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一批互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也集中亮相。

近日,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业内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围绕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一批互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也集中亮相。
本届大会以“数驱新质·智创未来”为主题,三天会期里,将围绕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应用的新质化跃迁等领域,举办特色论坛、展览展示、高端对话等30多场形式多样的活动。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9.7%,网民规模超过11亿,多项发展指标全球领先。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和千兆光网,累计建成5G基站448.6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78%,千兆用户超2亿。网络产业加快向平台支撑、生态繁荣演进升级,互联网已进入智能体时代。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戴炜表示,大会的主题正是要向行业来阐释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这样一个核心引擎,来驱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转型升级,同时大会也会为行业的发展进行前期的前瞻布局。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认为,智能体是大模型进化出来的一个新的阶段,大模型扮演大脑的角色,智能体扮演身体、手和脚的角色,智能体能用工具之后,能力就增强了很多,在智能体这一块,中国的应用场景是最丰富的。
在线数字科技教育企业代表,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苏涵表示,AI深度赋能中老年兴趣教育领域大有可为,旗下梨花教育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覆盖AI导师、AI陪练、小智AI等产品的智能教育矩阵,为中老年群体提供适老化、沉浸式学习体验。多鲸教育研究院《AI赋能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5年AI+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700亿元,但中老年赛道占比不足60亿元,AI技术应用渗透率不足1.5%,中老年群体“未被满足的教育刚需”与“智能化服务缺口”形成鲜明对比。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加速向学习、创作、社交等场景渗透。本届互联网大会现场,各种“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应用纷纷亮相,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当前,“全民反诈”已成为一门“必修课”,AI大模型的应用也在不断提升诈骗识别和处置效率。腾讯反诈服务专家安晓风介绍,腾讯推出的“反诈助手”通过深入分析海量真实案例,可以精准提炼常见诈骗套路的典型特征和人工客服成功劝阻的关键要素,聚焦网络社交场景,引导用户去进行一些提问,并且在过程当中进行追问,深挖疑点,最终为用户提供即时的劝阻服务。

小米openvela作为一个开源的自主研发的轻量操作系统,其具有轻量化,高度可裁剪,安全性等技术优势,可以运行在手表,手环,音箱,耳机,AI眼镜等物联网设备上,从而给人们带来智能化的科技体验。

目前已经在部分街道试点使用的高登有活一体机则可以基于地理位置和微信,为需要找工作的灵工人员提供精准的数字化服务,让更多人群享受到科技互联网带来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