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方进一 | 中国究竟有街拍吗?_北京时间

专访方进一 | 中国究竟有街拍吗?

中国有街拍吗?很长一段时间,荧屏前的吃瓜群众对国内街拍的态度,不置可否。

专访方进一 | 中国究竟有街拍吗?

中国究竟有没有街拍?

中国服装网8月4日报道:中国有街拍吗?很长一段时间,荧屏前的吃瓜群众对国内街拍的态度,不置可否。

目前,国内的街拍照片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明星摆拍、长得好看、穿出风格。

其中,媒体露出最多的要算近来被明星奉为露天影棚的机场街拍照,碰上粉丝追星赏光,大多会留言一句“走路都带风,超美!”若观者是眼睛毒辣的键盘侠,评论画风就会成“前有一溜助理、造型师、摄影师拎包打光,后有PS磨皮拉腿,能不能别把这种摆拍拿来忽悠我们是街拍?”

长得好看大抵就是五官出挑,只要是穿的不太难看,多半就能纳为好看,这种类型在不少街拍大V平台早年频更的相册中能窥见一二。

穿出自己的风格,被绝大多数时尚爱好者及街拍摄影师认为是真正值得镜头捕捉,且够格称上“时尚街拍”的类型。

那么,中国究竟有没有街拍?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联系到了深圳indiegroup街拍摄影师方进一。

采访对象:方进一

随身携带:相机/手机/布袋/电脑

以贪婪的目光每日游走在街上,捕捉有吸引力、具备启发性的搭配者。并非每一个被拍者都是时尚人、潮人般全身搭配精美如橱窗模特,有趣的是每一个吸引到我目光的都是身上有某些元素或搭配细节巧妙。搭配反映当地当时该人的心情、工作、状态、态度,街拍写实而又有趣。给予自己每日上街的动力就是每一个陌生而又有趣的人、累积下来是认识了一群热爱搭配的同好、每一个意想不到的画面,不能尽数的理由都是一直街拍的乐趣。与其余三位志趣相投的同事成立indiegroup独立集团承接各类拍摄之余,自己亦开始走上独立街拍的道路,频密穿梭于深圳、香港、台湾等地进行旅行式街拍。

——方进一

一开始我是想去街拍网站做平面设计的

方进一最早接触到街拍,是一个叫P1的街拍网站。尽管身处国内第一批玩街拍的组织平台,当时的他却并没打算做个街拍摄影师,而是一门心思的准备进去做平面设计。

2011年,毕业实习期的方进一看中这个充满年轻活力的网站,想加入其中发展原本所学的平面设计专业,却常常和同事一起外出扫荡,一来二去,开始迷上街拍。

每天在街上观察往来路人,挑选出挑亮眼的人进行大量拍摄,拍摄的张数还和薪资酬劳挂钩,这一切不仅满足了方进一初入职场的物质需求,也启蒙了他对街拍的爱好兴趣。如此街拍入门的生活大概持续了两年,转折点在于P1对拍摄方向的要求调整——从原本包含“长得好看”和稍稍“穿出风格”的海量拍摄转变为一天只要拍好一个人的专精拍摄。随着所属社的变化,方进一才真正从街拍的门槛大步跨进中庭,决定深入专研时尚穿搭并将街拍作为值得长期发展的事业。

组建indiegroup,用一个职业养另一个职业

“街拍本身是没有收入可言的,因为不可能向路上的拍摄对象索取费用。”谈及生活上的经济来源,方进一采取的方法是用商业类的服装拍摄去养兴趣所在的街拍——精神和物质,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稳。

离开P1后的方进一和朋友一起组建了indiegroup,以团队组织的形式对外,更容易接洽商业拍摄。商酒拍摄、后台拍摄、lookbook拍摄、视频拍摄……团队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有在时尚拍摄领域的所长和希望纵深发展的方向,对外他们统一的名字是indiegroup,但在各自擅长的范畴,又会打响自己的姓名招牌。

想保留街拍的创作空间,哪怕是有人付钱

和indiegroup进行过商业合作的项目不少,其中不乏Aeo 、Fendi、Burberry、Coach、Ports、Lacoste、Mango、Adidas、Puma、Levis、H&M、Mashama、Topshop、Five Plus、initial、STACCATO、Uniqlo这样的知名品牌,但是他愿意拿出来作为案例的却并不多。究其原因,方进一更倾向于用自己和品牌都满意的作品说话。

