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常伦负责往阵地送弹药,当他把最后一箱弹药运到阵地时,战友们的子弹已经打光,正在和敌人进行白刃战。任常伦出席了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并获山东军区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这是任常伦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济南3月18日电(记者 滕军伟)任常伦1921年出生于黄县(今龙口市)东南部山区孙胡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40年8月,任常伦参加了八路军。从第一次战斗开始,任常伦就显露出英雄本色。入伍头几个月,由于我军武器缺乏,任常伦没有发到枪。1941年1月,我军与日军在掖县(今莱州市)城南展开激战。任常伦负责往阵地送弹药,当他把最后一箱弹药运到阵地时,战友们的子弹已经打光,正在和敌人进行白刃战。他看到一个战友体力不支,立刻放下弹药箱,从背后猛地抱住敌人,战友趁势刺中了敌人肩膀。他乘机夺下敌人的大盖枪,回手一刺,结果了敌人。战斗结束后,营部把这支枪发给了任常伦。
入伍4年多,任常伦先后参加战斗120余次,9次负伤,身上11处挂彩。每次负伤,他都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一直坚持战斗到底。1941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8月,任常伦出席了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并获山东军区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大会刚结束,日伪军就纠集1000余人,对牙山根据地进行扫荡。任常伦听到消息后,日夜兼程赶回部队。
任常伦和九班战士凭借“人在阵地在”的精神,连续击退敌人6次反扑。子弹打光了,就和敌人进行白刃战。激战中,任常伦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他生前从敌人手里抢下的、创立卓越战功的“三八”大盖枪,被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