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交织,龙湾屯镇以生态“高颜值”提升发展“好气质”_北京时间

蓝绿交织,龙湾屯镇以生态“高颜值”提升发展“好气质”

蓝绿交织,龙湾屯镇以生态“高颜值”提升发展“好气质”

蓝绿交织,龙湾屯镇以生态“高颜值”提升发展“好气质”

蓝天常在、山青地净、绿树掩映……龙湾屯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通过平原造林、发展林下种植、环境整治等举措,全面提升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以生态“高颜值”提升发展“好气质”。

龙湾屯镇“天蓝山青地净”的美好生态画卷。

生态资源“串珠成链”

依托集体林场,龙湾屯镇在平原造林地、林间空地建成5处生态保育小区;实施近20亩石灰石矿裸岩治理项目,减少地质灾害隐患。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完成平原造林1.8万余亩、山区生态林2.8万余亩,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6044.1亩,森林覆盖率达72.78%。

位于唐洞村的试验田。

位于唐洞村的荷花田。

记者在龙湾屯镇唐洞村试验田看到,蔚蓝天空下,成片的水稻即将成熟,微风吹过,稻穗泛起层层波浪。龙湾屯镇积极探索“蟹稻共生”种养新模式,形成良好生态循环,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在试验田旁,荷花随风摇曳,荷叶层层涌动,龙湾屯镇将泥鳅、小龙虾等放入荷花田,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高效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走出水稻增产、虾蟹增肥、农民增收的新道路。

保育小区内的本杰士堆。

保育小区内的小微湿地。

保育小区内的人工鸟巢。

龙湾屯镇积极开展保育小区建设工作,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已建成保育小区5处。其中,小微湿地7处、本杰士堆29个、人工鸟巢250个、昆虫旅馆29个。全镇通过设置保育设施、在平原造林地、林间空地种植蜜源、食源和灌草植物,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觅食场所,有效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恢复,目前已吸引野鸡、野兔、松鼠等多种野生动物来此“安居”。

绿色产业加速发展

设施农业、林下经济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龙湾屯镇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新建设施樱桃大棚217栋,总产量达2.5万余公斤;发展林下种植、景观利用2000余亩。

集体林场种植的灵芝。

记者在龙湾屯镇集体林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灵芝种植地翻土、除草。“集体林场林下种植面积约1000亩,包含南瓜、菌类、花生等,我们还引进了竹荪、灵芝等特色品种。”龙湾屯镇集体林场场长尤建华介绍,林场共种植了1000棒灵芝,目前第一茬已采收,产量在75公斤左右,产值约15000元。林场不断拓宽消费渠道,在翼支付APP开通了线上销售和慢直播,消费者可以实时观看农产品种植、生长、采收的全过程,并通过线上商城下单购买。

林下经济不仅充分利用了林下的各种资源,而且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目前,集体林场共有360名工作人员,96%为当地村民,实现年均增收40000余元,为村民开创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优质农品做强品牌

坚持以培优品种、提升品质、做强品牌为重点,龙湾屯镇创新推出“龙湾质造”体系,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等地开展深度合作,让越来越多的优质农品走出龙湾屯镇。

龙湾屯镇种植专家指导种植人员栽植草莓苗。

龙湾屯镇先后组织考察团、工作组奔赴尼木县,围绕樱桃、草莓帮扶援建项目以及党建合作共建等工作开展深度交流探讨。今年9月初,龙湾屯镇对口帮扶工作组赶往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实地勘察,提出大棚设施改造意见,现场指导园区完成大棚水、电以及视频、温控设备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通过“田间课堂”对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干部职工和种植人员培训,顺利完成了9000多株草莓苗的栽植。

“我们积极推进‘龙湾质造走出去’战略,以‘质量优先,品质优先’为核心,助力尼木县不断扩充优质农产品品类,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龙湾屯镇党委组织委员陈旺华介绍。

环境整治提升“颜值”

龙湾屯镇修订环境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完成12个村污水改造工程并投用;推进复耕地块落图,累计落图面积1344.65亩;深化“一微克”行动,强化道路、施工、裸地“三尘”共治。今年1至7月,龙湾屯镇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降尘量排名全区第1。

志愿者清理街边杂草。

今年以来,龙湾屯镇全面梳理排查镇域宣传环境布置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及时清洁更新修复户外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建筑围挡等,确保无明显脏污、褶皱、褪色、破损等现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及时清理村庄背街小巷、主次干道等区域堆积淤泥、散落垃圾等;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加强执法检查,要求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及时清理门前垃圾杂物、污水、污垢,整治乱堆乱放、乱停车辆等行为。

“龙湾屯镇将继续围绕生态建设目标,持续推进生态资源利用和保护,进一步提升平原造林地块生态涵养功能,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龙湾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蓝绿交织,龙湾屯镇以生态“高颜值”提升发展“好气质”

