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星球第三季 – 外高加索深处的AI LA》,是中国首部以AI工程师视角探索AI社会影响的纪录片,融合户外探险和主题探索两种元素。

第6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特别策划
第6届北京纪实影像周期间
我们开设了特别策划栏目
《DOC+优秀提案回访》
与大家分享北京纪实影像周
优秀作品的幕后创作故事

【DOC+优秀提案回访】第一季第二期

▲
DOC+优秀提案回访:
《荒野星球第三季 – 外高加索深处的AI LA》制片人赵阳
时长:11分50秒
简介:《荒野星球第三季 – 外高加索深处的AI LA》,是中国首部以AI工程师视角探索AI社会影响的纪录片,融合户外探险和主题探索两种元素。作为一部面向AI行业和关注AI发展人们的社会影响力纪录片,因为深度关注AI对普通人的影响,倡导全球AI行业科技向善,发展安全AI,获得了第四届北京纪实影像周提案大会二等奖,第12届美国新媒体电影节最佳AI纪录片,俄罗斯宇宙发生论电影节最佳AI剧情电影等20个国家的40个奖项,提名和入围,并在2019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展示预告片。

>>>写在前面<<<
真正的AI是什么?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在面对失业危机、贫富差距、产业升级、新型服务等问题和话题时,AI人工智能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对于AI人工智能在未来的探索和应用,充满了太多的疑惑和顾虑。
当然,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到纪录片《荒野星球第三季 - 外高加索深处的AI LA》(以下简称《AI LA》)中去寻找我们需要的、想要的答案。这部影片中出现了企业高管、行业从业者、专家学者、城市居民、农村学生、道士等形形色色的角色,既有专业领域的探讨,也有各行各业普通人的看法和建议,而在他们的互动和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充分与自己的想法相互观摩、学习和印证。
但在故事以外,《AI LA》的拍摄团队们又在这曲折的拍摄行程中,发生过哪些离奇的事我们也不得而知。北京纪实影像周组委会的小伙伴近期对《AI LA》制片人赵阳进行了回访,就让我们从台前走到幕后,聊一聊《AI LA》这部影片以及它背后的那些事。
1
团队简介
赵老师您好,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AI LA》的创作团队吗?
赵阳:大家好,我是荒野星球的制片人赵阳。过去六年,我和意大利导演共同创作了荒野星球三部曲。《AI LA》是我们的第三部作品,从2017年开始在创作初期就很幸运地入选了探索 ·北师大纪录片工作坊,得到了张同道和魏克然老师的悉心指导,并担任本片监制。同时,我们也邀请到了原微软中国副总裁王欣,原惠普中国副总裁王小维担任顾问。

请简要介绍一下《AI LA》这部纪录片。
赵阳:这是中国首部以AI工程师视角探索AI社会影响的纪录片,融合了户外探险和主题探索两种元素,讲述一名硅谷AI工程师,发现AI快速进化后,对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充满担忧和焦虑。受自然智能启发,踏上了一段深入探寻AI的旅程。历时五年,在中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和格鲁吉亚五个国家拍摄,2020年成片,时长是 82 分钟。
那这是怎样的一部纪录片呢?您能介绍下吗?
赵阳:这要先从我的工作经历说起,做纪录片之前,我曾在国际咨询公司从事IT咨询工作十年,本科专业是软件工程,所以对前沿科技的发展格外关注,也更感兴趣。
早在2017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的人形机器人Atlas,就可以躲避障碍,在山地自由行走,甚至可以做出倒空翻这样的高难度动作,加上媒体的大肆渲染和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影响,让很多人感觉,AI时代即将来临。那么到底AI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普通人是否应该担忧?
基于以上背景,我们以科技人的视角,而非媒体人的视角制作了这部纪录片,深度关注AI对普通人的影响,倡导全球AI界科技向善,发展安全AI。基于这样的初心,过去五年我们得到了来自牛津、斯坦福、微软、IBM、埃森哲和六个国家多个领域近百位专业人士的支持。
2
关于《AI LA》
到目前为止,《荒野星球》系列影片已经进入了第三季,能否请您说明下,每一季都分别代表了哪些主题?您是在什么时候产生了以AI人工智能作为着眼点去创作一个作品的想法呢?
赵阳:荒野星球探索系列纪录片,以普世的自然语言,讲述的是发生在全球十大徒步路线上,中国年轻人体系化探索世界,多维度认知成长的真实故事。
第一季,2016年成片,在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拍摄,是一部探索为什么那么多人热爱徒步旅行的纪录片;第二季, 2018 年成片,在中国大香格里拉区域拍摄,是一部讲述中国背包客精神寻根的纪录片。
第一季主题是向外探索,去远方户外探险,关于梦想和信念;第二季主题是向内探索,回内心精神寻根,关于探索和回归。
既然实现了去远方户外探险的梦想,又完成了回内心精神寻根的回归,下一步就应该回归当下、回归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我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当时,我作为一名IT行业专业人士,面对AI等新技术的爆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通过和朋友聊天也发现很多人都对AI的飞速发展有不同程度的担忧。于是,我们确定了第三季主题:探索AI发展对普通人产生的社会影响。

