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荐书】第 92 期_北京时间

【丹丹荐书】第 92 期

【丹丹荐书】第 92 期

【丹丹荐书】第 92 期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京城”,不断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品味北京文化,京华丹心特别策划【丹丹荐书】栏目,为大家定期推荐精选好书,旨在引导大家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修身养志、增长才干。

每周好书推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回眸与前瞻》

侯红霞 庞娟 主编

北京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已逾百年,中国学界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达40周年。本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学科设立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从多个视角探讨了有效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科建设的思路方法。本书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等相关领域的师生及党务工作者具有参考价值,也可供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其他读者阅读。

《大家读〈论语〉》

白平 译注

文津出版社

白平教授精于古代汉语和训诂校勘,其注释简明扼要而别具一格;其白话译文字斟句酌而畅达易读;其解读基于多年研究和体悟,融会各家,与时偕行,尤见新义。

本书中,作者紧扣日常人情物理,还原孔子言语行事片断的可能语境,通过生活事例、心理逻辑,让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格言、名句,以及哲学命题有了更真切而鲜活的面貌,促人慎思明辨、向上好学,懂得为人处世的底线伦理和理想境界。

《走出内耗心理学:写给内耗型人格的自醒指南》

文德 编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主要针对时下内耗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社恐型人格、焦虑型人格、自卑型人格、抑郁型人格、高敏感型人格、完美主义、强迫症、自责症等心理疾病,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了一些化解方法,旨在让读者降低内心的负面声音、克服被精神内耗带来的压制,帮助深受内耗困扰的读者摆脱精神内耗,驱散笼罩在心灵的迷雾,重新收获快乐和幸福。

《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张佳玮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是写给不快乐的年轻人的一本快乐指南。作者用干脆、幽默的语言畅谈当下年轻人的生命困境,帮读者找回快乐的秘方。在他的文字里,我们能看到一个80后青年作家的深刻和智慧。他的文字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直达每个人的情绪触角,看似幽默的文字,却蕴含深刻的道理。

《张元济傅增湘往来信札》

柳向春 整理

北京燕山出版社

本书全面整理收录了现已刊布的所有张元济、傅增湘往来信札资料。全书以时间为序进行编排,张元济致傅增湘信件起于1912年,终于1947年;傅增湘致张元济信件起于1912年,终于1945年,两位先生信件各自成册,便于对照阅读。

本书对二人往来书信中的私事内容,未进行任何删减,对于研究二人的家庭、友情等方面有极大价值。信札中涉及了清末民初藏书家藏书流散资料、民国出版史资料、近代教育史料等诸多内容,不仅有助于拓展、深化张元济傅增湘相关问题研究的内涵,也可为全面、立体地彰显他们的学术贡献及对保护、传承中华典籍的文化影响提供线索。

《神医侦探团》(1—3册)

轩弦 著

钱焕琪 吕文杉 赵心怡 插图

北京出版社

本书将中医药文化与少年侦探故事相融合,在少年最爱的侦探故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故事发生在虚拟的惠慈市中医药协会,会长华妙春是中医大师,救人无数。一天,华妙春和协会珍奇药物突然失踪,众人怀疑他监守自盗后畏罪潜逃,于是报警。但华一游、画千雪、乔飞宇三位少年不相信华妙春会做这种事,毅然组成“神医侦探团”,决心找出华妙春,揭开背后的真相……