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香港 推广街拍

Topshop 2016 Autumn Winter 街拍

#nude MADE BY SUOI 2016 Spring Summer 形象街拍

恋物志

奈雪の茶 霸气系列推广街拍

每个月找到方进一以“街拍”为合作主题的商业项目,只有一两个。虽然量不大,但只要有商业街拍找到方进一,他都很开心,因为他觉得那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他似乎又没那么开心了,因为品牌给予的限制和干预会让他觉得自己的风格没被充分接受。方进一说,“可能是对那个结果不够满意,所以很多商业成片,我都没有发在自己的社交网路。”或许,想了解一个摄影师对某次拍摄的成果满意与否,从其有没有将照片PO上个人网路的举动便可略知一二。

这是否也意味着国内在商业品牌+创意街拍的合作模式上很难磨合出好的成果?方进一在聊街拍摄影和商业品牌合作时,兴致最高的不是介绍自己的案子,而是ShanghaiExpress街拍摄影师张佳音和JNBY的合作。在他看来,那个成果才是合作双方审美达成统一,并在给予摄影师足够创作空间后,让二者都觉得满意的作品。说到这里,方进一的言语中不无羡慕。

ShanghaiExpress & JNBY

相机是延展的手,记录穿搭也记录生活

方进一的日常似乎都是根据商业拍摄的时间排期。我们在前期沟通确定采访时间时,发现他对星期几的概念寥寥,往来对话中都是以几月几日几时这样准确而分明的时间节点敲定行程,仿佛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亦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没有商业拍摄的“休息日”,方进一仍会带上自己的“御用”设备——佳能6D和85mm的人像镜头出门。“大概在两年前,我有一次坐地铁去参加时尚party,那天没有带相机,却在地铁里看到一个很想拍的人,当下的心情简直想说脏话,所以从那之后我再也不敢不带相机出门。”

佳能6D搭配85mm镜头,对方进一而言,就像手的延伸。无论寒天或酷暑,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手掌用力握住机身,手指自在游走于早已烂熟于心的拨盘快门,平和却贪婪的扫视街上的人来人往,一旦发现惊喜,便屏息凝气的按下快门,将瞬逝的人物环境隽永凝凝固。看似不经意间捕捉的平面人像,背后竟带有一丝不曾考量的匠人之气。这种匠心或许不仅仅是靠情怀在撑,更多的是反复操作后的肌肉记忆。天下武功,唯手熟尔——至今,方进一已经拍摄了1674张自己认可的街拍照片。

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记录习惯,有人会记下照片的时间地点,有人会记下照片的人物姓名,大多数街拍的配字都很简短,方进一则会记下照片拍摄时所发生的环境情境。方进一的记性很好,拍摄过或者打过照面的人,绝大多数都能记得,看到一张张数年前的街拍照,他甚至能清晰而准确的描述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被什么特质吸引而选择拍摄记录下那个人。

20130124 深圳 书城车站

原来我并未在自己的平台发布过这张照片,但我依然记得当时我是因为他对自己帽子的讲究、口袋巾和塞在脖子的丝巾的呼应而上前街拍,然后他就上了巴士,都不知道他的名字等等信息。

20130801 台北 永康街 回眸一笑

和她仅有三秒钟的缘分,大方笑容!

在街尾见到排长龙的葱抓饼店有一单车身影经过,于是跑向前,她正提着外卖准备离开,发现我马上大方微笑这举动比任何姿势更动人!两秒后消失于我视线范围,有时和被拍者的缘分不够十秒,感谢有快门可凝固彼此接触的瞬间,这是无疑是街拍的魅力 !

20140111 香港 歌赋街 就在街角聊聊

当晚是JOYRICH香港中环歌赋街店开店派对(现在已经结业),当晚拍了很多参加派对的人都穿得很JOYRICH,而他们两个都穿得不太JOYRICH显得格格不入,这张照片却是我至今依然是最喜欢的,可能是他们在一群致力融入开店派对中抽离的感觉。或者他们到可能谈到一些他们内心的东西,让我有无限的空间。

