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朝阳组工力量 ②_北京时间

战“疫”中的朝阳组工力量 ②

“司号员”龙涛作为组织部的一名干部,自身也积极参与下沉工作,每周在三里屯街道白家庄西里社区发放检查出入证、测量体温、排查流动人口情况,为社区防控工作贡献了一份组工力量。

战“疫”中的朝阳组工力量 ②

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是组工干部的鲜红底色,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朝阳区广大组工干部挺身而出,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党性、无私的奉献精神投身到防控第一线,用担当与实干诠释着组工干部的初心使命。

朝阳组工推出系列报道,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组工干部们在防疫工作中的感人事迹。

“疫”线战场上的司号员

按照组织安排,许多公务员投入到朝阳防疫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成为疫情防控的最美逆行者,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背后的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好干部调配,为防疫任务提供坚强保障,成为打赢战“疫”的关键。龙涛作为朝阳区委组织部干部科分管干部借调任务的副科长,坚决把这份责任扛了起来。从区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7个专班队伍的组建,到市级300名干部下沉基层的安排,再到朝阳区入境人员转运服务现场工作组干部队伍组建,每一个岗位要求都不一样,非常考验组工干部的业务功底和细心程度。

龙涛按照部内安排和领导要求,带领科内干部加紧研究,逐一筛查干部名单,详细分析能力特点和岗位匹配度,充分与干部所在单位沟通,兼顾好抽调干部和本单位工作实际,把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特点相符的干部输送到战“疫”各个岗位。回忆那段时间,龙涛印象最深刻印象的就是打电话,最多的一天甚至打了200多个,像高效复读机一样,来来回回把借调干部的背景、考虑和建议背诵了200多遍。但龙涛说,“战场有司令部指挥调度,也得司号员吹响战斗号角,把干部抽调工作这把集结动员号吹好,就是我的职责 ”。

“司号员”龙涛作为组织部的一名干部,自身也积极参与下沉工作,每周在三里屯街道白家庄西里社区发放检查出入证、测量体温、排查流动人口情况,为社区防控工作贡献了一份组工力量。

3月10日,按照部领导安排,龙涛又投身新国展专班,成为守护国门一线的防疫干部,担任整个新国展临时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和三个班组之一的A班组长,每天带领组里全体人员有条不紊的推进转运各项工作。机场专班的工作非常辛苦,顶着疫情风险和工作压力,龙涛的睡眠、饮食都有点混乱,但龙涛说,组工干部这时候就是要担当表示,自己还会把手里的冲锋号吹好,他相信在全区广大干部前赴后继的努力下,朝阳必将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以服务人才的温度

温暖每一位旅客和战友

戚璟是朝阳区委组织部人才一科的副科长,平日里,他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为区内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他的工作发生了变化,戚璟成为了入境进京人员转运服务工作组的一员,而他服务的对象也变成了千千万万的入境返京人员。

服务人才需要细致、高效,服务入境人员更是需要十倍的耐心和细致。作为组工干部,戚璟自从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起,就将自己当成了一名“战士”,而这名“战士”的任务,就是让回国、来华的各位旅客感受到温暖和温情。

一开始,他的工作任务是随车转运抵京人员,俗称“跟车员”。跟车员,可以说是与入境人员接触最密切的人,要跟随每一位入境人员前往集中隔离点或者居家隔离地点,每出一趟车短则3、4个小时,长则6、7个小时。面对这样一项艰苦、又有一定暴露风险的工作,戚璟主动积极承担了起来。由于穿着防护服不方便,他在工作时只能不喝水、不吃东西,一连八九个小时。途中,他需要时刻与旅客居住地所在街乡、社区沟通情况,定位精准的接送地址,以便快速、准确地将旅客交接到社区干部手中,完成一次闭环的转运过程。他还需要安抚因长时间旅途而情绪波动的旅客,耐心地为他们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可以说,他将自己服务人才的本领和经验,全部投入到了服务旅客当中。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组工干部的能力与担当,主动将组工干部的旗帜插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之后,戚璟的工作变成了后台提供政策支持、后勤保障等综合协调类工作。工作内容变了,服务的初衷和精神却没有变。他深知,保障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战疫”的成败,这里,同样是一线,同样是战场。正是由于戚璟全方位、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得他所在组的成员能够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抗疫斗争中。

从3月10日朝阳区入境进京人员转运服务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戚璟就一直奋战在新国展的一线,可以说,几乎参与了人员转运工作的全过程。他以服务人才的温度,温暖着每一位旅客和战友。他也始终坚信,全面赢得抗疫胜利的那一天,即将到来!

