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同心护“心”安!优质医疗飞入兴和百姓家
“以前看精神方面的病,得往外地跑,光路上就要大半天,现在县医院就能治,真是省了不少心。”11月下旬,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医院精神康复中心,刚做完康复评估的患者李先生感慨道。如今,这样的心声在兴和县越来越普遍——这一切改变,源于北京市延庆区精神病医院与兴和县医院的对口帮扶。
跨越山川的守望相助,书写着医疗惠民的温暖篇章。自2024年5月北京市延庆区精神病医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医院签订为期两年的对口帮扶协议以来,双方以 “京蒙同心・心灵护航” 精神卫生服务共建为核心,聚焦人才培养、技术支援、专科建设三大重点,通过 “输血+造血” 双轮驱动,助力兴和县精神卫生服务实现从无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人才培养是帮扶的“根基”。延庆区精神病医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模式,2024年10月起,分批次接收兴和县医院一名医生、护士长及5名护士进修,通过3个月的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精神科护理规范、诊疗管理等技能,返岗后成为骨干。2025年2月,此前培训的医生再赴延庆深度进修,参与查房、远程会诊,返岗后已能独立开展诊疗。此外,2025年5月、10月,延庆专家还赴兴和开展“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专题培训,覆盖5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医护专业能力。
实地支援让服务“直达民心”。今年5月29日,延庆专家团队赴兴和开展专项义诊,为百余位群众解决睡眠障碍、心理问题等困扰,提供用药指导;今年8月起,我区医生开启“每月驻点一周”模式,深入病房查房、参与疑难病例会诊,手把手带教当地医护,让优质服务“不断线”。
在延庆帮扶下,兴和县医院率先建成精神科门诊,2025年又投用精神康复中心,设两个病区共50张床位。截至目前,门诊及康复中心累计接诊500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72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同质化诊疗服务。
据悉,下一步双方将继续深化 “京蒙同心・心灵护航” 共建机制,在人才梯队建设、特色技术推广、康复服务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延庆区精神病医院将进一步优化帮扶模式,通过远程会诊、人才轮训、学科共建等方式,推动兴和县精神卫生服务向更优质、更高效、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跨越千里的医疗帮扶,不仅是技术与资源的传递,更是京蒙两地守望相助的深情见证。延庆区精神病医院以实际行动践行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的发展理念,通过精准帮扶破解基层精神卫生服务难题,让健康福祉惠及更多群众,为京蒙协作书写了浓墨重彩的民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