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这所全国最大的国立公办立涉外学校的校长,这所建于1956年的学校,至今已走过60余个寒暑,来自世界各地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在这里就读,又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也成为中国教育开放的一个成功样本。
他是这所全国最大的国立公办立涉外学校的校长,这所建于1956年的学校,至今已走过60余个寒暑,来自世界各地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在这里就读,又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也成为中国教育开放的一个成功样本。
“国际化”和“开放”一直是这所学校最显眼的标签,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历程,他说,我们经历了“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双向国际化”这样三个阶段。从邀请国外老师来中国,到我们自己走出国门去学习,再到我们扎根中国基础教育,把国外的先进理念融进来,打造既具有东方传统优势,又能吸纳西方教育精华的国际化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学生。
如今,来自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孩子成为了他的学生,不同的文化在校园里百花齐放、相互交融,而从这里毕业的学子又遍布世界,把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播撒到了世界各地。

他是刘飞,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与您讲述他与改革开放的故事。(北京时间记者 齐韫 颜赛赛 摄像 续武 邢文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