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活用“冬眠”哲学_北京时间

党员干部要活用“冬眠”哲学

立冬以后,日照时间继续缩短,气温进一步降低,大部分农作物都将进入越冬期,一些动物开始冬眠,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也将进入冬歇期。

党员干部要活用“冬眠”哲学

立冬以后,日照时间继续缩短,气温进一步降低,大部分农作物都将进入越冬期,一些动物开始冬眠,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也将进入冬歇期。那么,立冬时节,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该不该“冬眠”呢?该也不该。来谈谈我们的“冬眠”哲学吧!

  “天道有常”“道法自然”,党员干部应该“冬眠”。冬眠,是一些动物通过降低自身生命活动状态,减少体内能量消耗,旨在应对冬季食物稀少、气温寒冷等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机制,也叫“冬蛰”。《道德经》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当党员干部遇到知识枯竭、本领恐慌、动力不足时也应该有一个“冬眠”期,以汲取新知、涵养本领、补充能量。可见,党员干部的“冬眠”不是简单的“装死”,而是为了蓄势待发。众所周知,一方面,日常工作纷繁复杂、巨细无遗,常常弄得我们“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久而久之,往往还会陷我们于庸碌无为的窘境中。另一方面,要提高干事创业、服务人民的本领,除了要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锻炼成长外,还得利用一些特定的时间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总结反思和全面系统的学习充电。因此,每过一段时间,尤其是到了年末岁尾,我们都应该像动物冬眠、作物越冬那样停下来、静下来,好好地对自己的工作来一个全面系统的总结反思,从中发现问题、认识不足。然后再到书本上去学习求解,到实践中去试验检测。如此,则既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很好地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能力本领。避免由于没有时间思考、学习、提高,而只会机械重复、僵化守旧,而缺乏改进完善、不能创新创造的保守局面。

  “张弛有度”“文武之道”,党员干部应该“冬眠”。《礼记》中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劳逸结合。慵懒散、浮拖软固然不可取,加班常态化也不可取。当我们感到“压力山大”“精疲力竭”的时候,“冬眠”一下,释放压力、缓解疲劳也是必须的。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党性修养上,也要力求张弛有度,以适度的“冬眠”式柔性教育,避免“一刚到底”的硬碰,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修养方式。比如,既要有重意志锤炼的刚性教育、重以力致功的实性教育,也要有重感情辅助的弹性教育、重个性尊重的柔性教育、重心灵感悟的悟性教育等。比如,既要关注人的正面性,坚持正面导引,强调教受同体,也要注重人的负面性,关注问题告诫,以法劝善;既要关注人的潜在性,重视潜在质尊重、潜在能开发、潜在力延伸,也要重视人的彼岸性,注重理想世界的呼唤,以理想明天唤起今天热情。

  “金石可镂”“功在不舍”,党员干部不该“冬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是的,推进伟大事业,必须持之以恒。从宏观上看,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时期,许多重大改革举措正在深入推进,绝不能有松一松气、歇一歇脚的想法。诚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这个“一篙松劲退千寻”的历史时刻,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当前我们正处在接续奋斗的历史交汇期。正如十九大所擘画的那样,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决胜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开启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要完成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完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飞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使命呼唤担当,使命昭示未来。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令虽然进入了冬天,但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仍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顽强的毅力、蓬勃的气势,戮力同心,奋力谱写新时代实干兴邦的美丽篇章。

  “一曝十寒”“未有能生”,党员干部不该“冬眠”。《孟子》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说法很得人心,但是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或者说做一阵歇一阵,老百姓还会相信我们吗?因此,从微观上看,作为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没有越冬期、冬歇期、冬眠期,必须全天候、全季候,24小时在线,365天不打烊。村东头80岁高龄的赵大爷的老寒腿该送医院治治了,村西口才上初中的钱二娃动了辍学打工的念头,上湾孙大娘家的电视接收不到信号了,下坳李阿姨家婆媳闹矛盾了……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没个准,大事小情没个完,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无时不刻的牵挂。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没有上下班,没有寒暑假,时时处处为人民排忧解难,是我们永恒的职责。

  是的,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运用好“冬眠”哲学,“冬眠”时积蓄力量,“醒来”时释放力量,将二者有机结合,用汗水、智慧以及特殊材料铸就一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眠不休的“永动机”。(来源:共产党员网)

党员干部要活用“冬眠”哲学

立冬以后,日照时间继续缩短,气温进一步降低,大部分农作物都将进入越冬期,一些动物开始冬眠,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也将进入冬歇期。

党员干部要活用“冬眠”哲学

立冬以后,日照时间继续缩短,气温进一步降低,大部分农作物都将进入越冬期,一些动物开始冬眠,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也将进入冬歇期。那么,立冬时节,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该不该“冬眠”呢?该也不该。来谈谈我们的“冬眠”哲学吧!