蓝绿交织,龙湾屯镇以生态“高颜值”提升发展“好气质”

蓝绿交织,龙湾屯镇以生态“高颜值”提升发展“好气质”

蓝天常在、山青地净、绿树掩映……龙湾屯镇依托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通过平原造林、发展林下种植、环境整治等举措,全面提升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以生态“高颜值”提升发展“好气质”。

龙湾屯镇“天蓝山青地净”的美好生态画卷。

生态资源“串珠成链”

依托集体林场,龙湾屯镇在平原造林地、林间空地建成5处生态保育小区;实施近20亩石灰石矿裸岩治理项目,减少地质灾害隐患。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完成平原造林1.8万余亩、山区生态林2.8万余亩,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6044.1亩,森林覆盖率达72.78%。

位于唐洞村的试验田。

位于唐洞村的荷花田。

记者在龙湾屯镇唐洞村试验田看到,蔚蓝天空下,成片的水稻即将成熟,微风吹过,稻穗泛起层层波浪。龙湾屯镇积极探索“蟹稻共生”种养新模式,形成良好生态循环,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在试验田旁,荷花随风摇曳,荷叶层层涌动,龙湾屯镇将泥鳅、小龙虾等放入荷花田,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高效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走出水稻增产、虾蟹增肥、农民增收的新道路。

保育小区内的本杰士堆。

保育小区内的小微湿地。

保育小区内的人工鸟巢。

龙湾屯镇积极开展保育小区建设工作,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已建成保育小区5处。其中,小微湿地7处、本杰士堆29个、人工鸟巢250个、昆虫旅馆29个。全镇通过设置保育设施、在平原造林地、林间空地种植蜜源、食源和灌草植物,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觅食场所,有效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恢复,目前已吸引野鸡、野兔、松鼠等多种野生动物来此“安居”。

绿色产业加速发展

设施农业、林下经济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龙湾屯镇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新建设施樱桃大棚217栋,总产量达2.5万余公斤;发展林下种植、景观利用2000余亩。

集体林场种植的灵芝。

记者在龙湾屯镇集体林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灵芝种植地翻土、除草。“集体林场林下种植面积约1000亩,包含南瓜、菌类、花生等,我们还引进了竹荪、灵芝等特色品种。”龙湾屯镇集体林场场长尤建华介绍,林场共种植了1000棒灵芝,目前第一茬已采收,产量在75公斤左右,产值约15000元。林场不断拓宽消费渠道,在翼支付APP开通了线上销售和慢直播,消费者可以实时观看农产品种植、生长、采收的全过程,并通过线上商城下单购买。

林下经济不仅充分利用了林下的各种资源,而且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目前,集体林场共有360名工作人员,96%为当地村民,实现年均增收40000余元,为村民开创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优质农品做强品牌

坚持以培优品种、提升品质、做强品牌为重点,龙湾屯镇创新推出“龙湾质造”体系,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等地开展深度合作,让越来越多的优质农品走出龙湾屯镇。

龙湾屯镇种植专家指导种植人员栽植草莓苗。

龙湾屯镇先后组织考察团、工作组奔赴尼木县,围绕樱桃、草莓帮扶援建项目以及党建合作共建等工作开展深度交流探讨。今年9月初,龙湾屯镇对口帮扶工作组赶往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实地勘察,提出大棚设施改造意见,现场指导园区完成大棚水、电以及视频、温控设备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通过“田间课堂”对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干部职工和种植人员培训,顺利完成了9000多株草莓苗的栽植。

“我们积极推进‘龙湾质造走出去’战略,以‘质量优先,品质优先’为核心,助力尼木县不断扩充优质农产品品类,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农产品‘金字招牌’。”龙湾屯镇党委组织委员陈旺华介绍。

环境整治提升“颜值”

龙湾屯镇修订环境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完成12个村污水改造工程并投用;推进复耕地块落图,累计落图面积1344.65亩;深化“一微克”行动,强化道路、施工、裸地“三尘”共治。今年1至7月,龙湾屯镇总悬浮颗粒物浓度、降尘量排名全区第1。

志愿者清理街边杂草。

今年以来,龙湾屯镇全面梳理排查镇域宣传环境布置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及时清洁更新修复户外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建筑围挡等,确保无明显脏污、褶皱、褪色、破损等现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及时清理村庄背街小巷、主次干道等区域堆积淤泥、散落垃圾等;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加强执法检查,要求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及时清理门前垃圾杂物、污水、污垢,整治乱堆乱放、乱停车辆等行为。

“龙湾屯镇将继续围绕生态建设目标,持续推进生态资源利用和保护,进一步提升平原造林地块生态涵养功能,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龙湾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