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知识来了!如何在家中用手机拍CT、核磁共振片子_北京时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旻教授专门总结出一套方法,告诉大家如何在家里拍摄出高质量的影像资料的照片。

(记者 敖雪)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想拍个照片给医生看,以便咨询的情况,这时经常需要拍摄CT、核磁共振(MRI)、X光片等影像片子,但很多人不知道拍摄的技巧,常常把很模糊的照片发给医生,影响专家对病情的判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旻教授专门总结出一套方法,告诉大家如何在家里拍摄出高质量的影像资料的照片。
1. 需要准备的设备:电脑一台,手机一个;
2. 把需要拍摄的CT等片子准备好,看看一共几张、正反方向摆好,一般CT、MRI的片子的角上都会标记相关信息:如:医院名称(医院的英文名称)、患者姓名(多用拼音)、患者的年龄及生日、Study date(拍摄日期)、Study time(拍摄日期)等信息,比较容易辨认,其它还有很多拍摄参数,这些涉及到专业知识,无需深究。
3. 打开家里的电脑,新建一个空白PPT,或者Word文档也可以,选择白色背景,点击右下角的“幻灯片放映”,即可将幻灯片全屏放映,这就相当于一台简易阅片灯了。
4. 将准备好的影像片子紧贴电脑屏幕(请家人帮忙固定胶片,以便腾出双手拍照),用手机对准需要拍摄的部位,点击拍摄即可(关闭闪光灯),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拍照片的时候需要双手拍摄,这样更稳,拍的照片更清晰。
5. 拍摄时可以整张拍摄,也可以把整个片子分几部分拍摄,这样拍的片子数量不太多,上传方便,清晰度也很好,当然如果需要甚至可以一小张、一小张的拍摄。
6. 将照片上传给专家,有的手机像素较高,可能需要压缩照片,只要照片拍的质量好,压缩了也不会影响清晰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旻教授提醒,在需要通过照片咨询医生时,应尽量拍出高质量的照片,以方便专家判断病情,对症下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王旻教授专门总结出一套方法,告诉大家如何在家里拍摄出高质量的影像资料的照片。

(记者 敖雪)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想拍个照片给医生看,以便咨询的情况,这时经常需要拍摄CT、核磁共振(MRI)、X光片等影像片子,但很多人不知道拍摄的技巧,常常把很模糊的照片发给医生,影响专家对病情的判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旻教授专门总结出一套方法,告诉大家如何在家里拍摄出高质量的影像资料的照片。
1. 需要准备的设备:电脑一台,手机一个;
2. 把需要拍摄的CT等片子准备好,看看一共几张、正反方向摆好,一般CT、MRI的片子的角上都会标记相关信息:如:医院名称(医院的英文名称)、患者姓名(多用拼音)、患者的年龄及生日、Study date(拍摄日期)、Study time(拍摄日期)等信息,比较容易辨认,其它还有很多拍摄参数,这些涉及到专业知识,无需深究。
3. 打开家里的电脑,新建一个空白PPT,或者Word文档也可以,选择白色背景,点击右下角的“幻灯片放映”,即可将幻灯片全屏放映,这就相当于一台简易阅片灯了。
4. 将准备好的影像片子紧贴电脑屏幕(请家人帮忙固定胶片,以便腾出双手拍照),用手机对准需要拍摄的部位,点击拍摄即可(关闭闪光灯),需要提醒朋友们的是拍照片的时候需要双手拍摄,这样更稳,拍的照片更清晰。
5. 拍摄时可以整张拍摄,也可以把整个片子分几部分拍摄,这样拍的片子数量不太多,上传方便,清晰度也很好,当然如果需要甚至可以一小张、一小张的拍摄。
6. 将照片上传给专家,有的手机像素较高,可能需要压缩照片,只要照片拍的质量好,压缩了也不会影响清晰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旻教授提醒,在需要通过照片咨询医生时,应尽量拍出高质量的照片,以方便专家判断病情,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