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华:雕刻冬奥_北京时间

章华:雕刻冬奥

“我的家乡在张家口康保县,小时候总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自己绑冰车、做雪板。可以说,我是在冰雪游戏中长大的。”童年记忆为雕塑家章华播种冰雪之梦,如今,他用五款作品雕刻冬奥。

章华:雕刻冬奥

“我的家乡在张家口康保县,小时候总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自己绑冰车、做雪板。可以说,我是在冰雪游戏中长大的。”童年记忆为雕塑家章华播种冰雪之梦,如今,他用五款作品雕刻冬奥。

展现空中跳跃姿态的单板滑雪、动感十足的自由式滑雪、姿态优美的花样滑冰……章华所创作的这五款冬奥题材雕塑作品分别是《飞翔》《翱翔》《心在飞翔》《腾飞》《弹无虚发》。这五款作品以冰雪运动的精彩瞬间为创作对象,将光滑的赛道浓缩为雕塑的底座,运动员或张开双臂俯冲下滑,或在冰上翩翩起舞,极具张力地体现了“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尽显运动之美。

童年记忆为雕塑家章华播种冰雪之梦,如今,他用五款作品雕刻冬奥。(摄影:阎彤)

作为北京冬奥会第一款铜质雕塑类特许商品的创作者,章华对这些作品有很多期许:“一方面,雕塑能够生动形象地记录下多姿多彩的冰雪运动及其中的精神内蕴;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雕塑艺术,更多地宣传奥林匹克精神,让大家为北京冬奥会呐喊助威、增光添彩。”

其实,这不是章华第一次和奥运结缘。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他的作品《海风》就在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上荣获优秀作品奖,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收藏,永久矗立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广场上。至今,这尊昂首向上、吹着海风的美丽“少女”,仍向八方游客展示着北京这座古老都市的青春活力。

伴随着申办冬奥会的热潮,章华的雕塑《翱翔》于2014年在崇礼冰雪小镇落地。这件16米高的巨型雕塑展现着滑雪运动员展臂飞翔的英姿,不锈钢的材质巧妙映衬着周围的冰雪氛围,它已经成为游客们来到崇礼的必打卡地。“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我激动得彻夜难眠。此后,我放弃了其他题材的创作和参展机会,静下心来搜集整理冰雪运动画面资料,观看体育比赛积累素材,把艺术创作的重点全部放到了冬奥题材上。”

2021年7月,“飞翔的梦·情系冬奥——章华雕塑作品展”作为冬奥艺术系列展首展,在冬奥组委办公园区举办,这也是他的冬奥题材作品首次集中展出。首钢园中,章华的一件件作品吸引着观众们的目光,将运动健儿的力与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说起和冬奥的缘分,还得从章华的童年讲起。“我的母亲剪得一手好窗花,在母亲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喜欢动手。”一团泥巴、一块莜面,到了章华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摆件。后来,他走上艺术之路,开启了与奥运的奇妙缘分。随着冬奥会的临近,章华已经累计创作了40多件冬奥题材雕塑作品。最近,他潜心塑造了一座表现火炬传递场面的雕塑也刚刚完成,两位火炬手一前一后以奔跑的姿态呈现,目光聚焦在高高举起的冬奥会火炬“飞扬”上,充满着期待。章华说:“京张两地哺育、培养了我,我想用雕塑传承京张文化,塑造出更多奥运健儿的风采,用打动人心的作品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链接

大型立体书展现冰雪元素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360度回旋赛道、动态旋转的花滑运动员……打开这本立体书,冰雪元素就“跳”了出来。这部由1000多个零件组成的超大型沉浸式立体书《打开中国冰雪》,将最具代表性的冬奥项目和冰雪文化全景展现,让冰与雪不再“高冷”。

“起初立体书的内容没这么丰富,我们做着做着发现,更打动人的其实是背后的冰雪文化和历史渊源,还有这些积淀如何在北京传承的。光是确立整体方案,就经历了4次迭代。”立体书的文字作者张乃文介绍。为了让冰雪景观在立体结构中有最饱满的呈现效果,立体结构师施镇宇和他的团队下了不少功夫,也做了不少创新性尝试。完成第一稿后,他们进行了上千次优化修改,直到满意才会进行下一步。

冬奥艺术绽放双年展

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1月21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开幕。此次双年展以“生命之光”为主题,作为“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奥运精神。

巨幅画作《体育强国 梦想激荡》以浪漫写意的风格描绘了多项激烈的体育竞技瞬间,以动与静、冰与火的结合展示了中国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画作《一起向未来——2022北京冬奥会欢迎您》将吉祥物、海报、火炬等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视觉元素融入其中,并将分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全部冬奥比赛场馆合理安排在画面里。

