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有其人其事吗?_北京时间

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有其人其事吗?

第三处墓在浙江宁波,这一说法是嘉庆元年焦循到宁波,“闻其地亦有祝英台墓,梁山伯、祝英台墓,在鄞西十里接待寺后,旧称义妇冢。”明日笑动剧场栏目中由李梓庭、孟令一为您带来相声《借鉴》,他们从更另类的角度解读梁祝故事,讲述梁山伯、祝英台其人其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有其人其事吗?

祝家庄娇女祝英台,不甘闺房寂寞,女扮男装,离家到杭城求学。青年梁山伯也去杭州读书。二人途中相识,结为金兰,同窗三年。后来,祝英台接家书促归,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一路上英台以比喻方法暗示自己对梁山伯的爱恋,可惜梁山伯并未明白英台的心思。最后祝英台以许九妹终身为名,希望梁山伯早早来祝家娶亲。祝英台回家后,祝父强迫女儿受聘许配马家。梁山伯亲访祝英台,两人楼台相会悲痛万分。梁山伯回家后就病倒了,不久去世。祝英台在去马家途中,下轿在河桥祭灵,顿时风雨交加,梁墓开裂。祝英台便纵身跳入,两人化作一对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这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故事除了在民间人们口口相传以外,舞台艺术表现的传播形式也相当多。但是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梁山伯、祝英台其人其事?如果有,他们是哪个时代、什么地方的人?或者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只是“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小说家”所捏造的?小编把几种说法汇总了一下,以供看官们品评。

否定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认为:梁祝、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的故事合称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并编成戏剧。尽管戏剧和故事都十分动人,但毕竟只是传说,因此事实上是不存在其人其事的。

还有一说: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历史上的确是确有其人的,但他们根本不可能认识。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太守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另外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 。

其实,研究“梁祝”是否确有其人其事不是从今日开始的。历史上有些严肃的学者也进行过研究和探索。清代乾隆时著名经学家焦循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在《剧说》卷二中说全国至少有四座所谓“梁祝墓”。第一处墓葬地在河北林镇,记载于宋元时期作家刘一清的《钱塘遗事》。第二处墓在山东嘉祥县,焦循曾经亲眼见到祝英台墓的碣石拓片。第三处墓在浙江宁波,这一说法是嘉庆元年焦循到宁波,“闻其地亦有祝英台墓,梁山伯、祝英台墓,在鄞西十里接待寺后,旧称义妇冢。”焦循在记载中虽然没有说曾经亲眼看见这座墓。但当地居民说上世纪四十年代不光看到梁祝墓,还看到过梁祝庙。第四处是扬州祝英台墓。

如果确有其人其事,那么二人的爱情故事到底发生于什么朝代,也有争论。有的专家说是东晋,有的专家说是明代。持祝英台为明代人说法的,主要源于明朝传奇《同窗记》。传说中的“梁祝书院”所在地确为明代杭州一所著名书院,不过不叫“梁祝书院”,而是叫“敷文书院”。但是小编觉得只凭这点蛛丝马迹,并不能就断言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明代人。

持祝英台为东晋人说法的,则依据史书所载相关资料。据元代钟嗣成《录鬼簿》所记,元曲大家白仁甫有《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的剧目,可惜剧本已佚,无法知其概要。北宋苏东坡的词集《东坡乐府》有词牌《祝英台》,以后辛奔疾、吴文英均右词作。据此又可以推断,至少在北宋时就已经有梁祝故事的流传。

总之,梁祝故事因感人至深,才会代代相传,后人才信以为真。梁祝故事的真实与否到现在还是一个谜,您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留言给我们哦!

明日笑动剧场栏目中由李梓庭、孟令一为您带来相声《借鉴》,他们从更另类的角度解读梁祝故事,讲述梁山伯、祝英台其人其事。爆笑来袭,您准备好了吗?

1月29日精彩预告

敬请关注

相声《借鉴》

表演者:李梓庭、孟令一

相声《罗密欧与朱丽叶》

表演者:董建春、李丁

笑动剧场栏目推出专属APP啦!大家可以通过扫码方式下载安装《笑动剧场》APP,不仅可以在手机上观看笑动剧场精彩内容,还可以了解更多的演员信息、幕后花絮,还有曲艺明星小课堂哦!

点我!点我!!点我!!!

