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藏故事 | 军民英雄--《钢铁战士》_北京时间

展藏故事 | 军民英雄--《钢铁战士》

当时该团为配合部队开展阶级教育编演了一出名叫《钢骨铁筋》的歌剧,在观看这部歌剧时,成荫被战士们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打动,于是他决定亲自动手改编此歌剧,在保持原剧面貌的基础上,从突出战争中的人出发,按照电影化要求,精心修改加工...

展藏故事 | 军民英雄--《钢铁战士》

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厅——电影《钢铁战士》完成台本原件

这是陈列在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展厅电影《钢铁战士》的完成台本原件。1950年,《钢铁战士》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它是新中国电影初创时期备受瞩目的革命战争题材作品。该片由当时就职于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成荫执导,张平、杜德夫、孙羽、张锡奇、胡朋等人主演。此片于1951年在原捷克斯洛伐克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争取和平自由斗争奖”,同时还荣获文化部举办的1949-1955年优秀国产影片的故事片一等奖。

成荫:塑造军民英雄形象是我的责任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经历过革命岁月的成荫内心激动万分,他像许多来自革命队伍并亲身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电影人一样,深知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英勇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他们是英雄,让人尊敬。在成荫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希望拍摄一部能够表现军民英雄的影片。

《介绍摄制组的合作关系》(原件 成荫亲戚收藏)现赠予中国电影博物馆

成荫早年曾受邀去过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并与之合作拍摄了影片《回到自己队伍来》。当时该团为配合部队开展阶级教育编演了一出名叫《钢骨铁筋》的歌剧,在观看这部歌剧时,成荫被战士们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打动,于是他决定亲自动手改编此歌剧,在保持原剧面貌的基础上,从突出战争中的人出发,按照电影化要求,精心修改加工,创作一部以表现战士“钢骨铁筋”为核心的英雄人物题材电影。此想法一出,立马得到了当时东影厂长袁牧之和党总支书记兼艺术处处长陈波儿等人的大力支持。

天时 地利 人和

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品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已成立3年,曾向全国各解放区征调文艺干部以及就地选拔人才,东影厂的创作和管理水平以及电影拍摄设备状况都有了较大提升。“三化立功运动”和“七片生产”的计划实施让成荫抓住了机会。当时的东影厂推行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其中把要求写工农兵的故事放在重中之重,同时还提倡从先写小剧本,先拍小型片子开始,逐步建立拍摄新风格,反对脱离实际的技巧卖弄,提倡朴素,从纪录片基础上发展故事片。与此同时还倡导大胆放手拍电影,只要有一定的政治水平,就鼓励热爱电影的文艺创作者去熟悉拍摄电影的过程,在摸索中成长。

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品

正是这些措施让东影厂迅速发展起来,一批电影新人也脱颖而出。因切合工农兵题材的要求,成荫的《钢铁战士》很快投入拍摄,作为剧组中相对比较有经验的人,成荫在拍摄此片之前,曾编导过两部影片,一部是带有实验性质的短纪录片《东影保育院》,一部是与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合作的《回到自己队伍来》。而《钢铁战士》中的其他主创都是以不同方式和途径走上电影岗位的新手,但凭着对电影的一腔热血,整个剧组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将此片圆满摄制完成。

意想不到的好评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1946年夏,国民党当局集结大量兵力进攻解放区。解放军某部排长张志坚奉命率部掩护主力部队转移中与炊事员老王、通讯员小刘一起不幸被俘。敌人软硬兼施审讯并没有使他们屈服,老王、小刘先后牺牲;有幸脱身的张排长得到了乡亲的保护,为了百姓的安全,他又挺身而出;敌人逼迫张母劝降,张母深明大义,鼓励儿子忠于人民,令敌人一筹莫展。不久,解放军攻克该镇,张排长得以生还。领导授予他“钢筋铁骨”锦旗。

影片拍摄完成后,成荫亲自携片前往中央电影局送审,在放映前他还谦虚地表示自己拍摄的影片不多,也是刚刚开始学习,希望专业的老师们能多提意见,这样才能把片子做到最好,把电影事业搞好。出乎他的意料,审片专家们在审完影片后,给予一致好评,时任电影局制作委员会主任的史东山第一个发言,他认为“这部片子不像一个新导演拍的,相当地成熟。”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蔡楚生也表示:“导演的构思明晰、结构精巧,故事、情节、人物都合乎情理。”电影局制作委员会副主任罗静予前后看了三次《钢铁战士》,被影片中的人物深深感动。

