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推荐】走进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在百年茶社中赓续红色血脉_北京时间

【馆长推荐】走进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在百年茶社中赓续红色血脉

来今雨轩位于中山公园内坛墙的东南角,始建于1915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茶社和中华老字号。“来今雨”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秋述》中的“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今雨”代指新朋友,“旧雨”代指老朋友,轩名截取“旧雨来今雨不来”中间三字,寓意新老朋友来此欢聚一堂。

【馆长推荐】走进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在百年茶社中赓续红色血脉

编者按: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融媒体宣传推广平台“京华丹心”策划推出《馆长推荐》系列专题短视频。通过馆长的视角,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各单位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做出的生动实践,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

来今雨轩位于中山公园内坛墙的东南角,始建于1915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茶社和中华老字号。“来今雨”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秋述》中的“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今雨”代指新朋友,“旧雨”代指老朋友,轩名截取“旧雨来今雨不来”中间三字,寓意新老朋友来此欢聚一堂。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今雨轩是北京社会各界名流的雅集之地。这里承载了百余年前中国进步青年的光荣与梦想,他们曾在这里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探索,为传播革命文艺思想而呐喊,在他们中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领导人和一大批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历经岁月洗礼与不断发展,来今雨轩已然成为北京市展示红色文化的独特窗口、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地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来今雨轩茶社创新采用了“展用一体”模式,既以展览呈现革命历史,又还原茶社的经营服务,让参观者能够沉浸式地体验百年前的场景,深切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举办“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系列活动,盘活红色“家底”、梳理红色“脉络”,努力为青少年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推出“来今雨轩讲堂”,邀请专家学者来园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谈,延续老一辈知识分子在此交流思想、举办活动的传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未来,中山公园将深入挖掘利用红色文化,创新宣传教育手段,培养红色文化传播人才队伍,持续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为推动首都红色文化繁荣发展、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京华丹心,转载请注明出处

【馆长推荐】走进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在百年茶社中赓续红色血脉

来今雨轩位于中山公园内坛墙的东南角,始建于1915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茶社和中华老字号。“来今雨”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秋述》中的“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今雨”代指新朋友,“旧雨”代指老朋友,轩名截取“旧雨来今雨不来”中间三字,寓意新老朋友来此欢聚一堂。

【馆长推荐】走进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在百年茶社中赓续红色血脉

编者按: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融媒体宣传推广平台“京华丹心”策划推出《馆长推荐》系列专题短视频。通过馆长的视角,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各单位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做出的生动实践,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

来今雨轩位于中山公园内坛墙的东南角,始建于1915年,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茶社和中华老字号。“来今雨”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秋述》中的“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今雨”代指新朋友,“旧雨”代指老朋友,轩名截取“旧雨来今雨不来”中间三字,寓意新老朋友来此欢聚一堂。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今雨轩是北京社会各界名流的雅集之地。这里承载了百余年前中国进步青年的光荣与梦想,他们曾在这里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而探索,为传播革命文艺思想而呐喊,在他们中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领导人和一大批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历经岁月洗礼与不断发展,来今雨轩已然成为北京市展示红色文化的独特窗口、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地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来今雨轩茶社创新采用了“展用一体”模式,既以展览呈现革命历史,又还原茶社的经营服务,让参观者能够沉浸式地体验百年前的场景,深切感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举办“我心中的少年中国”系列活动,盘活红色“家底”、梳理红色“脉络”,努力为青少年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推出“来今雨轩讲堂”,邀请专家学者来园进行学术交流和对谈,延续老一辈知识分子在此交流思想、举办活动的传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未来,中山公园将深入挖掘利用红色文化,创新宣传教育手段,培养红色文化传播人才队伍,持续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为推动首都红色文化繁荣发展、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京华丹心,转载请注明出处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