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稿上面的人物更多,画稿长度更长原来,彦涵当时希望把画稿修改得更完美,于是在第二稿的基础上又创作了浮雕的第三稿,此番设计又增加了一些战士的形象但由于第三稿过长,不符合纪念碑高耸挺拔的设计方案,最后还是采用了第二稿浮雕图案:武昌起义浮...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历时9年,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竣工,1958年5月1日揭幕。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也是中国少有的坐南朝北方向的纪念碑。当时中央及地方共17个单位组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北京市市长彭真任主任委员,郑振铎、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员。
1
浪花淘尽英雄,唯无名者永生
人民英雄纪念碑坐南朝北的姿态,是和中国建筑传统相违背的。据记载,在1954年9月之前方案里纪念碑仍然是坐北朝南。为什么会在后来改变方案呢?现在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在建造过程中,周恩来考虑到广场扩建以后,会有更多的人群从长安街进人广场,并集中在广场北部,能从北面看到毛泽东主席题字为好。
人民英雄纪念碑大须弥座四周浮雕上共刻着170多个人物形象,连环画般概括着中国人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史。八幅浮雕按照历史顺序从碑身东面开始,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在最初设计的画面上,曾出现洪秀全、林则徐等知名人物,甚至还包括一些当时仍然健在的领袖人物,后来考虑到纪念碑建成后要在碑前摆放花圈不太恰当等各种因素,于是将创作原则改成了“表现群体不表现个体”。
为了形象逼真,当时每个人物形象都是先做泥塑人体,再穿衣服。当时负责挑模特的王卓予回忆,当时北京有“人市”,相当于现在的劳务市场,在广安门那里,有农村人也有城市的人。他每天挑一两个,后来去解放军那里找战士来做模特,由于要统一脱衣服,有些战士不愿意脱,就穿条短裤。“道具也要用真的,像解放军的服装、枪支。脸部形象也要特意找,要农民就找农民,要解放军就找解放军。”
2
浮雕《胜利渡长江》二稿已通过,为何还要画第三稿?
纪念碑碑体设计确定后,下部装饰的浮雕创作也随之开展。1953年成立了纪念碑美术创作组,著名作家、时任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担任组长,常务副组长有两位,一位是雕刻家刘开渠,另一位就是画家彦涵。
彦涵老先生曾回忆说,“我被委以重任是有背景的。抗战爆发后,19岁的我考入国立杭州艺专,毅然投奔延安,奔赴抗日前线。有一次毛泽东看到我的木刻,他赞赏说:‘刻得好,很有气势。’由于我打过仗,对人民军队有切身感受,郑振铎把我视为美术创作组负责人最合适的人选之一。刘开渠负责雕刻方面的组织工作,我负责画稿设计的组织与协调。”

浮雕图案:虎门销烟

浮雕图案:金田起义
由于彦涵画过渡长江的油画,因此《胜利渡长江》的画稿便由他来设计。“稿子画了3遍,第一遍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这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渡江战斗的情形,但考虑到群众对解放军的普遍印象,于是第二稿将战士们改为头戴布军帽,并且突出了指挥员以及划船民工的形象。后来,纪念碑建设时采用了此稿。”
既然第二稿已被采用,为什么又画了第三稿呢?第三稿上面的人物更多,画稿长度更长。原来,彦涵当时希望把画稿修改得更完美,于是在第二稿的基础上又创作了浮雕的第三稿,此番设计又增加了一些战士的形象。但由于第三稿过长,不符合纪念碑高耸挺拔的设计方案,最后还是采用了第二稿。

浮雕图案:武昌起义

浮雕图案:五四运动
主稿浮雕《虎门销烟》的曾竹韶教授早年在西方许多国家学习考察,对西方雕塑传统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他在创作中反复推敲人物的形态,注重对人物的精神刻画。《虎门销烟》浮雕人物虽然不多,但是刻画得形象生动,这也是他尝试结合西方雕塑与民族传统技法创作新题材雕刻作品的一个开端。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过程中,不为人知的一批石工对纪念碑浮雕的雕刻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彦涵先生所说,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创作,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包括来自河北曲阳和苏州的石工,他们的祖辈都从事石匠工作,这些人的功劳不能忘记。

浮雕图案:五卅运动

浮雕图案:南昌起义
这批石工有28位,长期从事中国民间雕刻。他们传统雕刻技艺很高,但对西方雕刻技术并不了解,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如果每人的风格不同,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刻制会产生不利影响。于是,在刘开渠的领导下,这些石工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培训。雕塑家们拿出自己的人像雕塑作品,让石工练习,由于浮雕所采用的汉白玉开采于北京房山,完整的大料不容易取得,为确保石料不被损毁,石工在练习人像雕塑的基础上,再进行纪念碑人物试刻。
经过一年多的练习,石工们熟悉了从粗刻到细雕的方法,有力地保证了纪念碑浮雕石刻的完成,他们也在实践中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兼通东西方雕刻技术的优秀石雕艺人。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5月1日。艺术家们的心血都凝聚在纪念碑下层大须弥座束腰部四面镶嵌着的8幅汉白玉大型浮雕上。这些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共有约170个人物形象。

浮雕图案:抗日敌后游击战

浮雕图案: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