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你有没有捡到过野生小动物的经历?随着石景山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市民时常见到野猪、野鸭、刺猬猫头鹰等野生动物。
在夏天,你有没有捡到过野生小动物的经历?随着石景山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市民时常见到野猪、野鸭、刺猬猫头鹰等野生动物。
近日,一名骑友(ImperfectRainbow)在石景山骑行时,捡到一只“落难”萌禽,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角鸮的幼崽。

“当时是晚上7点多,我和朋友正骑摩托车经过黑陈路,发现道路中间有一团黑乎乎的影子。”骑友宁先生说,当时他险些从这团黑影上轧过去,和朋友停下车后才发现,原来路中间站着的是一只萌萌的小猫头鹰。
“这只小猫头鹰旁边还有一只差不多大小的同伴,可惜已经被过往车辆轧扁了。”宁先生说,猫头鹰很小,两只手就能环抱住,它已经可以张开翅膀了,但还不会飞。为了避免小猫头鹰出现和同伴相同的命运,他们选择了报警求助。

晚8时许,石景山区五里坨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接走了这只小萌禽,随后联系了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的工作人员。

“这只小萌禽是猫头鹰中的红角鸮,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的工作人员确定它的身份后,联系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将其接走进行下一步救助及评估。

“这只红角鸮还属于幼鸟,预计才出生20天左右,这种鸟类通常居住在树洞里。”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只红角鸮有可能是被大风吹落才会出现在路边的。“红角鸮属于捕食性动物,幼鸟很难独立存活。我们将会对其进行救助,待其能独立生存后进行放生。”
你知道吗?
看似可爱的红角鸮还能
施展“障眼法”
与环境融为一体
古人有术法谓之“障眼法”,是一种通过遮蔽或转移视线来使别人看不清真相的道法。自然界中不少动物如枯叶蛱蝶、螳螂、避役(变色龙)等皆为使用“障眼法”的高手,它们一般通过模仿植物的枝、叶、茎、花或自然环境等来躲避天敌或迷惑猎物,是为“拟态”。在漫长的进化中,红角鸮也掌握了其中诀窍,斑驳的羽色长得与粗糙的树皮纹路极为相似,当其白天立于树枝上一动不动时,身体与大树枝干融为一体,俨然便是一截小木桩。这种“障眼法”为红角鸮带来不少便利,在险象环生的野外,虽有猛禽技能加身,但像它这种小型猛禽也难免沦为其他猛禽的大餐,但只要它站在树枝上闭着眼睛不动,它的天敌们很容易会将它看作一段粗短的树枝而放过它;而相对于比它弱小的猎物而言,如同树干般的保护色会帮助它出其不意地捕杀猎物,增加成功的几率。

△羽色与大树枝干融为一体(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要维持“障眼”的效果,必须拥有良好的定力,一旦身体自主活动,障眼法也就不攻自破。对于“不动”,红角鸮仿佛已锤炼千万次,在站立时身体始终保持着静止的惯性,能长时间保持纹丝不动的状态,即便是动,幅度也不会过大,不仔细观察很难看出来。它白天一般躲藏在浓密的枝叶里或靠在树干上,眯着眼睛如同入定的和尚般神游天地之外,任凭外界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静静地等待着夜幕降临大地。
在夏季,尤其是大风大雨天气,经常会有小动物无处安家。6月13日仅一天之内,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就接到多个市民的求助电话,共救助了4只鸟6只刺猬,其中有一只刺猬妈妈带着5只幼崽。

4只鸟依次为:红隼、麻雀、啄木鸟、雨燕。




在工作人员救助下,这些小动物都得到了妥善安置。“遇到小鸟,尽量不要捡回家。能给小鸟最好照顾的,永远是它的爸爸妈妈,最好的指导,来自大自然。”石景山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呼吁道。
那么我们遇到小鸟应该怎么办呢?
不带回家是不是就意味着漠视不理?
首先,先确认捡到的小鸟有没有受伤,如果有明显的伤、病、弱的状态,就请直接联系救护部门;如果发现捕捉、运输、贩卖、囚禁鸟类的违法行为,请联系森林公安或直接拨打110报警。更多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把小鸟放回到巢里,如果找不到它的巢,至少把它放到较高、较安全的大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