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学平台正式开通,北京市教委解读入学操作流程_北京时间

今日入学平台正式开通,北京市教委解读入学操作流程

今天(5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正式开通。

今日入学平台正式开通,北京市教委解读入学操作流程

(记者白雪微)今天(5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今年入学工作,仍然通过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网址:https://yjrx.bjedu.cn)提供服务,也可以通过北京市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栏(网址:https://banshi.beijing.gov.cn/)或北京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京学通”(网址:https://jxt.bjedu.cn/)访问。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们深入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落地见效,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接入了北京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一步简化页面层级,精简办理环节,加快资料核验,缩短办理时间,让入学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在北京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登录界面,家长可以使用手机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端“京通”小程序扫码登录或选择账号登录。登录成功后,页面将跳转至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业务办理页面。进入平台首页后选择所在区开始填报,在各区平台页面可查看咨询电话、招生政策等。在该业务办理页面,点击“立即办理”即可进入注册报名页面,并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另外,如果选择北京市政务服务网登陆,可以在首页“高效办成一件事”专栏,点击入学一件事,进入平台报名。如果通过“京学通”登录,进入首页后,点击“义教入学”即可跳转至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的首页,并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报名。

“今年,本市继续深入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场景建设落地见效,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数据说话,让数据跑腿,数据监督。联动公安、人社、规自等七部门,使用户籍、学籍、房产等9类政务数据,完成入学所需百万条关键信息全部联网,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有关小学入学事项,市教委提示,集中采集信息的时间为:5月6日至5月31日,5月1日开通的是统一门户公布,入学政策、操作流程等家长可以在这段时间查阅了解,其次,集中采集时间截止到5月31日,特殊情况办理需到各区义教入学负责部门办理。

儿童不足龄无法注册。系统与公安部户籍库进行身份证比对,不足6周岁无法注册,需要在201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虚假信息无法通过审核。户籍、房产、社保等信息,通过政务信息核对,虚假信息是通不过审核的,且会影响入学。信息采集先后顺序,不影响入学次序和入学结果。

“信息采集是入学的第一步,下一阶段是入学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才能进入入学流程。大家做信息采集时不用着急可以先提前准备一下相关的材料,填写的步骤很清晰,一般10分钟之内就能完成。”

本市户籍小学入学流程:5月6日至5月31日,家长登录入学平台,在此期间采集详细入学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打印信息采集表。6月12日前,民办学校公办寄宿学校电脑派位,6月14日至15日,各小学审核入学相关材料,7月上旬各小学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在租住地入学,需在5月6日至5月31日期间,家长登录入学平台,在此期间,区级依据合法稳定就业、实际居住等内容确认入学资格,区级审核通过后,采集详细的录取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打印信息采集表。6月12日起,民办学校公办寄宿学校电脑派位,6月14日至6月15日前,各小学审核入学相关材料,7月上旬各小学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非本市户籍小学入学:5月6日至5月31日,家长登录入学平台,在此期间同步进行信息采集和材料审核,其中,非本市户籍学龄人口按照区级政策审核“四证”,包含: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在京实际居住材料、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外国籍学龄人口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注册。

按本市户籍对待学龄人口,包括:区台办认定的台胞子女、区侨务部门认定华侨子女、国家或北京市博士后管理部门认定的在京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符合随军进京落户条件、正在办理随军手续的现役军人子女、父母一方为本市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审核,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打印信息采集表。

初中入学方面,5月6日至5月31日,已在本市小学就读的毕业生,市区教育部门将直接从电子学籍系统中提取相关信息,不需要家长操作。5月6日至5月31日,新进京的小升初学生区级采集相关信息。本市小学毕业生需要选择回户籍或居住地参加小升初的,请在5月8日至14日期间,家长向小学毕业生学校申请后,毕业所在区及转入区审核确认。6月12日前,民办学校公办寄宿学校电脑派位,7月3日全市小升初派位录取,7月上初中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政策保持最大限度的稳定,保持了政策连续性和一致性,稳定家长们关切和预期。同时,我们坚持以入学的阳光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继续落实教育部阳光招生相关规定,落实‘四个严禁’要求,禁止虚假宣传、点招掐尖、使用竞赛证书等方式来选拔孩子,最大程度能够缓解家长和孩子的焦虑,减少孩子们的负担。”

“以入学的服务体现教育的温度,今年我们会用更细致、更贴心服务来帮助每个孩子顺利入学。在政策的解读方面,用大家听得懂、用得上的语言,把政策讲得懂、说明白、说清楚。另外,通过一网通办,让大数据说话,让数据多跑路,让家长少跑腿,实现有温度的服务。”

