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抗疫故事】王月波:两副重担一肩挑_北京时间

【基层抗疫故事】王月波:两副重担一肩挑

在这本书中收录了平谷区5个基层抗疫故事平谷组工特开设【基层抗疫故事】栏目采用访谈形式为您讲述平谷区基层的抗疫故事让我们共同学习基层防控经验展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王月波,女,197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社区...

【基层抗疫故事】王月波:两副重担一肩挑

《首都社区防疫百人访谈录》日前出版发行。此书集合了100多个基层抗疫故事,是一本聚焦社区防控、诠释伟大抗疫精神的图书。

在这本书中

收录了平谷区5个基层抗疫故事

平谷组工

特开设【基层抗疫故事】栏目

采用访谈形式

为您讲述平谷区基层的抗疫故事

让我们共同学习基层防控经验

展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

王月波,女,197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曾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平谷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既是滨河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同时也是向阳社区的代管负责人,两副重担落在了王月波一个人肩上,让她更加感到责任沉甸甸的。从卡口到门口,从蔬菜供应到居家观察服务,王月波在两个社区间奔波,十分辛苦,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既当小区居民的守门员,也当勤务员。王月波说,再苦再累也绝不能“掉链子”。

对于突发的疫情,当初你的感受是什么?社区当时的防控重点是什么?

我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人传人”的危险。当时,我是有思想准备的,防疫情扩散越早越好、越快越好。1月23日早上,滨河街道召开全员会议部署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的安全”是最大的任务,“找人”是当时我们的重点工作。没有离开会场,我就立即召开滨河、向阳两个社区的工作部署会,一是强调纪律,二是布置任务。因为当天是大年二十九,第二天就是除夕,有召必回是工作纪律,“谁、在哪儿、干什么、回京时间”是我们当时要明确的最重要的任务。

为社工和卡口值守人员

进行防疫新政策和卡口工作规范的培训

疫情防控落实“四方责任”,考验着社区的组织动员能力,你们采取了什么对策?

疫情防控落实“四方责任”,对于社区突出的考验就是转变工作视角,从原来管居民的“点”,变为管区域的“块”。原来只管楼里的居民,这次还要管辖区内单位的员工,我们这儿单位多、商户多,工作量大,任务重。要尽快排查出湖北、武汉的在京、来京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无死角、地毯式排查。1月26日,两个社区共计随访2700余住户、200多商户、24家行政事业单位,核实1万多人。

我们采取了社区全动员模式。对于社区居民,我们动员单元长核实出租房屋和单元内出京串门的居民,准确反馈信息;对于商户和出租房屋,我们动员房东参与,掌握商户的出京情况,并签订疫情期间房东管理责任书;对于单位,我们通过党建协调委员会,组织辖区单位参与,及时沟通动态信息。

社工和居民建立微信联系,社工成为居民的“微信好友”,成为出京人员的“回京客服”,让居民回京报告、社区监管、居民监督相结合,做到无缝隙管控。

到居家观察隔离期满居民家中

进行解除隔离工作,询问身体状态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居家防疫是常态。您的“月波播报”宣传效果不错,请您介绍一下。

疫情非常时期,“戴口罩、不外出、常通风、勤洗手”是我们不厌其烦地向居民宣传的口号。社区有智能广播,当时我想,如果能够通过广播和居民聊聊天,不但能够拉近和居民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将有关政策及时传递给居民,效果应该更好。于是,我每天早上通过社区智能广播,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解读相关政策。每天我的“碎碎念”,就成了疫情期间社区和居民沟通的桥梁。

在社区卡口为来往居民进行测温、查证

就社区而言,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需要提升的是哪些方面?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模式,大家越来越聚焦社区的基础性社会工作作用,需要精细化管理,这对社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时期我们用了特殊办法,比如封闭管理,非常有效。我认为,我们应该提升的第一项,就是推进智能社区建设,用“技防”补充“人防”力量的不足,加快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步伐,达到事半功倍。第二项就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进程,让物业管理成为社区治理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全要素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有序发展。第三项就是社区应急动员机制的建立。社区的生态是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需要全要素进行社区参与,这次疫情之下,社区居民空前自觉。将动员能力纳入社会应急机制中进行评估,将各个行业、领域、人才纳入社区应急处置和应急管理的制度体系中考量,能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到辖区门店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询问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困难

您在社区工作多年,请您谈谈如何进行居民有法可依的自治管理,途径有哪些?

我个人认为,党建统领、法制护航、德治推动、全民动员是未来社区治理体系的总框架。这次疫情对于社区工作是一次检验和考核。管理从来就是刚柔并济,刚的部分需要立法和管理保障,柔的部分就是基层党组织的引导教育、组织和动员。《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陆续颁布实施,一方面,社区党组织在情理法的引导中,更多将法作为底线,用情引导,用理议事,广开言路;另一方面,发挥党员、社区居民代表等带动作用,以带头参与社区事务凝聚共识,凝聚的人越多,社区共治的力量就越强。

到辖区单位平谷第三幼儿园

进行疫情防控的检查工作

【基层抗疫故事】王月波:两副重担一肩挑

在这本书中收录了平谷区5个基层抗疫故事平谷组工特开设【基层抗疫故事】栏目采用访谈形式为您讲述平谷区基层的抗疫故事让我们共同学习基层防控经验展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王月波,女,197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社区...

