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经文 载诗句 是过隙的白驹也是腾跃的龙马_北京时间

驮经文 载诗句 是过隙的白驹也是腾跃的龙马

八达岭长城斑驳的城砖被夕阳染成金色时,长城脚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即将闭馆。这边说得正欢,却见一匹铜铸的马一直侧身听着,他保持着凌空飞驰,急速奔跑的姿态,身体线条充满了力量与速度相结合的美感,这是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超龙雀”。

驮经文 载诗句 是过隙的白驹也是腾跃的龙马

八达岭长城斑驳的城砖被夕阳染成金色时,长城脚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即将闭馆。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在确认馆内无人后,锁上了大门。

这也许又是一个与往常一般无二的安静夜晚。随着夕阳缓缓沉进西山,原本寂静的博物馆内却突然响起了声音,细细听去,却是马鸣……有的声音来自汉唐,有的来自宋明,有的来自沙场,有的来自闹市……馆里文字区、雕塑区、名画区的文物都“活”了起来。

“我们马族的历史无比悠久,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我们驮着人类的历史前进。”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博物馆门口那匹石马内传来。这匹石马雕刻于东汉永平年间,高180cm,长200cm,白马寺以此纪念白马驮经,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见证,现在它在给馆内的小马俑上课。

“想当年,我驮着经书进入大汉,也将佛祖的智慧带入了大汉。人们为了感谢我,就把那座寺庙命名为白马寺,也为我塑造了这个雕像。算一算,已经有1900多年了。”老马俑的声音里满是自豪,他的故事也赢得了小马们的一阵阵惊叹。

“驮经的功劳确实不小,不过我们也不差。”声音未落,迎面奔来八匹骏马。“我们长陵八骏随着明成祖征战四方,陛下正是在我们的背上赢得了一场场惨烈的战斗!现在我们也被刻在陛下和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墓里面。”长陵八骏的经历也赢得了小马们的敬仰。

“后辈还是年轻,我们昭陵六骏驰骋疆场的时候,你们的爷爷的爷爷都还没出生呢。要说战功,我们跟着唐太宗南征北战,也算是战功赫赫。甚至可以说,大唐盛世就在我们的背上驮着呢!”昭陵六骏也是昂首挺胸。但细心的小马却注意到,其中有两匹骏马神色有些郁闷,于是问道:“您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被称作飒露紫,拳毛騧的两匹骏马对视一眼,同时叹了口气,说道:“我们的石刻在民国时期被盗运出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祖国。”

整个博物馆内气氛有些沉闷起来。还是最开始的驮经老马说道:“当年的大汉强盛无比,如今中华民族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相信你们会有回归祖国的一天!”

“没错!”声音从文字区域传来,“我也相信,自从花木兰骑着我代替她父亲参军的那一刻我就一直对这个民族充满信心!‘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是怎样的孝心和勇气呀。”这是木兰诗(又称木兰辞)中的那匹马。

眼看着关公的赤兔马、西楚霸王项羽的乌骓马还有周穆王的八骏都要发言,同样是在文字区,另一匹马赶紧说道:“怎么感觉你们都是在战场出名的呢?我们马族在其他方面也很有建树呀。”它头上的鬃毛剪成花瓣形状,细细数来竟有五瓣。

“诗仙李白在传世名篇《将进酒》里面就提到了我,那天他饮酒正酣,就要叫小童牵我去换美酒。能在“诗仙”的作品里露脸,就算是被换酒我也值了!”

“不错,唐朝的诸位大诗人都离不开我们!我还记得那是个春雨如酥的日子,大诗人孟郊46岁考上进士,就在我的背上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传世名句。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也是从我这里开始的!” 这是孟郊写的七言绝句《登科后》中走出的骏马。

“那何止是唐朝,战国时期楚国大文豪屈原就骑着我,在芳香的草地上漫步,在椒山林里奔驰,你们看这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就是说的我。”屈原作品中的马也出来了。

这边说得正欢,却见一匹铜铸的马一直侧身听着,他保持着凌空飞驰,急速奔跑的姿态,身体线条充满了力量与速度相结合的美感,这是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超龙雀”。只是不正面对着众马,小马俑们问道:“您怎么不转过身来呀?”