今日入学平台正式开通,北京市教委解读入学操作流程

今天(5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正式开通。

今日入学平台正式开通,北京市教委解读入学操作流程

(记者白雪微)今天(5月1日),北京市中小学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今年入学工作,仍然通过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网址:https://yjrx.bjedu.cn)提供服务,也可以通过北京市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专栏(网址:https://banshi.beijing.gov.cn/)或北京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京学通”(网址:https://jxt.bjedu.cn/)访问。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们深入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落地见效,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接入了北京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一步简化页面层级,精简办理环节,加快资料核验,缩短办理时间,让入学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在北京市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登录界面,家长可以使用手机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端“京通”小程序扫码登录或选择账号登录。登录成功后,页面将跳转至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业务办理页面。进入平台首页后选择所在区开始填报,在各区平台页面可查看咨询电话、招生政策等。在该业务办理页面,点击“立即办理”即可进入注册报名页面,并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另外,如果选择北京市政务服务网登陆,可以在首页“高效办成一件事”专栏,点击入学一件事,进入平台报名。如果通过“京学通”登录,进入首页后,点击“义教入学”即可跳转至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的首页,并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报名。

“今年,本市继续深入推进教育入学一件事场景建设落地见效,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数据说话,让数据跑腿,数据监督。联动公安、人社、规自等七部门,使用户籍、学籍、房产等9类政务数据,完成入学所需百万条关键信息全部联网,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有关小学入学事项,市教委提示,集中采集信息的时间为:5月6日至5月31日,5月1日开通的是统一门户公布,入学政策、操作流程等家长可以在这段时间查阅了解,其次,集中采集时间截止到5月31日,特殊情况办理需到各区义教入学负责部门办理。

儿童不足龄无法注册。系统与公安部户籍库进行身份证比对,不足6周岁无法注册,需要在201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虚假信息无法通过审核。户籍、房产、社保等信息,通过政务信息核对,虚假信息是通不过审核的,且会影响入学。信息采集先后顺序,不影响入学次序和入学结果。

“信息采集是入学的第一步,下一阶段是入学资格审核,审核通过的才能进入入学流程。大家做信息采集时不用着急可以先提前准备一下相关的材料,填写的步骤很清晰,一般10分钟之内就能完成。”

本市户籍小学入学流程:5月6日至5月31日,家长登录入学平台,在此期间采集详细入学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打印信息采集表。6月12日前,民办学校公办寄宿学校电脑派位,6月14日至15日,各小学审核入学相关材料,7月上旬各小学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在租住地入学,需在5月6日至5月31日期间,家长登录入学平台,在此期间,区级依据合法稳定就业、实际居住等内容确认入学资格,区级审核通过后,采集详细的录取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打印信息采集表。6月12日起,民办学校公办寄宿学校电脑派位,6月14日至6月15日前,各小学审核入学相关材料,7月上旬各小学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非本市户籍小学入学:5月6日至5月31日,家长登录入学平台,在此期间同步进行信息采集和材料审核,其中,非本市户籍学龄人口按照区级政策审核“四证”,包含: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在京实际居住材料、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外国籍学龄人口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注册。

按本市户籍对待学龄人口,包括:区台办认定的台胞子女、区侨务部门认定华侨子女、国家或北京市博士后管理部门认定的在京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子女、符合随军进京落户条件、正在办理随军手续的现役军人子女、父母一方为本市户籍或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审核,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打印信息采集表。

初中入学方面,5月6日至5月31日,已在本市小学就读的毕业生,市区教育部门将直接从电子学籍系统中提取相关信息,不需要家长操作。5月6日至5月31日,新进京的小升初学生区级采集相关信息。本市小学毕业生需要选择回户籍或居住地参加小升初的,请在5月8日至14日期间,家长向小学毕业生学校申请后,毕业所在区及转入区审核确认。6月12日前,民办学校公办寄宿学校电脑派位,7月3日全市小升初派位录取,7月上初中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政策保持最大限度的稳定,保持了政策连续性和一致性,稳定家长们关切和预期。同时,我们坚持以入学的阳光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继续落实教育部阳光招生相关规定,落实‘四个严禁’要求,禁止虚假宣传、点招掐尖、使用竞赛证书等方式来选拔孩子,最大程度能够缓解家长和孩子的焦虑,减少孩子们的负担。”

“以入学的服务体现教育的温度,今年我们会用更细致、更贴心服务来帮助每个孩子顺利入学。在政策的解读方面,用大家听得懂、用得上的语言,把政策讲得懂、说明白、说清楚。另外,通过一网通办,让大数据说话,让数据多跑路,让家长少跑腿,实现有温度的服务。”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