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交管局再次强调,从2024年1月1号起,俗称为“老年代步车”的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这些车辆中凡有违规上路行驶或停放的,执法部门将依法查处。“老年代步车”退出历史舞台前,各方做好准备了吗?
近日,北京市交管局再次强调,从2024年1月1号起,俗称为“老年代步车”的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这些车辆中凡有违规上路行驶或停放的,执法部门将依法查处。“老年代步车”退出历史舞台前,各方做好准备了吗?

北京街头随处可见的老年代步车/记者拍摄
去年致死138人!
不考驾照不用上牌的“老年代步车”
成为新的马路杀手
周五下午3点,西城区一胡同里的小学门口,几辆电动三轮和四轮车在胡同两侧排开,使原本不宽敞的胡同更显狭窄,时不时还有小汽车穿行而过,几乎没有行人通行的空间。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从一辆白色的电动三轮车上缓慢下来,走到学校门口等孙子放学,他说,这是他唯一的代步工具,全靠这辆小车遮风挡雨、接送孙子。
张大爷:你说这怎么弄?他怎么走这么点孩子。老年人就是接孩子,买点菜,远处也去不了吧。

胡同里随处可见的老年代步车/记者拍摄

拥挤的学校门前/记者拍摄
从明年1月1号起,张大爷驾驶的这种疑似违规的电动三、四轮车将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警方强调,“老年代步车”吸引人们的卖点之一是价格低廉,但厂商为了压低价格和利益最大化,普遍采用低劣便宜的零配件,做工也较为粗劣。这类车普遍被设计成窄车身、轻底盘、高车体,车辆稳定性差,行驶中容易发飘和倾斜。记者走访调查了不少生产厂家和经销商:
记者:它里头的这些安全方面,安全带什么正常都有吗?
百子湾某电动车销售:没有安全带,总共才40迈。
记者:没本也能买是吧?
厂家:可以买。
记者:安全带、安全气囊这些有没有?
厂家:它60码的速度,就是一个很低速的代步车,它没有安全气囊。

百子湾附近某售卖电动三四轮车的店铺门前/记者拍摄
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三四轮电动车不仅外观看上去非常“单薄”,推一推就会摇晃,甚至一些插口处的电线接头裸露在外面有自燃的风险。内部连最基础的安全带都没有,更不用说安全气囊和儿童座椅接口。车辆出厂前也未经过碰撞测试,安全性能无法保证。这类违规车辆在北京三环内尤其多,不少市民对这种车表示担忧:
市民:我觉得挺危险,这个肯定危险。我见过路上开的一下翻了那种的,挺吓人的。

在机动车道行驶的电动三轮车/记者拍摄

停在机动车道边的老年代步车/记者拍摄
北京市交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共发生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亡人交通事故131起,死亡138人。有媒体报道,2022年9月,在朝阳区化工路,一辆电动三轮车左转弯时,与一辆直行的小客车相撞,电动三轮车驾驶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当天死亡。

图片来源网络
北京交警:违规车明年开查!
停在小区也不行
早在2021年7月,北京市五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其中明确规定:过渡期后(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
如何落地执行?北京市公安局14号召开发布会回应:已列入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电动三四轮车,可以到机动车检测场完成验车程序后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符合申请条件和相关规定的领取京B摩托车号牌,同时驾驶人需持有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但按规定,京B号牌的这类车禁止在六环路(含)以内道路行驶。那对于绝大多数不合规的电动三四轮车,又将如何查处呢?记者咨询了在东二环附近执勤的交警:
交警:到明年的1月1号,没有没有牌照的,没有驾照的就不允许上路了,没有牌照应该扣车的。停在小区里也不行,只能是报废,强制收缴。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违规”该如何界定呢?记者查资料看到,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是指未经工信部许可生产,未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车辆性能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使用电力驱动用于载客或载货的三轮、四轮机动车。很多老年人并不知道,他们驾驶的所谓“老年代步车”性质其实是机动车,驾驶过程中,有极大的法律风险。北京市律师协会民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金澎表示:
张金澎:一般像这种车辆来讲,它都没有经过检测,包括碰撞的试验、刹车检测,所以从机动车的角度来讲,它就是不合格的。一般老年人没有驾照,发生交通事故按机动车来处理的话,驾驶这个老年代步车的这个人,法律风险就非常高了,包括行政处罚,包括民事责任,甚至可能会负刑事责任。
老人:没有“代步车”接孩子
拿药成了难题
虽然驾驶这些车辆的老人们对于政策早有耳闻,但真正到了要“退场”的时候,心中难免有些难以接受:
张大爷:你要说强制制止当初你不应该让他上路,是不是这道理?你说我们花钱了,最后落一个不合法。你像这种车咱限制不让他上主路就完了。小马路上、胡同跑跑就跑跑嘛,这接孩子送孩子的。