20140804 香港 中环 避雨

太阳雨,南方无雪,快门把雨凝结成雪。

20151226 深圳 蛇口 卡比

雌雄同体的卡比,这身搭配和材质让我想起《FightClub》 里面的Brad Pitt,这无疑是我2015年最喜欢最惊喜的一身搭配。

国内街拍摄影师的风格大都有迹可循

街拍摄影师的拍摄习惯各有不同——有人坚持在不经意中抓拍人物的自然瞬间,有人选择先和拍摄对象交流再捕捉相对自然的状态;有人偏好环境背景下的人物着装,有人喜欢拍摄身上的局部亮点;有人直接原片导出,也有人对后期的明暗冷暖持不同见解。但究其风格根源,方进一直言,国内大多数街拍摄影师的风格都是有迹可循的。

Scott Schuman、Adam Katz Sinding、Tommy Ton……国际时尚圈有不少叫得上名号的“街拍师”,他们都因自己独特的成像风格而受到圈内甚至明星艺人的追捧,当然,也包括国内街拍摄影师的青睐和崇拜。方进一认为,国内绝大多数街拍摄影师的作品,都能映射出他们所偏好国外街拍摄影师风格的蛛丝马迹。

或是“闻道有先后”,这在某一方面切实显现出了国内时尚街拍的出现和发展都落后于欧美国家的现实,同时,也应证了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本质。随着游走过的街道越来越多,方进一总结发现,国外街拍摄影师的路数也并不都适合国内,大到国内外的城市建设差异,小到出租巴士的车漆明艳度,甚至空气中微尘折射的通透光感, 都会影响最后的成片效果。方进一就举出曾在上海时装周的秀场外,遇到风格相近的国外街拍大拿和国内街拍摄影师同拍一人,国内街拍摄影师的成像明显在对人物穿搭和上海城市背景的糅合传达上棋高一着,最后甚至在Instagram上被大拿点赞的正面例子。

可见,即便国人“时尚力”和拍摄背景等客观条件都还略显差强人意,但我们的街拍摄影师仍在积极摸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拍摄方式。“中国式”街拍风格,似乎正伴随坐落于不同城市摄影师观察视角的发展而初现雏形。

没有时装周和KOL就没有街拍素材?

截至8月初,不少街拍摄影师的网络相簿更新日期还停留在上海时装周或者深圳服交会。不禁好奇,莫非只有时尚盛事期间,KOL大量出没,才有街拍素材?

方进一算是国内为数不多会在日常保持一定频次更新街拍相簿的摄影师,只不过,日常扫街的更片密度会远低于时装周。在他看来,时装周是可以把附近地区甚至更广范围内的行业人士集聚一堂的活动,在由各种时尚party、showroom、发布会组成的活动期间,充斥着密集且多样的风格穿搭。对于一个喜欢捕捉记录惊喜穿搭的时尚工作者而言,大抵再没有比这更能令人欢心雀跃的了。

上海时装周

20170412 上海 延庆路Fufurun

20170409 上海 南苏州路 本该如此

20170406 上海 长乐路 蓝色呼应

20170407 上海 南苏州路 Rico

深圳时装周

20170318 深圳 欢乐海岸 深圳著名全家

20170319 深圳 欢乐海岸 小满

20170321 深圳 欢乐海岸 more

20170321 深圳 欢乐海岸 小红朋友

镜头视角里折射的不同文化

上海、香港、深圳、台湾,都是方进一常年穿梭游荡的城市,而这个顺序也恰巧是他心里对这些城市的时尚排名。

定居地深圳及毗邻的香港是方进一最常展开日常拍摄的地方,除了近几年新生窜起的深圳时装周,酒吧、演出、展览等各种时尚潮人可能出没的地方都是他的取材之地。一年两季的上海时装周则为本就潮人云集的魔都增加了极具分量的时髦砝码,方进一有时会因为和KOL或品牌方的合作欣然前往,有时就算选择自费也会提前赶往,在上海的街道弄里拍摄城市的时尚人文。

方进一评说到:上海的潮人扮靓,往往是意欲传达自己的个人风格和审美取向,很多对时下流行是魏是晋并无关心。香港人在搭配上更偏向于追赶潮流,线下什么最in就穿什么,城市多元包容的发展也会体现在他们穿搭风格的百花齐放上。台湾的时尚文明受日本影响较大,所以穿衣着装上多少会看到一些东瀛味或者原宿风的东西。深圳相对而言,能穿出自己风格的人更少一些,常常在活动场合上看到的一些用力告诉大家“我很时髦”的造型,这一点在深圳时装周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20160410 上海 巨鹿路 小安