每周新刊推荐

《北京文艺评论》

2025年第2期

总第4期

2025年第2期

访谈

“我是属于理想主义教育下成长的那一代人” / 陈思和 叶子

附录一 陈思和简谱 / 梁钺皓 整理

附录二 陈思和著述编辑目录 / 梁钺皓 整理

文学关键词·基层写作

在基层写作与新大众文艺 / 杨庆祥

“基层写作”与文学场里的命名博弈 / 柳冬妩

劳心以诚:一种“劳力者”的诗 / 赵汗青

前沿·重述90年代

社会主义传统下的女性解放尝试及其文化表达——电视剧《山花烂漫时》 / 吴纪阳

隐喻性的东北和除罪化的罪案——网剧《漫长的季节》 / 高楚姗

多维经典

主持人语 / 罗雅琳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学民族志风格的生成 / 邓小燕

白桦深处,星丛与人的图腾——重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 丛子钰

北京来信

现代作家的北京情结 / 李静

“家住吴门,改作长安人”——叶圣陶1949年应邀“北上”的前前后后 / 商金林

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中的“文化古城”四季 / 刘子凌

另类景观:萧乾小说的北京记忆与情感重塑 / 陶梦真

现场与立场·有故事的人

成为“讲故事的人”还是“有故事的人” / 何平

新媒介时代“有故事的人”的炼金术 / 叶祝弟

小说的“流言本体”与作者的“主体复象” / 林云柯

破圈的幻象与文学的新生 / 刘茉琳

视界

“新南方写作”与“后殖民文学”的合题——以库切的南方写作实践为例 / 周倩宇

新学人·消失的作家

“消失的作家”:论文学生态与作家文化选择的关系 / 刘诗宇

错位、放逐与提前进入90年代:王朔的人生道路及文学创作 / 褚云侠

从写手到作家:解离时代与网络文学自觉 / 王秋实

危机与契机:作家“网红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 白欢

文艺立交桥

当代杂技史发展视域下的新时代杂技“十年”创作:剧目化、戏剧化及剧场化——基于“戏剧”视角的考察 / 董迎春 刘娟

诗歌共时体·混沌与诗

主持人语 / 张光昕

呼吸:混沌与诗(节选) / [意]弗朗科·贝拉尔迪 蓝江 译

请注意:结巴诗人来了 / 胡亮

艺术场

寻找逃生出口(Exit):迈向游戏的跨媒介研究 / 王洪喆

先居高阳——游戏中地形系统的演变 / 李典峰

电子游戏中的真菌问题 / 曹澍

“救人易,救己难”:论《黑神话:悟空》中的媒介自反 / 车致新

爱或子宫怪物: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太空歌剧 / 陈旻

谁在言说东北:电子游戏于“东北文艺复兴”话语中的位置——以电子游戏《东北之夏》为例 / 闫毅航

来源:“北京出版集团”微信公众号

【丹丹荐书】第 92 期

【丹丹荐书】第 92 期

【丹丹荐书】第 92 期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京城”,不断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品味北京文化,京华丹心特别策划【丹丹荐书】栏目,为大家定期推荐精选好书,旨在引导大家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修身养志、增长才干。

每周好书推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回眸与前瞻》

侯红霞 庞娟 主编

北京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已逾百年,中国学界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达40周年。本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学科设立发展的历程,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从多个视角探讨了有效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科建设的思路方法。本书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等相关领域的师生及党务工作者具有参考价值,也可供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其他读者阅读。

《大家读〈论语〉》

白平 译注

文津出版社

白平教授精于古代汉语和训诂校勘,其注释简明扼要而别具一格;其白话译文字斟句酌而畅达易读;其解读基于多年研究和体悟,融会各家,与时偕行,尤见新义。

本书中,作者紧扣日常人情物理,还原孔子言语行事片断的可能语境,通过生活事例、心理逻辑,让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格言、名句,以及哲学命题有了更真切而鲜活的面貌,促人慎思明辨、向上好学,懂得为人处世的底线伦理和理想境界。

《走出内耗心理学:写给内耗型人格的自醒指南》

文德 编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主要针对时下内耗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社恐型人格、焦虑型人格、自卑型人格、抑郁型人格、高敏感型人格、完美主义、强迫症、自责症等心理疾病,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了一些化解方法,旨在让读者降低内心的负面声音、克服被精神内耗带来的压制,帮助深受内耗困扰的读者摆脱精神内耗,驱散笼罩在心灵的迷雾,重新收获快乐和幸福。

《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张佳玮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是写给不快乐的年轻人的一本快乐指南。作者用干脆、幽默的语言畅谈当下年轻人的生命困境,帮读者找回快乐的秘方。在他的文字里,我们能看到一个80后青年作家的深刻和智慧。他的文字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直达每个人的情绪触角,看似幽默的文字,却蕴含深刻的道理。

