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社区简介_北京时间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社区简介

学院路街道位于海淀区东部,与朝阳区接壤,辖区总面积8.49平方公里,下辖30个社区,常住人口22.6万。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社区简介

1、健翔园社区。位于街道东南部。北至志新北路,东至小月河西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电子十五所,面积约0.0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 3066人。社区始建于1999 年。因地处健翔桥的西北角而得名。有楼房8栋。2021年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2、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学知园社区,东至小月河西路,南至清华东路,西至学清路,面积约0.21平方千米。常住居民约5000人。社区成立于1981年。因中国农业大学而得名。有楼房36栋。

3、语言大学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东至学院路,南至成府路,西至王庄路,面积约0.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500人。社区始建于1958 年,2000年定现名。因北京语言大学得名。有居民楼12栋、平房2排。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敬老爱老为老服务先进单位。

4、展春园社区,位于街道西南部。北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至北京城市学院,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展春园西路,面积136930平方米。常住人口约6100人。社区始建于1984 年。该地原是暂安处村的一部分。关于暂安处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清朝一亲王死后暂时停放在该处,等候安葬,故称“暂安处”;另一说,古代有位将军打仗凯旋归来,路经该处暂时休息,故称“暂安处”。第三种说法是因曾是明代帝后灵柩送往十三陵途中暂息之处而得名,住宅区始建初期曾用暂安处之名,后改称“暂春园”,1987年正式定名为“展春园”,取“暂”字谐音,意为“展现春天美好景色的花园”。有楼房 26栋。2021年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5、中科院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东至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南至林业大学,西至双清路。面积约 0.068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300人。社区成立于2002年。因中科院研究所而得名。有楼房19栋、平房2排。

6、富润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清华东路,东至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社区,南至学院路18号,西至中国矿业大学社区,面积35191平方米。常住人口约 3350 人。社区成立于 2004年。来自于《大学》中富润屋, 德润身而得名。有楼房8栋。2022年被评为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被评为首都学雷锋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7、中国矿业大学社区,位于街道中部。东至学院路,北临东王庄,南至语言大学,西至王庄路,面积约0.2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4000人。社区始建于1950年,成立于2000年。因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而得名。有楼房 23 栋,平房5排。

8、林业大学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北林科技南侧围墙,东至静淑苑路,南至清华东路,西至双清路,面积约0.11平方千米(不含北京林业大学校区)。常住人口约4700人。社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于1986年。有楼房27栋,平房1排。因北京林业大学而得名。2014年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2021年柏儒苑一期小区和西家属区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21年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 。 2021年柏儒苑一期小区和西家属区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21年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 。

9、城建四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清华东路,东至王庄路,南至成府路,西至京包铁路,面积约0.1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300人。社区成立于1983年。有楼房18栋、平房5排。社区建于1980年,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83年,因城建四公司得名。

10、北京科技大学社区,位于街道南部。北至志新路,东至志新西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学院路,面积约0.1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7300人。社区成立于1954年。因北京科技大学而得名。有楼房 43栋。2018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2021年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2022年6月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无疫社区。

11、二里庄干休所社区,位于街道东部。北至清华东路,东至二里庄社区,南至志新路,西至志新西路,总面积0.16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000人。辖区内共有居民楼25栋,123个楼门。二里庄干休所社区始建于1991年,社区居委会于2003年6月从二里庄社区居委会分离出来,2003年7月正式成立二里庄干休所社区居委会,因有两个干休所而得名。2019、2020、2021年学院路街道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2022海淀区文明社区。2020、2021、2022年度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海淀区2020年度完成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出色就业服务站。2021年海淀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12、石科院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清华东路,东至志新西路,南至石油大院社区,西至学院路,面积约0.2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200人。社区成立于1972年。有楼房21栋、平房3间。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2021年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2021年社区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2022年6月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无疫社区。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2021年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2021年社区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2022年6月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无疫社区。

13、静淑苑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东至六道口社区,南至768厂社区,西至林业大学社区,面积79123 平方米。常住人口约5200人。社区成立于1999年。因静淑苑高教宿舍小区而得名。有楼房20栋。

14、六道口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林业大学北路,东至学清路,南至清华东路,西至静淑苑路,面积约 0.192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6300人。社区成立于1990年,2012年合并为现社区。因居委会设在六道口甲39号院小区而得名。有楼房21栋。

15、石油大院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南至志新路,北至石研社区,东临志新西路,西至学院路,面积约0.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8206人。社区始建于1953年,成立于1991年。有楼房41栋、平房2排,为综合型社区。2009年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六型社区”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北京市物业管理示范小区,2014年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2021年海淀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度海淀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21年新冠疫苗接种示范单位、2021年首都文明单位标兵、2020年度海淀区文明单位、2021年度海淀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22年6月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无疫社区。

