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召开首次集体协商会议_北京时间

京东集团召开首次集体协商会议

11月26日京东集团召开首次集体协商会议,会议分为京东集团集体协商和京东物流集体协商。首次协商会议由职工方首席代表京东集团工会主席缪晓虹主持。现场,京东集团、京东物流职工方代表和企业代表就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险福利等事项现场开展协商工作。经双方充分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形成了《京东集团集体合同(草案)》《京东物流集体合同(草案)》。两份集体合同(草案)将提交12月下旬召开的集团职代会,经民主程序审议通过。

京东集团召开首次集体协商会议

“我们希望将司龄工资制度写入这次的集体合同中。”“目前我们想具体了解对京东物流员工的福利保障制度。”“希望公司能够考虑女性员工的权益,适当增加产假时间,成为一项福利性待遇”......这是京东集团首次集体协商会议的现场。

11月26日,京东集团召开首次集体协商会议,会议分为京东集团集体协商和京东物流集体协商。首次协商会议由职工方首席代表京东集团工会主席缪晓虹主持。两场会议双方先后选派10名、6名阵容对等的协商代表参加。现场,京东集团、京东物流职工方代表和企业代表就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险福利、职业技能培训等事项现场开展协商工作。经双方充分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形成了《京东集团集体合同(草案)》《京东物流集体合同(草案)》。两份集体合同(草案)将提交12月下旬召开的集团职代会,经民主程序审议通过。

此次协商会议形成的两份集体合同(草案)内容充实,兼顾企业发展和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京东集团集体合同(草案)》包含劳动合同管理、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险福利、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保障等各项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明确与所有建立全日制劳动关系的员工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在法定产假的基础上,为符合条件的女职工提供额外三十天全薪产假,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京东物流集体合同(草案)》,协商内容重点体现配送快递员、仓储分拣员、货运司机等岗位职工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缴纳“六险一金”、提供劳动安全装备,提供“我在京东上大学”“我在京东读硕士”继续教育机会,发放“京东家礼”以及其他福利待遇等。

作为首次集体协商会议,会议协商代表的推选非常关键。在符合推荐程序的基础上,代表人员的构成注重了合理分配。京东物流职工方协商代表由快递员、仓储分拣员、货运司机等一线职工构成,保障了新业态重点群体的代表性与参与面。同时积极发挥京东技术优势,通过线上方式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2021年8月30日,京东集团成立工会。在全国总工会、北京市总工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三级工会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推进建立集体协商机制,通过积极筹备、运作,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集体协商与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同步推进。此次协商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京东集团正式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保障员工的合法劳动权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两份集体合同的形成,也让广大职工切实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能够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商贸工作部部长李杰,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世春,北京市总工会权益工作部部长邵英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主席安春玲,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黄俊斌等现场观摩了协商会议。

相关情况

京东集团是北京市总工会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中的试点企业。目前,市总工会主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奖惩制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已在朝阳区、海淀区、顺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定滴滴出行、京东、顺丰速运、酷讯科技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开展试点,市总工会权益部、法律服务中心安排专人定向联系四个试点区,提供全程指导服务,区街两级工会组织深入企业宣传相关政策,了解掌握企业劳动权益保障现状,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做到多点开花、以点带面。

加强法律服务推进依法维权,法律服务中心在接待窗口设立 “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案件等诉求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12351热线24小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诉讼代理、劳动争议调解等服务,并定期组织“劳模律师”开设服务专线。各区总工会充分发挥“一站一家一律师”专业律师作用,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法律讲座,提高维权意识。

坚持关口前移化解劳动领域风险,拓宽意见建议收集渠道,利用12351职工服务热线和工会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调研的契机,广泛收集研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今年以来,12351职工服务热线已收集有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意见建议564条,各级工会蹲点调研组开展调研座谈695次,收集意见建议650条。针对新就业群体共性诉求加强分析研判,主动服务、未诉先办,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完善劳动关系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积极融入“平安北京”工作体系,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劳动关系风险监测、舆情监测等平台建设和数据分析,对监测排查到的风险隐患,按照“接诉即办”首接负责的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派单处理,实行清单销号管理。