海报上的“钢

《钢铁战士》海报

电影得到专业审片组认可,主创们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但能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这还是个未知数。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前来观看,直观了解电影的主题,东北电影制片厂专门设计了电影海报,将主人公高大的形象置于画面中央,以仰视的视角突出其英雄形象,背景也以大片红黄色居多,为的就是突出“红色年代”的时代感,而反面人物则处于英雄人物俯视的方向,空间相对于主人公来说比较狭小,颜色也以暗色为主。画面左上角的“母亲”和 “孩子”更加突出了英雄是人民的英雄,人民则是英雄的支柱。海报的张贴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钢铁战士》正式公映后,观众反响热烈、掌声雷动,散场时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钢筋铁骨”享誉国外

《钢铁战士》在原民主德国上映时的电影说明书

影片的巨大影响很快延伸至国际,前苏联、波兰、匈牙利、原民主德国等留华人士看后很受感动。原捷克高等艺术学校校长布劳西尔评论:“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解放斗争所得到的胜利果实,已成为全世界和平最大的保证之一。”1951年10月,前苏联在30个大城市举办“中国电影周”,并放映了影片《钢铁战士》,《真理报》、《苏联艺术报》等报刊杂志均发表文章并予以高度评价:“这部片子真实而带着巨大的动人力量,叙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的英雄精神,叙述了他们要战胜反动势力的不屈不挠的决心”,“不论在主题的现实性上或是对主题的艺术处理上,都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真挚朴实的,是接近千百万观众并为他们所理解的作品。” 此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建厂三十五周年还将《钢铁战士》评为优秀影片,这部谱写革命英雄主义的昂扬赞歌,一直被人们传唱。

资料来源:

陈清洋中国电影海报史

朱安平钢铁战士坚贞不屈

展藏故事 | 军民英雄--《钢铁战士》

当时该团为配合部队开展阶级教育编演了一出名叫《钢骨铁筋》的歌剧,在观看这部歌剧时,成荫被战士们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打动,于是他决定亲自动手改编此歌剧,在保持原剧面貌的基础上,从突出战争中的人出发,按照电影化要求,精心修改加工...

展藏故事 | 军民英雄--《钢铁战士》

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厅——电影《钢铁战士》完成台本原件

这是陈列在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展厅电影《钢铁战士》的完成台本原件。1950年,《钢铁战士》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它是新中国电影初创时期备受瞩目的革命战争题材作品。该片由当时就职于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成荫执导,张平、杜德夫、孙羽、张锡奇、胡朋等人主演。此片于1951年在原捷克斯洛伐克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争取和平自由斗争奖”,同时还荣获文化部举办的1949-1955年优秀国产影片的故事片一等奖。

成荫:塑造军民英雄形象是我的责任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经历过革命岁月的成荫内心激动万分,他像许多来自革命队伍并亲身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电影人一样,深知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英勇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他们是英雄,让人尊敬。在成荫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希望拍摄一部能够表现军民英雄的影片。

《介绍摄制组的合作关系》(原件 成荫亲戚收藏)现赠予中国电影博物馆

成荫早年曾受邀去过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并与之合作拍摄了影片《回到自己队伍来》。当时该团为配合部队开展阶级教育编演了一出名叫《钢骨铁筋》的歌剧,在观看这部歌剧时,成荫被战士们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的精神深深打动,于是他决定亲自动手改编此歌剧,在保持原剧面貌的基础上,从突出战争中的人出发,按照电影化要求,精心修改加工,创作一部以表现战士“钢骨铁筋”为核心的英雄人物题材电影。此想法一出,立马得到了当时东影厂长袁牧之和党总支书记兼艺术处处长陈波儿等人的大力支持。