据了解,本届北京双年展参展国家和地区达到117个,参展艺术家共573人,参展作品共计707件,参与投稿国家达124个,为历届之首。

来源:冬奥会刊

章华:雕刻冬奥

“我的家乡在张家口康保县,小时候总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自己绑冰车、做雪板。可以说,我是在冰雪游戏中长大的。”童年记忆为雕塑家章华播种冰雪之梦,如今,他用五款作品雕刻冬奥。

章华:雕刻冬奥

“我的家乡在张家口康保县,小时候总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自己绑冰车、做雪板。可以说,我是在冰雪游戏中长大的。”童年记忆为雕塑家章华播种冰雪之梦,如今,他用五款作品雕刻冬奥。

展现空中跳跃姿态的单板滑雪、动感十足的自由式滑雪、姿态优美的花样滑冰……章华所创作的这五款冬奥题材雕塑作品分别是《飞翔》《翱翔》《心在飞翔》《腾飞》《弹无虚发》。这五款作品以冰雪运动的精彩瞬间为创作对象,将光滑的赛道浓缩为雕塑的底座,运动员或张开双臂俯冲下滑,或在冰上翩翩起舞,极具张力地体现了“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尽显运动之美。

童年记忆为雕塑家章华播种冰雪之梦,如今,他用五款作品雕刻冬奥。(摄影:阎彤)

作为北京冬奥会第一款铜质雕塑类特许商品的创作者,章华对这些作品有很多期许:“一方面,雕塑能够生动形象地记录下多姿多彩的冰雪运动及其中的精神内蕴;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雕塑艺术,更多地宣传奥林匹克精神,让大家为北京冬奥会呐喊助威、增光添彩。”

其实,这不是章华第一次和奥运结缘。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他的作品《海风》就在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上荣获优秀作品奖,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收藏,永久矗立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的广场上。至今,这尊昂首向上、吹着海风的美丽“少女”,仍向八方游客展示着北京这座古老都市的青春活力。

伴随着申办冬奥会的热潮,章华的雕塑《翱翔》于2014年在崇礼冰雪小镇落地。这件16米高的巨型雕塑展现着滑雪运动员展臂飞翔的英姿,不锈钢的材质巧妙映衬着周围的冰雪氛围,它已经成为游客们来到崇礼的必打卡地。“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我激动得彻夜难眠。此后,我放弃了其他题材的创作和参展机会,静下心来搜集整理冰雪运动画面资料,观看体育比赛积累素材,把艺术创作的重点全部放到了冬奥题材上。”

2021年7月,“飞翔的梦·情系冬奥——章华雕塑作品展”作为冬奥艺术系列展首展,在冬奥组委办公园区举办,这也是他的冬奥题材作品首次集中展出。首钢园中,章华的一件件作品吸引着观众们的目光,将运动健儿的力与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说起和冬奥的缘分,还得从章华的童年讲起。“我的母亲剪得一手好窗花,在母亲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喜欢动手。”一团泥巴、一块莜面,到了章华手里,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摆件。后来,他走上艺术之路,开启了与奥运的奇妙缘分。随着冬奥会的临近,章华已经累计创作了40多件冬奥题材雕塑作品。最近,他潜心塑造了一座表现火炬传递场面的雕塑也刚刚完成,两位火炬手一前一后以奔跑的姿态呈现,目光聚焦在高高举起的冬奥会火炬“飞扬”上,充满着期待。章华说:“京张两地哺育、培养了我,我想用雕塑传承京张文化,塑造出更多奥运健儿的风采,用打动人心的作品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链接

大型立体书展现冰雪元素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360度回旋赛道、动态旋转的花滑运动员……打开这本立体书,冰雪元素就“跳”了出来。这部由1000多个零件组成的超大型沉浸式立体书《打开中国冰雪》,将最具代表性的冬奥项目和冰雪文化全景展现,让冰与雪不再“高冷”。

“起初立体书的内容没这么丰富,我们做着做着发现,更打动人的其实是背后的冰雪文化和历史渊源,还有这些积淀如何在北京传承的。光是确立整体方案,就经历了4次迭代。”立体书的文字作者张乃文介绍。为了让冰雪景观在立体结构中有最饱满的呈现效果,立体结构师施镇宇和他的团队下了不少功夫,也做了不少创新性尝试。完成第一稿后,他们进行了上千次优化修改,直到满意才会进行下一步。

冬奥艺术绽放双年展

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1月21日,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开幕。此次双年展以“生命之光”为主题,作为“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奥运精神。

巨幅画作《体育强国 梦想激荡》以浪漫写意的风格描绘了多项激烈的体育竞技瞬间,以动与静、冰与火的结合展示了中国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画作《一起向未来——2022北京冬奥会欢迎您》将吉祥物、海报、火炬等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视觉元素融入其中,并将分布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全部冬奥比赛场馆合理安排在画面里。

据了解,本届北京双年展参展国家和地区达到117个,参展艺术家共573人,参展作品共计707件,参与投稿国家达124个,为历届之首。

来源:冬奥会刊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