从影片的内容上看,涉及到的人员、国家、场景都非常多且复杂,那么您在人员召集和实际拍摄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哪些记忆深刻的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
赵阳:在整个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融资困难,因为这部片子不是商业影片,不为某一家企业背书,又不是常规的行业纪录片,还不是面向大众而是面向特定行业的纪录片。这是一部科技行业内部人士不站在企业和行业视角,而是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看待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力纪录片,所以,得到了来自科技行业国内外众多权威人士的资源支持。
资金主要还是来自我们主创团队的执着投入,因为我们坚定地认为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当科技洪流在资本推动下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时候,作为普通人会有一种深深的命运无力感。主创团队包括科技和纪录片专业人士,我们的价值就是利用全部所学,唤起AI行业和社会各界对AI发展和走向的深度关注,确保前沿科技真正为大众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是成为一小部分人的造富工具和控制工具,留给全社会一片狼藉。

影片中很少提及AI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您是否可以聊一下,您对AI人工智能在现实中的场景应用中的理解和看法?
第一、 2016年杨澜团队创作了《探寻人工智能》系列纪录片,已经完美的将AI的起源,发展和应用讲透,不需要我们赘述。
第二、既然我们团队是科技行业出身,就应该拥有与媒体人不同的视角。因为我们是受到当时全球AI界最先进的波士顿动力公司人形机器人Atlas飞速进化而产生的灵感,所以,我们不是以AI的行业应用为起点,而是以全球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Atlas为起点,采用互联网vs树联网vs意识联网,人工智能vs自然智能vs人类智能的创新视角,跳出AI行业应用,上升到了社会层面、哲学思考,甚至人类进化的视角。

我看影片中讲,国内外的专业领域人士以及普通民众在对待AI人工智能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您是如何看待这些差异的?
赵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这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我们叫从权威精英到普通民众的跨阶层视角。以往的关于AI的纪录片作品多数都是行业精英和权威学者单方面去探讨,很多时候,他们可能并没有听到真正普通民众关于AI的真实想法和心声。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普通民众确实对于AI和AI的发展了解很少,基本停留在媒体和电影的层面,正是因为大众对于这类专业领域的了解很浅,所以需要我们这类影片在行业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搭建一道桥梁,帮助专业人士利用专业知识更好的为大众创造真正的价值。

这个系列内容目前已经拍摄了三季,您觉得在拍摄的过程中,您能得到的最大的乐趣以及您觉得最大的收益是什么?
赵阳:荒野星球探索系列纪录片,计划拍摄十季,想法源自2015年创立的全球徒步俱乐部的全球十大徒步计划,希望把那些走在路上的有故事的人的有价值的故事纪录下来,除了给自己留念,最大的希望是用他/ 她们的故事,启发更多同类体系化探索世界,多维度提升认知,勇敢追求梦想。
荒野星球团队在过去六年时间坚定地前行,最大的乐趣和动力就是:做自己。就像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分种族、国籍和肤色,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兴趣爱好中,他们渴望探索真实世界,对造物主创造的大自然现实宇宙充满无限好奇,他们渴望掌控自己命运,因为他们拥有自由的灵魂。
在您拍摄的过程中,还采访了中国道教的老前辈,那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您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如何能与现代科技和谐共生?
赵阳: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也是能在全球20个国家获得40个各类奖项的关键。
AI前沿科技vs传统道家思想,这本身就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西方观众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习惯了Discovery,BBC等这类制作机构的内容模式。而荒野星球启用好莱坞获奖的意大利导演,运用了西方观众和中国年轻观众熟悉的拍摄和表达方式,但是又从思想上和架构上采用了中国+西方的混合方式,让人们眼前一亮。同样,作为中国主创团队主导的作品,我们从心里希望能够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融入进来,惠及全世界更多热爱探索世界的人们,看到不同文化的闪光点。

3
关于北京纪实影像周
上次参与创投之后,您觉得对《AI LA》最大的帮助和影响是什么?
赵阳:2020年提案大会,《AI LA》很幸运获得了二等奖,对我们来说,意味着这是纪录片行业对荒野星球作品和团队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虽然,我们作品的类型比较创新,但是除了观众以外,业内也需要这样的创新。因此获奖后也坚定了我们继续保持这种风格的态度。
今年是否有新的作品继续参与创投,请简单介绍一下。
赵阳:今年报名创投大会, 我们带来了《荒野星球第四季-喜马拉雅深处的 Starseed LA》,荒野星球的基因是体系化探索世界,多维度提升认知,深层次启迪生命,跨阶层传递价值。
所以,2022年我们继续启程。从巴基斯坦喀喇昆仑的向外户外探险、中国大香格里拉的向内精神寻根、格鲁吉亚外高加索的向未来寻求AI影响,到不丹喜马拉雅的向过去追溯意识起源。这是一部探索意识起源和进化的探险纪录片,也是一部关注35岁职场危机的社会影响力纪录片,因为我们团队都经历过35岁职场危机,所以,这样的题材是我们能够深入把握的。
请对即将召开的第6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以及创投大会表达几句祝福与期待。
赵阳:首先希望所有报名参加创投大会的主创团队充分展示自己的提案,取得好成绩 (也包括我们自己) ,也希望纪实影像爱好者能够到现场体验这场视听盛宴。
最后,祝愿第6届北京纪实影像周和创投大会圆满成功,早日办成国际规格的纪实影像大会。
第6届北京纪实影像周
第6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东城区政府主办,由北京国际设计周有限公司承办,拟于2022年9月举办。
本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以“记录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设立启动仪式、总结仪式及学术推荐、主题活动、展映展播、产业创投、特别活动五个基本单元,持续引导全球纪实影像资源在北京创新落地转化,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国际纪实影像活动品牌,推动新时代北京纪实影像产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时代中国形象,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