京东集团召开首次集体协商会议

11月26日京东集团召开首次集体协商会议,会议分为京东集团集体协商和京东物流集体协商。首次协商会议由职工方首席代表京东集团工会主席缪晓虹主持。现场,京东集团、京东物流职工方代表和企业代表就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险福利等事项现场开展协商工作。经双方充分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形成了《京东集团集体合同(草案)》《京东物流集体合同(草案)》。两份集体合同(草案)将提交12月下旬召开的集团职代会,经民主程序审议通过。

京东集团召开首次集体协商会议

“我们希望将司龄工资制度写入这次的集体合同中。”“目前我们想具体了解对京东物流员工的福利保障制度。”“希望公司能够考虑女性员工的权益,适当增加产假时间,成为一项福利性待遇”......这是京东集团首次集体协商会议的现场。

11月26日,京东集团召开首次集体协商会议,会议分为京东集团集体协商和京东物流集体协商。首次协商会议由职工方首席代表京东集团工会主席缪晓虹主持。两场会议双方先后选派10名、6名阵容对等的协商代表参加。现场,京东集团、京东物流职工方代表和企业代表就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险福利、职业技能培训等事项现场开展协商工作。经双方充分协商,最终达成一致,形成了《京东集团集体合同(草案)》《京东物流集体合同(草案)》。两份集体合同(草案)将提交12月下旬召开的集团职代会,经民主程序审议通过。

此次协商会议形成的两份集体合同(草案)内容充实,兼顾企业发展和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京东集团集体合同(草案)》包含劳动合同管理、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险福利、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保障等各项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明确与所有建立全日制劳动关系的员工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在法定产假的基础上,为符合条件的女职工提供额外三十天全薪产假,解决职工后顾之忧。

《京东物流集体合同(草案)》,协商内容重点体现配送快递员、仓储分拣员、货运司机等岗位职工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缴纳“六险一金”、提供劳动安全装备,提供“我在京东上大学”“我在京东读硕士”继续教育机会,发放“京东家礼”以及其他福利待遇等。

作为首次集体协商会议,会议协商代表的推选非常关键。在符合推荐程序的基础上,代表人员的构成注重了合理分配。京东物流职工方协商代表由快递员、仓储分拣员、货运司机等一线职工构成,保障了新业态重点群体的代表性与参与面。同时积极发挥京东技术优势,通过线上方式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2021年8月30日,京东集团成立工会。在全国总工会、北京市总工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三级工会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推进建立集体协商机制,通过积极筹备、运作,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集体协商与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同步推进。此次协商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京东集团正式建立集体协商机制,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保障员工的合法劳动权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两份集体合同的形成,也让广大职工切实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能够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商贸工作部部长李杰,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世春,北京市总工会权益工作部部长邵英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主席安春玲,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黄俊斌等现场观摩了协商会议。

相关情况

京东集团是北京市总工会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中的试点企业。目前,市总工会主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奖惩制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已在朝阳区、海淀区、顺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定滴滴出行、京东、顺丰速运、酷讯科技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开展试点,市总工会权益部、法律服务中心安排专人定向联系四个试点区,提供全程指导服务,区街两级工会组织深入企业宣传相关政策,了解掌握企业劳动权益保障现状,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做到多点开花、以点带面。

加强法律服务推进依法维权,法律服务中心在接待窗口设立 “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案件等诉求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12351热线24小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诉讼代理、劳动争议调解等服务,并定期组织“劳模律师”开设服务专线。各区总工会充分发挥“一站一家一律师”专业律师作用,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开展法律讲座,提高维权意识。

坚持关口前移化解劳动领域风险,拓宽意见建议收集渠道,利用12351职工服务热线和工会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调研的契机,广泛收集研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今年以来,12351职工服务热线已收集有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意见建议564条,各级工会蹲点调研组开展调研座谈695次,收集意见建议650条。针对新就业群体共性诉求加强分析研判,主动服务、未诉先办,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完善劳动关系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积极融入“平安北京”工作体系,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劳动关系风险监测、舆情监测等平台建设和数据分析,对监测排查到的风险隐患,按照“接诉即办”首接负责的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派单处理,实行清单销号管理。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