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桃渚古镇戚继光曾在此抗倭九捷壮军声,长街记用兵登临风烈烈,依约角弓鸣游乌衣巷有怀金陵旧事衣冠南渡怯危邦,举目新亭泪满腔唯有祖生真烈烈,慨然击楫誓长江饮金骏眉辣斋先生腹如缶,所贮不过半斤酒辣斋先生津满牙,所饮日费数饼茶是夜秋月光连斗...
南宋年间,国家板荡,诗风词风以忧国忧民为主,涌现出一批爱国诗人。岳飞,是爱国名将也是著名的治军之才,他带领岳家军卫国抗敌,获得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赞誉。他的诗词总是以提心振气、收复山河为主。
今天要学习的是岳飞的名作,这首词悲壮而英勇,既表达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急切,也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壮志,古往今来他的满腔热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本首词作为爱国诗词的代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抵御外侮的豪情。
首韵,“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写出了主人公凭栏看雨时的满腔愤怒。他愤怒的是什么?作者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继续描写,“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第三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上句说的是三十年来建立的功业如同尘土,下句概括地写尽了南征北战,戎马半生的艰辛。“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笔一转,虽然建立了一些功名,征战也十分劳苦,但也不能就此放松,任由年华老去。
过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二年,金人南侵,二帝北狩,这个奇耻大辱至今仍未湔雪。主忧臣辱,作为大宋的将领,何时才能一雪前仇,“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用夸张的笔调写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
末韵“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明了必胜的信心,这和《宋史·岳飞传》中“(飞)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关于这首词是否为岳飞本人所作,目前尚有争议,持伪说者的论点主要有二:一是此首不见于其孙岳珂所编的《鄂国金佗稡编》;二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句中贺兰山在西夏,与金国无关。不过这两点都不能完全成立,第一点,岳飞诗词尚有《金佗稡编》未收而为其他宋人所收者。另元杂剧《岳飞破虏东窗记》中《女冠子》一词与《满江红》词句相近,说明本词至少在元以前便有流传。第二点,贺兰山不过是指代,就如同下一韵的匈奴,不可过泥。
但是,不管本词如何,它确乎已成为岳飞精神的一部分,激励着后来的中华儿女,从这个意义上说,也不妨认为它是真的。
诗宝:
诗君好,能不能解释一下“靖康耻,犹未雪”的典故呢?
诗君: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诗宝: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中的“怒发冲冠”出自哪里呢?
诗君: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诗宝:
明白啦,谢谢诗君指点!


满江红·谒丰山
山峙巍巍,拾级上、英魂环列。硝烟散、峥峥浩气,寂然空绝。河脉山川遥回顾,壮心智志同相挈。誓不忘、鏖战苦征程,英雄血。
风云激,天地裂。披荆棘,移枯叶。战无言,矢志直逼天阙。万里狂沙当筑路,九天碧浪堪追月。挽长弓、中国梦重燃,从头越!
游桃渚古镇戚继光曾在此抗倭
九捷壮军声,长街记用兵。
登临风烈烈,依约角弓鸣。

游乌衣巷有怀金陵旧事
衣冠南渡怯危邦,
举目新亭泪满腔。
唯有祖生真烈烈,
慨然击楫誓长江。

饮金骏眉
辣斋先生腹如缶,
所贮不过半斤酒。
辣斋先生津满牙,
所饮日费数饼茶。
是夜秋月光连斗,
素盏清茗当西牖。
小儿沉酣渐无哗,
书城独坐未放衙。
虫声啾唧来叩叩,
茶香啴喛滋鼻口。
始解俗香比桃花,
照烂千门不辞遐。
雅香如兰非力取,
闽之谷兮珍之薮。
故人惠我味清嘉,
从此金酎无须夸。
烦虑聊凭挥一帚,
冥冥真与轩葛丑。
满江红·怀岳忠武
张煌言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宫露,梁园雪。双龙逝。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满江红·拂拭残碑
文徵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