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掌门遇上250年老字号_北京时间

40岁掌门遇上250年老字号

让前门大街再次飘起热腾腾的香气

40岁掌门遇上250年老字号

250年前,有个叫马庆瑞的人在前门箭楼西月墙底下,摆摊卖牛羊肉,因为是在西月墙底下起的家,所以招牌的第一个字就用了“月”字,马庆瑞希望自家生意能够兴盛昌隆,便取名号“月盛斋”。岁月变迁,月盛斋虽然搬几次过家,但是酱烧牛羊肉的技艺两百多年没变样,一直是百姓心中的美味经典。如今,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已经传到第七代,味道掌门马强,有个“大计划”。

马强

【让前门大街再次飘起热腾腾的香气】

早些年,月盛斋是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当时店里飘出的酱肉香,吸引了不少食客,很多老辈表演艺术家,侯宝林、李万春等,都是忠实粉丝。后来,随着需求量越来越大,只靠门店远远不能满足销售,所以自从月盛斋在怀柔建厂,前门老店便只做销售了,店里没了那股飘出的肉香,成了很多老月盛斋人的遗憾。在月盛斋成立250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马强决定恢复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让月盛斋的肉香再次在前门大街飘起来!

要恢复在门店生产,马强请来了他的师父满运来。满老爷子今年79岁了,从 1963年到1985年,他这几十年都在前门店工作。尽管退休已近20年,满运来还时常会到家附近的月盛斋牛街店,或是怀柔工厂转转,看看酱烧牛羊肉的制作,不是不放心,是放不下那份情怀,能让前门老店再飘出肉香,也是满师傅多年的心愿。徒弟马强是80后, 2002年来到月盛斋,从学徒做起,2016年拜满运来为师,正式成为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在前门老店恢复生产,让当年大家闻着香味排队买月盛斋的盛况重演,是师徒俩共同的心愿。

满运来 马强

前门老店已经改建好,马强回怀柔厂区取老汤和秘料,这两样可以说是月盛斋酱烧牛羊肉的味道灵魂。怀柔工厂的煮肉车间,有20口大锅,直径120公分,深90公分,一次煮肉量在300公斤上下,煮一锅肉平均需要五到六个小时,如何能让这么多肉均匀受热,且入味深透,要靠马强和煮肉师傅们练就的一项绝技:翻锅

把笊篱伸到最远处,往“回”带,再深入最底部,往“上”带,如此算一次翻锅。一锅肉平均要这样反复翻锅5次,每次要翻将近20公斤的肉,是个很需要体力的工作。马强的师父和师哥都是这样,往锅边一站,一翻就是几十年。马强到今天也已经做了小20年,也正是月盛斋人的意志和坚持,让经典味道,得以代代相传。

【老汤的魅力】

厂区里,有一口青花大瓷缸,1775年月盛斋创立时,就用它盛放老汤。可惜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时候,这口缸碰坏了,汤也洒了,此后,月盛斋又重新养制了老汤,现在这锅汤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了。所谓百年老汤,并不是一百年前的汤放到现在,而是每次煮完肉的时候留一点,不断地延续到今天。老汤的妙,不只在于历经百年积淀,味道醇厚,还体现在上面浮着的这层油上,它吸收了汤香的全部精华,还可以在煮的过程中,滋润牛羊肉,使其不干也不柴。

【传承人锁门制作独家料方】

流传了250年的独家料方,由25种天然香料组成,如今,这料方被严密保护在马强的保险箱里,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除了每代传人,谁都没见过,所有的香料都被打成了极其细腻的粉末,就算摆在面前,也绝看不出它原本的形态和配比。作为传承人,每周的配料工作,都由马强亲自、且单独完成,配料的时候还会锁好门,任何人都不许靠近。能透露的只有一味——砂仁。这是一种常见的健脾开胃的中药,如今在药店就能买到。但在清代,砂仁可是从西域来的进口货,只有月盛斋这样的名号才用得起。砂仁本身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用在酱肉上,能起到除腥、增味、增香的作用。

如今,月盛斋前门店又恢复了制作环节,虽然锅变小了,肉变少了,但马强说了,翻锅的规矩可不能变。什么时候翻、翻几次、翻到什么程度,他都一丝不苟。月盛斋的酱牛肉有种独特的香气,那是酱香、料香、脂香、汤香、肉香,五香合一的复合香气。随着一块块酱牛肉的出锅,月盛斋的经典肉香,又在这条老街上,飘了起来!

【老字号新活力】

在恢复前店后厂模式的同时,马强也在琢磨当代食客口味和需求。新时代,百年老号的名声,要更响亮,光靠老味道,肯定不够,得在守住经典的基础上,做出新花样。比如他把食材做了细分,过去的酱牛肉,只有一种口感,现在,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嫩的或者筋道的不同口感。

前门大街是北京的名片,来这里的很多都是游客,马强便想着把几道清真名菜也带来这里,但用“全新”的方式呈现。比如把回族的席间菜炸松肉变成一种碗装零食小吃。为了适应年轻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马强还带领团队,研发了低脂、低盐的即食系列产品。在口味研发的道路上,他依然步履不停。

马强今年步入了人生的不惑之年,作为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他不光要传承老味道,还要研究如何让经典产品在新时代更具特色,更要不断探寻适合新时代的经营模式。从满运来,到马强,七代人,两百五十年,历代传承人,都是用一辈子,精心守护着月盛斋的技艺和味道。如今,前门大街再度飘起老汤的香气,月盛斋,历经岁月的淬炼,早已不只是一方招牌,一家门店,更是镌刻在北京这座城市中的味觉记忆!

