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延庆古树有这些小秘密
古树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
年轮里镌刻着历史
枝叶间流淌着时光
在延庆
183株古树名木静静地伫立在
村庄和山野里
今天
让我们一同走进延庆的古树世界
听听它们的百年故事
感受这些“活文物”的独特魅力
了解它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
焕发新生的吧~

延庆古树
183株“活文物”的“历史档案”



延庆区共有古树183株,生长点涵盖15个乡镇街道,其中一级古树89株,二级古树94株。古树树种丰富,共计10科、12属、12种,主要树种为国槐、榆树、油松、侧柏,共计173株,占全区古树总量的94.5%,其他树种包括蒙古栎、栾树、五角枫、小叶朴、紫丁香、桧柏、桑树等稀有古树,共计10株,占全区古树总量的5.5%。
延庆古树
这些“小秘密”你都知道吗?
北京市“十大树王”之一的“榆树之王”生长在千家店镇长寿岭村,树龄约600年;大庄科乡霹破石村石头夹缝中生长着北京市唯一的毛梾古树,树龄约310年;旧县镇旧县村的侧柏是我区树冠最大(15米)、树体最高(26米)、胸径(149厘米)最粗的侧柏,树龄约1020年;延庆区“唯一”的古树树种包括五角枫(大庄科乡景而沟村)、小叶朴(千家店镇菜木沟村)、紫丁香(珍珠泉乡三岔口村)、桧柏(沈家营镇魏家营村)和桑树(井庄镇孟家窑村),这些树种的古树在我区仅有1株。此外,延庆区仅有的2株蒙古栎,生长于四海镇王顺沟村。
延庆古树
这些古树“大有来头”——

大庄科乡景而沟村
古油松&古五角枫



景而沟村隶属于延庆区大庄科乡,在抗战时期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村内山水相依自然古朴,古树资源丰富、有六百年历史的古油松群和独具特色的古五角枫。
村北的五角枫,是国家二级古树,树高15米,树龄约260年。村内另有一株一级古树——古油松,树高13米,树龄约600年。
近年来,通过对村内古树复壮保护、生境恢复、宣传体验、精神挖掘、景观塑造,景而沟村建成古树村庄,让古树生长更舒适、景观效果更优美。游客也能更好地亲近古树、游览美景。

千家店镇长寿岭
北京最“长寿”的老榆树




2008年12月,北京“最美十大树王”揭晓,生长在延庆区千家店镇长寿岭村的一株古榆榜上有名,荣获“北京榆树王”称号。长寿岭原名排字岭,位于北京延庆百里山水画廊景区中部,与始建于明末清初的朝阳寺隔河相望。这里风光迤逦,景色迷人。
这棵榆树王身高21米,平均冠幅25米,生得如伞如盖,气势磅礴。走近观看,树王的胸/地围达到了惊人的610厘米,四个人环抱不过来。据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测定,这株古榆树龄已有六百余年,约植于明初,相传为明成祖朱棣北巡时亲手栽种的。如今,古榆已成为长寿岭村民守护神,人称“长寿树”。村名也因这株古树而改称“长寿岭”。如今,古树与白河相伴而舞,与村庄相映生辉,成为百里画廊旅游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永宁镇阜民街
这里有“古树最美守护者”




郭书清是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阜民街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在翻建自家宅基地时,院里一株苍劲的二级古榆树,成了她最深的牵挂。为了保护这位“老邻居”,她与家人主动拆除了前后院之间的隔墙,为古树腾出更宽敞的生长空间,让它能在自家庭院里继续自由呼吸、舒展枝叶。
2024年9月,在北京市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承文脉 花园城市润京华”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上,郭书清荣获“古树最美守护者”荣誉称号。郭奶奶常说:“这棵树见证了我们一家人的成长,它就像我们的根。我们不仅要保护好它,还要把这份守护的心,一代一代传下去。”

古树保护
延庆一直在行动




2021年,延庆开启了古树保护的创新实践,秉承着“古树生境整体保护”理念,不仅进行了技术升级,更对保护哲学进行了变革。
在沈家营镇下花园村、大庄科乡景而沟村等6个试点村落,专家们不再仅仅关注单株树木的健康状况,而是重构整个生态系统:修复土壤微生物群落、重建伴生植物体系、优化水文环境,甚至考虑到周边人类活动对古树生长的影响。

改造前

改造后
旧县镇白羊峪村古国槐改造前后对比
这种系统性保护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内87株经过复壮的古树重新焕发生机,新枝萌发比例提高70%,病虫害发生率下降45%。这项创新实践为全国古树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的“延庆方案”。

延庆守护古树
就像守护着家里的长辈
六百岁的油松在夕阳中静静站立
仿佛还在回忆那些它见证过的
炊烟、战火、丰收与歌声
而延庆的古树守护者们
依旧年复一年修复着
人们与自然、与历史的连结
这个秋天,欢迎你来延庆
在这些苍翠与金黄之间
与时间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