“负重”抗“疫”的特殊成绩单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众多组工干部积极投身到社区、商务楼宇、机场等一线火热的防疫工作时,在战场的大后方,也有不少组工干部也在为防疫各项工作辛勤得忙碌着,默默无闻却一样精彩,杨春萌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1月底疫情爆发时,杨春萌已经怀孕5个月。部领导从关爱干部的角度,没有安排她前往一线参与防疫工作。“不能前往一线工作,不代表不能为战‘疫’贡献力量”,杨春萌主动请缨,承担了社区防疫信息宣传任务。从那天开始,加班加点就成了她的代名词。

信息工作专业性强,特别是防疫工作涉及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经济建设方方面面,社区入口如何管控、返京人员如何摸排、机场转运怎么高效、企业复产什么要求、居民舆论如何引导……千头万绪内容繁杂,且疫情防控信息事关重大,不容有误。面对防疫上百项业务工作,她逼着自己变成了“政策通”,为了学习中央、市区委关于防疫工作的决策部署,她穿着防辐射服,每天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很多部里同事都不敢想象,她是如何扛着“大肚子”挺过来的。

信息工作时效性强,特别是此次防疫工作,各信息刊物约稿时间非常紧,“一天多约,隔日报送”成为常态。考虑到一线防疫干部工作压力很大,她决定让自己先“情况明”,能自己问清楚、写明白的工作,不要各专班再出基础材料。主动工作背后是个人更多的付出,一次为了总结“朝阳区入境人员信息采集”小程序和“乘车卡”模式,她在电脑前一直等到深夜12点,机场专班同事得空了,才通过电话问清了情况。不少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人都有腰间盘突出的毛病,杨春萌也不例外,特别是怀孕之后,长期久坐更加加重腰部负担,有时候疼起来半夜睡觉都会惊醒,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她仍坚持高质量完成每天的各类信息撰写报送工作,为防疫工作信息宣传提供坚实的保障。

与其他组工干部开展了多少人次的人员排查、信息登记、转运服务不同,杨春萌在防疫大后方,交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特殊战“疫”成绩单。截止到3月22日,共编辑、推送全区社区防疫信息633篇,平均每天10篇。于16区横比,朝阳社区防疫经验做法在《北京组工动态(防疫专刊)》等三个主要平台,实现采用数量全部名列全茅。

疫情防控工作形势逐渐好转,杨春萌也将在50多天后迎来自己的宝宝,她表示将战斗到最后时刻,和战友,和宝宝一起迎接胜利春天的到来。

战“疫”中的朝阳组工力量 ②

“司号员”龙涛作为组织部的一名干部,自身也积极参与下沉工作,每周在三里屯街道白家庄西里社区发放检查出入证、测量体温、排查流动人口情况,为社区防控工作贡献了一份组工力量。

战“疫”中的朝阳组工力量 ②

政治上绝对可靠、对党绝对忠诚是组工干部的鲜红底色,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朝阳区广大组工干部挺身而出,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党性、无私的奉献精神投身到防控第一线,用担当与实干诠释着组工干部的初心使命。

朝阳组工推出系列报道,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组工干部们在防疫工作中的感人事迹。

“疫”线战场上的司号员

按照组织安排,许多公务员投入到朝阳防疫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成为疫情防控的最美逆行者,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背后的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好干部调配,为防疫任务提供坚强保障,成为打赢战“疫”的关键。龙涛作为朝阳区委组织部干部科分管干部借调任务的副科长,坚决把这份责任扛了起来。从区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7个专班队伍的组建,到市级300名干部下沉基层的安排,再到朝阳区入境人员转运服务现场工作组干部队伍组建,每一个岗位要求都不一样,非常考验组工干部的业务功底和细心程度。

龙涛按照部内安排和领导要求,带领科内干部加紧研究,逐一筛查干部名单,详细分析能力特点和岗位匹配度,充分与干部所在单位沟通,兼顾好抽调干部和本单位工作实际,把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特点相符的干部输送到战“疫”各个岗位。回忆那段时间,龙涛印象最深刻印象的就是打电话,最多的一天甚至打了200多个,像高效复读机一样,来来回回把借调干部的背景、考虑和建议背诵了200多遍。但龙涛说,“战场有司令部指挥调度,也得司号员吹响战斗号角,把干部抽调工作这把集结动员号吹好,就是我的职责 ”。

“司号员”龙涛作为组织部的一名干部,自身也积极参与下沉工作,每周在三里屯街道白家庄西里社区发放检查出入证、测量体温、排查流动人口情况,为社区防控工作贡献了一份组工力量。

3月10日,按照部领导安排,龙涛又投身新国展专班,成为守护国门一线的防疫干部,担任整个新国展临时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和三个班组之一的A班组长,每天带领组里全体人员有条不紊的推进转运各项工作。机场专班的工作非常辛苦,顶着疫情风险和工作压力,龙涛的睡眠、饮食都有点混乱,但龙涛说,组工干部这时候就是要担当表示,自己还会把手里的冲锋号吹好,他相信在全区广大干部前赴后继的努力下,朝阳必将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以服务人才的温度

