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日记--公园"养成记"_北京时间

京城日记--公园

于是,陶然亭治理工程动工,挖土方27万立方米,开出280余亩、水深3米左右的人工湖,利用挖出的淤泥,沿湖堆起7座绵延起伏的山丘,栽花种树、铺路修堤,形成了一个山水相间的半岛公园。

京城日记--公园

如果问起北京有多少公园?恐怕很少有人能回答清楚。

除了那几处皇家御苑、庙坛外,北京的很多公园都是从无到有的。这些如今绿树葱茏、繁花夹道的地方,曾经历了怎样的前世今生?

今天,文旅君就给您讲讲这京城公园的“养成记”。

1950-60年代

爱国卫生运动:苇塘坑变公园

解放前,京城只有中山、北海、景山、颐和园等7处公园,断壁残垣、荒凉破败,且几乎全在市中心和西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着手整理修缮旧园,同时开始在全市大规模新辟绿地,首批选择的就是陶然亭、龙潭、玉渊潭等地。

▎陶然亭公园

陶然亭公园是北京解放后最早兴建的城市园林,这一带在历史上颇有名气。

清早期曾有些庭院屋舍,士子百姓都爱在此登高聚会。而到民国时期,陶然亭竟成了满目荒夷之地。1956年8月,张恨水的《陶然亭》一文记叙了1921年的陶然亭:“满地垃圾,坎坷不平,高一脚,低一脚……。”

1952年,北京重点整治河湖、平填积水地区。于是,陶然亭治理工程动工,挖土方27万立方米,开出280余亩、水深3米左右的人工湖,利用挖出的淤泥,沿湖堆起7座绵延起伏的山丘,栽花种树、铺路修堤,形成了一个山水相间的半岛公园。

治理陶然亭,最高兴的是附近居民。1953年有报道称:家庭妇女曹淑琴,过去出门总说是住在南横街,不敢说住在陶然亭,因为那时候一提起陶然亭来,人们就觉得有一股臭气薰得头痛。现在她逢人就说:“我家住在陶然亭,你去过那地方没有?是南城的大公园呀!”

1955年9月,陶然亭公园正式开放,园中建了钓鱼场、露天舞池、儿童运动场,添设了游船。

当时,北京市政卫生建设和园林绿化重点还有龙潭、玉渊潭、什刹海、紫竹院等等。据报道,到了1963年,北京的公园、绿地已达五十多处。帝王时代的庙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开辟为公园。特别是为配合改善环境卫生,处理积水坑洼和利用城市荒地,群众还义务劳动先后建设了东单公园、红领巾公园、青年湖公园、人定湖公园等。

1970-80年代

体制松绑:区长“承包”建公园

改革开放前,北京的公园建设资金来源只有一条:市财政拨款。除正常维修、养护费外,所剩无几,扩建改建老公园、大建特建新公园,实属有些难度。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市民的休闲需求日益高涨、也愈发多样。1983年,北京市启动园林管理体制改革,把园林建设的财权下放到区,给区长们园林建设的主动权,这个做法迅速让各区区长们为建设公园奔忙起来。

据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想在当时还仅是一片绿地的南菜园布景,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当时的宣武区区长立即找到对方提出改假景为真景,建个永久性大观园的主张。双方当即决定向社会集资、合资兴建大观园。这个从“梦”中走出来的公园现在成了特色人文景区。

▎大观园

那个时候,据说为了广开建设园林,各区还把目光投向了外国投资者。1985年2月,崇文区与日本两家公司签约,在龙潭公园的中湖区建起了北京游乐园,这是北京最早的一处大型现代化游乐园,也是北京第一座中外合资兴建的公园。

《北京市1986年为群众生活办的20个方面重要实事》显示:1986年,全市建成九个各具特色的公园,其中包括石景山游乐园、圆明园万春园、团结湖公园、北京游乐园、北土城遗址公园等等。

而自1983年到1987年五年间,北京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园,达23个之多,这时北京的每一个区都有了自己的区属公园。

▎紫竹院公园

新世纪渐成体系

出门500米就要有公园

2001年,《北京市城市绿化事业“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出台,其中规定:今后北京每条街道都要建设街区公园,每座公园服务半径500米。2002年,《北京市公园条例》出台,其中规定:新建居住区必须建设公园;旧城区改造、新区开发应当规划建设公园;城市道路两侧、河道两侧,应结合周边环境建设公园。

▎玉渊潭公园

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园功能,不得侵占公园用地。同时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资建设公益性公园,或以捐赠、认养等方式参与公园建设。

2001年到2008年,北京的公园从132家激增到1000余家,形成了以历史名园为核心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公园体系,公园成为北京市主要的旅游资源。

郊野公园

平均每月诞生一个

从2007年开始,北京借鉴香港经验,在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启动郊野公园建设,首批建设10处。消息发布后,很多市民感到好奇,“什么是郊野公园?”“在哪儿建郊野公园?”园林部门接到的咨询电话一个接一个。

  

▎滨河森林公园

转眼到了2012年,北京各类郊野公园的数量已从“0”增加到70个,相当于每月诞生一个。

北坞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大量郊野公园在四环到五环之间原城乡结合部地区建成并免费开放。而城里的免费公园则更多,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二环护城河公园、北极寺公园……城六区市民基本实现出门500米就能见绿地。

公园以其环境幽雅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情侣、老人、孩子们的共同圣地。北京的公园里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无数个故事,您最喜欢哪个公园?您在公园里留下了哪些刻骨铭心的事?

