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勋:中国舰船通信事业奠基人_北京时间

陆建勋:中国舰船通信事业奠基人

极低频探地(WEM)工程,从2000年开始申报到现在,陆建勋联合马宗晋院士开展利用极低频/超低频无线电波进行地震预报及地下资源探测系统的方案论证和咨询工作已走过20个年头。

陆建勋:中国舰船通信事业奠基人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难能可贵的是坚定不移做好一件事,陆建勋院士用自己毕生的行动实践了这个目标。

陆建勋

他是我国舰船通信、极低频探地等研究事业的先驱和开拓者。他在无线电通信领域不断精耕新作,不懈钻研探索,为中国舰船通信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91岁的他毅然坚守在国防科研的第一线,践行着他对国家庄严的承诺。

情系无线电投笔报家国

1929年,陆建勋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

读中学时,一本《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把陆建勋引入了无线电世界。从此,无线电那充满无穷奥秘的世界紧紧拴住了陆建勋的心,为他开启了通信事业的大门。

1947年夏天,陆建勋如愿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丰富理论、开拓眼界,同时也有幸得到了当时众多德高望重的名师指点。

陆建勋回忆说:“进了清华大学学习,不知不觉间就被卷进了严格要求而又高速运转的自强不息的大熔炉里。”

陆建勋笔记本

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我国台湾海峡,跨过“三八线”,无端挑起战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陆建勋决心投身国防,应征入伍加入中国海军,出任海司通信处器材科见习机务员。

陆建勋参加海军时的照片

陆建勋是海军成立以来,通信处分到的第一个大学生,因此同事们都喜欢叫他“司徒琴特”(俄语“大学生”)。

由于陆建勋是通信科班出身,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强,他解决了很多工作上的疑难问题。

1951年6月,陆建勋参与了打捞“重庆号”船只的工作,负责航渡途中全程的通信保障。原本顺利的打捞工程,却发生了一个意外。

一个话务员不小心把报话机的耦合电容弄坏了。陆建勋凭着以往丰富的修理经验,分析了故障原因,用现有设备对故障逐个进行排查,并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他将两根细绝缘导线绞在一起替换了坏掉的电容器,成功修复了被损坏的无线电台,保证了两条舰的联络通信。打捞任务顺利完成。

后来,陆建勋把“重庆号”上的几十部美式收信机带回了北京,经过清理和大修后送到收信台。他的工作收到了报务员们的“好评”。

陆建勋荣誉证书

1953年海军召开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机务组由于业绩卓著荣记集体二等功,陆建勋被荣记一等功。他是那一届英模大会海军司令部唯一的一等功臣个人。同年8月,陆建勋经孙希俊和郭文渊的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筚路披蓝缕 深海传佳音

1959年4月,陆建勋到苏联考察学习。这次考察让他看到了苏联核潜艇配备的瞬间大功率超快速通信系统和其他先进的通信装备。

在与苏联同志的学习交流中,他还接触到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深感我国海军通信技术的落后。回国后,他立即组织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连工学院等几家单位尝试探索短波快速通信研究。

1960年,我国引进了苏联研制的瞬间大功率超快速通信系统“阿库拉”。在认真研究该系统的通信体制后,陆建勋发现“阿库拉”在抗多径干扰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不宜开展仿制。

同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断了器材设备的供应,使得各项科研试验一时陷入困境。陆建勋顶住巨大压力,大胆提出了国内自行研制“潜艇瞬间大功率超快速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案,并初步提出代替进口样机的新技术体制。

最终,核潜艇工程通信装备——第一代瞬间超快速通信系统(九○○号工程)被国防科委正式批准立项。

陆建勋获得的海军首届英模代表纪念章

九○○号工程科研任务历经了诸多艰难险阻。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科研组经历了中国恰逢自然灾害、经济困难、核潜艇“下马”、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以及不同方案的争论和技术难关。

1970年,陆建勋团结各合作单位、带领科研团队先后攻克超快速通信终端机、大功率短波液压伸缩天线等难关,完成了核潜艇工程通信装备研制工作。整套系统测试结果明显优于苏联的“阿库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夺取了核潜艇超快速通信系统研制的胜利。

九○○号工程是我国海军第一代超快速对潜通信系统,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系统和海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研发过程中也培养出了一批舰船通信科研骨干。

