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蔡志忠: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了_北京时间

多面蔡志忠: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了

蔡志忠口中的“上厕所”为他带来了名利,名利虽是他追求梦想时的附属品,但他并不排斥。一把刷子与多重身份蔡志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有多重身份:物理学家、数学家、桥牌专家、收藏家、禅学大师等,其中漫画家的头衔被他排到了最后。

多面蔡志忠: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了

【撰文/郭若梅】从蔡志忠“落发”出家至今,已过了半个多月。有媒体发现,出家后的蔡志忠,又回到了位于杭州西溪的工作室继续画画。这一行为又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蔡志忠依旧我行我素。面对质疑,他说,剃度只是形式上的出家,目的是为了能使自己葬在少林寺。于他而言,他的内心早已在彼岸获得了宁静。

一件破衣与价值上亿的佛像

蔡志忠在《一席》演讲时特意向观众展示了一下他的白衬衫,他说,他几乎不买衣服,衣服上有破洞就打上补丁接着穿。实际上,不同媒体的镜头中的蔡志忠,似乎都穿着同一件衣服。

蔡志忠(资料图)

蔡志忠不在乎物质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找到最想做的事后,其他可不在乎”。他最想做的事是画漫画,这于他来说,画画像排泄一样必不可少,“跟上大号一样,就像我们吃饭,吃完了急着去上厕所”,这似乎是他身上的一种本能,“上厕所不是为了要赚钱,也不是为了要有名”,上厕所就是为了上厕所。

蔡志忠口中的“上厕所”为他带来了名利,名利虽是他追求梦想时的附属品,但他并不排斥。与人们对艺术家的期待相反,蔡志忠是喜欢赚钱的。在他看来,“艺术就是钞票”。金钱甚至是他衡量自己作品的标尺,如果新作没有比旧作卖得更贵,他就会认为新作是失败的。他认为,“钱”是成功最直接的体现。

急于将工作与生活区分开的现代人可能无法想象,工作台与床紧挨着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杭州给了他西溪创意产业园内的两栋“大师楼”,在950平米的别墅中,他最常活动的空间也就是床与工作台之间不到几平米的范围。睡醒了就工作,到点了就躺下睡觉。除了吃饭,他不需要离开工作台,更何况他说自己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的花销不超过30元。

与蔡志忠极简的生活方式形成对比的是,他喜欢收藏佛像。这些佛像有各种姿势、各个年代,价值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蔡志忠说,在他死后,他会将他收藏的价值上亿的佛像捐给少林寺, 建成蔡志忠佛学博物馆。而这就是蔡志忠出家后对媒体说的:为少林寺创造观光产业。

一把刷子与多重身份

蔡志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有多重身份:物理学家、数学家、桥牌专家、收藏家、禅学大师等,其中漫画家的头衔被他排到了最后。他认为自己最厉害的是物理,用了十年时间闭关潜心学习物理。

他在公开场合说,他认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错的,这引起了不小争议。但实际上,这不是蔡志忠第一次语出惊人。他也曾公开质疑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作者并非曹雪芹,他认为曹雪芹没有能力写出《红楼梦》,真正的作者应该是洪升。了解蔡志忠的人,对其时不时冒出的言论早已见怪不怪了,例如当他说“我就是庄子”这句话时,坐在他对面的采访者们没有与他较真。

如果以这些言论来评价蔡志忠自大,恐怕有失偏颇。其实,他对自己的认识可以说是清醒的,他在自己的漫画书《庄子说》前言中写道:“我十五岁正式成为职业漫画家,至今约出版三百本漫画、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这套‘中国经典系列’诸子百家思想。直到目前,全球共有四十五个国家、地区的版本,一共销售了约四千万本,堪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典范。当然,受欢迎的原因不是我,而是孔子、老子、孙子、孟子、庄子等至圣先贤们的思想,经由漫画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先贤的智慧,才是受欢迎的主因。”

蔡志忠的阅读量超乎常人,他说自己过目不忘,阅读文字时脑海里就会迅速出现画面。与其说这是天分,不如说这是他的学习技巧。漫画是他用来思考与学习的一种方式。

反鸡汤的“教育家”