京城日记--公园

于是,陶然亭治理工程动工,挖土方27万立方米,开出280余亩、水深3米左右的人工湖,利用挖出的淤泥,沿湖堆起7座绵延起伏的山丘,栽花种树、铺路修堤,形成了一个山水相间的半岛公园。

京城日记--公园

如果问起北京有多少公园?恐怕很少有人能回答清楚。

除了那几处皇家御苑、庙坛外,北京的很多公园都是从无到有的。这些如今绿树葱茏、繁花夹道的地方,曾经历了怎样的前世今生?

今天,文旅君就给您讲讲这京城公园的“养成记”。

1950-60年代

爱国卫生运动:苇塘坑变公园

解放前,京城只有中山、北海、景山、颐和园等7处公园,断壁残垣、荒凉破败,且几乎全在市中心和西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着手整理修缮旧园,同时开始在全市大规模新辟绿地,首批选择的就是陶然亭、龙潭、玉渊潭等地。

▎陶然亭公园

陶然亭公园是北京解放后最早兴建的城市园林,这一带在历史上颇有名气。

清早期曾有些庭院屋舍,士子百姓都爱在此登高聚会。而到民国时期,陶然亭竟成了满目荒夷之地。1956年8月,张恨水的《陶然亭》一文记叙了1921年的陶然亭:“满地垃圾,坎坷不平,高一脚,低一脚……。”

1952年,北京重点整治河湖、平填积水地区。于是,陶然亭治理工程动工,挖土方27万立方米,开出280余亩、水深3米左右的人工湖,利用挖出的淤泥,沿湖堆起7座绵延起伏的山丘,栽花种树、铺路修堤,形成了一个山水相间的半岛公园。

治理陶然亭,最高兴的是附近居民。1953年有报道称:家庭妇女曹淑琴,过去出门总说是住在南横街,不敢说住在陶然亭,因为那时候一提起陶然亭来,人们就觉得有一股臭气薰得头痛。现在她逢人就说:“我家住在陶然亭,你去过那地方没有?是南城的大公园呀!”

1955年9月,陶然亭公园正式开放,园中建了钓鱼场、露天舞池、儿童运动场,添设了游船。

当时,北京市政卫生建设和园林绿化重点还有龙潭、玉渊潭、什刹海、紫竹院等等。据报道,到了1963年,北京的公园、绿地已达五十多处。帝王时代的庙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开辟为公园。特别是为配合改善环境卫生,处理积水坑洼和利用城市荒地,群众还义务劳动先后建设了东单公园、红领巾公园、青年湖公园、人定湖公园等。

1970-80年代

体制松绑:区长“承包”建公园

改革开放前,北京的公园建设资金来源只有一条:市财政拨款。除正常维修、养护费外,所剩无几,扩建改建老公园、大建特建新公园,实属有些难度。

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市民的休闲需求日益高涨、也愈发多样。1983年,北京市启动园林管理体制改革,把园林建设的财权下放到区,给区长们园林建设的主动权,这个做法迅速让各区区长们为建设公园奔忙起来。

据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想在当时还仅是一片绿地的南菜园布景,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当时的宣武区区长立即找到对方提出改假景为真景,建个永久性大观园的主张。双方当即决定向社会集资、合资兴建大观园。这个从“梦”中走出来的公园现在成了特色人文景区。

▎大观园

那个时候,据说为了广开建设园林,各区还把目光投向了外国投资者。1985年2月,崇文区与日本两家公司签约,在龙潭公园的中湖区建起了北京游乐园,这是北京最早的一处大型现代化游乐园,也是北京第一座中外合资兴建的公园。

《北京市1986年为群众生活办的20个方面重要实事》显示:1986年,全市建成九个各具特色的公园,其中包括石景山游乐园、圆明园万春园、团结湖公园、北京游乐园、北土城遗址公园等等。

而自1983年到1987年五年间,北京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园,达23个之多,这时北京的每一个区都有了自己的区属公园。

▎紫竹院公园

新世纪渐成体系

出门500米就要有公园

2001年,《北京市城市绿化事业“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出台,其中规定:今后北京每条街道都要建设街区公园,每座公园服务半径500米。2002年,《北京市公园条例》出台,其中规定:新建居住区必须建设公园;旧城区改造、新区开发应当规划建设公园;城市道路两侧、河道两侧,应结合周边环境建设公园。

▎玉渊潭公园

此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园功能,不得侵占公园用地。同时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资建设公益性公园,或以捐赠、认养等方式参与公园建设。

2001年到2008年,北京的公园从132家激增到1000余家,形成了以历史名园为核心的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公园体系,公园成为北京市主要的旅游资源。

郊野公园

平均每月诞生一个

从2007年开始,北京借鉴香港经验,在一道绿化隔离地区启动郊野公园建设,首批建设10处。消息发布后,很多市民感到好奇,“什么是郊野公园?”“在哪儿建郊野公园?”园林部门接到的咨询电话一个接一个。

  

▎滨河森林公园

转眼到了2012年,北京各类郊野公园的数量已从“0”增加到70个,相当于每月诞生一个。

北坞郊野公园、滨河森林公园……大量郊野公园在四环到五环之间原城乡结合部地区建成并免费开放。而城里的免费公园则更多,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二环护城河公园、北极寺公园……城六区市民基本实现出门500米就能见绿地。

公园以其环境幽雅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成为情侣、老人、孩子们的共同圣地。北京的公园里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无数个故事,您最喜欢哪个公园?您在公园里留下了哪些刻骨铭心的事?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