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追当下正在腾讯上热播的武侠剧《说英雄,谁是英雄》。感觉它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故事、服化道,还是武打场面。
最近,一直在追当下正在腾讯上热播的武侠剧《说英雄,谁是英雄》。感觉它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无论是故事、服化道,还是武打场面。

这部由企鹅出品,李木戈执导,曾舜晞、杨超越、刘宇宁、陈楚河等人领衔主演的武侠剧,是改编自温瑞安的 “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武侠小说的第一部《温柔一刀》。它讲述的是一个在江湖乱世中,一帮江湖儿女的成长故事。
那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一下这部剧的原作者温瑞安吧。

温瑞安是崛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新派武侠小说大家,是与金庸、古龙、梁羽生并列的“新武侠四大宗师”之一,是公认的金、梁、古之后(当时,金、梁都已封笔,古也在1985年9月21日,驾鹤西去了),武侠小说江湖的第一人。
温瑞安是有史以来,中文作家当中,发表作品字数最多(超过3000万字)的一位(不出意外的话,排在第二的,应该是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张恨水)。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作品近800部,其中700部以上,都是武侠小说(还有诗歌、文学评论和一些玄幻、惊悚、推理和现代言情小说)。他使用过的笔名,据不完全统计,还有温凉玉、温晚、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柳眉色和风玲草等等。
温瑞安的武侠作品,一共有八大系列——《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七大寇》系列、《七帮八会九联盟》系列、《方邪真》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神相李布衣》系列,这些系列,多则十七八部、少则两三部。就比如《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现已完成的就有《温柔一刀》《一怒拔剑》《惊艳一枪》《伤心小箭》《朝天一棍》《群龙之首》和《天下有敌》,后面已有计划要写的还有《天下第一》和《天敌》两部。且他这八个系列,都非一气呵成,而是穿插着写的。和《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一样未完结的还有《神州奇侠》系列。其他,如果他想接着写下去的话,也未必不成,只是现在还未见有计划而已。
另外,他还写了《空手道》《台风》《石头拳》《铁线拳》《乱世情怀》《金血》《吞火情怀》《傲慢与偏剑》《弹指相思》《迷神引》《女神捕》《请、请、请请请》《老哥,借头一用》《朋友,你死过未?》《失去舌头了吗?》《猪脸的岁月》《喜欢颜色的门徒》《你死了没有?》《打不亮的打火机》《落叶新芽》《人形莲藕》《杀手的慈悲》《达明王》《斗天王之纵横》《斗天王之风流》《断了》《了断》《祭刀》《红电》《绿发》《蓝牙》《黑火》《请借夫人一用》《杀了你,好吗?》《刀丛里的诗》《剑归何处》《江湖闲话》《杀人者唐斩》等等中短篇武侠小说。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再值得一提的是,温瑞安的很多作品,都是有头无尾,前面挖了坑,后面也不去填,于是,他便有了“坑王”这一绰号。
对此,温瑞安倒是爽快承认,他说:“大家盛传是我稿子写了就丢,写不完就算了,还有人曾当面对我说:‘我们都说你是坑王。’我很悲凉地看着他。他怎么就理解不了,我现在的写作,跟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写作相比,情况已有很多的不一样。其实,早在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遇到了许多传统作家的问题,因为我写的小说,通常是一开始写得好,长辈们就给我鼓励,说写下去,我们还要登,金庸先生登我的《神州奇侠》就是这样登的,每天1000字,我的《大侠传奇》与《四大名捕》当初在《武侠世界》上登的时候,也是这样登了。《武侠世界》算是最长寿的武侠杂志了,目前还每周出刊。后来,有些人会跟你说,他们报纸要改版,其实呢,就是告诉你,你可以收工了。他不会直接跟你讲你别写了,没人看了,他只会跟你讲‘改版了’,我也只好说,‘谢谢你的支持哦,等你改回原来的版,再来找我吧。’”