20140927 台湾 台北 jess

20150627 深圳 oct juicy

20160304 深圳 深南大道 截车

20140310 深圳 解放路 等的士

街拍创作是很私人化的事

用方进一的话说,一个人进入视线的0.1秒内,就已经有了要不要拍ta的念头,他会锁定的拍摄对象往往是衣物穿搭与其气质相匹的人,玄乎点儿说,他更看重的是“感觉”。

从访谈的整个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方进一对待拍摄带有很强的个人情绪色彩。比如,他不喜欢过分强调身材优势的着装或者所谓的“白富美”风格,不喜欢为了追逐潮流而在身上堆砌时下最流行的设计元素,不喜欢用除自己“御用”装备以外的摄影器材创作。而他不喜欢的,几乎一律不拍。

泛泛一听,未免太过挑剔。细细一想,却也完全正常。时尚圈里谁还没个偏好私心,况且,商业上已经有了足够的限制要完成未必尽如人意的工作,个人创作时自然要保留一些任性的空间。但尽管如此,方进一对于街拍摄影的视线也没有极尽偏激,比如他也会偶尔跳脱出自己的审美框架,客观以第三视角去看平台相对广而泛的人物街拍 ,他说那样更能呈现一个城市整体的时尚和审美。

当被问及中国的街拍什么时候能赶上国外时,方进一给出了“在诸多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可能一辈子也赶不上”这样消极又丧气的回应,话锋一转,他跟着又说“但这不影响我做这件事的热情,就像在限定的条件命题下更容易激发人克服挑战的意欲。”

“街拍和商业拍摄的最大区别在于可能性。”方进一如是说道,“其他所有服装拍摄的东西都是人为营造的,我在脑海中已经有了预期画面。但是,街拍不同。即便从香港中环到上环、西环的那些街道,都已经走过很多次了,但我依然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的哪条街道上遇见一个怎样的人。”这是除了街拍之外,再无他物可以给予方进一的日复一日的可能和惊喜。

Instagram:noyot

微博:方进一

博客:yotlj.blogcn.com

(图片来源:受访者独家提供)

专访方进一 | 中国究竟有街拍吗?

中国有街拍吗?很长一段时间,荧屏前的吃瓜群众对国内街拍的态度,不置可否。

专访方进一 | 中国究竟有街拍吗?

中国究竟有没有街拍?

中国服装网8月4日报道:中国有街拍吗?很长一段时间,荧屏前的吃瓜群众对国内街拍的态度,不置可否。

目前,国内的街拍照片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明星摆拍、长得好看、穿出风格。

其中,媒体露出最多的要算近来被明星奉为露天影棚的机场街拍照,碰上粉丝追星赏光,大多会留言一句“走路都带风,超美!”若观者是眼睛毒辣的键盘侠,评论画风就会成“前有一溜助理、造型师、摄影师拎包打光,后有PS磨皮拉腿,能不能别把这种摆拍拿来忽悠我们是街拍?”

长得好看大抵就是五官出挑,只要是穿的不太难看,多半就能纳为好看,这种类型在不少街拍大V平台早年频更的相册中能窥见一二。

穿出自己的风格,被绝大多数时尚爱好者及街拍摄影师认为是真正值得镜头捕捉,且够格称上“时尚街拍”的类型。

那么,中国究竟有没有街拍?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联系到了深圳indiegroup街拍摄影师方进一。

采访对象:方进一

随身携带:相机/手机/布袋/电脑

以贪婪的目光每日游走在街上,捕捉有吸引力、具备启发性的搭配者。并非每一个被拍者都是时尚人、潮人般全身搭配精美如橱窗模特,有趣的是每一个吸引到我目光的都是身上有某些元素或搭配细节巧妙。搭配反映当地当时该人的心情、工作、状态、态度,街拍写实而又有趣。给予自己每日上街的动力就是每一个陌生而又有趣的人、累积下来是认识了一群热爱搭配的同好、每一个意想不到的画面,不能尽数的理由都是一直街拍的乐趣。与其余三位志趣相投的同事成立indiegroup独立集团承接各类拍摄之余,自己亦开始走上独立街拍的道路,频密穿梭于深圳、香港、台湾等地进行旅行式街拍。