铜奔马被大家盯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转移话题:“孩子们,你们注意到我脚下的龙雀了嘛?这说明我跑得比龙雀飞得还要快哦!虽然我只有一只脚踩在龙雀背上,但是仍然能保持平衡!大汉的工匠们真是智慧超绝!”

见大家都盯着自己,铜奔马只得转过身子:“只许看不许笑啊!”

噗!小马们老马们顿时笑作一团,整个博物馆内外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众马要在天亮之前回到各自的展区,回到那些模型、图腾、画作、诗作和摄影作品中去。

五花马回到了李白的诗里,继续换酒给“诗仙”;铜奔马又把身子扭过去,以健硕优美的侧身示人;驮经的白马回到了雕塑中,高大健壮宛如当年;昭陵六骏则看着海外的方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博物馆中这些骏马的背上,背负着数千年的光阴,那是人类与马族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人类的文明一步步走来的足迹,从荒野到平原,从野蛮到文明,从大海到草原,马一直陪在人类身边。

原来,你们驮载着我们的历史。

不知道这场“中国马文化博物馆之夜”有没有让你尽兴呢?

虽然以上这些情节都是虚拟的想象,不过丹丹很好奇如果文物真的会说话,他们会讲哪些故事呢?想听故事的你,不妨趁着春光正好来中国马文化博物馆转转,这座以展示马文化为主旨的专题博物馆里陈列了1300多件展品,与文物面对面,一起来倾听历史的悄悄话吧!

(本故事部分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有缘)

来源:人民网

编辑:小晖

实习编辑:小熙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京华丹心”

驮经文 载诗句 是过隙的白驹也是腾跃的龙马

八达岭长城斑驳的城砖被夕阳染成金色时,长城脚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即将闭馆。这边说得正欢,却见一匹铜铸的马一直侧身听着,他保持着凌空飞驰,急速奔跑的姿态,身体线条充满了力量与速度相结合的美感,这是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超龙雀”。

驮经文 载诗句 是过隙的白驹也是腾跃的龙马

八达岭长城斑驳的城砖被夕阳染成金色时,长城脚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马文化博物馆即将闭馆。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在确认馆内无人后,锁上了大门。

这也许又是一个与往常一般无二的安静夜晚。随着夕阳缓缓沉进西山,原本寂静的博物馆内却突然响起了声音,细细听去,却是马鸣……有的声音来自汉唐,有的来自宋明,有的来自沙场,有的来自闹市……馆里文字区、雕塑区、名画区的文物都“活”了起来。

“我们马族的历史无比悠久,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我们驮着人类的历史前进。”一个苍老的声音从博物馆门口那匹石马内传来。这匹石马雕刻于东汉永平年间,高180cm,长200cm,白马寺以此纪念白马驮经,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见证,现在它在给馆内的小马俑上课。

“想当年,我驮着经书进入大汉,也将佛祖的智慧带入了大汉。人们为了感谢我,就把那座寺庙命名为白马寺,也为我塑造了这个雕像。算一算,已经有1900多年了。”老马俑的声音里满是自豪,他的故事也赢得了小马们的一阵阵惊叹。

“驮经的功劳确实不小,不过我们也不差。”声音未落,迎面奔来八匹骏马。“我们长陵八骏随着明成祖征战四方,陛下正是在我们的背上赢得了一场场惨烈的战斗!现在我们也被刻在陛下和仁孝文皇后徐氏的合葬墓里面。”长陵八骏的经历也赢得了小马们的敬仰。