16、学知园社区,位于街道北部。北至清林苑小区,东至京藏高速,南至石板房南路,西至学清路,面积约0.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700人。社区成立于2000年。因居委会设在学知园小区而得名。6个自然小区,有楼房 21栋、别墅36栋。 2019年先进党组织。2021年学院路街道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2021、2022年度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20年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21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17、逸成社区,位于街道西北部。北至月泉路,东至学清路,南至城华园小区,西至双清路,面积 176071 平方米。常住人口约8400人。社区成立于2009年。因逸成东苑而得名。有楼房19栋,平房1排。2021年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2021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18、二里庄社区,位于街道东部。北至二里庄北里,东至小月河,南至志新路,西至二里庄干休所社区,面积约 0.15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400人。社区成立于 1999 年。关于二里庄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从德胜门至清河。每隔二里路有一个村庄,如德胜门-马甸-苇子坑-南沙滩-北沙滩等都是相隔二里地;另一说是,古时有两个太监,死后葬在该地并建庙,叫二老公庙,人们渐渐叫这个村庄为二老庄,后谐音为二里庄。有楼房 16 栋。2021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19、东王庄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清华东路,东、南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西至王庄路。面积约 0.1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6000人。社区成立于2002年。因东王庄生产队而得名。有楼房38栋、平房2排。据海淀区《乡志》记载,东王庄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有两户人家——朱家和王家,从山东举家搬到这里,为京城的大户人家看护墓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片地区逐渐形成了王庄,并在铁路修建成后自然分成了西王庄和东王庄。时至今日,东王庄现在的两大户仍是朱姓和王姓。

20、建清园社区,位于街道北部。北至清河,东至学清路,南至逸成社区,西到双清路,面积约0.9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7000人。社区成立于2003 年。由建清园社区与惠博嘉园小区组成。有楼房14栋。

21、志新社区,位于街道东南部。北至志新路,东至志新东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志新西路,面积约 0.21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0000人。社区成立于 2000 年。因志新村而得名。有楼房41栋。

22、城华清枫社区,位于街道西北部。北至逸成社区,东至学清路,南至林业大学社区,西至林业部物资站,面积 83161 平方米。常住人口约 5200人。社区成立于 2013 年。有楼房 10 栋。

23、西王庄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清华大学,东至京包铁路,南至成府路,西至东升镇政府,面积约0.09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700人。社区成立于1988年。西王庄原在今清华大学主楼前,因清华大学建设需要,迁到暂安处与东西王庄之间的一块空地上,仍称西王庄。据传,在一百多年前,有从山东逃荒来的两户人家,一户姓朱,在原西王庄落户,给城里一家姓王的看坟,也种点菜,并经常送菜给王家。王家给他盖了住房,起名“西王庄”。另一姓王的,会做蜡,常给皇宫里做蜡,号称蜡大王,后来发展成八九户,因在西王庄东,故称“东王庄”。有楼房20栋、平房3排,为老旧型社区。

24、地质大院第二社区,位于街道南部。北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至学院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展春园社区,面积约 0.225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4800人。社区成立于2000年。因地质大学而得名。有楼房19栋、平房1排。2021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5、768厂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城华清枫社区,东至学清路,南至六道口社区,西至林业大学社区,面积约 0.059 平方千米。2014 年常住人口约3400人。社区成立于2000 年。因 768厂而得名。有楼房17栋、平房1排。 2022年6月获“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3月获“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26、电子第十五研究所社区,位于街道东南部。北至卧虎桥南街,东至健翔园社区,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志新东路,面积约0.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800人。社区成立于 1990 年。有楼房 15 栋。

27、地质大院第一社区,位于街道南部。北至成府路,东至学院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展春园西路,面积约0.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6400人。社区成立于 1997 年。有楼房39栋。

28、学清苑社区,位于街道北部。社区名称因地名而来。北至银泉路,东至小月河,南至学知园社区,西至学清路,面积约0.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780人。社区成立于2016年。有楼房10栋。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节水型小区”、2019年3月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2019年6月“北京市先进社区党组织”。社区名称因地名而来。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节水型小区”、2019年3月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2019年6月“北京市先进社区党组织”。

29、五道口嘉园社区,位于街道西南部。北至成府路,东至展春园西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京包辅路(京张铁路遗址公园),面积约0.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300人。社区成立于2018年,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有楼房6栋。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30、月清园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清华东路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东至志新西路,南至志新西路7号院南墙,西至中国农业大学东侧,面积约0.12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700人。社区成立于2020年。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有楼房11栋。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社区简介

