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是病,可防可治的精神心理疾病_北京时间

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是病,可防可治的精神心理疾病

十四岁的独生女孩天天(化名)拒绝上学已经半年多了,整天躲在家以电脑和手机为伴。天天拒绝出门、拒绝上学,父母批评、教育、劝导一概不接受,抵触父母到完全不予交流的地步,更拒绝与外界他人接触。家里想了很多办法均不起作用,最近,天天又多次割腕“自杀”,父母实在吓得没有办法,于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是病,可防可治的精神心理疾病

(北京时间记者武月华 航空总医院通讯员 喻小念 田琨报道)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为了让公众对自杀引起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呼吁各国政府、预防自杀协会和机构、当地社区、医务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加入到当天的各项地方性行动中,共同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杀率的意识。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口号为“自杀一个都太多”。

世界预防自杀日,您知道吗?

2019年9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是病吗?可防可治吗?在这里,我们请航空总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学/心理学博士喻小念主任医师,谈谈这个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小女孩天天:一个典型的“自杀”病例

十四岁的独生女孩天天(化名)拒绝上学已经半年多了,整天躲在家以电脑和手机为伴。天天拒绝出门、拒绝上学,父母批评、教育、劝导一概不接受,抵触父母到完全不予交流的地步,更拒绝与外界他人接触。家里想了很多办法均不起作用,最近,天天又多次割腕“自杀”,父母实在吓得没有办法,于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由于孩子完全不接受父母的意见,因此父母就不可能带孩子来医院就诊,心理医生也无法获知孩子的真实问题所在,并不能做出具体的帮助。按一般心理学规律看,孩子在家中与父母如此激烈对抗,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一定是出了严重问题。面对家长痛苦急切的求助眼神,心理医生只能指导家长先从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入手。

国内外自杀类人群透视

喻小念说,天天其实是中国青少年“自杀”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近30万人。每年还有约250万的自杀未遂者,这些人大多是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虽然基本都去医院接受治疗,但绝大多数均和“天天”一样未接受心理评估和治疗类的帮助。自杀已是中国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而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居然占自杀总人数的1.02%(1988年)。且这个年龄段自杀人数还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以60万人为基数,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

同时,中国每年大约有13.5万15岁以下未成年的孩子经历母亲或父亲死于自杀的伤痛。费立鹏教授对一千例自杀者家属的调查发现,每个自杀者至少对其身边6个人带来严重不良的心理影响,这些人群却很少获得必要的心理援助。和天天一样,不少被自杀威胁的孩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自杀造成的家庭、社会危害与损失变得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应对,是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往往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欧美报道自杀者中有90%可被诊断出各种精神障碍,我国自杀者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比例为63%。在各种精神障碍中,抑郁症、物质滥用最常出现自杀行为,其次为精神分裂症,这三种疾病的终身自杀率分别为6% ~15%、7% ~15%、4%~10%。其他精神障碍如进食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及分离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也都可能出现自杀相关问题。

专家指出,及时干预,是效防自杀的有效措施

心理专家明确指出,对“自杀”这类疾病行为,是可以通过医疗处理得到改善的。对“自杀”者或有自杀企图者进行及时评估与干预,是有效防止自杀行为发生的必要措施。同时,心理专家强调,了解各种精神障碍自杀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自杀极为重要。比如上面病例中,天天的自杀企图是不是存在精神心理障碍问题,是防止“自杀”再次发生必须了解清楚的关键点。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剧烈变化,各类人群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自杀问题也越发突出。调查显示,在每年因自杀死亡的30万人中,89%以上曾经有过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而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常常是导致当事者自杀最主要的精神性因素之一。尤其中年男性,生活在城市,工作、生活、感情等压力巨大,普遍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这些特征刚好符合自杀者中占比最大的群体——青壮年男性自杀比率最高——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情况。这些精神障碍问题,通过有效的临床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均可获得明显改善效果。

按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分类,将“自杀”分为“完全性自杀(CS)、自杀企图(SA)、自杀观念(SI)”。所以及早发现评估“自杀观念”,及时阻止“自杀企图”是预防“完全性自杀”成功的关键。

另外,心理危机与自杀干预专家李献云指出,对某些“自杀者”而言,“自杀未遂”才是真正的“成功”。国内,尤其是农村地区,女性的自杀未遂率远高于男性。李献云认为,女性在遇到挫折时更倾向于尝试自杀,“但她不一定真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做只是为了寻求帮助、摆脱痛苦,甚至只是为了吓唬其他人”。也就是说,这些“自杀未遂者”其实并不是真心想死,而只是想利用“自杀行为”作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困境的手段。而这种错误手段的一时效果,常常会导致这种危险行为重复发生,甚至“传染”给周边人群。而那些成功的自杀,更像“自杀未遂失败”的恶果。这类非真心赴死的“自杀行为”,如果能给予有效的精神心理干预,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

