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中伏。今年中伏为10天,从7月30日持续至8月8日。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今天怎能不来上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呢?
今日入中伏。中伏,也被称为二伏,是全年最热的时段。今年中伏为10天,从7月30日持续至8月8日。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今天怎能不来上一碗香喷喷的面条呢?
中伏为啥要吃面条?
二伏天吃面的习俗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在书籍《魏氏春秋》上曾写道:“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
伏天炎热,人体新陈代谢会加快,身体大量出汗。面食含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可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

入伏后,正是麦子丰收的季节。伏面用新小麦制成,新鲜爽口,食用后身体可出一身汗。可达到增进食欲、排湿排毒的效果。面条还好消化,中伏是一年最热的日子,吃面条会减少肠胃负担,安安稳稳度过伏天。
中伏吃什么面?
甭管是炸酱面、打卤面还是素汤面、凉面、担担面,中伏都少不了一碗美味的面条。这里为您推荐几款简单又好吃的面条,让您舒舒服服度过伏天。
老北京炸酱面
中伏吃面怎么能少了老北京炸酱面,在大多数老北京的心中,它可是最接地气的家常面食了。梁实秋曾坚定地说过:“北平人没有不爱吃炸酱面的”,“我是从小吃炸酱面长大的”。字里行间全部透露着对炸酱面的一种由衷的喜爱。

关于做法,可谓百家百味,一百个家庭能做出一百种味道来。但想要做出一碗正宗的北京炸酱面,讲究颇多,分为炸酱、面条、 菜码儿三大部分。
六必居的干黄酱、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丁,炸制得越久越香。根据季节的变化,再搭配上七碟八碗的面码,从春天的香椿到冬季的萝卜丝。
一年四季的精华,全拌在了这碗喷香的面里,别提有多好吃了。
凉面
细细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捞出过凉用香油拌过,等面摊凉后再吃,筋道又香滑,关键还可以清凉解暑哦~

面条还可以选择荞麦面,碗中放入一些葱花、香芹碎、香菜碎,然后浇入调好的碗汁平铺碗底,然后依次加入荞麦面、黄瓜丝、鸡丝、花生碎、香酥的白芝麻,美味又清凉。
西红柿鸡蛋面
选择大小适中的西红柿,先在背部切上十字花刀,用筷子插上放在明火上烤至表皮发焦,即可快速去皮。

将西红柿改刀切成小块,越碎越好。准备一只大碗,加入2个鸡蛋、60克面粉、加入凉水拌匀,面糊能挂在筷子上即可倒入挤花袋中备用。
锅中加入少许核桃油,西红柿下锅煸炒出番茄红油,加入适量的清水和盐。等西红柿汤煮开,将挤花袋底部剪开一个小口,将面糊挤入锅中。裱花袋口子剪的越小,面条就越细,反之就越粗。调成小火蒸至面条浮起,用碗盛出,在表面撒上葱花段、白芝麻即可开吃啦~
打卤面
五花肉提前煮熟,切薄片。留汤汁备用!干香菇泡发,留汤汁。少许底油煸香五花肉,依次下入切好干香菇、黄花菜、木耳煸香,贴锅边泚入酱油。加入肉汤、香菇水、葱姜,开锅煮20分钟。
将淀粉水拌匀,分次加入锅中。待汤汁浓稠将鸡蛋液用勺子直接甩到锅里形成大片蛋花,出锅泚热花椒油(6份食用油+1份香油+适量花椒),卤子就做了。
取一只大盆,高筋面粉加入3~5克盐,碱面1~2克(长抻不断的关键),分次加入合计280~300克的水。面团搓成长条反复左右对折,在案板上往前揉搓(类似洗衣服的手法)。揉成光滑面团,分成小剂子搓成圆柱形压扁。在面片的中按一条深坑,双面刷油、盖上保鲜膜(防止风干)再醒发1小时。
手托住面,从中间往两边走,抖一抖抻成筋道的手擀面。水烧开煮熟,浇上2大勺卤汁,喷香诱人的打卤面搞定~

中伏养生知识要知道
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不仅要吃好,也要注意养生、防暑防晒,安然度过伏天。

综合北京卫视《暖暖的味道》、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