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多样生物④丨能爬树、“打洞”的北方狭口蛙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今年,顺义区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顺义区融媒体中心携手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共同推出“身边的多样生物”栏目,集中展示调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引导市民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古代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以蛙声为意象的佳句。
那您见过能爬树、“打洞”的蛙吗?
顺义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在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中,在温榆河公园、汉石桥湿地公园等地均发现了有这些“特殊技能”的蛙。它就是北方狭口蛙。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吧~
草丛里的北方狭口蛙。
【身份信息】
无尾目姬蛙科,小型蛙类。
身长约4至5厘米,体态娇小、胖乎乎的。
头宽大于头长,吻短而圆,鼓膜不明显。
腹面皮肤光滑,背面有少数小疣,但和蟾蜍不一样的是,北方狭口蛙的这些疣不会分泌毒素。
【饮食起居习惯】
北方狭口蛙常栖息于住宅、水坑附近的草丛中、土穴内或石下。
喜欢在雨后第一天的傍晚、夜间至第二天早晨出现。
夜晚抱对产卵,每年产卵2至3次,每次400至800粒。卵产于临时水坑内,单粒浮于水面。蝌蚪变成幼蛙需14至20天。
正在爬树的北方狭口蛙。
【特殊技能】
当遇到危险时,北方狭口蛙会通过吸入空气使自己的身体膨胀,让小型天敌无从下口。
北方狭口蛙不善跳跃,多爬行,更善于挖土和攀爬。它们后肢的内蹠突极为发达,可形成铲状,以后肢交替向外推土的方式,把自己埋进洞中。其栖息的洞穴常常深达数尺。
汉石桥湿地公园。
据悉,现在全球大约有5000多种蛙类,分布在北京市的野生蛙类有7种,北方狭口蛙属于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这些小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在此呼吁市民一起保护蛙类动物,共同守护充满生机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