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文物】见证“中国保尔”精神——吴运铎的迫击炮弹_北京时间

【遇见文物】见证“中国保尔”精神——吴运铎的迫击炮弹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抗日战争时期吴运铎在新四军二师兵工厂研制的迫击炮弹。今天丹丹和大家一起瞻仰文物,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遇见文物】见证“中国保尔”精神——吴运铎的迫击炮弹

历经3次负重伤和20余次手术,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曾在病床上昏迷了整整15天……满身伤痕,是“中国保尔”吴运铎传奇人生的生动注脚。作为一位影响了共和国几代人成长的英雄,他始终将个人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磨难,为新中国军工事业“开疆拓土”。这一切,都源于一种笃定的信念——“把一切献给党”。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抗日战争时期吴运铎在新四军二师兵工厂研制的迫击炮弹。今天丹丹和大家一起瞻仰文物,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文物展示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师兵工厂吴运铎研制的迫击炮弹

吴运铎1917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童年和少年时期基本是在安源路矿度过的。由于家境贫寒,吴运铎自幼便到矿上务工,分担家庭的生活重担。期间,吴运铎不仅对“制造机械、管理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渐渐认识到“要翻身、要光明,就只有跟着共产党走”的道理。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奔赴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新四军,在修械所工作后,他作为一个对枪械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从反复背、记步枪的零部件名称和作用开始,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修理各种枪支,制造各种步枪的零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抗日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

1940年,在新四军二师淮南根据地担任子弹厂厂长的吴运铎(中)

抗战期间,他带领工人们研究改善武器装备,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奉命转移到淮南抗日根据地。他带领工人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为前方部队制造急需的枪炮弹药。一次,在修复前方急需的炮弹时,雷管发生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指头,左腿膝盖被炸伤,左眼水晶体被炸破。

1947年,吴运铎奉命去大连建立引信厂并担任厂长。一次试验弹药爆炸力时发生意外,他被炸得浑身是伤。当他能下地时,他便请示领导买来化学药品和仪器,将病房变成实验室,研制成一种高效炸药。不论在工厂还是战场,抑或是病床上,吴运铎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一心向党,舍我其谁,“工作得像个真正的战士”。

吴运铎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历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主持多项兵器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和改善部队装备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运铎用他的一生维护“共产党员”这个崇高的称号,他的“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至今仍不断激励着新时代的党员。

【遇见文物】见证“中国保尔”精神——吴运铎的迫击炮弹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抗日战争时期吴运铎在新四军二师兵工厂研制的迫击炮弹。今天丹丹和大家一起瞻仰文物,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遇见文物】见证“中国保尔”精神——吴运铎的迫击炮弹

历经3次负重伤和20余次手术,左手被炸掉4根手指,曾在病床上昏迷了整整15天……满身伤痕,是“中国保尔”吴运铎传奇人生的生动注脚。作为一位影响了共和国几代人成长的英雄,他始终将个人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磨难,为新中国军工事业“开疆拓土”。这一切,都源于一种笃定的信念——“把一切献给党”。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抗日战争时期吴运铎在新四军二师兵工厂研制的迫击炮弹。今天丹丹和大家一起瞻仰文物,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

文物展示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二师兵工厂吴运铎研制的迫击炮弹

吴运铎1917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童年和少年时期基本是在安源路矿度过的。由于家境贫寒,吴运铎自幼便到矿上务工,分担家庭的生活重担。期间,吴运铎不仅对“制造机械、管理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渐渐认识到“要翻身、要光明,就只有跟着共产党走”的道理。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奔赴皖南云岭,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新四军,在修械所工作后,他作为一个对枪械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从反复背、记步枪的零部件名称和作用开始,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修理各种枪支,制造各种步枪的零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历任新四军司令部修械所车间主任,淮南抗日根据地子弹厂厂长、军工部副部长,华中军工处炮弹厂厂长,大连联合兵工企业引信厂厂长,株洲兵工厂厂长。

1940年,在新四军二师淮南根据地担任子弹厂厂长的吴运铎(中)

抗战期间,他带领工人们研究改善武器装备,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奉命转移到淮南抗日根据地。他带领工人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为前方部队制造急需的枪炮弹药。一次,在修复前方急需的炮弹时,雷管发生爆炸,他的左手被炸掉4根指头,左腿膝盖被炸伤,左眼水晶体被炸破。

1947年,吴运铎奉命去大连建立引信厂并担任厂长。一次试验弹药爆炸力时发生意外,他被炸得浑身是伤。当他能下地时,他便请示领导买来化学药品和仪器,将病房变成实验室,研制成一种高效炸药。不论在工厂还是战场,抑或是病床上,吴运铎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一心向党,舍我其谁,“工作得像个真正的战士”。

吴运铎

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历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主持多项兵器科研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军工人才,为国防现代化和改善部队装备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运铎用他的一生维护“共产党员”这个崇高的称号,他的“把一切献给党”的精神至今仍不断激励着新时代的党员。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