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困学子点亮希望之光——陈荣超先进事迹_北京时间

为贫困学子点亮希望之光——陈荣超先进事迹

他是一个老兵,从四川雅安到河北秦皇岛、河南新乡、湖北襄樊,辗转过很多地方,退休前却始终和妻子两地分居;他是“全国先进军休干部”、首届“中华慈善奖”获得者、“首都十大公德人物”、“北京榜样”、“北京十大军休榜样”,家中却陈设老旧没件新家电;他是走进贫困地区带给孩子们求学读书希望,在危难来临时坚持守护震区孩子,帮助他们重建心灵家园的陈爷爷。

为贫困学子点亮希望之光——陈荣超先进事迹

(北京时间讯)他是一个老兵,从四川雅安到河北秦皇岛、河南新乡、湖北襄樊,辗转过很多地方,退休前却始终和妻子两地分居;他是“全国先进军休干部”、首届“中华慈善奖”获得者、“首都十大公德人物”、“北京榜样”、“北京十大军休榜样”,家中却陈设老旧没件新家电;他是走进贫困地区带给孩子们求学读书希望,在危难来临时坚持守护震区孩子,帮助他们重建心灵家园的陈爷爷。

他叫陈荣超,今年87岁,原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学员大队政治委员,1988年退休,现为丰台区第十三军休所军休干部。这个63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一定要为人民做点什么”。他退休不退志、情注希望工程,关注下一代成长,和老伴杨玉仙省吃俭用、倾其所有,坚持捐资助学20年,累计捐资110余万元,在四川、内蒙建立了2所希望学校,为老区、山区、灾区的35所学校捐建爱心书屋,先后资助48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从健步如飞到步履蹒跚,20年间陈荣超夫妇数十次跋山涉水赶赴学校,查看建设工程质量、看望师生、

关心孩子们成长。他们的先进事迹,受到了中央、地方和军内媒体的高度关注,获得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1989年,第一次从新闻上看到“我要上学”的大眼睛女孩,陈荣超的心被触动了,和老伴一合计,当即决定,把所有积蓄拿来办希望小学,帮助那些想要上学的孩子们。根据相关规定,当时捐建一所希望学校个人需捐款20万元。这对月工资仅数百元的工薪阶层来说是个天文数字,陈荣超两口子工作40年的全部储蓄还不足一半,但他们捐建学校的决心坚定不移。老两口狠狠的“抠”自己,省吃俭用,粗茶淡饭,到了1999年,眼看即将凑够20万元时,陈荣超突发大面积心梗,医院连下3次病危通知。家人提出“先取钱救命”,可陈荣超坚决不答应……躺在病床上的他跟老伴交待:“我走后,遗产捐献希望工程、遗体捐献医学研究,这是我向组织交的最后一笔党费。”老伴含泪点头。幸运的是陈荣超与死神擦肩而过,可谓“好人一生平安”。

2000年,陈荣超终于攒到了足够的钱完成了建校的梦想,在四川老区芦山县龙门乡捐建了第一所学校——“晨阳希望学校”,这既是夫妇二人姓氏的谐音,更象征着学校似清晨的朝阳托起明天的希望。数年后,他们又在内蒙古兴安盟捐建了第二所希望学校。陈荣超捐建的学校和书屋都在老少边穷地区,多半以上都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陈老说“当过兵的人都对长征很有感情”。

2008年5月12日下午,陈荣超夫妇正在雅安市荥经县荥河小学同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商讨捐建书屋事宜。特大地震突然来临,陈荣超夫妇同领导、教师们飞奔各个教室,以最快速度组织孩子们撤离到操场,由于处置有力,全校4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当天,单位领导和家人都打电话催促他们火速回京,但两位老人坚持要留在余震不断的成都,并告诉有联系的震区学校师生,“陈爷爷杨奶奶和你们一起抗震救灾,我们和你们的心永远在一起。”他们想方设法从出版社找到百余册小学生救灾知识手册,分别送到3所学校。儿童节前,他们又选购了2800多册青少年读物,送给荥经县荥河小学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这些年来,陈荣超最感欣慰的是看到学校一年年的发展变化,学生一批批的茁壮成长。他和老伴捐建的芦山晨阳希望学校和乌兰浩特义勒力特小学,从普通的山村学校成长为教学质量和学校全面建设都取得优异成绩的当地知名学校。从学校走出的毕业生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作出了应有贡献,有的成为大、中、小学教师,有的回母校任教,有的成为学校爱心天使,组织师生在爱心传递上作出良好成绩。他们捐建书屋的学校在开展读书活动方面也成效显著,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县的读书活动中受到奖励。孩子们用一支歌表达对陈爷爷杨奶奶的真情“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陈荣超常说:“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他和老伴在2018年制订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三年计划(2018-2021),作为对党100岁生日的献礼。在落实三年计划的第一年,他们在康巴地区、凉山地区和雅安市为4所学校捐建书屋,共捐赠图书11000多册。回访了已捐建书屋的6所学校,奖励优秀学生、读书之星、书香家庭、模范家长等192名,希望他们能在学生和家长中发挥模范带头的表率作用。

陈荣超同志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党员强烈的宗旨意识、一名老军人的优秀品质、一名老干部的思想境界,坚定不移的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

