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72小时,发生了什么?
7月28日12时,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是今年夏天北京市发布的首个暴雨红色预警。
官方提醒广大市民密切关注预报预警,非必要不出门,遇有紧急情况及时播打110或119电话求助。
北京暴雨72小时,发生了什么?
今年夏天,北京的雨水频发。7月24日晚,雨又整整下了一夜。
7月25日,北京相继发布雷电黄色预警、暴雨蓝色预警和雷电蓝色预警。平谷区三座水库小流量泄水,泃河、洳河、将军关石河、黄松峪石河等河道出现明显径流。这场雨跟以往常常下在西南、东南部不同,受影响最大的是平谷、密云、延庆北部三区,这里也是北京夏日休闲和民俗旅游的热点目的地。这一天,文旅部门关闭了8家营业景区和39家营地,15家处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邻近民宿全部暂停营业,民俗民宿停止接待,清退劝返游客。

长时间的降雨会增加山体含水量,最终趋于饱和,就可能引发地质灾害。7月26日中午,北京市发布山洪灾害蓝色预警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因降雨预警,2025年7月27日,北京市郊铁路S2线、怀柔-密云线、通密线所有列车全部停运。
7月26日21时06分,密云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G234兴阳线密云段横岭根隧道出口K105+795处发生山体塌方。
7月26日23时00分,怀柔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市水文总站发布洪水黄色预警。
7月26日23时22分,延庆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7月26日晚,北京密云西北部强降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多个村庄受灾。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冯家峪镇,部分村子的道路、电力、通讯中断。受灾人员被转移安置。

7月27日00时30分,市水文总站升级发布洪水红色预警。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国道111(京漠线)河防口至汤河口段、国道234(兴阳线)怀柔境内全线、范崎路交界河至三岔段道路受损,双向封闭交通。

7月26日12时至27日02时降雨量(毫米):密云全区平均73.5,最大累计降水315.3(黄土梁站),最大小时雨强83.9(黄土梁站 26日22时-23时)。本次降雨过程比较集中,局地性强,单点日累计最大降雨量排历史第三。
26日夜间强降雨发生时,市委书记尹力,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到市应急指挥中心调度部署强降雨应对、防汛抢险和群众转移等工作,27日一早再次通过视频系统了解防汛工作进展、调度部署相关工作,随后前往密云区、怀柔区实地检查。
截至7月27日5时,密云区共转移18个镇149个村1452户3065人,实现应转尽转。
7月27日8时,市规自委联合市气象局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用“列车效应”分析北京北部出现的持续强对流天气:对流的下沉气流向北流出有山地阻挡,导致出流不畅,向南流出迎头撞上副高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激发新的对流,替换原先对流,形成“列车效应”导致密云一带出现强降雨。
截至7月27日10时00分,入密云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达6550立方米/秒,已超历史最大洪峰流量,流量为1951年以来最高。密云区共转移18个镇149个村1552户3270人,实现应转尽转。7月27日15时,密云水库启动泄流。泄流期间,密云水库下游潮河、白河、潮白河等河道水位将明显上涨,水深流急。

密云水库泄流视频截图
7月27日12时,延庆已转移受威胁群众418户、854人。
7月27日16时35分,平谷区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截至7月27日18时,怀柔区共妥善安置转移群众772户、1455人。
7月27日21时,平谷区已经转移险户1544户3338人,涉及16个乡镇102个村。
7月28日6时30分,市水文总站发布洪水黄色预警。
7月28日9时15分,北京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截至7月28日10时34分,平谷、密云、怀柔、延庆四区依旧处于最高一级的暴雨红色预警中。平谷区五座水库开展泄水作业,包括海子水库、西峪水库、黄松峪水库、花峪水库、杨家台水库。黄松峪水库的来水量超50年一遇标准,泄水量达到了每秒200立方米。民宿、露营地已经全部关闭。密云区所有景区、露营地已暂停开放,民宿已停止接待。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直击平谷黄松峪水库泄洪
在本轮降雨中一度达到历史最高水位、北京最大水库密云水库仍在泄流中。7月28日下午15点,密云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到820立方米/秒,为后续可能出现的强降雨预留防洪库容。密云水库于7月27日15时开始泄流,7月28日13点42分,水头已经过通州区吴村闸,流出市界。

28日下午,北京不少地方已经放晴,人们松了口气,似乎感觉暴雨已经过去,但北京依然处于暴雨红色预警中,今晚也许仍不平静,预计28日20时至29日07时,北京大部分地区6小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个别点可达300毫米以上,山区及浅山区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风险极高,低洼地区可能出现严重积水。
祈祷平安!
北京新闻广播综合本台记者
责编:蔡雪琴、彭妍
监制:刘萤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