温瑞安还说,“在我写了还没有两本的时候,他们又说:‘你写点科幻小说好不好,现在大家都爱看科幻。’我已经写完了《逆水寒》,这部书看起来结束得也还可以吧,后来也拍成电影了,反响也挺好,已经有60万册的销量了。但其实当我写到最要害的时候,还有30万字的时候,总编告诉我说,他可能会把位置让出来,你能不能在5万字之内结束,我能说什么?只能说:‘好吧。’这就是职业作家的痛苦,也是我的困扰,有时候是写了,不能发表,有时候是版权问题,不能发布,也有时候,是因为要写另外一篇稿,但是另外一篇,又成为了另外一个坑,所以坑王其实说错了,这个赞美我不能受。因为,我不是坑王,我是坑神!”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温牛人的成长经历。
温瑞安,1954年1月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的美罗埠的一个教师之家,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他的父亲曾是一所华文学校的校长,还懂医术,拳脚功夫也是了得,开过医馆和武馆,一生培育英才,桃李满门。不仅如此,他还是个语言天才,会七八种方言,且很有幽默感。
他识字很早,入学前,就已开始记日记了,并几乎读遍了家中所有的藏书,还写第一本以少量文字作为说明的连环画故事《三只驴子》。
1961年,温瑞安上小学一年级了。因怕生,抵死不肯上课,父亲只好让姐姐陪他一起去上学。他上课的时候,姐姐就在教室外等他,这种情况足足持续了一年半。在这一年半中,他也未交到一个朋友。但每次考试,他都是全班第一名,七科成绩平均九十九分。
二年级的时候,他自己都忘了是因为什么事,被老师罚站了一次。对于这次罚站,他至今都耿耿于怀,引为奇耻大辱。但是就是这次罚站,让他性情大变。在班上变得极其活跃,很快就成了班上的学生头儿。
1963年,温瑞安以模范生的身份参加了级长(大约相当于咱们这儿的学生会主席吧)的竞选。为了能在竞选中获胜,他写了一本武侠小说《龙虎风云录》,书中的人物名字,用的都是他的同学和老师的名字,他还自绘了一些插画。一时间,全校高低年级的同学都争相传阅他的这本小说,最后,他顺利地当选了级长。
《龙虎风云录》的成功,让他大受鼓舞,随后,他便开始了长篇武侠小说《血河车》的创作,并一边写,一边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据他回忆,创下过“放学后,一口气讲上八小时,没有一个人离开的纪录”。
1964年,温瑞安在香港的《世界儿童》杂志上,发表了一首小诗《月亮》,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印成铅字发表。有趣的是,这首诗在投给《世界儿童》时,是由他的一个“结义兄弟”付的邮资,故在发表时,署的是两个人的名字。此后,大家就经常可以在各种少儿刊物上,见到温瑞安的作品了。
1965年,11岁的温瑞安为文武双修竟又学着大人开武馆的样子,建立了一个“刚击道集团”。
1967年,温瑞安升入了初中,读的是一所在马来西亚非常有名的华文中学——中华中学。尽管学习压力陡增,但他仍在课余,创办一本杂志《绿洲期刊》,这本杂志日后足足办了十三年之久。且此时的他,已成为在马来西亚极有分量的文艺刊物《学生周报》上,发表作品最为频繁的学生作者。
1969年,温瑞安参加了一个中学生辩论赛,当时,参加这个辩论赛的选手都是高中三年的学生,只有他一个是初二的学生。但是在辩论中,他侃侃而谈,竟是一点都不落下风。另外,他在初中阶段,还完成了一部长篇爱情小说《偶然》的写作。
1971年,温瑞安升入高中。高中阶段,他不仅在《蕉风》和《学报》(这两本刊物都是在新马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文学刊物)上,发表大量的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还执编了《诗专号》《评论专号》两本文学刊物。其作品亦开始频繁见诸中国香港和台湾的一些报刊,如台湾的《中国时报》《现代文学杂志》《纯文学月刊》和香港的《武侠春秋》。
1973年,温瑞安又创办了一个诗社——天狼星诗社。一年以后,这个诗社已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十大分社的超大规模的诗社。
好了,关于温瑞安,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里,明天继续。
作者: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