蔡志忠放养孩子、鼓励孩子追求梦想的教育理念,也被许多人认可。他在《一席》上说:“我今年68岁了,可以当老师了。”但紧接着,他对听众说“不要跟着老师学”“努力是没有用的”。这样的反“鸡汤”言论看似离经叛道,但结合他后面的演讲内容,可以看出,蔡志忠的本意是希望听者能保持思考。

蔡志忠认为当时台湾的中学教育无法培育出独立思考的人,“不要跟老师学”,是期待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这句话放到大陆如今的教育环境中,同样不显过时。而“努力是没有用的”这句话也并不是否定努力,而是说没有思考的努力是在做无用功。

之所以蔡志忠可被称为“教育家”,显然不是因为他说了两三句名言。一来是他的漫画,二来是他的人生经历。

对于80后和部分90后来说,蔡志忠的漫画书、动画不仅陪伴他们成长,更是一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的途径。如果读者单纯地将蔡志忠的“中国经典系列”漫画书看作是漫画,可能就会低估其漫画的价值。

这些漫画正如蔡志忠所说,真正宝贵的是那些以故事或者画面体现出的中国至圣先贤的思想与智慧,蔡志忠提供的只是一种用图像思维学习的方式。

而更年轻一代人中,可能只有部分人看过他的漫画作品。人们逐渐把目光从他的漫画书转移到他这个人身上。对于那些正在成长中、找寻人生方向的90后和“Z世代”来说,蔡志忠用他的人生经历为他们点亮了一盏灯。

蔡志忠访谈截图

很多人在幼时都会被大人问道:“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多数孩童都能很快给出答案:老师、警察、宇航员……之所以会有这些回答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看到了喜欢的老师、在电视上看到了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在新闻里看到担当正义的警察。

大多数孩童并不知道这个问题对于他们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受限于思考能力与知识水平,他们对未来想干什么不会有过多的思考。蔡志忠比常人幸运的是,当他在三岁半时被人问到未来想做什么时,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很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

当时年幼的他为了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躲在父亲的书桌下,经历了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思想动荡与痛苦挣扎。四岁半时,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漫画家。十五岁时,他辍学、背井离乡前往台北,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抓起漫画家的那把“刷子”后,至今都没有放下。

有人认为蔡志忠的经历极为罕见,不具备参考价值。但恰恰是蔡志忠用自身经历弥合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他以自己的人生给人们上了一堂课:把兴趣当作事业并做到极致,也能养活自己。

正如36岁的他抛下一切,去追求梦想时说的那句话:“人生为了赚钱的时候过了,所以要去做自己高兴的事。”

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了

蔡志忠依葫芦画瓢,问她女儿蔡欣怡:长大后要做什么?蔡欣怡答:绝对不做漫画家,做漫画家太无聊了。

女儿眼中无聊的生活,对蔡志忠来说却是到达仙境的必由之路。他常说自己在画画中能达到忘我的境界:“也许我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就像我们在研究数学、研究物理时,突然发现真理一样。那种快乐会让我感动得不自觉跪下来,泪流满面,感谢生命可以如此美妙。”“当我每一次碰到这种体会时,感觉就像全宇宙只剩下我一人,什么都不存在。”

蔡志忠作品

为了寻求孤独,蔡志忠离开台湾的妻女,去了日本。他毫不讳言这样做就是为了离开家人。

“所以当我们在做最爱的事情,那个时间和自己,那种美好的享受,是一般人很难体会的。”即便如此,蔡志忠还是鼓励他人去试着寻找那样的状态,“只要你擅用自己的大脑,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与此相应,蔡志忠不喜欢花太多时间在交际上,而一天只吃一顿饭的习惯,也为他逃避社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即便是与他非常欣赏的作家三毛的交往,也显得随心所欲。两人没有约定何时见面,单靠缘分。直到后来两人在古龙的葬礼上见了面。此后,二人见面的时候也不多。

蔡志忠是复杂的,他拼命赚钱,却不爱享受物质生活;他常常语出惊人,但面对自然规律、古圣先贤们却也展示了其谦逊的一面。他自诩为半个神仙,却也有许多凡人身上的缺点。而正是这样一个复杂、多面、并不完美的人,以他对梦想的那股执拗,得到了不少人的尊重与敬佩。