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有其人其事吗?

第三处墓在浙江宁波,这一说法是嘉庆元年焦循到宁波,“闻其地亦有祝英台墓,梁山伯、祝英台墓,在鄞西十里接待寺后,旧称义妇冢。”明日笑动剧场栏目中由李梓庭、孟令一为您带来相声《借鉴》,他们从更另类的角度解读梁祝故事,讲述梁山伯、祝英台其人其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有其人其事吗?

祝家庄娇女祝英台,不甘闺房寂寞,女扮男装,离家到杭城求学。青年梁山伯也去杭州读书。二人途中相识,结为金兰,同窗三年。后来,祝英台接家书促归,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一路上英台以比喻方法暗示自己对梁山伯的爱恋,可惜梁山伯并未明白英台的心思。最后祝英台以许九妹终身为名,希望梁山伯早早来祝家娶亲。祝英台回家后,祝父强迫女儿受聘许配马家。梁山伯亲访祝英台,两人楼台相会悲痛万分。梁山伯回家后就病倒了,不久去世。祝英台在去马家途中,下轿在河桥祭灵,顿时风雨交加,梁墓开裂。祝英台便纵身跳入,两人化作一对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这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个故事除了在民间人们口口相传以外,舞台艺术表现的传播形式也相当多。但是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梁山伯、祝英台其人其事?如果有,他们是哪个时代、什么地方的人?或者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只是“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小说家”所捏造的?小编把几种说法汇总了一下,以供看官们品评。

否定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认为:梁祝、白蛇传、牛郎织女、孟姜女的故事合称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并编成戏剧。尽管戏剧和故事都十分动人,但毕竟只是传说,因此事实上是不存在其人其事的。

还有一说: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历史上的确是确有其人的,但他们根本不可能认识。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太守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另外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 。

其实,研究“梁祝”是否确有其人其事不是从今日开始的。历史上有些严肃的学者也进行过研究和探索。清代乾隆时著名经学家焦循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在《剧说》卷二中说全国至少有四座所谓“梁祝墓”。第一处墓葬地在河北林镇,记载于宋元时期作家刘一清的《钱塘遗事》。第二处墓在山东嘉祥县,焦循曾经亲眼见到祝英台墓的碣石拓片。第三处墓在浙江宁波,这一说法是嘉庆元年焦循到宁波,“闻其地亦有祝英台墓,梁山伯、祝英台墓,在鄞西十里接待寺后,旧称义妇冢。”焦循在记载中虽然没有说曾经亲眼看见这座墓。但当地居民说上世纪四十年代不光看到梁祝墓,还看到过梁祝庙。第四处是扬州祝英台墓。

如果确有其人其事,那么二人的爱情故事到底发生于什么朝代,也有争论。有的专家说是东晋,有的专家说是明代。持祝英台为明代人说法的,主要源于明朝传奇《同窗记》。传说中的“梁祝书院”所在地确为明代杭州一所著名书院,不过不叫“梁祝书院”,而是叫“敷文书院”。但是小编觉得只凭这点蛛丝马迹,并不能就断言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明代人。

持祝英台为东晋人说法的,则依据史书所载相关资料。据元代钟嗣成《录鬼簿》所记,元曲大家白仁甫有《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的剧目,可惜剧本已佚,无法知其概要。北宋苏东坡的词集《东坡乐府》有词牌《祝英台》,以后辛奔疾、吴文英均右词作。据此又可以推断,至少在北宋时就已经有梁祝故事的流传。

总之,梁祝故事因感人至深,才会代代相传,后人才信以为真。梁祝故事的真实与否到现在还是一个谜,您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留言给我们哦!

明日笑动剧场栏目中由李梓庭、孟令一为您带来相声《借鉴》,他们从更另类的角度解读梁祝故事,讲述梁山伯、祝英台其人其事。爆笑来袭,您准备好了吗?

1月29日精彩预告

敬请关注

相声《借鉴》

表演者:李梓庭、孟令一

相声《罗密欧与朱丽叶》

表演者:董建春、李丁

笑动剧场栏目推出专属APP啦!大家可以通过扫码方式下载安装《笑动剧场》APP,不仅可以在手机上观看笑动剧场精彩内容,还可以了解更多的演员信息、幕后花絮,还有曲艺明星小课堂哦!

点我!点我!!点我!!!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