“后辈还是年轻,我们昭陵六骏驰骋疆场的时候,你们的爷爷的爷爷都还没出生呢。要说战功,我们跟着唐太宗南征北战,也算是战功赫赫。甚至可以说,大唐盛世就在我们的背上驮着呢!”昭陵六骏也是昂首挺胸。但细心的小马却注意到,其中有两匹骏马神色有些郁闷,于是问道:“您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被称作飒露紫,拳毛騧的两匹骏马对视一眼,同时叹了口气,说道:“我们的石刻在民国时期被盗运出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祖国。”

整个博物馆内气氛有些沉闷起来。还是最开始的驮经老马说道:“当年的大汉强盛无比,如今中华民族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相信你们会有回归祖国的一天!”

“没错!”声音从文字区域传来,“我也相信,自从花木兰骑着我代替她父亲参军的那一刻我就一直对这个民族充满信心!‘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是怎样的孝心和勇气呀。”这是木兰诗(又称木兰辞)中的那匹马。

眼看着关公的赤兔马、西楚霸王项羽的乌骓马还有周穆王的八骏都要发言,同样是在文字区,另一匹马赶紧说道:“怎么感觉你们都是在战场出名的呢?我们马族在其他方面也很有建树呀。”它头上的鬃毛剪成花瓣形状,细细数来竟有五瓣。

“诗仙李白在传世名篇《将进酒》里面就提到了我,那天他饮酒正酣,就要叫小童牵我去换美酒。能在“诗仙”的作品里露脸,就算是被换酒我也值了!”

“不错,唐朝的诸位大诗人都离不开我们!我还记得那是个春雨如酥的日子,大诗人孟郊46岁考上进士,就在我的背上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传世名句。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也是从我这里开始的!” 这是孟郊写的七言绝句《登科后》中走出的骏马。

“那何止是唐朝,战国时期楚国大文豪屈原就骑着我,在芳香的草地上漫步,在椒山林里奔驰,你们看这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就是说的我。”屈原作品中的马也出来了。

这边说得正欢,却见一匹铜铸的马一直侧身听着,他保持着凌空飞驰,急速奔跑的姿态,身体线条充满了力量与速度相结合的美感,这是东汉铜奔马,又名“马超龙雀”。只是不正面对着众马,小马俑们问道:“您怎么不转过身来呀?”

铜奔马被大家盯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转移话题:“孩子们,你们注意到我脚下的龙雀了嘛?这说明我跑得比龙雀飞得还要快哦!虽然我只有一只脚踩在龙雀背上,但是仍然能保持平衡!大汉的工匠们真是智慧超绝!”

见大家都盯着自己,铜奔马只得转过身子:“只许看不许笑啊!”

噗!小马们老马们顿时笑作一团,整个博物馆内外洋溢着欢乐的气息。

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众马要在天亮之前回到各自的展区,回到那些模型、图腾、画作、诗作和摄影作品中去。

五花马回到了李白的诗里,继续换酒给“诗仙”;铜奔马又把身子扭过去,以健硕优美的侧身示人;驮经的白马回到了雕塑中,高大健壮宛如当年;昭陵六骏则看着海外的方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博物馆中这些骏马的背上,背负着数千年的光阴,那是人类与马族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人类的文明一步步走来的足迹,从荒野到平原,从野蛮到文明,从大海到草原,马一直陪在人类身边。

原来,你们驮载着我们的历史。

不知道这场“中国马文化博物馆之夜”有没有让你尽兴呢?

虽然以上这些情节都是虚拟的想象,不过丹丹很好奇如果文物真的会说话,他们会讲哪些故事呢?想听故事的你,不妨趁着春光正好来中国马文化博物馆转转,这座以展示马文化为主旨的专题博物馆里陈列了1300多件展品,与文物面对面,一起来倾听历史的悄悄话吧!

(本故事部分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有缘)

来源:人民网

编辑:小晖

实习编辑:小熙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京华丹心”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