情结系科研 初心永不忘

1983年底,陆建勋被任命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院长、后又兼任党组书记。任职期间,陆建勋肃清体制阴霾,整顿科研秩序,统揽全局三线搬迁促进发展,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推进改革,开启了研究院发展的新篇章。

陆建勋一直在积极思考舰船科研如何纳入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问题。通过敏锐的判断,他发现面对石油测井系统可以发挥七院系统工程组织的特长。综合考虑七院及各研究所的技术储备和攻关能力,他毅然决定推动七院科技开发从舰船领域跨界进入石油测井行业,成为推进先进石油测井设备国产化的先行者。

1988年9月,电缆传输数控测井系统的研发成为首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在当时,一千万的科研投入,三千万的结算,这笔费用相当于天文数字,更不敢想象如何收回成本。当大家都在怀疑科研产品民用这条路是否可以如期产生效益时,陆建勋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力排众议,决定启动项目。

在他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充分发挥军工优势,发挥各研究所专长,顶着外界各种非议的声音,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当系统研制成功后,科研经费1300余万元经费折合成仪器成功交付,使一大批的技术人员了解并掌握该技术,石油钻井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完工之后的第二年,七院签约的合同额高达47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当年他成立的七院龙头企业,年产值3亿多,研制生产的系列产品销售到伊朗、越南、俄罗斯等国际市场。特别是与美国合作的核磁成像测井仪,推动了国内石油测井的技术上跨越。

老骥尤伏枥 图强再奋进

70载的科研人生,陆建勋还参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型号研制、预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多项科研任务,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

他对科学的热情与坚守激励着他一次次开拓新领域。

在“七一八工程”技术攻关中,他坚持了十年,成功了,推动了我国远程通信技术的进步;

“九二〇工程”,他坚持了十多年,成功了,为海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积累了经验;

“国防973项目”,他又坚持了十多年,也成功了,由此开辟了我国舰船通信新的研究领域……

1994年,陆建勋从院长位置退下来,但他仍为舰船通信科研事业奋力前进。1995年,76岁的陆建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热情参与中国工程院组织的活动,后来又以学部副主任、主任及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的身份热心投身中国工程院及学部的建设发展中,同时在这一新的平台上继续进行探索,实现了自身研究领域的拓展。

极低频探地WEM工程通过了国家验收

极低频电磁波能够穿透较厚的地层和较深的海水,可以用于地层结构、地下资源和海底资源的探测、地震预测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工程取得的成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极低频探地(WEM)工程,从2000年开始申报到现在,陆建勋联合马宗晋院士开展利用极低频/超低频无线电波进行地震预报及地下资源探测系统的方案论证和咨询工作已走过20个年头。

陆建勋率领一支极低频电磁技术研究和攻关团队,围绕总体设计论证、电波传播、数据反演等开展了地质探测、地震预测、大陆架探测、地质灾害遥测、四季噪声统计等前沿和基础性研究,获取了重要科学实验数据和科研成果。他们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专著3部,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

2020年1月8日,极低频探地WEM工程通过了国家验收。该项目是在没有国外同类项目可供参考的情况下推进的,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其工程技术成果原创性强,整体技术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他说:“项目验收通过,标志我国又一项创新科学平台诞生。

2009年,陆建勋参加国庆大阅兵观礼

“创新工作是我最大的乐趣,攻关的胜利是我最大的快乐。”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他说:“创新很重要,现在好多科学研究都跟着国外走,要打破束缚,走中国自主创新之路,因为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创新才能推动生产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是历史赋予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

如今,已经91岁高龄的陆建勋,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那双慈爱的眼睛,总是闪烁着睿智、犀利的光芒;那清瘦的身体里跃然升腾着的精气神儿,总能让你感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力量。

若问这是为什么?因为:追求,源自于对心底的执著;使命,源自于对祖国的责任;创新,源自于理解与感悟;坚持,源自于认真与执著;不舍,源自于放不下的科研人生。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希望年轻人将他的信念薪火相传。

作者:

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舰船通信事业的拓荒者:陆建勋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研究报告