月盛斋(前门店)

店铺地址:大栅栏街道前门大街1号(大北照相馆对面)

40岁掌门遇上250年老字号

让前门大街再次飘起热腾腾的香气

40岁掌门遇上250年老字号

250年前,有个叫马庆瑞的人在前门箭楼西月墙底下,摆摊卖牛羊肉,因为是在西月墙底下起的家,所以招牌的第一个字就用了“月”字,马庆瑞希望自家生意能够兴盛昌隆,便取名号“月盛斋”。岁月变迁,月盛斋虽然搬几次过家,但是酱烧牛羊肉的技艺两百多年没变样,一直是百姓心中的美味经典。如今,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已经传到第七代,味道掌门马强,有个“大计划”。

马强

【让前门大街再次飘起热腾腾的香气】

早些年,月盛斋是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当时店里飘出的酱肉香,吸引了不少食客,很多老辈表演艺术家,侯宝林、李万春等,都是忠实粉丝。后来,随着需求量越来越大,只靠门店远远不能满足销售,所以自从月盛斋在怀柔建厂,前门老店便只做销售了,店里没了那股飘出的肉香,成了很多老月盛斋人的遗憾。在月盛斋成立250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马强决定恢复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让月盛斋的肉香再次在前门大街飘起来!

要恢复在门店生产,马强请来了他的师父满运来。满老爷子今年79岁了,从 1963年到1985年,他这几十年都在前门店工作。尽管退休已近20年,满运来还时常会到家附近的月盛斋牛街店,或是怀柔工厂转转,看看酱烧牛羊肉的制作,不是不放心,是放不下那份情怀,能让前门老店再飘出肉香,也是满师傅多年的心愿。徒弟马强是80后, 2002年来到月盛斋,从学徒做起,2016年拜满运来为师,正式成为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在前门老店恢复生产,让当年大家闻着香味排队买月盛斋的盛况重演,是师徒俩共同的心愿。

满运来 马强

前门老店已经改建好,马强回怀柔厂区取老汤和秘料,这两样可以说是月盛斋酱烧牛羊肉的味道灵魂。怀柔工厂的煮肉车间,有20口大锅,直径120公分,深90公分,一次煮肉量在300公斤上下,煮一锅肉平均需要五到六个小时,如何能让这么多肉均匀受热,且入味深透,要靠马强和煮肉师傅们练就的一项绝技:翻锅

把笊篱伸到最远处,往“回”带,再深入最底部,往“上”带,如此算一次翻锅。一锅肉平均要这样反复翻锅5次,每次要翻将近20公斤的肉,是个很需要体力的工作。马强的师父和师哥都是这样,往锅边一站,一翻就是几十年。马强到今天也已经做了小20年,也正是月盛斋人的意志和坚持,让经典味道,得以代代相传。

【老汤的魅力】

厂区里,有一口青花大瓷缸,1775年月盛斋创立时,就用它盛放老汤。可惜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时候,这口缸碰坏了,汤也洒了,此后,月盛斋又重新养制了老汤,现在这锅汤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了。所谓百年老汤,并不是一百年前的汤放到现在,而是每次煮完肉的时候留一点,不断地延续到今天。老汤的妙,不只在于历经百年积淀,味道醇厚,还体现在上面浮着的这层油上,它吸收了汤香的全部精华,还可以在煮的过程中,滋润牛羊肉,使其不干也不柴。

【传承人锁门制作独家料方】

流传了250年的独家料方,由25种天然香料组成,如今,这料方被严密保护在马强的保险箱里,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除了每代传人,谁都没见过,所有的香料都被打成了极其细腻的粉末,就算摆在面前,也绝看不出它原本的形态和配比。作为传承人,每周的配料工作,都由马强亲自、且单独完成,配料的时候还会锁好门,任何人都不许靠近。能透露的只有一味——砂仁。这是一种常见的健脾开胃的中药,如今在药店就能买到。但在清代,砂仁可是从西域来的进口货,只有月盛斋这样的名号才用得起。砂仁本身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用在酱肉上,能起到除腥、增味、增香的作用。

如今,月盛斋前门店又恢复了制作环节,虽然锅变小了,肉变少了,但马强说了,翻锅的规矩可不能变。什么时候翻、翻几次、翻到什么程度,他都一丝不苟。月盛斋的酱牛肉有种独特的香气,那是酱香、料香、脂香、汤香、肉香,五香合一的复合香气。随着一块块酱牛肉的出锅,月盛斋的经典肉香,又在这条老街上,飘了起来!

【老字号新活力】

在恢复前店后厂模式的同时,马强也在琢磨当代食客口味和需求。新时代,百年老号的名声,要更响亮,光靠老味道,肯定不够,得在守住经典的基础上,做出新花样。比如他把食材做了细分,过去的酱牛肉,只有一种口感,现在,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嫩的或者筋道的不同口感。

前门大街是北京的名片,来这里的很多都是游客,马强便想着把几道清真名菜也带来这里,但用“全新”的方式呈现。比如把回族的席间菜炸松肉变成一种碗装零食小吃。为了适应年轻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马强还带领团队,研发了低脂、低盐的即食系列产品。在口味研发的道路上,他依然步履不停。

马强今年步入了人生的不惑之年,作为月盛斋”酱烧牛羊肉制作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他不光要传承老味道,还要研究如何让经典产品在新时代更具特色,更要不断探寻适合新时代的经营模式。从满运来,到马强,七代人,两百五十年,历代传承人,都是用一辈子,精心守护着月盛斋的技艺和味道。如今,前门大街再度飘起老汤的香气,月盛斋,历经岁月的淬炼,早已不只是一方招牌,一家门店,更是镌刻在北京这座城市中的味觉记忆!

月盛斋(前门店)

店铺地址:大栅栏街道前门大街1号(大北照相馆对面)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