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掌门 | 从徽州到西域 脚步不停的味蕾丝路_北京时间

味道掌门 | 从徽州到西域 脚步不停的味蕾丝路

味道掌门 | 从徽州到西域 脚步不停的味蕾丝路

味道掌门 | 从徽州到西域 脚步不停的味蕾丝路

安徽人李鸣新疆大厦·慕士塔格餐厅的味道掌门,每天早上他要到菜市场去采买一天的食材,台州丝瓜、荔浦芋头、闽北红薯叶……这些新鲜的南方特产,是李鸣的心头好,带给他无限的想象力。

【无水焖肉 古法与现代的共振】

天山焖肉,是慕士塔格餐厅的招牌主打,也是李鸣创新研发的代表作。新疆的羊前腿,切成鸡蛋大小的块,用大粒盐腌制,放在铺满黄心土豆和皮芽子的锅里。皮芽子是洋葱在新疆地区的名字,新疆气候干旱少雨,冬季寒冷漫长,紫皮洋葱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和超长储存能力,成为当地人四季可用的基础蔬菜,而且新疆紫皮洋葱的含糖量高达9-12%,烹饪时释放浓郁香甜,与羊肉脂肪结合,可产生诱人的焦糖风味。

天山北麓的哈萨克族牧民为适应迁徙生活,发明了“无水焖肉”。他们利用铸铁锅的保水性,分层铺入羊板油、蔬菜和羊肉,通过食材自身汁液循环焖熟,避免了烹饪用水短缺问题,这也是“天山焖肉”这道菜的由来。李鸣选用了老字号品牌绿宝出品花生油制作,靠物理压榨直接将油脂从果实中压榨出来,安全,卫生,色泽清亮,口感浓香。

经过15到20分钟的猛火压制,使肉香,土豆香,洋葱香,充分融合,接下来还要进行二次收汁。土豆的外表形成一层脆壳,松软的内里吸足了肉汁和洋葱的香气,洋葱焦化,锅里充斥着香甜的味道。再浇一点烧肉的原油,让这锅羊肉香上加香。这道李鸣出品的无水焖肉,以定制的精致景泰蓝器皿呈现,至此,这道古老的菜完成了从旷野到餐桌的精致蜕变。

【高白鲑与海南黄灯笼椒相遇】

李鸣掌门的慕士塔格餐厅,是海淀区新疆菜口味榜第一名,店里人气很高,除了地道新疆风味,还有不少融合南北食材特点的新吃法,比如黄灯笼椒搭配的高白鲑。新疆赛里木湖的高白鲑被誉为“冷水鱼皇后”,肉质细嫩如豆腐,因此,还有“豆腐鱼”的别称。李鸣用新疆特产鹰嘴豆和海南特产黄灯笼椒炒了一种酱,突出高白鲑的鲜,也让味觉有了新体验。

【从徽州少年到西域风味掌勺人】

李鸣刚过不惑之年,站在今日回首自己的成长之路,可以说是一条“味蕾丝路”。2000年,16岁的他来到北京上烹饪学校。毕业之后就在新疆饭庄工作,捡菜、烧烤、凉菜、砧板、打荷,一步一步慢慢走进了新疆菜的世界。李鸣这个安徽人,逐渐爱上了新疆菜。凭着努力和热爱,李鸣的厨艺进步很快,2019年,他正式成为厨师长,此时,北京的餐饮市场,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融合菜、创新菜,逐渐流行。作为南方人,李鸣心底里偏爱“精致感”的基因逐渐觉醒,他觉得,“精致感”也一定能在新疆菜里被呈现出来。

李鸣是特别喜欢观察和创新的人,他看到别人用鹅卵石做菜,他马上就做了属于自己的尝试。用新疆的孜然、洋葱腌制的羊排,放在鹅卵石上煎烤,融合西餐的香草,配上小洋葱圈,酸黄瓜,让粗犷的羊排,披上了仪式感的外衣,滋味愈发纯粹。传统的炭烤羊腱,在李鸣的餐厅里也有了新的呈现,在不改变味道的前提下,从装盘和形式和工艺上花心思。卤好的羊腱放到烧热的鹅卵石上,上餐的时候点一些白兰地,火焰点缀了用餐时的氛围感,让人印象深刻。

【通过快门的审视与精进】

烤羊排和烤羊腱的成功改良,让李鸣坚定了走“创新和菜品精致化呈现”的道路。李鸣深知,创新的底线是不能丢弃传统,尤其是清真餐在食材上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李鸣的创新格外具有挑战性。

李鸣专门买了相机练习拍菜,一方面是爱好,另一方面,他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出品,从中寻找问题,反思烹饪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古语说“常省吾身,步履生风”,每一次按下快门,是记录,更是对自我提升的一次追求。

自己研究出来的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李鸣最开心的时刻,他很享受大家拿相机给自己的出品拍照打卡的氛围。最近,李鸣频繁采买江浙的时令食材,他正在琢磨着,如何把这些南方蔬菜融入新疆菜的制作中,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新疆风味,创新,他一直在路上。

内容来自BRTV 生活频道《味道掌门》栏目/BRTVi 生活公号,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 BRTV 生活频道,及时获取更多实用内容!