小女孩天天通过治疗,摆脱“自杀”危机

回到天天的病例,心理专家喻小念介绍说,经过近两个月的家庭关系咨询指导,天天接受了父母的意见,终于勉强为解决睡眠不好走进了心理医生的诊室。通过与孩子的耐心交流,心理医生发现,孩子存在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有长期持续失眠,月经紊乱等严重的精神心理与生理疾病。通过心理检测评估,更可以看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精神心理创伤。这些“创伤”,应该都和孩子目前的心身疲惫状态有密切关系。

鉴于初次就诊,医生并未涉及各种心理创伤问题,而是围绕孩子主观体验明确的失眠、乏力、头晕、没有食欲等问题沟通。最后,一直抵触看病服药的天天表示,如果药物可以改善这些身体不适症状,愿意尝试药物的治疗。

在经过半个月的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后,天天的睡眠、食欲明显改善,乏力、头晕等身体不适也显著减轻。于是,她按时主动复诊,再次走进了诊室。在表扬孩子精神行为积极变化的同时,心理医生适当为她解释了一直以来不良状态发生的一些可能因素及以后治疗的原则。天天听后表示有信心配合以后的治疗。

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经4个月的临床药物及心理治疗,天天和父母关系逐渐亲密起来,很开心地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并主动要求恢复上学。虽然天天自己和父母,对新的学习生活仍有不安,但心理医生相信,她目前已摆脱“自杀”危机的困扰。

专家强调,这些自杀高危人群要关注

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虽然错综复杂,但心理专家强调,通过观察分析,其实也能看到“自杀”行为发生的一些基本规律,比如自杀高危人群。下面这些人群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高危人群。

第一是老年人。

老年人自杀在中国自杀人群中居前4位,人步入老年后,往往贫、病、孤独接踵而至,再加上老年人脑部的变化,很容易产生轻生念头。

第二是青少年。

调查表明,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在青春期后期和假成人期,他们的情感往往起伏较大,心理素质不高,有可能诱发自杀。

第三是经济条件、社会角色急剧下降的阶层。

一些“白领”和高级“蓝领”的心理落差等因素,导致自杀意向和自杀企图在升高,很值得社会关注。

当这些高危人群有明显的精神情绪不良,出现自杀意念,甚至自杀企图时,周围亲朋好友及社会各界,应及时采取措施,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排除各种精神心理疾病存在的可能,尽快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使当事人能真正摆脱“自杀危机”,避免家庭、社会不必要的损失。

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是病,可防可治的精神心理疾病

十四岁的独生女孩天天(化名)拒绝上学已经半年多了,整天躲在家以电脑和手机为伴。天天拒绝出门、拒绝上学,父母批评、教育、劝导一概不接受,抵触父母到完全不予交流的地步,更拒绝与外界他人接触。家里想了很多办法均不起作用,最近,天天又多次割腕“自杀”,父母实在吓得没有办法,于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是病,可防可治的精神心理疾病

(北京时间记者武月华 航空总医院通讯员 喻小念 田琨报道)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为了让公众对自杀引起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呼吁各国政府、预防自杀协会和机构、当地社区、医务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加入到当天的各项地方性行动中,共同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杀率的意识。首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的口号为“自杀一个都太多”。

世界预防自杀日,您知道吗?

2019年9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是病吗?可防可治吗?在这里,我们请航空总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学/心理学博士喻小念主任医师,谈谈这个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小女孩天天:一个典型的“自杀”病例

十四岁的独生女孩天天(化名)拒绝上学已经半年多了,整天躲在家以电脑和手机为伴。天天拒绝出门、拒绝上学,父母批评、教育、劝导一概不接受,抵触父母到完全不予交流的地步,更拒绝与外界他人接触。家里想了很多办法均不起作用,最近,天天又多次割腕“自杀”,父母实在吓得没有办法,于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由于孩子完全不接受父母的意见,因此父母就不可能带孩子来医院就诊,心理医生也无法获知孩子的真实问题所在,并不能做出具体的帮助。按一般心理学规律看,孩子在家中与父母如此激烈对抗,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一定是出了严重问题。面对家长痛苦急切的求助眼神,心理医生只能指导家长先从改善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入手。

国内外自杀类人群透视

喻小念说,天天其实是中国青少年“自杀”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近30万人。每年还有约250万的自杀未遂者,这些人大多是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虽然基本都去医院接受治疗,但绝大多数均和“天天”一样未接受心理评估和治疗类的帮助。自杀已是中国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4%;而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居然占自杀总人数的1.02%(1988年)。且这个年龄段自杀人数还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以60万人为基数,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