2.《解放战争时期清华校友足迹 | 陆建勋院士:弄潮逐浪七十载 唯愿祖国海疆平 》,中国科学报

3.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陆建勋:中国舰船通信事业奠基人

极低频探地(WEM)工程,从2000年开始申报到现在,陆建勋联合马宗晋院士开展利用极低频/超低频无线电波进行地震预报及地下资源探测系统的方案论证和咨询工作已走过20个年头。

陆建勋:中国舰船通信事业奠基人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难能可贵的是坚定不移做好一件事,陆建勋院士用自己毕生的行动实践了这个目标。

陆建勋

他是我国舰船通信、极低频探地等研究事业的先驱和开拓者。他在无线电通信领域不断精耕新作,不懈钻研探索,为中国舰船通信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91岁的他毅然坚守在国防科研的第一线,践行着他对国家庄严的承诺。

情系无线电投笔报家国

1929年,陆建勋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

读中学时,一本《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把陆建勋引入了无线电世界。从此,无线电那充满无穷奥秘的世界紧紧拴住了陆建勋的心,为他开启了通信事业的大门。

1947年夏天,陆建勋如愿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丰富理论、开拓眼界,同时也有幸得到了当时众多德高望重的名师指点。

陆建勋回忆说:“进了清华大学学习,不知不觉间就被卷进了严格要求而又高速运转的自强不息的大熔炉里。”

陆建勋笔记本

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我国台湾海峡,跨过“三八线”,无端挑起战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畔。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陆建勋决心投身国防,应征入伍加入中国海军,出任海司通信处器材科见习机务员。

陆建勋参加海军时的照片

陆建勋是海军成立以来,通信处分到的第一个大学生,因此同事们都喜欢叫他“司徒琴特”(俄语“大学生”)。

由于陆建勋是通信科班出身,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强,他解决了很多工作上的疑难问题。

1951年6月,陆建勋参与了打捞“重庆号”船只的工作,负责航渡途中全程的通信保障。原本顺利的打捞工程,却发生了一个意外。

一个话务员不小心把报话机的耦合电容弄坏了。陆建勋凭着以往丰富的修理经验,分析了故障原因,用现有设备对故障逐个进行排查,并很快就想到了解决办法。他将两根细绝缘导线绞在一起替换了坏掉的电容器,成功修复了被损坏的无线电台,保证了两条舰的联络通信。打捞任务顺利完成。

后来,陆建勋把“重庆号”上的几十部美式收信机带回了北京,经过清理和大修后送到收信台。他的工作收到了报务员们的“好评”。

陆建勋荣誉证书

1953年海军召开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机务组由于业绩卓著荣记集体二等功,陆建勋被荣记一等功。他是那一届英模大会海军司令部唯一的一等功臣个人。同年8月,陆建勋经孙希俊和郭文渊的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筚路披蓝缕 深海传佳音

1959年4月,陆建勋到苏联考察学习。这次考察让他看到了苏联核潜艇配备的瞬间大功率超快速通信系统和其他先进的通信装备。

在与苏联同志的学习交流中,他还接触到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深感我国海军通信技术的落后。回国后,他立即组织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大连工学院等几家单位尝试探索短波快速通信研究。

1960年,我国引进了苏联研制的瞬间大功率超快速通信系统“阿库拉”。在认真研究该系统的通信体制后,陆建勋发现“阿库拉”在抗多径干扰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不宜开展仿制。

同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断了器材设备的供应,使得各项科研试验一时陷入困境。陆建勋顶住巨大压力,大胆提出了国内自行研制“潜艇瞬间大功率超快速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案,并初步提出代替进口样机的新技术体制。

最终,核潜艇工程通信装备——第一代瞬间超快速通信系统(九○○号工程)被国防科委正式批准立项。

陆建勋获得的海军首届英模代表纪念章

九○○号工程科研任务历经了诸多艰难险阻。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科研组经历了中国恰逢自然灾害、经济困难、核潜艇“下马”、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以及不同方案的争论和技术难关。

1970年,陆建勋团结各合作单位、带领科研团队先后攻克超快速通信终端机、大功率短波液压伸缩天线等难关,完成了核潜艇工程通信装备研制工作。整套系统测试结果明显优于苏联的“阿库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夺取了核潜艇超快速通信系统研制的胜利。

九○○号工程是我国海军第一代超快速对潜通信系统,为发展我国的尖端武器系统和海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研发过程中也培养出了一批舰船通信科研骨干。