学院路街道位于海淀区东部,与朝阳区接壤,辖区总面积8.49平方公里,下辖30个社区,常住人口22.6万。

海淀区学院路街道社区简介

1、健翔园社区。位于街道东南部。北至志新北路,东至小月河西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电子十五所,面积约0.0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 3066人。社区始建于1999 年。因地处健翔桥的西北角而得名。有楼房8栋。2021年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2、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学知园社区,东至小月河西路,南至清华东路,西至学清路,面积约0.21平方千米。常住居民约5000人。社区成立于1981年。因中国农业大学而得名。有楼房36栋。

3、语言大学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东至学院路,南至成府路,西至王庄路,面积约0.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500人。社区始建于1958 年,2000年定现名。因北京语言大学得名。有居民楼12栋、平房2排。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敬老爱老为老服务先进单位。

4、展春园社区,位于街道西南部。北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至北京城市学院,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展春园西路,面积136930平方米。常住人口约6100人。社区始建于1984 年。该地原是暂安处村的一部分。关于暂安处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清朝一亲王死后暂时停放在该处,等候安葬,故称“暂安处”;另一说,古代有位将军打仗凯旋归来,路经该处暂时休息,故称“暂安处”。第三种说法是因曾是明代帝后灵柩送往十三陵途中暂息之处而得名,住宅区始建初期曾用暂安处之名,后改称“暂春园”,1987年正式定名为“展春园”,取“暂”字谐音,意为“展现春天美好景色的花园”。有楼房 26栋。2021年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5、中科院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东至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南至林业大学,西至双清路。面积约 0.068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300人。社区成立于2002年。因中科院研究所而得名。有楼房19栋、平房2排。

6、富润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清华东路,东至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社区,南至学院路18号,西至中国矿业大学社区,面积35191平方米。常住人口约 3350 人。社区成立于 2004年。来自于《大学》中富润屋, 德润身而得名。有楼房8栋。2022年被评为北京市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被评为首都学雷锋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7、中国矿业大学社区,位于街道中部。东至学院路,北临东王庄,南至语言大学,西至王庄路,面积约0.2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4000人。社区始建于1950年,成立于2000年。因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而得名。有楼房 23 栋,平房5排。

8、林业大学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北林科技南侧围墙,东至静淑苑路,南至清华东路,西至双清路,面积约0.11平方千米(不含北京林业大学校区)。常住人口约4700人。社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于1986年。有楼房27栋,平房1排。因北京林业大学而得名。2014年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2021年柏儒苑一期小区和西家属区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21年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 。 2021年柏儒苑一期小区和西家属区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21年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 。

9、城建四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清华东路,东至王庄路,南至成府路,西至京包铁路,面积约0.1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300人。社区成立于1983年。有楼房18栋、平房5排。社区建于1980年,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83年,因城建四公司得名。

10、北京科技大学社区,位于街道南部。北至志新路,东至志新西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学院路,面积约0.1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7300人。社区成立于1954年。因北京科技大学而得名。有楼房 43栋。2018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2021年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2022年6月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无疫社区。

11、二里庄干休所社区,位于街道东部。北至清华东路,东至二里庄社区,南至志新路,西至志新西路,总面积0.16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000人。辖区内共有居民楼25栋,123个楼门。二里庄干休所社区始建于1991年,社区居委会于2003年6月从二里庄社区居委会分离出来,2003年7月正式成立二里庄干休所社区居委会,因有两个干休所而得名。2019、2020、2021年学院路街道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2022海淀区文明社区。2020、2021、2022年度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海淀区2020年度完成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出色就业服务站。2021年海淀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12、石科院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清华东路,东至志新西路,南至石油大院社区,西至学院路,面积约0.2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200人。社区成立于1972年。有楼房21栋、平房3间。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2021年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2021年社区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2022年6月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无疫社区。2018、2019、2020年连续三年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2021年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2021年社区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2022年6月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无疫社区。

13、静淑苑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东至六道口社区,南至768厂社区,西至林业大学社区,面积79123 平方米。常住人口约5200人。社区成立于1999年。因静淑苑高教宿舍小区而得名。有楼房20栋。

14、六道口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林业大学北路,东至学清路,南至清华东路,西至静淑苑路,面积约 0.192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6300人。社区成立于1990年,2012年合并为现社区。因居委会设在六道口甲39号院小区而得名。有楼房21栋。

15、石油大院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南至志新路,北至石研社区,东临志新西路,西至学院路,面积约0.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8206人。社区始建于1953年,成立于1991年。有楼房41栋、平房2排,为综合型社区。2009年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2012年被评为北京市“六型社区”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北京市物业管理示范小区,2014年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 2021年海淀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度海淀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21年新冠疫苗接种示范单位、2021年首都文明单位标兵、2020年度海淀区文明单位、2021年度海淀区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22年6月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无疫社区。