同时,中国每年大约有13.5万15岁以下未成年的孩子经历母亲或父亲死于自杀的伤痛。费立鹏教授对一千例自杀者家属的调查发现,每个自杀者至少对其身边6个人带来严重不良的心理影响,这些人群却很少获得必要的心理援助。和天天一样,不少被自杀威胁的孩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自杀造成的家庭、社会危害与损失变得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应对,是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往往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欧美报道自杀者中有90%可被诊断出各种精神障碍,我国自杀者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比例为63%。在各种精神障碍中,抑郁症、物质滥用最常出现自杀行为,其次为精神分裂症,这三种疾病的终身自杀率分别为6% ~15%、7% ~15%、4%~10%。其他精神障碍如进食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人格障碍及分离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也都可能出现自杀相关问题。

专家指出,及时干预,是效防自杀的有效措施

心理专家明确指出,对“自杀”这类疾病行为,是可以通过医疗处理得到改善的。对“自杀”者或有自杀企图者进行及时评估与干预,是有效防止自杀行为发生的必要措施。同时,心理专家强调,了解各种精神障碍自杀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自杀极为重要。比如上面病例中,天天的自杀企图是不是存在精神心理障碍问题,是防止“自杀”再次发生必须了解清楚的关键点。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剧烈变化,各类人群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自杀问题也越发突出。调查显示,在每年因自杀死亡的30万人中,89%以上曾经有过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而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常常是导致当事者自杀最主要的精神性因素之一。尤其中年男性,生活在城市,工作、生活、感情等压力巨大,普遍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这些特征刚好符合自杀者中占比最大的群体——青壮年男性自杀比率最高——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情况。这些精神障碍问题,通过有效的临床药物及非药物治疗,均可获得明显改善效果。

按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分类,将“自杀”分为“完全性自杀(CS)、自杀企图(SA)、自杀观念(SI)”。所以及早发现评估“自杀观念”,及时阻止“自杀企图”是预防“完全性自杀”成功的关键。

另外,心理危机与自杀干预专家李献云指出,对某些“自杀者”而言,“自杀未遂”才是真正的“成功”。国内,尤其是农村地区,女性的自杀未遂率远高于男性。李献云认为,女性在遇到挫折时更倾向于尝试自杀,“但她不一定真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做只是为了寻求帮助、摆脱痛苦,甚至只是为了吓唬其他人”。也就是说,这些“自杀未遂者”其实并不是真心想死,而只是想利用“自杀行为”作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困境的手段。而这种错误手段的一时效果,常常会导致这种危险行为重复发生,甚至“传染”给周边人群。而那些成功的自杀,更像“自杀未遂失败”的恶果。这类非真心赴死的“自杀行为”,如果能给予有效的精神心理干预,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

小女孩天天通过治疗,摆脱“自杀”危机

回到天天的病例,心理专家喻小念介绍说,经过近两个月的家庭关系咨询指导,天天接受了父母的意见,终于勉强为解决睡眠不好走进了心理医生的诊室。通过与孩子的耐心交流,心理医生发现,孩子存在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有长期持续失眠,月经紊乱等严重的精神心理与生理疾病。通过心理检测评估,更可以看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精神心理创伤。这些“创伤”,应该都和孩子目前的心身疲惫状态有密切关系。

鉴于初次就诊,医生并未涉及各种心理创伤问题,而是围绕孩子主观体验明确的失眠、乏力、头晕、没有食欲等问题沟通。最后,一直抵触看病服药的天天表示,如果药物可以改善这些身体不适症状,愿意尝试药物的治疗。

在经过半个月的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后,天天的睡眠、食欲明显改善,乏力、头晕等身体不适也显著减轻。于是,她按时主动复诊,再次走进了诊室。在表扬孩子精神行为积极变化的同时,心理医生适当为她解释了一直以来不良状态发生的一些可能因素及以后治疗的原则。天天听后表示有信心配合以后的治疗。

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经4个月的临床药物及心理治疗,天天和父母关系逐渐亲密起来,很开心地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并主动要求恢复上学。虽然天天自己和父母,对新的学习生活仍有不安,但心理医生相信,她目前已摆脱“自杀”危机的困扰。

专家强调,这些自杀高危人群要关注

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虽然错综复杂,但心理专家强调,通过观察分析,其实也能看到“自杀”行为发生的一些基本规律,比如自杀高危人群。下面这些人群是需要引起关注的高危人群。

第一是老年人。

老年人自杀在中国自杀人群中居前4位,人步入老年后,往往贫、病、孤独接踵而至,再加上老年人脑部的变化,很容易产生轻生念头。

第二是青少年。

调查表明,自杀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在青春期后期和假成人期,他们的情感往往起伏较大,心理素质不高,有可能诱发自杀。

第三是经济条件、社会角色急剧下降的阶层。

一些“白领”和高级“蓝领”的心理落差等因素,导致自杀意向和自杀企图在升高,很值得社会关注。

当这些高危人群有明显的精神情绪不良,出现自杀意念,甚至自杀企图时,周围亲朋好友及社会各界,应及时采取措施,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排除各种精神心理疾病存在的可能,尽快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使当事人能真正摆脱“自杀危机”,避免家庭、社会不必要的损失。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