天时 地利 人和

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品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已成立3年,曾向全国各解放区征调文艺干部以及就地选拔人才,东影厂的创作和管理水平以及电影拍摄设备状况都有了较大提升。“三化立功运动”和“七片生产”的计划实施让成荫抓住了机会。当时的东影厂推行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其中把要求写工农兵的故事放在重中之重,同时还提倡从先写小剧本,先拍小型片子开始,逐步建立拍摄新风格,反对脱离实际的技巧卖弄,提倡朴素,从纪录片基础上发展故事片。与此同时还倡导大胆放手拍电影,只要有一定的政治水平,就鼓励热爱电影的文艺创作者去熟悉拍摄电影的过程,在摸索中成长。

中国电影博物馆展品

正是这些措施让东影厂迅速发展起来,一批电影新人也脱颖而出。因切合工农兵题材的要求,成荫的《钢铁战士》很快投入拍摄,作为剧组中相对比较有经验的人,成荫在拍摄此片之前,曾编导过两部影片,一部是带有实验性质的短纪录片《东影保育院》,一部是与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合作的《回到自己队伍来》。而《钢铁战士》中的其他主创都是以不同方式和途径走上电影岗位的新手,但凭着对电影的一腔热血,整个剧组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将此片圆满摄制完成。

意想不到的好评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1946年夏,国民党当局集结大量兵力进攻解放区。解放军某部排长张志坚奉命率部掩护主力部队转移中与炊事员老王、通讯员小刘一起不幸被俘。敌人软硬兼施审讯并没有使他们屈服,老王、小刘先后牺牲;有幸脱身的张排长得到了乡亲的保护,为了百姓的安全,他又挺身而出;敌人逼迫张母劝降,张母深明大义,鼓励儿子忠于人民,令敌人一筹莫展。不久,解放军攻克该镇,张排长得以生还。领导授予他“钢筋铁骨”锦旗。

影片拍摄完成后,成荫亲自携片前往中央电影局送审,在放映前他还谦虚地表示自己拍摄的影片不多,也是刚刚开始学习,希望专业的老师们能多提意见,这样才能把片子做到最好,把电影事业搞好。出乎他的意料,审片专家们在审完影片后,给予一致好评,时任电影局制作委员会主任的史东山第一个发言,他认为“这部片子不像一个新导演拍的,相当地成熟。”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蔡楚生也表示:“导演的构思明晰、结构精巧,故事、情节、人物都合乎情理。”电影局制作委员会副主任罗静予前后看了三次《钢铁战士》,被影片中的人物深深感动。

海报上的“钢

《钢铁战士》海报

电影得到专业审片组认可,主创们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但能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这还是个未知数。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前来观看,直观了解电影的主题,东北电影制片厂专门设计了电影海报,将主人公高大的形象置于画面中央,以仰视的视角突出其英雄形象,背景也以大片红黄色居多,为的就是突出“红色年代”的时代感,而反面人物则处于英雄人物俯视的方向,空间相对于主人公来说比较狭小,颜色也以暗色为主。画面左上角的“母亲”和 “孩子”更加突出了英雄是人民的英雄,人民则是英雄的支柱。海报的张贴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钢铁战士》正式公映后,观众反响热烈、掌声雷动,散场时人们久久不愿离去。

“钢筋铁骨”享誉国外

《钢铁战士》在原民主德国上映时的电影说明书

影片的巨大影响很快延伸至国际,前苏联、波兰、匈牙利、原民主德国等留华人士看后很受感动。原捷克高等艺术学校校长布劳西尔评论:“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解放斗争所得到的胜利果实,已成为全世界和平最大的保证之一。”1951年10月,前苏联在30个大城市举办“中国电影周”,并放映了影片《钢铁战士》,《真理报》、《苏联艺术报》等报刊杂志均发表文章并予以高度评价:“这部片子真实而带着巨大的动人力量,叙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的英雄精神,叙述了他们要战胜反动势力的不屈不挠的决心”,“不论在主题的现实性上或是对主题的艺术处理上,都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真挚朴实的,是接近千百万观众并为他们所理解的作品。” 此后,长春电影制片厂建厂三十五周年还将《钢铁战士》评为优秀影片,这部谱写革命英雄主义的昂扬赞歌,一直被人们传唱。

资料来源:

陈清洋中国电影海报史

朱安平钢铁战士坚贞不屈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