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学公交今早正式上路!首批25条线服务4区13所学校,线路汇总_北京时间

北京通学公交今早正式上路!首批25条线服务4区13所学校,线路汇总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学存在的痛点难点,北京市将中小学生上下学纳入公共交通保障范畴,创新性推出通学公交车服务。通学公交车在西城、海淀、朝阳、丰台四个区13所学校开展试点,首批25条通学车线路于9月1日投入试运行,共设通学车站点97处。

北京通学公交今早正式上路!首批25条线服务4区13所学校,线路汇总

一人一座一带(安全带),专线快速直达……开学首日,北京通学公交车正式上路!记者从市交通委、市教委获悉,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学存在的痛点难点,本市将中小学生上下学纳入公共交通保障范畴,创新性推出通学公交车服务。通学公交车在西城、海淀、朝阳、丰台四个区13所学校开展试点,首批25条通学车线路于9月1日投入试运行,共设通学车站点97处。

13所中小学通学定制公交试点启动

丰台、朝阳班车路线

01

丰台区:试点运行8条线路

据北京交通广播记者从丰台区了解到,自9月1日开学首日起,丰台区将创新性推出通学定制公交服务,在丰台一小、丰台五小、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区域进行试点,累计试点定制公交线路8条,实现周边地区零换乘、快直达,进一步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方便学生安全上下学。

丰台通学公交车/丰台区提供

通学丰台第一小学1线

(大井站-丰台一小站)

通学丰台第一小学2线

(晓月苑小区站-丰台一小站)

通学丰台第一小学3线

(小井站-丰台一小站)

通学丰台第一小学4线

(田何庄站-丰台一小站)

通学丰台五小1线

(世界公园站-丰台五小站)

通学丰台五小2线

(小井站-丰台五小站)

通学人大附中丰台学校1线

(领秀翡翠山站-人大附中丰台学校站)

通学人大附中丰台学校2线

(亿城燕西华府站-人大附中丰台学校站)

02

朝阳区:涉及这三所学校

朝阳外国语学校(枫林校区)是朝阳区“通学定制公交”服务的试点学校之一,9月1日起,呼家楼中心小学(东校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和平西桥校区)也将同时开启试点“通学定制公交”服务。

朝阳外国语学校(枫林校区)

朝阳外国语学校(枫林校区)的通学车周一至周五每天提供早一次,晚两次共三次接送服务。

站点设置:城锦苑小区站→大羊坊南站→科学园南里中街站(学校端)

行车路线及时间:

早:上午7:20左右错峰发车,由城锦苑小区发出,经双营路、北苑路、慧忠北路,至科学园南里中街。

晚:下午分为16:30与17:30两趟发车,由科学园南里中街发出,经大屯路、红军营南路、清苑路,至大羊坊南站。

呼家楼中心小学(东校区)

呼家楼中心小学(东校区)每天早晚各提供一次接送服务。

站点设置:东大桥东站——呼家楼东站——水碓路口南站(学校端)

行车路线及时间:

早:上午7:30发车,由东大桥东站发出,经朝阳北路、朝阳路、金台西路,至水碓路口南站。

晚:下午17:30发车,由水碓路口南站发出,经金台西路、朝阳北路、朝阳路,至呼家楼东站。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和平西桥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和平西桥校区)每天早晚各提供一次接送服务。

站点设置:现代文学馆东门站——对外经贸大学东门站——和平西桥站(学校端)

行车路线及时间:

早:上午7:30左右错峰发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发出,经育慧南路、北土城东路、樱花园西街、北三环东路,至人大附中和平西桥校区。

晚:下午16:00~16:30错峰发车,由人大附中和平西桥校区发出,经北三环东路、安定路、北土城东路、育慧南路,至中国现代文学馆。

朝阳通学公交车/北京朝阳

低年级小学生家长可与孩子同乘

本市高度重视中小学通学问题,今年将“构建首都中小学通学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体系”列为主题教育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课题。市区两级成立专班,综合协调、专题会商,多次深入学校及企业、社区开展调研,结合学生需求和本市实际,提出了综合施策,系统解决上下学问题的工作方案,包括试点开通通学公交车;持续优化常规公交服务;同时持续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逐步构建起一套符合首都实际的中小学通学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体系。

前期,本市按照“一区一策”“一校一策”“一线一方案”原则,开展线路规划与站点设计,学校多轮次征集学生家长需求,交通、交管及各试点区根据学校提供的通学需求,逐站、逐线踏勘,最终选定在四个区的13所学校开展试点,首批25条通学车线路于9月1日投入试运行,共设通学车站点97处。13所首批试点学校,包括丰台一小、丰台五小、人大附中丰台分校、呼家楼中心小学(东校区)、自忠小学、实验二小、北京十一学校、上地实验小学树村校区等。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开通的“通学公交车”既区别于专用校车,也区别于普通公交,将坚持公益性定位,坚持安全第一、方便群众,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一个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上下学新选择,通过发展集约化出行方式,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

记者了解到,通学车服务对象为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根据家长意愿,低年级小学生家长也可以与孩子同乘通学车。

