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高铁站台上不能撑伞,否则会触电?真相是…_北京时间

雨天高铁站台上不能撑伞,否则会触电?真相是…

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表示,从理论上说,“下雨天高铁站台打伞会触电”的说法的确有可能。新建高铁站台有全封闭或者半封闭式顶棚,可以为旅客遮风挡雨,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在站台上撑伞。

雨天高铁站台上不能撑伞,否则会触电?真相是…

近日,全国多地迎来强降雨,微博话题#高铁站台不能撑伞#迅速登上热搜榜单,广大网友为此展开激烈讨论。

下雨天在高铁站台上撑伞,真的会有触电危险吗?

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表示,从理论上说,“下雨天高铁站台打伞会触电”的说法的确有可能。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因为,“高压线下触电”须有许多先决条件。首先,站台地面要有大量积水;其次,旅客所撑的伞还必须是导电的金属伞尖;第三,该旅客得靠电网足够近。当这些条件全都满足时,才有一定概率发生“触电”这样的极端情况。

怎么理解“足够近”?从技术层面上说,只要雨伞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包括定位管等)不小于0.5米,就不会放电。也就是说,晴好天气的情况下,只要离开电网超过一个手臂的距离,就是安全的。如果在雨天出行时,所带物件应尽量远离接触网带电体,打伞时不宜举得太高,与接触网带电部分(包括定位管等)的距离不小于2米。

高铁站台上的黄线、白线 是为防止触电的吗?

经常坐火车的小伙伴一定对此情景印象深刻——站台上的铁路工作人员手持扩音器反复提示:“请大家往白线里面站!”尤其是在列车进站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可能要奔走呼喊几十次。

那是因为当列车快速驶进站台时,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产生一个向内侧的“负压”,将人推向火车,导致危险发生。有个最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对着两张平行且相互靠近的纸张中间吹气,两张纸不会被吹开,而是更加靠近;但如果两张纸分得太开就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黄线白线的主要作用就是提示人和列车的安全距离。

此外,由于列车经过站台时带动气流,风力较大,可能导致雨伞脱手掉落在线路上,影响列车运行。新建高铁站台有全封闭或者半封闭式顶棚,可以为旅客遮风挡雨,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在站台上撑伞。

据了解,目前还没有,因雨天在站台撑伞触电的案例,只要旅客听从工作人员引导,遵守铁路规章制度,就能确保人身安全。

铁路部门提示,为防患于未然,乘车时请尽量靠站台里面走,多注意出行安全,才能人人平安、路路平安!

来源:新华社 北京日报 长春晚报

编辑:王金春

责编:刘非非

雨天高铁站台上不能撑伞,否则会触电?真相是…

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表示,从理论上说,“下雨天高铁站台打伞会触电”的说法的确有可能。新建高铁站台有全封闭或者半封闭式顶棚,可以为旅客遮风挡雨,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在站台上撑伞。

雨天高铁站台上不能撑伞,否则会触电?真相是…

近日,全国多地迎来强降雨,微博话题#高铁站台不能撑伞#迅速登上热搜榜单,广大网友为此展开激烈讨论。

下雨天在高铁站台上撑伞,真的会有触电危险吗?

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表示,从理论上说,“下雨天高铁站台打伞会触电”的说法的确有可能。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因为,“高压线下触电”须有许多先决条件。首先,站台地面要有大量积水;其次,旅客所撑的伞还必须是导电的金属伞尖;第三,该旅客得靠电网足够近。当这些条件全都满足时,才有一定概率发生“触电”这样的极端情况。

怎么理解“足够近”?从技术层面上说,只要雨伞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包括定位管等)不小于0.5米,就不会放电。也就是说,晴好天气的情况下,只要离开电网超过一个手臂的距离,就是安全的。如果在雨天出行时,所带物件应尽量远离接触网带电体,打伞时不宜举得太高,与接触网带电部分(包括定位管等)的距离不小于2米。

高铁站台上的黄线、白线 是为防止触电的吗?

经常坐火车的小伙伴一定对此情景印象深刻——站台上的铁路工作人员手持扩音器反复提示:“请大家往白线里面站!”尤其是在列车进站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可能要奔走呼喊几十次。

那是因为当列车快速驶进站台时,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产生一个向内侧的“负压”,将人推向火车,导致危险发生。有个最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对着两张平行且相互靠近的纸张中间吹气,两张纸不会被吹开,而是更加靠近;但如果两张纸分得太开就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黄线白线的主要作用就是提示人和列车的安全距离。

此外,由于列车经过站台时带动气流,风力较大,可能导致雨伞脱手掉落在线路上,影响列车运行。新建高铁站台有全封闭或者半封闭式顶棚,可以为旅客遮风挡雨,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在站台上撑伞。

据了解,目前还没有,因雨天在站台撑伞触电的案例,只要旅客听从工作人员引导,遵守铁路规章制度,就能确保人身安全。

铁路部门提示,为防患于未然,乘车时请尽量靠站台里面走,多注意出行安全,才能人人平安、路路平安!

来源:新华社 北京日报 长春晚报

编辑:王金春

责编:刘非非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