对于“老年代步车”的退场,多数老人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我该怎么接送孩子?怎么去看病拿药?在东城区一家医院门口,记者看到了骑着来年代步车带老伴来医院透析的赵大爷,他告诉记者,老伴常年患病,每隔三天就要到医院做一次透析,这辆车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赵大爷:主要是现在北京限行,家里其实都有车,但是这一限行就很麻烦,尤其我爱人她透析,都靠这个车出行。平时出去买个菜之类的,看病买菜这车是比较方便的,你不可能老开汽车到菜市场。今后如果说北京市生产一些质量比较好的,哪怕再贵点都都行,给它上牌子也好,考证也好,都可以。整个给它取缔了就太不方便了。
“非法三轮“能否用
“合法两轮”替代?老人:不稳当
如果把非法的三轮电动车换成合法的两轮电动车或者三轮自行车是否可行呢?记者也询问了不少老年人的意愿。东城区小街桥北侧物美超市门口,市民吴阿姨跟老伴儿手里拎着满满当当的水果蔬菜朝一辆电动三轮走去。说到把三轮电动换成两轮电动的方案,阿姨坦言买的时候不是没考虑过,两轮电动车骑不好容易摔:
吴阿姨:那次我就摔一跟头。前面一个人突然停下来,我一捏闸就掉下来了。三轮的不用老上来下去的,上来下去容易摔跟头。这个三轮你到了红绿灯你一捏闸就停住了,你也不用下来。我腿疼省的老走了。
说着,旁边一位叔叔从一辆红色电动三轮走下车告诉记者,如果换成两轮电动车就不方便跟老伴一起出门买菜了:
买菜老人:你骑那个(两轮电动车)吧如果带个人就不行了,重力加大。老年人到了岁数腿脚不灵活、反应速度也慢,我是不敢带,菜也没地方放!
坐在后座的老伴儿一时间竟想不到有什么方案可以替代这辆买菜、开药、接孩子兼备的代步车:
买菜老人:取消就不知道咋办了,我们每次出来就三五公里,打车肯定不合算,公交呢也没有直接到超市门口的。

风靡北京街头的老年代步车/记者拍摄
专家:让老年代步车按时退场
也要看到背后的真实需求
不同于超标电动自行车可以通过政府补贴、以旧换新的方式,实现有序处理、逐步替换。直接退出历史舞台的非法电动三、四轮车,在回收上只能当“废品”,自带的电池还是“危险废弃物”。北京市律师协会民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张金澎认为,老年代步车的下一步处理,恐怕还需要抓紧完善相应规则:
张金澎:不让上路,那车辆肯定就会放在某一个地方,一般来讲还是在小区里头,那就会成为一个废弃的物品,也就一个垃圾了。

这类车是多数老年人依赖的代步工具/记者拍摄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从家门口到公交站的 “最后一公里”,确实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行难。北京市人大代表刘红宇律师认为,老年代步车顺利退场的一个必要前提,是老年人有别的办法解决出行问题:
刘红宇:我们还是要更人性化地去管理,我们对于这个最后一公里,比如说要优化我们的站点,优化我们的公共交通网络设置,要尽可能去解决,需要解决最后这一公里的人的需求问题,在这种优化中间提升我们交通服务的质量,这是一个大都市需要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