——方进一

一开始我是想去街拍网站做平面设计的

方进一最早接触到街拍,是一个叫P1的街拍网站。尽管身处国内第一批玩街拍的组织平台,当时的他却并没打算做个街拍摄影师,而是一门心思的准备进去做平面设计。

2011年,毕业实习期的方进一看中这个充满年轻活力的网站,想加入其中发展原本所学的平面设计专业,却常常和同事一起外出扫荡,一来二去,开始迷上街拍。

每天在街上观察往来路人,挑选出挑亮眼的人进行大量拍摄,拍摄的张数还和薪资酬劳挂钩,这一切不仅满足了方进一初入职场的物质需求,也启蒙了他对街拍的爱好兴趣。如此街拍入门的生活大概持续了两年,转折点在于P1对拍摄方向的要求调整——从原本包含“长得好看”和稍稍“穿出风格”的海量拍摄转变为一天只要拍好一个人的专精拍摄。随着所属社的变化,方进一才真正从街拍的门槛大步跨进中庭,决定深入专研时尚穿搭并将街拍作为值得长期发展的事业。

组建indiegroup,用一个职业养另一个职业

“街拍本身是没有收入可言的,因为不可能向路上的拍摄对象索取费用。”谈及生活上的经济来源,方进一采取的方法是用商业类的服装拍摄去养兴趣所在的街拍——精神和物质,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要稳。

离开P1后的方进一和朋友一起组建了indiegroup,以团队组织的形式对外,更容易接洽商业拍摄。商酒拍摄、后台拍摄、lookbook拍摄、视频拍摄……团队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有在时尚拍摄领域的所长和希望纵深发展的方向,对外他们统一的名字是indiegroup,但在各自擅长的范畴,又会打响自己的姓名招牌。

想保留街拍的创作空间,哪怕是有人付钱

和indiegroup进行过商业合作的项目不少,其中不乏Aeo 、Fendi、Burberry、Coach、Ports、Lacoste、Mango、Adidas、Puma、Levis、H&M、Mashama、Topshop、Five Plus、initial、STACCATO、Uniqlo这样的知名品牌,但是他愿意拿出来作为案例的却并不多。究其原因,方进一更倾向于用自己和品牌都满意的作品说话。

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香港 推广街拍

Topshop 2016 Autumn Winter 街拍

#nude MADE BY SUOI 2016 Spring Summer 形象街拍

恋物志

奈雪の茶 霸气系列推广街拍

每个月找到方进一以“街拍”为合作主题的商业项目,只有一两个。虽然量不大,但只要有商业街拍找到方进一,他都很开心,因为他觉得那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他似乎又没那么开心了,因为品牌给予的限制和干预会让他觉得自己的风格没被充分接受。方进一说,“可能是对那个结果不够满意,所以很多商业成片,我都没有发在自己的社交网路。”或许,想了解一个摄影师对某次拍摄的成果满意与否,从其有没有将照片PO上个人网路的举动便可略知一二。

这是否也意味着国内在商业品牌+创意街拍的合作模式上很难磨合出好的成果?方进一在聊街拍摄影和商业品牌合作时,兴致最高的不是介绍自己的案子,而是ShanghaiExpress街拍摄影师张佳音和JNBY的合作。在他看来,那个成果才是合作双方审美达成统一,并在给予摄影师足够创作空间后,让二者都觉得满意的作品。说到这里,方进一的言语中不无羡慕。

ShanghaiExpress & JNBY

相机是延展的手,记录穿搭也记录生活

方进一的日常似乎都是根据商业拍摄的时间排期。我们在前期沟通确定采访时间时,发现他对星期几的概念寥寥,往来对话中都是以几月几日几时这样准确而分明的时间节点敲定行程,仿佛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亦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没有商业拍摄的“休息日”,方进一仍会带上自己的“御用”设备——佳能6D和85mm的人像镜头出门。“大概在两年前,我有一次坐地铁去参加时尚party,那天没有带相机,却在地铁里看到一个很想拍的人,当下的心情简直想说脏话,所以从那之后我再也不敢不带相机出门。”