温暖每一位旅客和战友

戚璟是朝阳区委组织部人才一科的副科长,平日里,他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为区内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他的工作发生了变化,戚璟成为了入境进京人员转运服务工作组的一员,而他服务的对象也变成了千千万万的入境返京人员。

服务人才需要细致、高效,服务入境人员更是需要十倍的耐心和细致。作为组工干部,戚璟自从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起,就将自己当成了一名“战士”,而这名“战士”的任务,就是让回国、来华的各位旅客感受到温暖和温情。

一开始,他的工作任务是随车转运抵京人员,俗称“跟车员”。跟车员,可以说是与入境人员接触最密切的人,要跟随每一位入境人员前往集中隔离点或者居家隔离地点,每出一趟车短则3、4个小时,长则6、7个小时。面对这样一项艰苦、又有一定暴露风险的工作,戚璟主动积极承担了起来。由于穿着防护服不方便,他在工作时只能不喝水、不吃东西,一连八九个小时。途中,他需要时刻与旅客居住地所在街乡、社区沟通情况,定位精准的接送地址,以便快速、准确地将旅客交接到社区干部手中,完成一次闭环的转运过程。他还需要安抚因长时间旅途而情绪波动的旅客,耐心地为他们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可以说,他将自己服务人才的本领和经验,全部投入到了服务旅客当中。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组工干部的能力与担当,主动将组工干部的旗帜插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之后,戚璟的工作变成了后台提供政策支持、后勤保障等综合协调类工作。工作内容变了,服务的初衷和精神却没有变。他深知,保障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战疫”的成败,这里,同样是一线,同样是战场。正是由于戚璟全方位、热情周到的服务,使得他所在组的成员能够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抗疫斗争中。

从3月10日朝阳区入境进京人员转运服务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戚璟就一直奋战在新国展的一线,可以说,几乎参与了人员转运工作的全过程。他以服务人才的温度,温暖着每一位旅客和战友。他也始终坚信,全面赢得抗疫胜利的那一天,即将到来!

“负重”抗“疫”的特殊成绩单

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众多组工干部积极投身到社区、商务楼宇、机场等一线火热的防疫工作时,在战场的大后方,也有不少组工干部也在为防疫各项工作辛勤得忙碌着,默默无闻却一样精彩,杨春萌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1月底疫情爆发时,杨春萌已经怀孕5个月。部领导从关爱干部的角度,没有安排她前往一线参与防疫工作。“不能前往一线工作,不代表不能为战‘疫’贡献力量”,杨春萌主动请缨,承担了社区防疫信息宣传任务。从那天开始,加班加点就成了她的代名词。

信息工作专业性强,特别是防疫工作涉及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经济建设方方面面,社区入口如何管控、返京人员如何摸排、机场转运怎么高效、企业复产什么要求、居民舆论如何引导……千头万绪内容繁杂,且疫情防控信息事关重大,不容有误。面对防疫上百项业务工作,她逼着自己变成了“政策通”,为了学习中央、市区委关于防疫工作的决策部署,她穿着防辐射服,每天在电脑面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很多部里同事都不敢想象,她是如何扛着“大肚子”挺过来的。

信息工作时效性强,特别是此次防疫工作,各信息刊物约稿时间非常紧,“一天多约,隔日报送”成为常态。考虑到一线防疫干部工作压力很大,她决定让自己先“情况明”,能自己问清楚、写明白的工作,不要各专班再出基础材料。主动工作背后是个人更多的付出,一次为了总结“朝阳区入境人员信息采集”小程序和“乘车卡”模式,她在电脑前一直等到深夜12点,机场专班同事得空了,才通过电话问清了情况。不少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人都有腰间盘突出的毛病,杨春萌也不例外,特别是怀孕之后,长期久坐更加加重腰部负担,有时候疼起来半夜睡觉都会惊醒,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她仍坚持高质量完成每天的各类信息撰写报送工作,为防疫工作信息宣传提供坚实的保障。

与其他组工干部开展了多少人次的人员排查、信息登记、转运服务不同,杨春萌在防疫大后方,交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特殊战“疫”成绩单。截止到3月22日,共编辑、推送全区社区防疫信息633篇,平均每天10篇。于16区横比,朝阳社区防疫经验做法在《北京组工动态(防疫专刊)》等三个主要平台,实现采用数量全部名列全茅。

疫情防控工作形势逐渐好转,杨春萌也将在50多天后迎来自己的宝宝,她表示将战斗到最后时刻,和战友,和宝宝一起迎接胜利春天的到来。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