味道掌门 | 从徽州到西域 脚步不停的味蕾丝路

味道掌门 | 从徽州到西域 脚步不停的味蕾丝路

味道掌门 | 从徽州到西域 脚步不停的味蕾丝路

安徽人李鸣新疆大厦·慕士塔格餐厅的味道掌门,每天早上他要到菜市场去采买一天的食材,台州丝瓜、荔浦芋头、闽北红薯叶……这些新鲜的南方特产,是李鸣的心头好,带给他无限的想象力。

【无水焖肉 古法与现代的共振】

天山焖肉,是慕士塔格餐厅的招牌主打,也是李鸣创新研发的代表作。新疆的羊前腿,切成鸡蛋大小的块,用大粒盐腌制,放在铺满黄心土豆和皮芽子的锅里。皮芽子是洋葱在新疆地区的名字,新疆气候干旱少雨,冬季寒冷漫长,紫皮洋葱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和超长储存能力,成为当地人四季可用的基础蔬菜,而且新疆紫皮洋葱的含糖量高达9-12%,烹饪时释放浓郁香甜,与羊肉脂肪结合,可产生诱人的焦糖风味。

天山北麓的哈萨克族牧民为适应迁徙生活,发明了“无水焖肉”。他们利用铸铁锅的保水性,分层铺入羊板油、蔬菜和羊肉,通过食材自身汁液循环焖熟,避免了烹饪用水短缺问题,这也是“天山焖肉”这道菜的由来。李鸣选用了老字号品牌绿宝出品花生油制作,靠物理压榨直接将油脂从果实中压榨出来,安全,卫生,色泽清亮,口感浓香。

经过15到20分钟的猛火压制,使肉香,土豆香,洋葱香,充分融合,接下来还要进行二次收汁。土豆的外表形成一层脆壳,松软的内里吸足了肉汁和洋葱的香气,洋葱焦化,锅里充斥着香甜的味道。再浇一点烧肉的原油,让这锅羊肉香上加香。这道李鸣出品的无水焖肉,以定制的精致景泰蓝器皿呈现,至此,这道古老的菜完成了从旷野到餐桌的精致蜕变。

【高白鲑与海南黄灯笼椒相遇】

李鸣掌门的慕士塔格餐厅,是海淀区新疆菜口味榜第一名,店里人气很高,除了地道新疆风味,还有不少融合南北食材特点的新吃法,比如黄灯笼椒搭配的高白鲑。新疆赛里木湖的高白鲑被誉为“冷水鱼皇后”,肉质细嫩如豆腐,因此,还有“豆腐鱼”的别称。李鸣用新疆特产鹰嘴豆和海南特产黄灯笼椒炒了一种酱,突出高白鲑的鲜,也让味觉有了新体验。

【从徽州少年到西域风味掌勺人】

李鸣刚过不惑之年,站在今日回首自己的成长之路,可以说是一条“味蕾丝路”。2000年,16岁的他来到北京上烹饪学校。毕业之后就在新疆饭庄工作,捡菜、烧烤、凉菜、砧板、打荷,一步一步慢慢走进了新疆菜的世界。李鸣这个安徽人,逐渐爱上了新疆菜。凭着努力和热爱,李鸣的厨艺进步很快,2019年,他正式成为厨师长,此时,北京的餐饮市场,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融合菜、创新菜,逐渐流行。作为南方人,李鸣心底里偏爱“精致感”的基因逐渐觉醒,他觉得,“精致感”也一定能在新疆菜里被呈现出来。

李鸣是特别喜欢观察和创新的人,他看到别人用鹅卵石做菜,他马上就做了属于自己的尝试。用新疆的孜然、洋葱腌制的羊排,放在鹅卵石上煎烤,融合西餐的香草,配上小洋葱圈,酸黄瓜,让粗犷的羊排,披上了仪式感的外衣,滋味愈发纯粹。传统的炭烤羊腱,在李鸣的餐厅里也有了新的呈现,在不改变味道的前提下,从装盘和形式和工艺上花心思。卤好的羊腱放到烧热的鹅卵石上,上餐的时候点一些白兰地,火焰点缀了用餐时的氛围感,让人印象深刻。

【通过快门的审视与精进】

烤羊排和烤羊腱的成功改良,让李鸣坚定了走“创新和菜品精致化呈现”的道路。李鸣深知,创新的底线是不能丢弃传统,尤其是清真餐在食材上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李鸣的创新格外具有挑战性。

李鸣专门买了相机练习拍菜,一方面是爱好,另一方面,他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出品,从中寻找问题,反思烹饪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古语说“常省吾身,步履生风”,每一次按下快门,是记录,更是对自我提升的一次追求。

自己研究出来的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李鸣最开心的时刻,他很享受大家拿相机给自己的出品拍照打卡的氛围。最近,李鸣频繁采买江浙的时令食材,他正在琢磨着,如何把这些南方蔬菜融入新疆菜的制作中,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新疆风味,创新,他一直在路上。

内容来自BRTV 生活频道《味道掌门》栏目/BRTVi 生活公号,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 BRTV 生活频道,及时获取更多实用内容!

北京时间客户端