为贫困学子点亮希望之光——陈荣超先进事迹

他是一个老兵,从四川雅安到河北秦皇岛、河南新乡、湖北襄樊,辗转过很多地方,退休前却始终和妻子两地分居;他是“全国先进军休干部”、首届“中华慈善奖”获得者、“首都十大公德人物”、“北京榜样”、“北京十大军休榜样”,家中却陈设老旧没件新家电;他是走进贫困地区带给孩子们求学读书希望,在危难来临时坚持守护震区孩子,帮助他们重建心灵家园的陈爷爷。

为贫困学子点亮希望之光——陈荣超先进事迹

(北京时间讯)他是一个老兵,从四川雅安到河北秦皇岛、河南新乡、湖北襄樊,辗转过很多地方,退休前却始终和妻子两地分居;他是“全国先进军休干部”、首届“中华慈善奖”获得者、“首都十大公德人物”、“北京榜样”、“北京十大军休榜样”,家中却陈设老旧没件新家电;他是走进贫困地区带给孩子们求学读书希望,在危难来临时坚持守护震区孩子,帮助他们重建心灵家园的陈爷爷。

他叫陈荣超,今年87岁,原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学员大队政治委员,1988年退休,现为丰台区第十三军休所军休干部。这个63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一定要为人民做点什么”。他退休不退志、情注希望工程,关注下一代成长,和老伴杨玉仙省吃俭用、倾其所有,坚持捐资助学20年,累计捐资110余万元,在四川、内蒙建立了2所希望学校,为老区、山区、灾区的35所学校捐建爱心书屋,先后资助48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从健步如飞到步履蹒跚,20年间陈荣超夫妇数十次跋山涉水赶赴学校,查看建设工程质量、看望师生、

关心孩子们成长。他们的先进事迹,受到了中央、地方和军内媒体的高度关注,获得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1989年,第一次从新闻上看到“我要上学”的大眼睛女孩,陈荣超的心被触动了,和老伴一合计,当即决定,把所有积蓄拿来办希望小学,帮助那些想要上学的孩子们。根据相关规定,当时捐建一所希望学校个人需捐款20万元。这对月工资仅数百元的工薪阶层来说是个天文数字,陈荣超两口子工作40年的全部储蓄还不足一半,但他们捐建学校的决心坚定不移。老两口狠狠的“抠”自己,省吃俭用,粗茶淡饭,到了1999年,眼看即将凑够20万元时,陈荣超突发大面积心梗,医院连下3次病危通知。家人提出“先取钱救命”,可陈荣超坚决不答应……躺在病床上的他跟老伴交待:“我走后,遗产捐献希望工程、遗体捐献医学研究,这是我向组织交的最后一笔党费。”老伴含泪点头。幸运的是陈荣超与死神擦肩而过,可谓“好人一生平安”。

2000年,陈荣超终于攒到了足够的钱完成了建校的梦想,在四川老区芦山县龙门乡捐建了第一所学校——“晨阳希望学校”,这既是夫妇二人姓氏的谐音,更象征着学校似清晨的朝阳托起明天的希望。数年后,他们又在内蒙古兴安盟捐建了第二所希望学校。陈荣超捐建的学校和书屋都在老少边穷地区,多半以上都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陈老说“当过兵的人都对长征很有感情”。

2008年5月12日下午,陈荣超夫妇正在雅安市荥经县荥河小学同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商讨捐建书屋事宜。特大地震突然来临,陈荣超夫妇同领导、教师们飞奔各个教室,以最快速度组织孩子们撤离到操场,由于处置有力,全校400多名师生无一伤亡。当天,单位领导和家人都打电话催促他们火速回京,但两位老人坚持要留在余震不断的成都,并告诉有联系的震区学校师生,“陈爷爷杨奶奶和你们一起抗震救灾,我们和你们的心永远在一起。”他们想方设法从出版社找到百余册小学生救灾知识手册,分别送到3所学校。儿童节前,他们又选购了2800多册青少年读物,送给荥经县荥河小学的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这些年来,陈荣超最感欣慰的是看到学校一年年的发展变化,学生一批批的茁壮成长。他和老伴捐建的芦山晨阳希望学校和乌兰浩特义勒力特小学,从普通的山村学校成长为教学质量和学校全面建设都取得优异成绩的当地知名学校。从学校走出的毕业生在各个工作岗位上都作出了应有贡献,有的成为大、中、小学教师,有的回母校任教,有的成为学校爱心天使,组织师生在爱心传递上作出良好成绩。他们捐建书屋的学校在开展读书活动方面也成效显著,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县的读书活动中受到奖励。孩子们用一支歌表达对陈爷爷杨奶奶的真情“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陈荣超常说:“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他和老伴在2018年制订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三年计划(2018-2021),作为对党100岁生日的献礼。在落实三年计划的第一年,他们在康巴地区、凉山地区和雅安市为4所学校捐建书屋,共捐赠图书11000多册。回访了已捐建书屋的6所学校,奖励优秀学生、读书之星、书香家庭、模范家长等192名,希望他们能在学生和家长中发挥模范带头的表率作用。

陈荣超同志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党员强烈的宗旨意识、一名老军人的优秀品质、一名老干部的思想境界,坚定不移的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