多面蔡志忠: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了

蔡志忠口中的“上厕所”为他带来了名利,名利虽是他追求梦想时的附属品,但他并不排斥。一把刷子与多重身份蔡志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有多重身份:物理学家、数学家、桥牌专家、收藏家、禅学大师等,其中漫画家的头衔被他排到了最后。

多面蔡志忠: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了

【撰文/郭若梅】从蔡志忠“落发”出家至今,已过了半个多月。有媒体发现,出家后的蔡志忠,又回到了位于杭州西溪的工作室继续画画。这一行为又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蔡志忠依旧我行我素。面对质疑,他说,剃度只是形式上的出家,目的是为了能使自己葬在少林寺。于他而言,他的内心早已在彼岸获得了宁静。

一件破衣与价值上亿的佛像

蔡志忠在《一席》演讲时特意向观众展示了一下他的白衬衫,他说,他几乎不买衣服,衣服上有破洞就打上补丁接着穿。实际上,不同媒体的镜头中的蔡志忠,似乎都穿着同一件衣服。

蔡志忠(资料图)

蔡志忠不在乎物质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找到最想做的事后,其他可不在乎”。他最想做的事是画漫画,这于他来说,画画像排泄一样必不可少,“跟上大号一样,就像我们吃饭,吃完了急着去上厕所”,这似乎是他身上的一种本能,“上厕所不是为了要赚钱,也不是为了要有名”,上厕所就是为了上厕所。

蔡志忠口中的“上厕所”为他带来了名利,名利虽是他追求梦想时的附属品,但他并不排斥。与人们对艺术家的期待相反,蔡志忠是喜欢赚钱的。在他看来,“艺术就是钞票”。金钱甚至是他衡量自己作品的标尺,如果新作没有比旧作卖得更贵,他就会认为新作是失败的。他认为,“钱”是成功最直接的体现。

急于将工作与生活区分开的现代人可能无法想象,工作台与床紧挨着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杭州给了他西溪创意产业园内的两栋“大师楼”,在950平米的别墅中,他最常活动的空间也就是床与工作台之间不到几平米的范围。睡醒了就工作,到点了就躺下睡觉。除了吃饭,他不需要离开工作台,更何况他说自己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的花销不超过30元。

与蔡志忠极简的生活方式形成对比的是,他喜欢收藏佛像。这些佛像有各种姿势、各个年代,价值几十万到几千万不等。蔡志忠说,在他死后,他会将他收藏的价值上亿的佛像捐给少林寺, 建成蔡志忠佛学博物馆。而这就是蔡志忠出家后对媒体说的:为少林寺创造观光产业。

一把刷子与多重身份

蔡志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有多重身份:物理学家、数学家、桥牌专家、收藏家、禅学大师等,其中漫画家的头衔被他排到了最后。他认为自己最厉害的是物理,用了十年时间闭关潜心学习物理。

他在公开场合说,他认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错的,这引起了不小争议。但实际上,这不是蔡志忠第一次语出惊人。他也曾公开质疑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作者并非曹雪芹,他认为曹雪芹没有能力写出《红楼梦》,真正的作者应该是洪升。了解蔡志忠的人,对其时不时冒出的言论早已见怪不怪了,例如当他说“我就是庄子”这句话时,坐在他对面的采访者们没有与他较真。

如果以这些言论来评价蔡志忠自大,恐怕有失偏颇。其实,他对自己的认识可以说是清醒的,他在自己的漫画书《庄子说》前言中写道:“我十五岁正式成为职业漫画家,至今约出版三百本漫画、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这套‘中国经典系列’诸子百家思想。直到目前,全球共有四十五个国家、地区的版本,一共销售了约四千万本,堪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典范。当然,受欢迎的原因不是我,而是孔子、老子、孙子、孟子、庄子等至圣先贤们的思想,经由漫画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先贤的智慧,才是受欢迎的主因。”

蔡志忠的阅读量超乎常人,他说自己过目不忘,阅读文字时脑海里就会迅速出现画面。与其说这是天分,不如说这是他的学习技巧。漫画是他用来思考与学习的一种方式。

反鸡汤的“教育家”