佳能6D搭配85mm镜头,对方进一而言,就像手的延伸。无论寒天或酷暑,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手掌用力握住机身,手指自在游走于早已烂熟于心的拨盘快门,平和却贪婪的扫视街上的人来人往,一旦发现惊喜,便屏息凝气的按下快门,将瞬逝的人物环境隽永凝凝固。看似不经意间捕捉的平面人像,背后竟带有一丝不曾考量的匠人之气。这种匠心或许不仅仅是靠情怀在撑,更多的是反复操作后的肌肉记忆。天下武功,唯手熟尔——至今,方进一已经拍摄了1674张自己认可的街拍照片。

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记录习惯,有人会记下照片的时间地点,有人会记下照片的人物姓名,大多数街拍的配字都很简短,方进一则会记下照片拍摄时所发生的环境情境。方进一的记性很好,拍摄过或者打过照面的人,绝大多数都能记得,看到一张张数年前的街拍照,他甚至能清晰而准确的描述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被什么特质吸引而选择拍摄记录下那个人。

20130124 深圳 书城车站

原来我并未在自己的平台发布过这张照片,但我依然记得当时我是因为他对自己帽子的讲究、口袋巾和塞在脖子的丝巾的呼应而上前街拍,然后他就上了巴士,都不知道他的名字等等信息。

20130801 台北 永康街 回眸一笑

和她仅有三秒钟的缘分,大方笑容!

在街尾见到排长龙的葱抓饼店有一单车身影经过,于是跑向前,她正提着外卖准备离开,发现我马上大方微笑这举动比任何姿势更动人!两秒后消失于我视线范围,有时和被拍者的缘分不够十秒,感谢有快门可凝固彼此接触的瞬间,这是无疑是街拍的魅力 !

20140111 香港 歌赋街 就在街角聊聊

当晚是JOYRICH香港中环歌赋街店开店派对(现在已经结业),当晚拍了很多参加派对的人都穿得很JOYRICH,而他们两个都穿得不太JOYRICH显得格格不入,这张照片却是我至今依然是最喜欢的,可能是他们在一群致力融入开店派对中抽离的感觉。或者他们到可能谈到一些他们内心的东西,让我有无限的空间。

20140804 香港 中环 避雨

太阳雨,南方无雪,快门把雨凝结成雪。

20151226 深圳 蛇口 卡比

雌雄同体的卡比,这身搭配和材质让我想起《FightClub》 里面的Brad Pitt,这无疑是我2015年最喜欢最惊喜的一身搭配。

国内街拍摄影师的风格大都有迹可循

街拍摄影师的拍摄习惯各有不同——有人坚持在不经意中抓拍人物的自然瞬间,有人选择先和拍摄对象交流再捕捉相对自然的状态;有人偏好环境背景下的人物着装,有人喜欢拍摄身上的局部亮点;有人直接原片导出,也有人对后期的明暗冷暖持不同见解。但究其风格根源,方进一直言,国内大多数街拍摄影师的风格都是有迹可循的。

Scott Schuman、Adam Katz Sinding、Tommy Ton……国际时尚圈有不少叫得上名号的“街拍师”,他们都因自己独特的成像风格而受到圈内甚至明星艺人的追捧,当然,也包括国内街拍摄影师的青睐和崇拜。方进一认为,国内绝大多数街拍摄影师的作品,都能映射出他们所偏好国外街拍摄影师风格的蛛丝马迹。

或是“闻道有先后”,这在某一方面切实显现出了国内时尚街拍的出现和发展都落后于欧美国家的现实,同时,也应证了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本质。随着游走过的街道越来越多,方进一总结发现,国外街拍摄影师的路数也并不都适合国内,大到国内外的城市建设差异,小到出租巴士的车漆明艳度,甚至空气中微尘折射的通透光感, 都会影响最后的成片效果。方进一就举出曾在上海时装周的秀场外,遇到风格相近的国外街拍大拿和国内街拍摄影师同拍一人,国内街拍摄影师的成像明显在对人物穿搭和上海城市背景的糅合传达上棋高一着,最后甚至在Instagram上被大拿点赞的正面例子。

可见,即便国人“时尚力”和拍摄背景等客观条件都还略显差强人意,但我们的街拍摄影师仍在积极摸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拍摄方式。“中国式”街拍风格,似乎正伴随坐落于不同城市摄影师观察视角的发展而初现雏形。

没有时装周和KOL就没有街拍素材?

截至8月初,不少街拍摄影师的网络相簿更新日期还停留在上海时装周或者深圳服交会。不禁好奇,莫非只有时尚盛事期间,KOL大量出没,才有街拍素材?