情结系科研 初心永不忘

1983年底,陆建勋被任命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院长、后又兼任党组书记。任职期间,陆建勋肃清体制阴霾,整顿科研秩序,统揽全局三线搬迁促进发展,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推进改革,开启了研究院发展的新篇章。

陆建勋一直在积极思考舰船科研如何纳入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问题。通过敏锐的判断,他发现面对石油测井系统可以发挥七院系统工程组织的特长。综合考虑七院及各研究所的技术储备和攻关能力,他毅然决定推动七院科技开发从舰船领域跨界进入石油测井行业,成为推进先进石油测井设备国产化的先行者。

1988年9月,电缆传输数控测井系统的研发成为首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在当时,一千万的科研投入,三千万的结算,这笔费用相当于天文数字,更不敢想象如何收回成本。当大家都在怀疑科研产品民用这条路是否可以如期产生效益时,陆建勋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力排众议,决定启动项目。

在他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充分发挥军工优势,发挥各研究所专长,顶着外界各种非议的声音,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当系统研制成功后,科研经费1300余万元经费折合成仪器成功交付,使一大批的技术人员了解并掌握该技术,石油钻井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完工之后的第二年,七院签约的合同额高达47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当年他成立的七院龙头企业,年产值3亿多,研制生产的系列产品销售到伊朗、越南、俄罗斯等国际市场。特别是与美国合作的核磁成像测井仪,推动了国内石油测井的技术上跨越。

老骥尤伏枥 图强再奋进

70载的科研人生,陆建勋还参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型号研制、预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等多项科研任务,取得了众多科研成果。

他对科学的热情与坚守激励着他一次次开拓新领域。

在“七一八工程”技术攻关中,他坚持了十年,成功了,推动了我国远程通信技术的进步;

“九二〇工程”,他坚持了十多年,成功了,为海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积累了经验;

“国防973项目”,他又坚持了十多年,也成功了,由此开辟了我国舰船通信新的研究领域……

1994年,陆建勋从院长位置退下来,但他仍为舰船通信科研事业奋力前进。1995年,76岁的陆建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热情参与中国工程院组织的活动,后来又以学部副主任、主任及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的身份热心投身中国工程院及学部的建设发展中,同时在这一新的平台上继续进行探索,实现了自身研究领域的拓展。

极低频探地WEM工程通过了国家验收

极低频电磁波能够穿透较厚的地层和较深的海水,可以用于地层结构、地下资源和海底资源的探测、地震预测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工程取得的成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极低频探地(WEM)工程,从2000年开始申报到现在,陆建勋联合马宗晋院士开展利用极低频/超低频无线电波进行地震预报及地下资源探测系统的方案论证和咨询工作已走过20个年头。

陆建勋率领一支极低频电磁技术研究和攻关团队,围绕总体设计论证、电波传播、数据反演等开展了地质探测、地震预测、大陆架探测、地质灾害遥测、四季噪声统计等前沿和基础性研究,获取了重要科学实验数据和科研成果。他们申请发明专利30多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专著3部,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

2020年1月8日,极低频探地WEM工程通过了国家验收。该项目是在没有国外同类项目可供参考的情况下推进的,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其工程技术成果原创性强,整体技术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他说:“项目验收通过,标志我国又一项创新科学平台诞生。

2009年,陆建勋参加国庆大阅兵观礼

“创新工作是我最大的乐趣,攻关的胜利是我最大的快乐。”

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他说:“创新很重要,现在好多科学研究都跟着国外走,要打破束缚,走中国自主创新之路,因为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创新才能推动生产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是历史赋予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使命!

如今,已经91岁高龄的陆建勋,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那双慈爱的眼睛,总是闪烁着睿智、犀利的光芒;那清瘦的身体里跃然升腾着的精气神儿,总能让你感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力量。

若问这是为什么?因为:追求,源自于对心底的执著;使命,源自于对祖国的责任;创新,源自于理解与感悟;坚持,源自于认真与执著;不舍,源自于放不下的科研人生。他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希望年轻人将他的信念薪火相传。

作者:

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舰船通信事业的拓荒者:陆建勋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研究报告

2.《解放战争时期清华校友足迹 | 陆建勋院士:弄潮逐浪七十载 唯愿祖国海疆平 》,中国科学报

3.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