蔡志忠放养孩子、鼓励孩子追求梦想的教育理念,也被许多人认可。他在《一席》上说:“我今年68岁了,可以当老师了。”但紧接着,他对听众说“不要跟着老师学”“努力是没有用的”。这样的反“鸡汤”言论看似离经叛道,但结合他后面的演讲内容,可以看出,蔡志忠的本意是希望听者能保持思考。

蔡志忠认为当时台湾的中学教育无法培育出独立思考的人,“不要跟老师学”,是期待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这句话放到大陆如今的教育环境中,同样不显过时。而“努力是没有用的”这句话也并不是否定努力,而是说没有思考的努力是在做无用功。

之所以蔡志忠可被称为“教育家”,显然不是因为他说了两三句名言。一来是他的漫画,二来是他的人生经历。

对于80后和部分90后来说,蔡志忠的漫画书、动画不仅陪伴他们成长,更是一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的途径。如果读者单纯地将蔡志忠的“中国经典系列”漫画书看作是漫画,可能就会低估其漫画的价值。

这些漫画正如蔡志忠所说,真正宝贵的是那些以故事或者画面体现出的中国至圣先贤的思想与智慧,蔡志忠提供的只是一种用图像思维学习的方式。

而更年轻一代人中,可能只有部分人看过他的漫画作品。人们逐渐把目光从他的漫画书转移到他这个人身上。对于那些正在成长中、找寻人生方向的90后和“Z世代”来说,蔡志忠用他的人生经历为他们点亮了一盏灯。

蔡志忠访谈截图

很多人在幼时都会被大人问道:“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多数孩童都能很快给出答案:老师、警察、宇航员……之所以会有这些回答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看到了喜欢的老师、在电视上看到了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在新闻里看到担当正义的警察。

大多数孩童并不知道这个问题对于他们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受限于思考能力与知识水平,他们对未来想干什么不会有过多的思考。蔡志忠比常人幸运的是,当他在三岁半时被人问到未来想做什么时,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很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

当时年幼的他为了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躲在父亲的书桌下,经历了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思想动荡与痛苦挣扎。四岁半时,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漫画家。十五岁时,他辍学、背井离乡前往台北,成为一名职业漫画家。抓起漫画家的那把“刷子”后,至今都没有放下。

有人认为蔡志忠的经历极为罕见,不具备参考价值。但恰恰是蔡志忠用自身经历弥合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他以自己的人生给人们上了一堂课:把兴趣当作事业并做到极致,也能养活自己。

正如36岁的他抛下一切,去追求梦想时说的那句话:“人生为了赚钱的时候过了,所以要去做自己高兴的事。”

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了

蔡志忠依葫芦画瓢,问她女儿蔡欣怡:长大后要做什么?蔡欣怡答:绝对不做漫画家,做漫画家太无聊了。

女儿眼中无聊的生活,对蔡志忠来说却是到达仙境的必由之路。他常说自己在画画中能达到忘我的境界:“也许我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就像我们在研究数学、研究物理时,突然发现真理一样。那种快乐会让我感动得不自觉跪下来,泪流满面,感谢生命可以如此美妙。”“当我每一次碰到这种体会时,感觉就像全宇宙只剩下我一人,什么都不存在。”

蔡志忠作品

为了寻求孤独,蔡志忠离开台湾的妻女,去了日本。他毫不讳言这样做就是为了离开家人。

“所以当我们在做最爱的事情,那个时间和自己,那种美好的享受,是一般人很难体会的。”即便如此,蔡志忠还是鼓励他人去试着寻找那样的状态,“只要你擅用自己的大脑,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与此相应,蔡志忠不喜欢花太多时间在交际上,而一天只吃一顿饭的习惯,也为他逃避社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即便是与他非常欣赏的作家三毛的交往,也显得随心所欲。两人没有约定何时见面,单靠缘分。直到后来两人在古龙的葬礼上见了面。此后,二人见面的时候也不多。

蔡志忠是复杂的,他拼命赚钱,却不爱享受物质生活;他常常语出惊人,但面对自然规律、古圣先贤们却也展示了其谦逊的一面。他自诩为半个神仙,却也有许多凡人身上的缺点。而正是这样一个复杂、多面、并不完美的人,以他对梦想的那股执拗,得到了不少人的尊重与敬佩。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