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见证历史的“神州第一街”,早在一个月前便悄然开启了路面升级工程。
作为阅兵“主战场”,九月三日当天,长安街承载了一件件国之重器的驶过。这条见证历史的“神州第一街”,早在一个月前便悄然开启了路面升级工程。平整如新的每一寸路面背后,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付出?

九三阅兵正式开始前的一个月,当城市陷入沉睡,长安街却迎来一个个灯火通明的“不眠夜”。每晚23点整,随着百余台装备的陆续入场,铣刨、清扫、乳化、摊铺、碾压……十余项工序“一条龙”般紧凑展开。
首发集团养护公司工程事业部部长王欣介绍道,我们负责的是长安街从府右街到复兴门这一段,长度约2.2公里,面积约11.8万平米。7月29号开始进场,8月7号完工,每天晚上23点到次日4点,5个小时施工。每一道工序都得提前规划好,进出场的时间节点要匹配上,可以说是精确到每分钟。
施工过程中,长安街上金色护栏的挪移也是一道重要工序。对此,施工团队还专门做了小创新——开发适配的转运小推车,通过优化护栏接触位置、承重点和承重结构,降低护栏在短距离移动中的摩擦磨损,大幅提升作业速度。
“这个推车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快速挪移护栏,为施工留下时间。好几个护栏用小推车从下边一顶就起来,起来之后再一推就靠边了,连续一次能挪个三五十米。要是拿原来的吊车挪的话,可能需要一两个小时,但是现在半小时就完成。”

九月三日阅兵当天,当阳光洒满天安门城楼,长安街平整宽阔的沥青路面泛着光泽,迎接着每一件武器装备隆隆驶过。要让这些装备车辆驶过的每一寸路面都平稳、无颠簸,路面的养护标准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为此,团队在材料选择和细节把控上,都下足了功夫。
“我们采取的是SMA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这是行业内较高等级的,高速公路用得比较多,它具有高温稳定性、耐久性等特点,比常规市政道路所采取的材料要指标要高。同时我们前期对雨水井进行调查,根据设计高程来调整,控制好摊铺,保证雨水井和路面是在一个平面上,高程一样,保证车辆行驶比较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