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北京冬奥村隔离区、有条不紊的运行、到现在的清零,路理杰和她的主管刘佳霖、以及其他三个小伙伴们功不可没。路理杰特地起了个大早,为她们送行,还准备了特备的小礼物,有冬奥村中医药展示区的刮痧板等纪念品,还有新年糖。
“隔离区也许听上去既神秘又恐惧,可在我眼里却是最亲切、最温暖的的地方。”路理杰是北京冬奥村隔离区的医生。
对密接、次密接者进行集中隔离,是阻断疫情的一道堡垒。从建设北京冬奥村隔离区、有条不紊的运行、到现在的清零,路理杰和她的主管刘佳霖、以及其他三个小伙伴们功不可没。

搬运防疫物资、每天两次核酸检测、日常健康咨询、送餐……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路理杰他们必须住在隔离区,24小时待命。
“脑海里时刻紧绷着的一根弦,这根弦不仅是紧急任务的电话声,还是重中之重防疫安全的那根红线。”路理杰说

2月9日,北京冬奥村隔离区接到紧急通知,要送来8名俄罗斯奥组委的密接运动员。由于出色的英语和沟通能力,路理杰负责该任务的联络和翻译工作。
她第一时间对接这8名密接运动员,协调餐厅及居住领域做好生活起居上的保障,并想办法帮助她们顺利参赛。
“听闻她们是上届冬奥会的冠军,我兴奋不已。”初次见面,路理杰对一位叫Nina的运动员小姐姐印象深刻。采集核酸时,路理杰发现她双腿布满了训练留下的伤痕,她仔细询问伤情并送上加油和祝福。
Nina和路理杰一见如故,她说其实自己的对手实力很强,她们没有报多大希望,但训练丝毫不敢怠慢,为的不是奖牌,而是能够承受挑战,做更好的自己。
Nina和队友们没有确诊,并顺利参加了比赛。虽然最后很遗憾,她们没有进入决赛,但她们这种拼搏不放弃的精神深深震撼了路理杰。她开始理解了,这或许就是奥林匹克的精神和魅力。
2月16日清晨,Nina一行要离开北京冬奥村。路理杰特地起了个大早,为她们送行,还准备了特备的小礼物,有冬奥村中医药展示区的刮痧板等纪念品,还有新年糖。
俄罗斯小姐姐们非常感动,送了路理杰一个温暖的拥抱,比了一个大大的爱心,并将一些纪念徽章及自己佩戴的帽子送给她作为纪念。

2月18日,正当路理杰和同事们进行隔离人员清零后的保洁和清废工作时,远远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曾经在这里进行隔离观察的来自阿塞拜疆的Jeyhun。他专门赶来,为了是表达谢意。
Jeyhun刚得知自己成为密接要需要隔离时,感到很烦躁、焦虑、茫然。路理杰主动加Jeyhun的微信,时常宽慰鼓励他,并叮嘱他保持良好生活作息及每日适当运动,直到最后解除隔离。

Jeyhun送给路理杰一个他们国家的特色手包,还用中文说了谢谢。当天下起鹅毛大雪,虽然寒风凛冽,衣着单薄的路理杰,却从心中涌出一股股暖意。
两人相约,期待未来的某一天,能在对方的国家再次见面,能够看清彼此口罩里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