在这里的设计师和游客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问题导向,从梳理张家湾工业区现状地上物情况入手,聚焦70公顷启动区和部分重要节点,创新实施路径,完善配套政策,探索副中心国有存量用地改造的新模式,推进设计小镇规划蓝图有序落地实施。

前世今生

张家湾“因水而生”,是北京最早的水陆转运交通枢纽。张家湾古镇是历史文化走廓上的重要节点,留有多处重要的历史资源点。张家湾古镇将从“保护”到“文旅”到“文促”,打造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遗产硬核。设计小镇西邻张家湾古镇,将从水系、交通、绿化景观等方面与之加强联系,融入运河文化脉络。

作为通州第一个工业区,张家湾工业区作是改革开放的缩影,现存大量工业建筑,承载着张家湾独特的工业文化记忆。设计小镇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将延续、保留现状较好的空间尺度、建筑肌理、特色工业建筑、构筑物和场所节点,融合新设计要素,突显现代工业文化。

未来愿景

张家湾镇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南部,总面积约105.3平方公里。北侧紧邻城市绿心,西侧是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所在的文化旅游区,东侧为大运河,南侧是广阔的大尺度绿色空间,中部有京哈高速、京津高速、六环路、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穿过,还有承载了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张家湾、古城墙、通运桥、佑民观等历文化遗产,以及北运河、玉带河、萧太后河、凉水河等历史水系,总体上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本底良好。

设计小镇总占地面积约5.4平方公里,与副中心六环路创新发展轴”和大运河“生态文明带空间紧密联系由“城市绿心”向南拓展,与周边片区串联组成“环球影城张家湾古镇一设计小镇河连绵带,城市活力与历史文脉并存。依托千年清运古镇张家湾的更新发展,深入挖掘运、红学、京郊集镇等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古今交融、新老相映,突出设计特色、科技引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打造一流的特色小镇。

设计小镇·国际设计之都的示范区

承接中心城市优秀设计资源,延伸扩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的重要平台。构建“一心三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一心”即大设计产业核心,包括设计小镇启动区和拓展区,是设计小镇产业发展的启动磁极区域;“三区”为设计咨询与城市科技片区、文化创意片区和现代服务片区,三者有机结合、相互带动发展。

智慧小镇·城市科技应用的样板区

基于城市科技最新技术,融合设计小镇产业发展需求,构集设计-科技-商务-运营”于一体的智慧平台体系(DSBO智慧平台体系),实现全周期、全维度的城市服务模式。形成有机复合的城市生命体,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科技融合样板。

活力小镇·24小时活力的混合街区

张家湾工业区现状老旧厂房空间尺度适宜、富有特色,依托老旧厂房的有机更新,保留有工业印记及有利用价值的厂房,延续现有空间肌理与建筑密度,坚持古今交融,加入现代元素,同时植入创新活力功能,通过公共空间与景观进行串联与融,以合理的街区密度及休闲体验商业的设置,吸引人群集聚,构建24小时活力街区。

新旧交融的特色风貌

在空间尺度营造上,针对园区大跨厂房的特征更新注重尺度控制,适度削减体量过于巨大的工业建筑,寻求更加怡人和谐的空间氛围。在广场空地绿化景观营造上,通过大规模的整合提升,形成自然有机的公共空间群落,以齿状绿地、毯式街区为特色,塑造友好亲和的广场空间。在存量建筑更新上,因地制宜,尽量保留原有的空间、风貌特质,让老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使建筑融入绿韵,成为划设计精品。将轻工业的建筑风格与现代科技、现代设计结合,形成特色鲜明,有机和谐的建筑风格。

创意设计新平台、新地标

设计小镇是副中心规划建设的亮点所在,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同时在设计中加强整体规划和风貌控制,同周边城市融合与城市绿心相得益彰,使建筑融于绿韵。

注重保留原有工业印记凸显地域文化植入创新活力功能。在工业遗址中融入现代元素,实现工业大院华丽转身,强化单体建筑设计,形成丰富多元的建筑风貌,打造建筑博物馆。

立足打造高品质的硬空间和开放共享的软境。深化综合配套规划建设,加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着力打造智慧便捷、宜居宜业、职住平衡的优美环境,提升商业、文化、休闲、生态功能,吸引年轻人干事创业、安居乐业。发展夜间经济,构建24小时活力街区,打造“网红打卡地”的新地标。

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项目概述

北京未来设计园区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设计小镇,与创新发展轴和生态文明带紧密联系。北侧与城市绿心相接,距离行政办公区约5公里,西侧邻近张家湾古镇和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东侧靠近大运河,南侧毗邻广阔的大尺度绿色空间。

一期规划设计范围为厂区北侧部分,包括办楼、成衣车间、食堂3栋建筑及景观设计。

设计理念

延续和强化场地文脉,形成工业风的文创设计园区

厂区现状结构比较清断,由建筑围合出数个大小不一的空场,存在不错的设计基础,设计延续场地文脉,保持厂区的空间结构,将其作为基础进行提升改造,在原厂区空间结构基础上,根据现状特点,梳理场地秩序,形成广场群,每个广场均被赋予不同的主题与功能,分别为:艺术展广场,铜牛广场,中心广场,休闲广场,入口广场,礼士文化广场。

整合厂区空间结构,形成具有活力的多样化公共空间

本项目运用花园中办公的理念,室内外空间一体设计,将厂区打造成花园式文创设计园区。从园区到室内,形成室外、半室外、室内的空间递进层次,形成有活力的多样化公共空间。

因地制改造既有建筑,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建筑综合体

本项目结合场地和既有建筑的现状,保留原有主体结构,巧妙运用多种工业元素,将三栋建筑分别改造为,具有展示功能的办公楼、在花园中办公的成衣车间和共享开放的街区食堂。

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示范项目

结合园区现状场地记忆及海绵雨水调蓄设施,营造一个健康、功能齐全、便利、生态的景观化海绵城市设计园区,打造一个海绵城市综合利用与示范展示平台。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