16、学知园社区,位于街道北部。北至清林苑小区,东至京藏高速,南至石板房南路,西至学清路,面积约0.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700人。社区成立于2000年。因居委会设在学知园小区而得名。6个自然小区,有楼房 21栋、别墅36栋。 2019年先进党组织。2021年学院路街道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2021、2022年度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20年北京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21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17、逸成社区,位于街道西北部。北至月泉路,东至学清路,南至城华园小区,西至双清路,面积 176071 平方米。常住人口约8400人。社区成立于2009年。因逸成东苑而得名。有楼房19栋,平房1排。2021年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2021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18、二里庄社区,位于街道东部。北至二里庄北里,东至小月河,南至志新路,西至二里庄干休所社区,面积约 0.15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400人。社区成立于 1999 年。关于二里庄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从德胜门至清河。每隔二里路有一个村庄,如德胜门-马甸-苇子坑-南沙滩-北沙滩等都是相隔二里地;另一说是,古时有两个太监,死后葬在该地并建庙,叫二老公庙,人们渐渐叫这个村庄为二老庄,后谐音为二里庄。有楼房 16 栋。2021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19、东王庄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清华东路,东、南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西至王庄路。面积约 0.13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6000人。社区成立于2002年。因东王庄生产队而得名。有楼房38栋、平房2排。据海淀区《乡志》记载,东王庄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有两户人家——朱家和王家,从山东举家搬到这里,为京城的大户人家看护墓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片地区逐渐形成了王庄,并在铁路修建成后自然分成了西王庄和东王庄。时至今日,东王庄现在的两大户仍是朱姓和王姓。

20、建清园社区,位于街道北部。北至清河,东至学清路,南至逸成社区,西到双清路,面积约0.9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7000人。社区成立于2003 年。由建清园社区与惠博嘉园小区组成。有楼房14栋。

21、志新社区,位于街道东南部。北至志新路,东至志新东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志新西路,面积约 0.21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0000人。社区成立于 2000 年。因志新村而得名。有楼房41栋。

22、城华清枫社区,位于街道西北部。北至逸成社区,东至学清路,南至林业大学社区,西至林业部物资站,面积 83161 平方米。常住人口约 5200人。社区成立于 2013 年。有楼房 10 栋。

23、西王庄社区,位于街道西部。北至清华大学,东至京包铁路,南至成府路,西至东升镇政府,面积约0.09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700人。社区成立于1988年。西王庄原在今清华大学主楼前,因清华大学建设需要,迁到暂安处与东西王庄之间的一块空地上,仍称西王庄。据传,在一百多年前,有从山东逃荒来的两户人家,一户姓朱,在原西王庄落户,给城里一家姓王的看坟,也种点菜,并经常送菜给王家。王家给他盖了住房,起名“西王庄”。另一姓王的,会做蜡,常给皇宫里做蜡,号称蜡大王,后来发展成八九户,因在西王庄东,故称“东王庄”。有楼房20栋、平房3排,为老旧型社区。

24、地质大院第二社区,位于街道南部。北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至学院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展春园社区,面积约 0.225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4800人。社区成立于2000年。因地质大学而得名。有楼房19栋、平房1排。2021年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25、768厂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城华清枫社区,东至学清路,南至六道口社区,西至林业大学社区,面积约 0.059 平方千米。2014 年常住人口约3400人。社区成立于2000 年。因 768厂而得名。有楼房17栋、平房1排。 2022年6月获“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3月获“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26、电子第十五研究所社区,位于街道东南部。北至卧虎桥南街,东至健翔园社区,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志新东路,面积约0.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800人。社区成立于 1990 年。有楼房 15 栋。

27、地质大院第一社区,位于街道南部。北至成府路,东至学院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展春园西路,面积约0.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6400人。社区成立于 1997 年。有楼房39栋。

28、学清苑社区,位于街道北部。社区名称因地名而来。北至银泉路,东至小月河,南至学知园社区,西至学清路,面积约0.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780人。社区成立于2016年。有楼房10栋。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节水型小区”、2019年3月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2019年6月“北京市先进社区党组织”。社区名称因地名而来。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节水型小区”、2019年3月被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2019年6月“北京市先进社区党组织”。

29、五道口嘉园社区,位于街道西南部。北至成府路,东至展春园西路,南至北四环中路,西至京包辅路(京张铁路遗址公园),面积约0.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2300人。社区成立于2018年,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有楼房6栋。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30、月清园社区,位于街道中部。北至清华东路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东至志新西路,南至志新西路7号院南墙,西至中国农业大学东侧,面积约0.12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700人。社区成立于2020年。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有楼房11栋。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