  “天道有常”“道法自然”,党员干部应该“冬眠”。冬眠,是一些动物通过降低自身生命活动状态,减少体内能量消耗,旨在应对冬季食物稀少、气温寒冷等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机制,也叫“冬蛰”。《道德经》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当党员干部遇到知识枯竭、本领恐慌、动力不足时也应该有一个“冬眠”期,以汲取新知、涵养本领、补充能量。可见,党员干部的“冬眠”不是简单的“装死”,而是为了蓄势待发。众所周知,一方面,日常工作纷繁复杂、巨细无遗,常常弄得我们“穷于应付”“疲于奔命”,久而久之,往往还会陷我们于庸碌无为的窘境中。另一方面,要提高干事创业、服务人民的本领,除了要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锻炼成长外,还得利用一些特定的时间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总结反思和全面系统的学习充电。因此,每过一段时间,尤其是到了年末岁尾,我们都应该像动物冬眠、作物越冬那样停下来、静下来,好好地对自己的工作来一个全面系统的总结反思,从中发现问题、认识不足。然后再到书本上去学习求解,到实践中去试验检测。如此,则既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很好地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能力本领。避免由于没有时间思考、学习、提高,而只会机械重复、僵化守旧,而缺乏改进完善、不能创新创造的保守局面。

  “张弛有度”“文武之道”,党员干部应该“冬眠”。《礼记》中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要劳逸结合。慵懒散、浮拖软固然不可取,加班常态化也不可取。当我们感到“压力山大”“精疲力竭”的时候,“冬眠”一下,释放压力、缓解疲劳也是必须的。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党性修养上,也要力求张弛有度,以适度的“冬眠”式柔性教育,避免“一刚到底”的硬碰,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修养方式。比如,既要有重意志锤炼的刚性教育、重以力致功的实性教育,也要有重感情辅助的弹性教育、重个性尊重的柔性教育、重心灵感悟的悟性教育等。比如,既要关注人的正面性,坚持正面导引,强调教受同体,也要注重人的负面性,关注问题告诫,以法劝善;既要关注人的潜在性,重视潜在质尊重、潜在能开发、潜在力延伸,也要重视人的彼岸性,注重理想世界的呼唤,以理想明天唤起今天热情。

  “金石可镂”“功在不舍”,党员干部不该“冬眠”。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是的,推进伟大事业,必须持之以恒。从宏观上看,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虽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时期,许多重大改革举措正在深入推进,绝不能有松一松气、歇一歇脚的想法。诚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在这个“一篙松劲退千寻”的历史时刻,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当前我们正处在接续奋斗的历史交汇期。正如十九大所擘画的那样,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决胜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开启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要完成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完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飞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使命呼唤担当,使命昭示未来。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令虽然进入了冬天,但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仍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顽强的毅力、蓬勃的气势,戮力同心,奋力谱写新时代实干兴邦的美丽篇章。

  “一曝十寒”“未有能生”,党员干部不该“冬眠”。《孟子》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说法很得人心,但是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或者说做一阵歇一阵,老百姓还会相信我们吗?因此,从微观上看,作为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没有越冬期、冬歇期、冬眠期,必须全天候、全季候,24小时在线,365天不打烊。村东头80岁高龄的赵大爷的老寒腿该送医院治治了,村西口才上初中的钱二娃动了辍学打工的念头,上湾孙大娘家的电视接收不到信号了,下坳李阿姨家婆媳闹矛盾了……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没个准,大事小情没个完,是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无时不刻的牵挂。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没有上下班,没有寒暑假,时时处处为人民排忧解难,是我们永恒的职责。

  是的,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运用好“冬眠”哲学,“冬眠”时积蓄力量,“醒来”时释放力量,将二者有机结合,用汗水、智慧以及特殊材料铸就一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眠不休的“永动机”。(来源:共产党员网)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