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法拍房:诱人低价背后的法律陷阱,这漏你敢捡吗?
近期,“1 元起拍” 的房产在拍卖平台引发热议。据 CRIC 数据显示,6 月山东威海乳山有 216 套海景房以 1 元起拍,单价已跌至 2000 元 / 平方米,小户型总价不足 7 万元。与此同时,上海、宁波等一二线城市也出现类似 “特价房”。这些看似 “捡漏” 的机会,实则暗藏法律风险。

案例回顾
乳山海景房:供过于求下的抛售狂潮
乳山这216套1元起拍的海景房分布在90余个小区,均为二手房东自行委托拍卖,并非司法处置。

当地二手房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再加上旅游经济疲软,房价从几年前的4000元/平方米暴跌至2000元/平方米。部分房源因长期空置,问题频出,物业费拖欠、房屋漏水等情况屡见不鲜。有购房者以2万元拍下一套海景房后,却需补缴3万元物业费,且外墙漏水维修费用高达数千元。
此类房源虽以“精装修、家具齐全”为卖点,但实际居住价值极低,产权还可能存在抵押或查封等隐患。
一二线城市:商业房产的套路与风险
上海、宁波等地的1元起拍房源多为商业性质。例如,上海浦东一套10平方米的商铺起拍价1元,但购房者需缴纳契税、增值税及解押费用,最终实际成本可能超30万元。

更棘手的是,部分房源存在长期租赁情况,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购房者即使取得产权也无法立即使用。此外,杭州曾出现刑事案件涉案房产1元起拍的案例,这类房源虽有法院背书,但原业主债务纠纷仍可能波及新买家。
律师点评

律师表示,司法拍卖与普通拍卖存在明显区别。司法拍卖由法院强制处置,产权相对清晰;而乳山的非司法拍卖可能存在多重抵押、产权人失联等问题。若原业主涉及多起债务纠纷,购房者很可能卷入连环诉讼。同时,部分房源产权性质与用途特殊,为商业或工业用地,无法落户或居住,且交易税费高达20%-30%。如上海某商用房虽以1元起拍,但买受人需承担原业主拖欠的土地出让金及增值税,实际成本远超预期。
目前引发争议最多的情况,当属竞拍成功,但原业主或其亲属占用房屋,法院可能以“唯一住房”为由暂缓执行,购房者需通过另案诉讼解决,耗时数年。另一方面,长期租赁会成为羁绊。若房屋在拍卖前已签订20年租赁合同,且租金已一次性支付,购房者将无法立即入住或转租。安徽某厂房拍卖后因承租人主张“买卖不破租赁”,导致买受人无法实际控制房产。
律师提醒广大朋友们,法拍房需承担契税、增值税、土地出让金等税费,部分房源还需补缴物业费、水电费等历史欠费。昆明某商铺以1元起拍,最终成交价13万元,但买受人需额外支付1.3万元平台服务费及数万元税费。此外,乳山部分海景房因长期空置,墙体发霉、管道老化等问题严重,翻新费用可能超过房价本身。

律师建议,您在选择法拍的时候,一定要全面尽职调查,可以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产产权状态,核实是否存在抵押、查封、共有权人等情况;实地勘察房屋现状,确认是否有人占用、装修损坏程度及周边配套;向物业、水电部门核查欠费情况,了解物业费、水电费拖欠金额。
另外,一定要分清司法拍卖与普通拍卖,司法拍卖可通过法院获取产权证明,而普通拍卖需警惕委托人资质及房源合法性。同时,关注特殊条款,如“不负责清场”“税费全由买受人承担”等,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
最后,建议大家委托专业律师共同参与竞拍,律师可协助审查合同、规避风险,并在出现纠纷时提供诉讼支持。此外,部分银行提供“法拍贷”,但购房者需注意贷款条件及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