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北京卫视先后热播的《大考》,无疑会成为影视创作的可贵探索和可喜突破。为什么这么说呢?疫情三年。三年就端出禁得起审视、抓得住观众,给人思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的《大考》,说明什么?


央视、北京卫视先后热播的《大考》,无疑会成为影视创作的可贵探索和可喜突破。为什么这么说呢?
疫情三年。三年就端出禁得起审视、抓得住观众,给人思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的《大考》,说明什么?
说明了影视创作者真的是俯下身子、扎根生活,说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结出了硕果。
《大考》也是对创作者的一次大考。
演谁是谁,成为这部“群戏”的最大特点。主角是所有面临“大考”的人,他们的真实状态来自进行时的生活,而不是通告、路演。


《大考》讲述了2020年春节前夕疫情突然而至,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金和县的高三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克服困难,战胜突发洪灾,最终胜利完成“大考”的故事。以四中老校长史爱华(陈宝国饰演)、一中校长王本中(王千源饰演)、留守女生田雯雯(李庚希饰演)、“学霸”周博文(胡先煦饰演)、艺考生吴家俊(荣梓杉饰演),以及郭涛、梁静、颜丙燕、王骁、曹曦文、蓝盈莹等实力演员饰演的各行各业的“角色群像”,展现了普通民众在“大考”面前不畏险阻、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一碗姜糖水
电视剧一开始,陈宝国饰演的史爱华,给在医院值夜班的外孙女王倩送饭,爷孙俩一问一答,带出校长同行的女婿王本中不着家、住在学校,他拧了拧眉头……
疫情初起,田雯雯的父母、妹妹正在武汉返回的路上,独自在乡下老屋的田雯雯受寒发烧,班主任李老师一碗姜糖水惹得田雯雯想起过世的奶奶。第二天起床,田雯雯“撞见”陪伴自己一宿的李老师正拿手机给自己自拍鼓劲儿,生动真实的师生情跃然屏幕……
凉馒头和剩饭菜
演惯硬汉的王千源在《大考》中饰演的高中校长王本中,既能击鼓给学生鼓劲儿,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是严师、称职的校长,更是一位暖男。
有一场戏,操场晨读时,学生高铭宇一边背书一边啃凉馒头,虽然校长叫他后,他赶紧把馒头藏在身后,但接下来的一个细节是,王本中给学校的食堂打电话……
《大考》中有许多这样的细节,点到为止,并没有枝枝蔓蔓,观众自然会心领神会。
而另一场戏展现的是家境优渥的学生潘小宣嫌弃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好吃,剩了很多,王本中端过来就吃……学生不好意思地说:连我爸妈都没吃过我剩的……
这就是“大考”之下教育工作者的风骨,身教重于言教!
眼里看不得贫困生受苦,更见不得像自己孩子一样的学生浪费哪怕一点粮食。

陈宝国背着手随便一站,就让观众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校长,王千源的风风火火同样令观众瞬间入戏。
这是强大而细微的真实!
每个演员的表演,包括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姿态、穿着、神情、发型,都禁得起你一帧帧回放。所以,剧中才会有大量穿插自如的时空切换镜头。
《大考》以“一城、两校、七个家庭”为切口,聚焦疫情下的高考,展现“大考”之下,各级政府、教育从业者、医护人员等各行各业全力护考,莘莘学子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让普通人共情、共鸣。
在总共23集的篇幅里,每个角色都不是简单的功能性人物,而是有自己的独立视角和行动线索,将“大考”之下,不同人物的命运和抉择表现得丰富而立体。
留守孩子田雯雯与父母消除情感隔阂的亲情;学霸周博文帮助父亲戒掉网瘾的幽默与温情;违背母命、为艺考奋斗的吴家俊奔赴梦想的激情……令人回味和感动。
这场以现实为根基,触及普通人心灵的充满挑战的“大考”,再现了那些令人紧张、担忧的时刻,展现出众志成城,拼搏奋进的精神伟力!
《大考》用写实和诗意、温暖和真诚,真情再现了生活中的“烟火气”和守望相助。
这场“大考”主题宏大,却又有着每个人的个体印记,犹如一朵朵浪花,是你是我是他,由点连线成面。正如剧中表现的那样,这三年来,多少人迎难而上,扛起肩上的责任,在“大考”之中,成为真的勇士。
作者: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