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品质剧场接棒年代传奇剧《运河风流》的是黄轩、白百合等主演的都市轻喜剧《欢迎光临》,观众似乎可以轻松一下了。

北京卫视品质剧场接棒年代传奇剧《运河风流》的是黄轩、白百合等主演的都市轻喜剧《欢迎光临》,观众似乎可以轻松一下了。
不过,对于演员来说,这戏还真不轻松。原因很简单,《欢迎光临》表现的人物和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特别是剧中表现的北漂打工人“日常”,有较强的贴合度。
这部戏选择都市轻喜剧的路线也还是比较明智的,在轻松愉悦中启发人们反思生活、反思自我。
生活不易,先别叹气。
叹了气,也别忘努力。

黄轩、白宇帆、朱雨辰这三位“门童界F3”,充满了喜感和励志色彩,也有满满的生活实感,比那些滤镜、美颜下的悬浮剧,亲和多了。
黄轩搭档白百合,一个是飞来飞去、脸上写着生人勿近、怼人近乎生理本能的高冷空姐郑有恩。
一个是本来欲在合租屋阳台床上解决“生存还是毁灭”的自我放弃的木讷的酒店门童张光正。
这样的两个人怎么爱到一起?好像连“挨”到一起都费劲。

然而也只有这样的人设搭配才能透出新意,使婆妈戏在清奇加离奇的脑回路中增添了新玩法,尤其是看了前面几集戏,不由得猛拍大腿赞一声——
黄小仙长大了,也剩下了,这真是拍案惊奇!
黄轩以专业播音腔表现的木讷加上哆里哆嗦的东北话,和白百合以机关枪语速制造的冷脸花式怼人,对观众的杀伤力堪称强悍,且二人又都自带反差喜感,搭配起来自然是翻几番的喜剧效果。
尽管岁月不饶人,但白百合在表演上更稳、更准、更狠了。
此处可以重温一下《失恋33天》黄小仙的经典台词,以及白百合的经典清纯和撞墙式怼人。
然而,张光正不是王小贱,郑有恩也不是黄小仙。
怼人的还是那个人,但,——有成长。

小仙如今已成大仙?在黄轩扮演的张光正的仰视中,没有小仙,只有女神。关于“小仙”过往,柳妈妈后面会给他补课——关于病态女儿烧父母结婚证的怨母念父童年情结是怎样形成的。
女神第一次降临,就无意间和张光正打了个配合,在酒店门口解救醉酒女伴于色狼手中——
之后两人的每一次“遇见”,都很有梗。
女神第二次降临,是在小区看见张光正混在母亲柳美莉等广场舞大妈中间。
女神第三次降临,就直接勾了勾手指,叫张光正过来,“噼里啪啦”一通关于其卖保险卖理财身份的合理质疑——这里埋了个伏笔,郑有恩是根本没认出,还是假装没认出张光正?张光正嗫嚅着提过醒,看到女神毫无反应,索性就和大妈们谎称自己是另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大堂经理,混迹广场舞队伍是欲追求柳妈妈女儿郑有恩——就看这伏笔后续怎么用了……
不作不会死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张光正。
可是,他,还真不怕死!
第四次,女神就约他一起参加同事孩子的周岁宴,女神让他穿整齐点,张光正就这样式,去了——

女神还是个神女,立马给他花9000多“买”了一套西装——

在空姐和前空姐云集的宴会上,张光正穿着女神为他挑选的笔挺西装,对郑有恩尽显一通酒店式贴心服务,甚至还泽及女神的闺蜜佟娜娜。
——没人告诉你这很危险吗。
女神就那么不动声色一次次斜视他,目光中现出黄小仙的杀伐,和熊顿的悲悯。
此时的张光正,就像郑有恩和朋友说的那样,不过是被她当做了一块挡板——阻挡同事们铺天盖地的询问、打探、催婚催生……

不出所料,这第一次“约会”之后,张光正“死”得很惨——被郑有恩直接裸“撂”在卫生间——那套西装被她拿去退了……

不是女神返老还童,是黄小仙变老了。
要不是之后柳妈妈把张光正请到家里痛说“变态”女儿的“怪物成长史”是情有可原的——满满一本“手撕”亲妈后的道歉小纸条,就是明证!
这戏,还真有点没法往下演了。
因为黄小仙成了黄大仙还那么小而仙,就有点太矫情了。
《欢迎光临》改编自鲍鲸鲸小说《我的盖世英熊》,袁子弹任编剧,鲍鲸鲸是爆款电影《失恋33天》的原著和编剧,和白百合玩的很好的那位。所以郑有恩是和演员贴合度很高的角色,差不多是为白百合量身定制的另一身“行头”——充分发挥了白百合的特点和优势。
最近,白百合怼前男友的戏份连上各种热搜,就是网友山呼很爽的那段——
接受北京卫视《大戏看北京》云采访时,白百合自称长了一张很不好惹的脸。
紧接着又更正说:其实我这个人不但好惹,还很可爱。
但显然并不能令人信服——同时接受云采访的黄轩接过话茬儿说:我觉得连导演都怕百合。
比起不好惹的白百合,黄轩不仅好惹,而且太好惹了。用他师父王牛郎的话说:我们小正正脾气好得——烦的丧的恶心的你都能糊弄过去,还特开心。
广场舞大妈们也恨不得跟他论姐妹儿,掏心窝子的话一说一火车……

王牛郎和陈精典有意无意拿他的“女神梦”开涮,也经常被他无意识反教育……
他那心眼儿都长在表面的善良宽厚,执拗而又木讷的样子,不仅讨喜中老年妇女同志,对郑有恩恐怕也很对症。
不过,张光正也有放飞自我的一面,有时像个堂吉诃德,反正他能干的事,黄轩自称是无论如何也干不出来的。
所以说,好惹不好惹,看脸黄轩、白百合就是正解。
最后再说两句——鲍鲸鲸的作品有很强的个性和标识性,语言、对话、人设、情节啥的就不说了,笔者比较欣赏的一点是:审视世界,也审视自我,常以两代人故事对照点题,能燥起来,也能爽起来,还能哭出来。
希望这部剧能为婆妈戏注入一股新鲜而甘冽的活水。

作者: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