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美国供应商暴跌20%_北京时间

美方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美国供应商暴跌20%

美方试图将“中兴事件”复制在华为身上,从而让华为妥协,并消除这家中企对其造成的战略威胁,“但华为不是中兴”昨晚华为也再次回应,反对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的决定,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会对与华为合作的美国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美...

美方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美国供应商暴跌20%

凌晨(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企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

路透社指出,美方此举旨在切断华为供应链,令其“无货可卖”。可当昨天美方透"封杀华为"露这一计划后,美方供应商股价闻讯大跌。部分业务依赖度对华为较高的公司,股价甚至暴跌逾两成。

反观A股,今日开盘华为概念股、国产芯片等均走强,力源信息、兆日科技、北京君正开盘即涨停。

值得一提,虽然华为有约三分之一的核心供应商为美企,但华为产品很少回卖给美国市场——去年整个美洲市场对华为营收贡献率仅6.6%。

当天暴跌20.63%的NeoPhotonic创下近4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该公司是华为的光学元件供应商。《巴伦周刊》曾指出,前者40%的业绩与华为捆绑。

而另一家华为光学元件供应商Lumentum跳空低开,深跌11.54%,报50.2美元/股,创6个月来最低跌幅。

《福布斯》数据显示,作为美国光学元件领域巨头,华为订单去年为上述公司创造了11%的营收。

虽然Lumentum的客户还包括苹果,并曾为iPhone面部识别解锁系统供应元件。但上述报道指出,由于最新一代iPhone销量萎靡,Lumentum正加大对其他客户的供应。

不得不提的还有高通。

当天,高通股价大跌4%,报82.81美元/股。华为曾采用高通MSM8917骁龙425四核处理器。如今通过对内加大海思的投入,手机领域已经可以达到70%的芯片自给率。但高通目前依旧是华为调制解调器芯片主要供货商。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高通正在和华为展开专利和解谈判。而据路透社透露,两者的和解方案中,华为和高通可在5G技术领域进行交叉专利授权。

除此以外,华为通讯芯片供应商思佳讯(Skyworks)、科沃(Qorvo)、赛灵思(Xilinx)股票分别收跌6.06%、7.14%、7.27%。

彭博社数据显示,华为对这三家公司业绩的贡献率依次是12%、8%、 10%。其中,高盛数据显示,思佳讯和科沃公司业绩对大中华地区依赖度分别高达84%、71%。

整体来看,特朗普政府宣布计划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昨晚美国科技股普跌。费城半导体跌1.68%,凌云半导体跌超3%,博通跌2.33%,英特尔微跌0.2%。

北京时间17日凌晨,路透社透露,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正式将华为、以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8家分支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具体清单将于21日公布。该媒体于昨天分析认为,鉴于华为在美国的供应体系,“实体清单”很有可能让华为“没货可卖”。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如今美国在处理中美经贸磋商问题上,总体采取一种短期内极限施压的手段。美方试图将“中兴事件”复制在华为身上,从而让华为妥协,并消除这家中企对其造成的战略威胁,“但华为不是中兴”

昨晚华为也再次回应,反对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的决定,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会对与华为合作的美国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美国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也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合作和互信。华为将尽快就此事寻求救济和解决方案,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此事件的影响。

值得一提,虽然华为有约三分之一的核心供应商为美企,但华为产品很少回卖给美国市场。据华为财报显示,去年公司营收规模破1000亿美元,但整个美洲市场对华为营收贡献率仅6.6%。

华为:早预计到美国断供芯片

今天网络上曝光,并且耿直哥已经得到华为公司证实的两份公司内部信件却显示,华为对此早有准备。其中来自公司总裁办的一份邮件就指出,“公司在多年前就有所预计,并在研究开发、业务连续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和充分准备,能够保障在极端情况下,公司经营不受大的影响”。

  更引人瞩目的是,华为下属的海思半导体公司,也就是华为自己的芯片企业,还是在一份内部信件中表示他们这个为华为的生存打造的“备胎”,在今天这个“极限而黑暗”的时刻,终于在“一夜之间”全部转“正”。这份信件说,海思曾经担心他们研发的许多芯片永远不会被启用,成为“一直压在保密柜里面的备胎”,但今天,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儿女成为时代英雄的日子!”

