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温州的一家公办幼儿园开了乳儿班,也就是孩子满6个月就能入托。此前市面上的托育服务主要是针对2到3岁的孩子,有一些机构一岁以上的孩子也收,但是1岁都不到就招收的还是极少数。温州这家机构是一所公立幼儿园,价格相对亲民,师资也比较让家长放心,对于有托育需求的低龄幼儿家长来说,是个好消息。
进入今天的夹叙夹议,先问问有孩子的各位家长一个问题:您会把不到2岁的孩子送托班吗?
今年秋季,温州的一家公办幼儿园开了乳儿班,也就是孩子满6个月就能入托。此前市面上的托育服务主要是针对2到3岁的孩子,有一些机构一岁以上的孩子也收,但是1岁都不到就招收的还是极少数。温州这家机构是一所公立幼儿园,价格相对亲民,师资也比较让家长放心,对于有托育需求的低龄幼儿家长来说,是个好消息。
为什么问大家是否会把不到2岁的孩子送托班这个问题,主要在于孩子不到2岁,尤其有的才6个月,实在太小了,没有一点自理能力,不会走路、不会说话,照顾起来是个特别精心的事儿。家长有 要上班精力有限、合适的保姆难寻、家里老人带不了等需要入托的现实需求,现在国家在大力支持普惠托育,价格让越来越多家庭能送托得起,那么最在意的问题恐怕还是这么小的孩子入托是否真的可靠。

这其实核心问题在于乳儿班的专业度。一个是师资。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成长发育特点,托育幼儿与幼儿园孩子相比,养育占比更重,目前开展托育的机构有一些本身是幼儿园延伸到低龄段,也有早教机构拓展到托育服务,当然也有一开始就做托育的机构,不管是哪种,师资大多是幼师或早教老师,边实践边学习,只有少量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入托育行业。
如果要让低龄托育发展起来、广覆盖,要构建多层次托育人才培育体系,针对低龄儿童有针对性地设立人才培养方案。有业内人士就表示,现在的培养方案与学前教育专业有明显同质化现象,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复制学前教育内容,仍然以“教育”为主,缺乏“养育”相关的医药类课程。
到了就业市场上,托育机构的工作种类繁多,难度也较大,不少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去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行业工作。因此,要从市场准入、职业评价、晋升通道、激励机制上等赋能托育从业人员,让这一职业能发展起来。
另一个问题是托育服务规范化。从此前记者对于一些托育机构的采访中看到,不少托育机构针对低龄幼儿在环境布置上做了针对性的调整,这只是一方面,相关的服务内容具体到每一个细节都应当有科学的参照依据,虽然各自遵循的教育理念可能有所不同,基本的服务规范得有标准,才可能让托育服务推广开来。其实国家层面有政策文件,就是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更具体完善的细则。
今年初,国家卫健委提出,要出台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管理规范、登记备案、医育结合、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印发托育机构婴幼儿伤害预防指南、喂养与营养指南、消防安全指南等。结合一些率先试点的托育机构的实践认知,期待这些标准、指南能早日落地,让托育市场日渐成熟、健康发展,惠及更多有需要的家庭。
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也先问您一个问题:你觉得鸡蛋是荤还是素呢?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最近,武汉一所学校的食堂将西红柿炒鸡蛋按照荤菜计费引起争议。有武汉市民向12345反映,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里并没有肉类,认为学校食堂将它视为荤菜不合理,由此质疑学校食堂的定价机制。
校方倒是很讲科学,对此回应说: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鸡蛋被划分为“动物性食物”,因此西红柿炒鸡蛋属于荤菜范畴。
学校的回应让大家对于西红柿炒鸡蛋的属性有了科学认知,这一点大家不用怀疑,但是这个争议的核心点恐怕不在荤素之争,而在于菜价的设定是否合理。
在公众看来,学校食堂为老师、学生服务,价格应当亲民,虽然目前的报道中没有提及这所学校食堂将西红柿炒鸡蛋的价格具体定为多少,划归荤菜引起争议可能是因为它跟大家常见的、一致公认的大鱼大肉这类荤菜一个价了,而它本身的成本并没有大鱼大肉的成本高。
所以学校的回应不光讲科学、普及一下荤素常识,也应该正视食堂菜价这个核心问题,将食堂菜价如何设定告知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如价格有不合适,研究制定新的设定标准,考虑菜价成本等因素,将价格定得合理一些,如此一来,才是真正回应学生关切,这争议也就化解了。
好,感谢您收听今天的《夹叙夹议》,您可以下载“听听FM”收听本期节目回放,搜索“夹叙夹议”您还可以收听到更多新闻评论。接下来关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