方进一算是国内为数不多会在日常保持一定频次更新街拍相簿的摄影师,只不过,日常扫街的更片密度会远低于时装周。在他看来,时装周是可以把附近地区甚至更广范围内的行业人士集聚一堂的活动,在由各种时尚party、showroom、发布会组成的活动期间,充斥着密集且多样的风格穿搭。对于一个喜欢捕捉记录惊喜穿搭的时尚工作者而言,大抵再没有比这更能令人欢心雀跃的了。

上海时装周

20170412 上海 延庆路Fufurun

20170409 上海 南苏州路 本该如此

20170406 上海 长乐路 蓝色呼应

20170407 上海 南苏州路 Rico

深圳时装周

20170318 深圳 欢乐海岸 深圳著名全家

20170319 深圳 欢乐海岸 小满

20170321 深圳 欢乐海岸 more

20170321 深圳 欢乐海岸 小红朋友

镜头视角里折射的不同文化

上海、香港、深圳、台湾,都是方进一常年穿梭游荡的城市,而这个顺序也恰巧是他心里对这些城市的时尚排名。

定居地深圳及毗邻的香港是方进一最常展开日常拍摄的地方,除了近几年新生窜起的深圳时装周,酒吧、演出、展览等各种时尚潮人可能出没的地方都是他的取材之地。一年两季的上海时装周则为本就潮人云集的魔都增加了极具分量的时髦砝码,方进一有时会因为和KOL或品牌方的合作欣然前往,有时就算选择自费也会提前赶往,在上海的街道弄里拍摄城市的时尚人文。

方进一评说到:上海的潮人扮靓,往往是意欲传达自己的个人风格和审美取向,很多对时下流行是魏是晋并无关心。香港人在搭配上更偏向于追赶潮流,线下什么最in就穿什么,城市多元包容的发展也会体现在他们穿搭风格的百花齐放上。台湾的时尚文明受日本影响较大,所以穿衣着装上多少会看到一些东瀛味或者原宿风的东西。深圳相对而言,能穿出自己风格的人更少一些,常常在活动场合上看到的一些用力告诉大家“我很时髦”的造型,这一点在深圳时装周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20160410 上海 巨鹿路 小安

20140927 台湾 台北 jess

20150627 深圳 oct juicy

20160304 深圳 深南大道 截车

20140310 深圳 解放路 等的士

街拍创作是很私人化的事

用方进一的话说,一个人进入视线的0.1秒内,就已经有了要不要拍ta的念头,他会锁定的拍摄对象往往是衣物穿搭与其气质相匹的人,玄乎点儿说,他更看重的是“感觉”。

从访谈的整个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方进一对待拍摄带有很强的个人情绪色彩。比如,他不喜欢过分强调身材优势的着装或者所谓的“白富美”风格,不喜欢为了追逐潮流而在身上堆砌时下最流行的设计元素,不喜欢用除自己“御用”装备以外的摄影器材创作。而他不喜欢的,几乎一律不拍。

泛泛一听,未免太过挑剔。细细一想,却也完全正常。时尚圈里谁还没个偏好私心,况且,商业上已经有了足够的限制要完成未必尽如人意的工作,个人创作时自然要保留一些任性的空间。但尽管如此,方进一对于街拍摄影的视线也没有极尽偏激,比如他也会偶尔跳脱出自己的审美框架,客观以第三视角去看平台相对广而泛的人物街拍 ,他说那样更能呈现一个城市整体的时尚和审美。

当被问及中国的街拍什么时候能赶上国外时,方进一给出了“在诸多客观因素的作用下,可能一辈子也赶不上”这样消极又丧气的回应,话锋一转,他跟着又说“但这不影响我做这件事的热情,就像在限定的条件命题下更容易激发人克服挑战的意欲。”

“街拍和商业拍摄的最大区别在于可能性。”方进一如是说道,“其他所有服装拍摄的东西都是人为营造的,我在脑海中已经有了预期画面。但是,街拍不同。即便从香港中环到上环、西环的那些街道,都已经走过很多次了,但我依然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的哪条街道上遇见一个怎样的人。”这是除了街拍之外,再无他物可以给予方进一的日复一日的可能和惊喜。

Instagram:noyot

微博:方进一

博客:yotlj.blogcn.com

(图片来源:受访者独家提供)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