而耿直哥也从华为公司内部人士以及熟悉华为公司的分析人士处出得知,虽然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会对公司造成影响,但这个影响是可控的,更不存在CNN所谓的对中国落地5G是个“噩梦”,全球商业合同难以兑现等情况。

  知名通信媒体人、C114中国通信网副主编蒋均牧就在一篇关于此事的文章中写到:“美国政府的又一次出手会否对华为有不利影响?答案肯定是“会”。但影响大不大?却又不见得”。

  他说,被禁止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企业获得元器件和相关技术,看似是一道“送命题”,但华为在最基础的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均已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自研自产能力。麒麟、巴龙、升腾、鲲鹏、天罡、Solar……其各个产品线大都具备了从“芯”开始的端到端支撑能力。

  所以,蒋均牧认为无法获得来自美国企业的元器件和技术或许在短期内是一个麻烦,长期来看却对其是一种另类的进一步强化自身能力储备的“助攻”。——而且在现有的合同和库存下,华为完全有能力完成产品中来自美国企业元器件的替换,当然具体换不换、怎么换还得看后续的事件发展。

  他的说法,其实也在今年三月底华为2018年的年报发布会上得到了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的印证。当时在谈到华为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747亿元,比2017年的963亿元有所下降时,郭平就解释说这是因为去年华为[加大了研发投入,并适当增加了库存,以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所以如此看来,当华为在他们的内部信件中用“时间将会揭开虚伪的面具,阴霾过后阳光必然普照”这句话形容此次事件时,这并不是一句没有底气的“空谈”,而恰恰是因为华为早已在对美国的风险评估上做好了功课。

  而且这个功课,华为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做了。

美方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美国供应商暴跌20%

美方试图将“中兴事件”复制在华为身上,从而让华为妥协,并消除这家中企对其造成的战略威胁,“但华为不是中兴”昨晚华为也再次回应,反对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的决定,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会对与华为合作的美国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美...

美方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美国供应商暴跌20%

凌晨(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企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

路透社指出,美方此举旨在切断华为供应链,令其“无货可卖”。可当昨天美方透"封杀华为"露这一计划后,美方供应商股价闻讯大跌。部分业务依赖度对华为较高的公司,股价甚至暴跌逾两成。

反观A股,今日开盘华为概念股、国产芯片等均走强,力源信息、兆日科技、北京君正开盘即涨停。

值得一提,虽然华为有约三分之一的核心供应商为美企,但华为产品很少回卖给美国市场——去年整个美洲市场对华为营收贡献率仅6.6%。

当天暴跌20.63%的NeoPhotonic创下近4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该公司是华为的光学元件供应商。《巴伦周刊》曾指出,前者40%的业绩与华为捆绑。

而另一家华为光学元件供应商Lumentum跳空低开,深跌11.54%,报50.2美元/股,创6个月来最低跌幅。

《福布斯》数据显示,作为美国光学元件领域巨头,华为订单去年为上述公司创造了11%的营收。

虽然Lumentum的客户还包括苹果,并曾为iPhone面部识别解锁系统供应元件。但上述报道指出,由于最新一代iPhone销量萎靡,Lumentum正加大对其他客户的供应。

不得不提的还有高通。

当天,高通股价大跌4%,报82.81美元/股。华为曾采用高通MSM8917骁龙425四核处理器。如今通过对内加大海思的投入,手机领域已经可以达到70%的芯片自给率。但高通目前依旧是华为调制解调器芯片主要供货商。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高通正在和华为展开专利和解谈判。而据路透社透露,两者的和解方案中,华为和高通可在5G技术领域进行交叉专利授权。