【基层抗疫故事】王月波:两副重担一肩挑

《首都社区防疫百人访谈录》日前出版发行。此书集合了100多个基层抗疫故事,是一本聚焦社区防控、诠释伟大抗疫精神的图书。

在这本书中

收录了平谷区5个基层抗疫故事

平谷组工

特开设【基层抗疫故事】栏目

采用访谈形式

为您讲述平谷区基层的抗疫故事

让我们共同学习基层防控经验

展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

王月波,女,197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平谷区滨河街道滨河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曾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平谷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既是滨河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同时也是向阳社区的代管负责人,两副重担落在了王月波一个人肩上,让她更加感到责任沉甸甸的。从卡口到门口,从蔬菜供应到居家观察服务,王月波在两个社区间奔波,十分辛苦,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既当小区居民的守门员,也当勤务员。王月波说,再苦再累也绝不能“掉链子”。

对于突发的疫情,当初你的感受是什么?社区当时的防控重点是什么?

我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有“人传人”的危险。当时,我是有思想准备的,防疫情扩散越早越好、越快越好。1月23日早上,滨河街道召开全员会议部署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的安全”是最大的任务,“找人”是当时我们的重点工作。没有离开会场,我就立即召开滨河、向阳两个社区的工作部署会,一是强调纪律,二是布置任务。因为当天是大年二十九,第二天就是除夕,有召必回是工作纪律,“谁、在哪儿、干什么、回京时间”是我们当时要明确的最重要的任务。

为社工和卡口值守人员

进行防疫新政策和卡口工作规范的培训

疫情防控落实“四方责任”,考验着社区的组织动员能力,你们采取了什么对策?

疫情防控落实“四方责任”,对于社区突出的考验就是转变工作视角,从原来管居民的“点”,变为管区域的“块”。原来只管楼里的居民,这次还要管辖区内单位的员工,我们这儿单位多、商户多,工作量大,任务重。要尽快排查出湖北、武汉的在京、来京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无死角、地毯式排查。1月26日,两个社区共计随访2700余住户、200多商户、24家行政事业单位,核实1万多人。

我们采取了社区全动员模式。对于社区居民,我们动员单元长核实出租房屋和单元内出京串门的居民,准确反馈信息;对于商户和出租房屋,我们动员房东参与,掌握商户的出京情况,并签订疫情期间房东管理责任书;对于单位,我们通过党建协调委员会,组织辖区单位参与,及时沟通动态信息。

社工和居民建立微信联系,社工成为居民的“微信好友”,成为出京人员的“回京客服”,让居民回京报告、社区监管、居民监督相结合,做到无缝隙管控。

到居家观察隔离期满居民家中

进行解除隔离工作,询问身体状态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居家防疫是常态。您的“月波播报”宣传效果不错,请您介绍一下。

疫情非常时期,“戴口罩、不外出、常通风、勤洗手”是我们不厌其烦地向居民宣传的口号。社区有智能广播,当时我想,如果能够通过广播和居民聊聊天,不但能够拉近和居民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将有关政策及时传递给居民,效果应该更好。于是,我每天早上通过社区智能广播,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解读相关政策。每天我的“碎碎念”,就成了疫情期间社区和居民沟通的桥梁。

在社区卡口为来往居民进行测温、查证

就社区而言,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需要提升的是哪些方面?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模式,大家越来越聚焦社区的基础性社会工作作用,需要精细化管理,这对社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时期我们用了特殊办法,比如封闭管理,非常有效。我认为,我们应该提升的第一项,就是推进智能社区建设,用“技防”补充“人防”力量的不足,加快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步伐,达到事半功倍。第二项就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进程,让物业管理成为社区治理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全要素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有序发展。第三项就是社区应急动员机制的建立。社区的生态是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需要全要素进行社区参与,这次疫情之下,社区居民空前自觉。将动员能力纳入社会应急机制中进行评估,将各个行业、领域、人才纳入社区应急处置和应急管理的制度体系中考量,能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到辖区门店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询问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面临的困难

您在社区工作多年,请您谈谈如何进行居民有法可依的自治管理,途径有哪些?

我个人认为,党建统领、法制护航、德治推动、全民动员是未来社区治理体系的总框架。这次疫情对于社区工作是一次检验和考核。管理从来就是刚柔并济,刚的部分需要立法和管理保障,柔的部分就是基层党组织的引导教育、组织和动员。《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陆续颁布实施,一方面,社区党组织在情理法的引导中,更多将法作为底线,用情引导,用理议事,广开言路;另一方面,发挥党员、社区居民代表等带动作用,以带头参与社区事务凝聚共识,凝聚的人越多,社区共治的力量就越强。

到辖区单位平谷第三幼儿园

进行疫情防控的检查工作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