《张元济傅增湘往来信札》

柳向春 整理

北京燕山出版社

本书全面整理收录了现已刊布的所有张元济、傅增湘往来信札资料。全书以时间为序进行编排,张元济致傅增湘信件起于1912年,终于1947年;傅增湘致张元济信件起于1912年,终于1945年,两位先生信件各自成册,便于对照阅读。

本书对二人往来书信中的私事内容,未进行任何删减,对于研究二人的家庭、友情等方面有极大价值。信札中涉及了清末民初藏书家藏书流散资料、民国出版史资料、近代教育史料等诸多内容,不仅有助于拓展、深化张元济傅增湘相关问题研究的内涵,也可为全面、立体地彰显他们的学术贡献及对保护、传承中华典籍的文化影响提供线索。

《神医侦探团》(1—3册)

轩弦 著

钱焕琪 吕文杉 赵心怡 插图

北京出版社

本书将中医药文化与少年侦探故事相融合,在少年最爱的侦探故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故事发生在虚拟的惠慈市中医药协会,会长华妙春是中医大师,救人无数。一天,华妙春和协会珍奇药物突然失踪,众人怀疑他监守自盗后畏罪潜逃,于是报警。但华一游、画千雪、乔飞宇三位少年不相信华妙春会做这种事,毅然组成“神医侦探团”,决心找出华妙春,揭开背后的真相……

每周新刊推荐

《北京文艺评论》

2025年第2期

总第4期

2025年第2期

访谈

“我是属于理想主义教育下成长的那一代人” / 陈思和 叶子

附录一 陈思和简谱 / 梁钺皓 整理

附录二 陈思和著述编辑目录 / 梁钺皓 整理

文学关键词·基层写作

在基层写作与新大众文艺 / 杨庆祥

“基层写作”与文学场里的命名博弈 / 柳冬妩

劳心以诚:一种“劳力者”的诗 / 赵汗青

前沿·重述90年代

社会主义传统下的女性解放尝试及其文化表达——电视剧《山花烂漫时》 / 吴纪阳

隐喻性的东北和除罪化的罪案——网剧《漫长的季节》 / 高楚姗

多维经典

主持人语 / 罗雅琳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学民族志风格的生成 / 邓小燕

白桦深处,星丛与人的图腾——重读《额尔古纳河右岸》 / 丛子钰

北京来信

现代作家的北京情结 / 李静

“家住吴门,改作长安人”——叶圣陶1949年应邀“北上”的前前后后 / 商金林

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中的“文化古城”四季 / 刘子凌

另类景观:萧乾小说的北京记忆与情感重塑 / 陶梦真

现场与立场·有故事的人

成为“讲故事的人”还是“有故事的人” / 何平

新媒介时代“有故事的人”的炼金术 / 叶祝弟

小说的“流言本体”与作者的“主体复象” / 林云柯

破圈的幻象与文学的新生 / 刘茉琳

视界

“新南方写作”与“后殖民文学”的合题——以库切的南方写作实践为例 / 周倩宇

新学人·消失的作家

“消失的作家”:论文学生态与作家文化选择的关系 / 刘诗宇

错位、放逐与提前进入90年代:王朔的人生道路及文学创作 / 褚云侠

从写手到作家:解离时代与网络文学自觉 / 王秋实

危机与契机:作家“网红化”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 白欢

文艺立交桥

当代杂技史发展视域下的新时代杂技“十年”创作:剧目化、戏剧化及剧场化——基于“戏剧”视角的考察 / 董迎春 刘娟

诗歌共时体·混沌与诗

主持人语 / 张光昕

呼吸:混沌与诗(节选) / [意]弗朗科·贝拉尔迪 蓝江 译

请注意:结巴诗人来了 / 胡亮

艺术场

寻找逃生出口(Exit):迈向游戏的跨媒介研究 / 王洪喆

先居高阳——游戏中地形系统的演变 / 李典峰

电子游戏中的真菌问题 / 曹澍

“救人易,救己难”:论《黑神话:悟空》中的媒介自反 / 车致新

爱或子宫怪物: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太空歌剧 / 陈旻

谁在言说东北:电子游戏于“东北文艺复兴”话语中的位置——以电子游戏《东北之夏》为例 / 闫毅航

来源:“北京出版集团”微信公众号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