除此以外,华为通讯芯片供应商思佳讯(Skyworks)、科沃(Qorvo)、赛灵思(Xilinx)股票分别收跌6.06%、7.14%、7.27%。

彭博社数据显示,华为对这三家公司业绩的贡献率依次是12%、8%、 10%。其中,高盛数据显示,思佳讯和科沃公司业绩对大中华地区依赖度分别高达84%、71%。

整体来看,特朗普政府宣布计划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昨晚美国科技股普跌。费城半导体跌1.68%,凌云半导体跌超3%,博通跌2.33%,英特尔微跌0.2%。

北京时间17日凌晨,路透社透露,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正式将华为、以及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8家分支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具体清单将于21日公布。该媒体于昨天分析认为,鉴于华为在美国的供应体系,“实体清单”很有可能让华为“没货可卖”。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如今美国在处理中美经贸磋商问题上,总体采取一种短期内极限施压的手段。美方试图将“中兴事件”复制在华为身上,从而让华为妥协,并消除这家中企对其造成的战略威胁,“但华为不是中兴”

昨晚华为也再次回应,反对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的决定,这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会对与华为合作的美国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美国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也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合作和互信。华为将尽快就此事寻求救济和解决方案,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此事件的影响。

值得一提,虽然华为有约三分之一的核心供应商为美企,但华为产品很少回卖给美国市场。据华为财报显示,去年公司营收规模破1000亿美元,但整个美洲市场对华为营收贡献率仅6.6%。

华为:早预计到美国断供芯片

今天网络上曝光,并且耿直哥已经得到华为公司证实的两份公司内部信件却显示,华为对此早有准备。其中来自公司总裁办的一份邮件就指出,“公司在多年前就有所预计,并在研究开发、业务连续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和充分准备,能够保障在极端情况下,公司经营不受大的影响”。

  更引人瞩目的是,华为下属的海思半导体公司,也就是华为自己的芯片企业,还是在一份内部信件中表示他们这个为华为的生存打造的“备胎”,在今天这个“极限而黑暗”的时刻,终于在“一夜之间”全部转“正”。这份信件说,海思曾经担心他们研发的许多芯片永远不会被启用,成为“一直压在保密柜里面的备胎”,但今天,是“每一位海思的平凡儿女成为时代英雄的日子!”

而耿直哥也从华为公司内部人士以及熟悉华为公司的分析人士处出得知,虽然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会对公司造成影响,但这个影响是可控的,更不存在CNN所谓的对中国落地5G是个“噩梦”,全球商业合同难以兑现等情况。

  知名通信媒体人、C114中国通信网副主编蒋均牧就在一篇关于此事的文章中写到:“美国政府的又一次出手会否对华为有不利影响?答案肯定是“会”。但影响大不大?却又不见得”。

  他说,被禁止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企业获得元器件和相关技术,看似是一道“送命题”,但华为在最基础的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均已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自研自产能力。麒麟、巴龙、升腾、鲲鹏、天罡、Solar……其各个产品线大都具备了从“芯”开始的端到端支撑能力。

  所以,蒋均牧认为无法获得来自美国企业的元器件和技术或许在短期内是一个麻烦,长期来看却对其是一种另类的进一步强化自身能力储备的“助攻”。——而且在现有的合同和库存下,华为完全有能力完成产品中来自美国企业元器件的替换,当然具体换不换、怎么换还得看后续的事件发展。

  他的说法,其实也在今年三月底华为2018年的年报发布会上得到了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的印证。当时在谈到华为2018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747亿元,比2017年的963亿元有所下降时,郭平就解释说这是因为去年华为[加大了研发投入,并适当增加了库存,以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所以如此看来,当华为在他们的内部信件中用“时间将会揭开虚伪的面具,阴霾过后阳光必然普照”这句话形容此次事件时,这并不是一句没有底气的“空谈”,而恰恰是因为华为早已在对美国的风险评估上做好了功课。

  而且这个功课,华为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做了。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