女性乘务管理员、志愿者随车服务

为保障通学车运行安全,相关部门围绕试点线路,从小区端、学校端以及重点停靠站点进行多次踏勘,逐条线路、逐个站点进行优化调整,重点对停车港湾、交通标线标识、站牌的设置等实际问题进行整改,共新设通学车专属停靠站52处,安装通学车站牌66块。市公安交管局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维护和周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了排查治理。

北京公交集团从现有人员中优中选优配备通学车司机,同步选派有亲和力的女性乘务管理员随车,提供更细致入微的周到服务。

开通运营前,对驾驶员、乘务员和志愿者进行了“理论+实操+空载练习”三个阶段的岗前脱产培训,并开展全流程全要素的实地、实车、实人演练。市教委组织学校从教师、家长中招募选拔随车志愿者,协助乘务员做好秩序维护、沟通联系、应急处置等工作。同时,市公安交管局做好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维护和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排查治理。

应急:有“8+1”突发应对流程

公交集团把学生的乘坐安全放在首位,车辆为每个学生都配有安全带,同时配备了锥桶和警戒线等应急装备。制定了《通学定制公交突发情况应急处置预案》,充分考虑学生乘客群体的特殊性,重点规范车组人员在突发险情时对学生的安抚、引导、照顾等保护环节,制定了“8+1”种通学定制公交可能发生突发情况的应对流程,全力保障学生乘车安全。同时建立了涵盖线路设置、运输管理、行车安全、应急运输、人员管理、车辆维保、信息化运维等方面共计26项相关制度,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

“手递手”接送形成完整服务闭环

从走出家门上学,到放学回到家门口,全程有人为小乘客们护航。

试点学校组织校门口“四支队伍”全程护送孩子上下学。从上学到放学各环节无缝衔接,“手递手”接送,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市民政局会同试点区、各街道派人维护上下车站点秩序,对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接送学生的家庭提供临时接送照管的“兜底”服务。此外,高标准建设通学车运行监测平台,实现上下学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家长可通过手机查询乘车学生状态。

记者在现场看到,服务通学公交运行的车辆,专为中小学生定制打造,为纯电驱动,零排放、零污染,绿色环保,乘坐舒适。车身颜色为“春辰绿”,象征青春与希望。与传统校车和普通公交车相比,通学车还新增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全方位保障学生安全。

试点启动后,本市相关部门将广泛倾听学生家长及学校意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跟踪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改进服务质量,为后续扩大、推广奠定基础。

这样的的定制公交您期待么?

转发

评论区分享您家孩子的上学路线

说说您期待在哪儿运行这样的定制公交吧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万慧

北京通学公交今早正式上路!首批25条线服务4区13所学校,线路汇总

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学存在的痛点难点,北京市将中小学生上下学纳入公共交通保障范畴,创新性推出通学公交车服务。通学公交车在西城、海淀、朝阳、丰台四个区13所学校开展试点,首批25条通学车线路于9月1日投入试运行,共设通学车站点97处。

北京通学公交今早正式上路!首批25条线服务4区13所学校,线路汇总

一人一座一带(安全带),专线快速直达……开学首日,北京通学公交车正式上路!记者从市交通委、市教委获悉,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学存在的痛点难点,本市将中小学生上下学纳入公共交通保障范畴,创新性推出通学公交车服务。通学公交车在西城、海淀、朝阳、丰台四个区13所学校开展试点,首批25条通学车线路于9月1日投入试运行,共设通学车站点97处。

13所中小学通学定制公交试点启动

丰台、朝阳班车路线

01

丰台区:试点运行8条线路

据北京交通广播记者从丰台区了解到,自9月1日开学首日起,丰台区将创新性推出通学定制公交服务,在丰台一小、丰台五小、人大附中丰台学校区域进行试点,累计试点定制公交线路8条,实现周边地区零换乘、快直达,进一步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方便学生安全上下学。

丰台通学公交车/丰台区提供

通学丰台第一小学1线

(大井站-丰台一小站)

通学丰台第一小学2线

(晓月苑小区站-丰台一小站)

通学丰台第一小学3线

(小井站-丰台一小站)

通学丰台第一小学4线

(田何庄站-丰台一小站)

通学丰台五小1线

(世界公园站-丰台五小站)

通学丰台五小2线

(小井站-丰台五小站)

通学人大附中丰台学校1线

(领秀翡翠山站-人大附中丰台学校站)

通学人大附中丰台学校2线

(亿城燕西华府站-人大附中丰台学校站)

02

朝阳区:涉及这三所学校

朝阳外国语学校(枫林校区)是朝阳区“通学定制公交”服务的试点学校之一,9月1日起,呼家楼中心小学(东校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和平西桥校区)也将同时开启试点“通学定制公交”服务。

朝阳外国语学校(枫林校区)

朝阳外国语学校(枫林校区)的通学车周一至周五每天提供早一次,晚两次共三次接送服务。

站点设置:城锦苑小区站→大羊坊南站→科学园南里中街站(学校端)

行车路线及时间:

早:上午7:20左右错峰发车,由城锦苑小区发出,经双营路、北苑路、慧忠北路,至科学园南里中街。

晚:下午分为16:30与17:30两趟发车,由科学园南里中街发出,经大屯路、红军营南路、清苑路,至大羊坊南站。

呼家楼中心小学(东校区)

呼家楼中心小学(东校区)每天早晚各提供一次接送服务。

站点设置:东大桥东站——呼家楼东站——水碓路口南站(学校端)

行车路线及时间:

早:上午7:30发车,由东大桥东站发出,经朝阳北路、朝阳路、金台西路,至水碓路口南站。

晚:下午17:30发车,由水碓路口南站发出,经金台西路、朝阳北路、朝阳路,至呼家楼东站。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和平西桥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和平西桥校区)每天早晚各提供一次接送服务。

站点设置:现代文学馆东门站——对外经贸大学东门站——和平西桥站(学校端)

行车路线及时间:

早:上午7:30左右错峰发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发出,经育慧南路、北土城东路、樱花园西街、北三环东路,至人大附中和平西桥校区。

晚:下午16:00~16:30错峰发车,由人大附中和平西桥校区发出,经北三环东路、安定路、北土城东路、育慧南路,至中国现代文学馆。

朝阳通学公交车/北京朝阳

低年级小学生家长可与孩子同乘

本市高度重视中小学通学问题,今年将“构建首都中小学通学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体系”列为主题教育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课题。市区两级成立专班,综合协调、专题会商,多次深入学校及企业、社区开展调研,结合学生需求和本市实际,提出了综合施策,系统解决上下学问题的工作方案,包括试点开通通学公交车;持续优化常规公交服务;同时持续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逐步构建起一套符合首都实际的中小学通学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体系。

前期,本市按照“一区一策”“一校一策”“一线一方案”原则,开展线路规划与站点设计,学校多轮次征集学生家长需求,交通、交管及各试点区根据学校提供的通学需求,逐站、逐线踏勘,最终选定在四个区的13所学校开展试点,首批25条通学车线路于9月1日投入试运行,共设通学车站点97处。13所首批试点学校,包括丰台一小、丰台五小、人大附中丰台分校、呼家楼中心小学(东校区)、自忠小学、实验二小、北京十一学校、上地实验小学树村校区等。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开通的“通学公交车”既区别于专用校车,也区别于普通公交,将坚持公益性定位,坚持安全第一、方便群众,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一个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上下学新选择,通过发展集约化出行方式,缓解校园周边交通拥堵。

记者了解到,通学车服务对象为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根据家长意愿,低年级小学生家长也可以与孩子同乘通学车。

女性乘务管理员、志愿者随车服务

为保障通学车运行安全,相关部门围绕试点线路,从小区端、学校端以及重点停靠站点进行多次踏勘,逐条线路、逐个站点进行优化调整,重点对停车港湾、交通标线标识、站牌的设置等实际问题进行整改,共新设通学车专属停靠站52处,安装通学车站牌66块。市公安交管局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维护和周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了排查治理。

北京公交集团从现有人员中优中选优配备通学车司机,同步选派有亲和力的女性乘务管理员随车,提供更细致入微的周到服务。

开通运营前,对驾驶员、乘务员和志愿者进行了“理论+实操+空载练习”三个阶段的岗前脱产培训,并开展全流程全要素的实地、实车、实人演练。市教委组织学校从教师、家长中招募选拔随车志愿者,协助乘务员做好秩序维护、沟通联系、应急处置等工作。同时,市公安交管局做好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维护和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排查治理。

应急:有“8+1”突发应对流程

公交集团把学生的乘坐安全放在首位,车辆为每个学生都配有安全带,同时配备了锥桶和警戒线等应急装备。制定了《通学定制公交突发情况应急处置预案》,充分考虑学生乘客群体的特殊性,重点规范车组人员在突发险情时对学生的安抚、引导、照顾等保护环节,制定了“8+1”种通学定制公交可能发生突发情况的应对流程,全力保障学生乘车安全。同时建立了涵盖线路设置、运输管理、行车安全、应急运输、人员管理、车辆维保、信息化运维等方面共计26项相关制度,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

“手递手”接送形成完整服务闭环

从走出家门上学,到放学回到家门口,全程有人为小乘客们护航。

试点学校组织校门口“四支队伍”全程护送孩子上下学。从上学到放学各环节无缝衔接,“手递手”接送,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市民政局会同试点区、各街道派人维护上下车站点秩序,对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接送学生的家庭提供临时接送照管的“兜底”服务。此外,高标准建设通学车运行监测平台,实现上下学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家长可通过手机查询乘车学生状态。

记者在现场看到,服务通学公交运行的车辆,专为中小学生定制打造,为纯电驱动,零排放、零污染,绿色环保,乘坐舒适。车身颜色为“春辰绿”,象征青春与希望。与传统校车和普通公交车相比,通学车还新增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全方位保障学生安全。

试点启动后,本市相关部门将广泛倾听学生家长及学校意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跟踪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改进服务质量,为后续扩大、推广奠定基础。

这样的的定制公交您期待么?

转发

评论区分享您家孩子的上学路线

说说您期待在哪儿运行这样的定制公交吧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

编辑:杨万慧

北京时间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